追寻常识性课文教学的“语文味”
——《火车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2016-04-11 07:20:35娄屹兰执教点评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16年7期
关键词:常识性青藏铁路机车

□ 娄屹兰 执教 柳 琏 点评

追寻常识性课文教学的“语文味”
——《火车的故事》(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与评析

□ 娄屹兰 执教 柳 琏 点评

【教学目标】

1.学习用“最早……后来……再后来……现在……”的句式说话,并理解“不断提速”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第3、4、5自然段;初步运用生字组词法理解“创举“”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等词语,了解“绿色环保“”海拔“”世界屋脊”三个词语。

3.会写“晚、新”两个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火车的故事》。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你们还记得它们吗?请大家将书翻到第150页“,我会读”中的词语,你能一组一组地读一读吗?

(学生自由读,教师巡回个别指导,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读叫一组一组地读。学生拍手一下,示意老师已经读完。)

师:谁来读第一组?

生:速度、快速。

生:提高、提醒,梦想、做梦……

师:你们读得可真好!上节课,我们用了加一加的方法记住了这些生字。(课件出示生字:列、弄、创、速、提、名)你们能不能也来给这些生字组组词?(生开火车组词,小老师带读)

师:上节课,大家还用了换一换的方法学了这四个生字。(课件出示生字:断、梦、郊、查)你们也能组词读吗?(生组词,小老师带读)

师:我们还用组词的方法学习了这两个词语。(课件出示词语:世界、修建。生读。个别读、两人一起读、齐读)

师:学习汉字时,我们可以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学习一组组字。上节课通过图文对照的方法,我们还知道一节一节的车厢是靠谁带动的?

生:机车。(齐声回答)

生:原来,一节一节的车厢是由机车带动的。

师:我觉得你们把“原来”这个词读得慢慢的,我仿佛真的明白了。

二、感受并运用“最早……后来……再后来……”的句式

师:其实机车还有不同类型的,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3自然段,再找找有哪些机车,用横线画下来。

(学生各自读课文。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引导学生找出第一个机车。再启发学生读读找找)

生:磁悬浮火车、内燃机车、蒸汽机车、电力火车。(学生汇报时,教师在课件中相机画出对应的机车名字)

师:你们读得很棒,接下来我们来看看这些机车的图片。(课件出示图片)请大家看看图,读读文,为它们找到自己的名字,并从文中找到依据说明理由。

生:电力火车在最后一幅图,因为在图上我看到有电线。

生:我觉得第二幅图是蒸汽机车,因为它上面有一根管子在喷蒸汽。

生:我觉得第三幅图是磁悬浮火车,因为它下面有根钢管,也许可以悬在上面。

生:还有图上这个火车造型也能看出它速度快。

生:污染小。

师:哪里看出来污染小?

生:蓝天白云,这火车看起来也很干净。

师:同学们真能干,通过图文对照、查找资料了解了这些机车的模样和特点。你们还能根据课文的内容,给这四个机车排排队吗?再读读这段文字,圈一圈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师:我发现有些同学读完以后在认真地圈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圈完以后再读读课文,这样做真好!

师:我们来做个游戏,注意听清要求。四人小组合作,先请组里每位同学选择一种机车,尝试排顺序,再找到对应的图片,最后借助书本介绍一下这些机车。

(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师巡视,进行指导。)

生:最早是内燃机车。(课件出示“最早”)

生:后来人们把内燃机装到火车上,制成了内燃机车。(课件出示“后来”)

生:再后来,又发明了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课件出示“再后来”)

生:这样的火车速度快,污染小,真称得上是“绿色环保型”火车了。

师:用上了这几个词呀,不仅清楚地介绍了有几种机车,还能明白它们发明的先后顺序呢!像这样四人小组分工再来介绍介绍。(学生再次进行小组合作介绍)

师:其实我们中国的火车不仅污染小,而且速度快。(课件出示第4自然段)哪两个词语让你们感受到速度快呢?

生:不断提速。

生:夕发朝至。

师:我们先来看“不断提速”。在预习时,有28位同学提出不理解这个词语。(出示图表)过去我们坐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要22个小时,后来直达车加快到14个小时,现在动车组只要10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而高速列车6个小时就可以到达,这就叫作不断提速。请大家用上“最早、后来、再后来”说说自己的理解。(学生分小组看图用上连接词说话)

师:还有一个词语“夕发朝至”也有很多同学不理解。你们知道“夕”和“朝”分别是什么时候吗?

生:夕是晚上,朝是早上。

师:(课件出示相应图片)你们可以想象,从北京到上海夕发朝至的情景吗?

生:一个人晚上出发,在车上看会儿电视,睡一觉,第二天早上就到了。

三、借助微课,理解词语“创举”

师:其实中国的火车不仅速度快,而且铁轨也很先进。我们班有23个同学提出对“屋脊”不理解。(出示房屋图片)看屋脊在哪里?点给我看看。

生:(学生用手指点屋脊)就是房子最高的地方。“世界屋脊”就是我们的青藏高原。

师:为什么说青藏铁路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呢?我们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介绍的。(播放微课)

师:你们能不能将自己的感受通过朗读表示出来?

(学生轻声自读第5自然段,接着师生合作读,师读第一句,生读第二句,读中感受“创举”。)

师:了解了火车和铁路建设的这一切,小明做了一个梦,这个梦呀也是他的一个美好的心愿,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读最后一段。

四、学写生字“晚”和“新”

师:(课件出示第5自然段中的“晚”和“新”)通过了解,同学们觉得这两个字特别需要老师指导一下。它们在字形上有什么相同点?

生:都是左右结构的。

生:它们都是左窄右宽。

师:你观察得很仔细,但是还要注意穿插。(师引导学生发现“晚”的撇,“新”的横和撇在书写时要注意穿插)

(师范写生字,生各写一个生字。师相机巡视指导并进行书写展评,总结在书写时与横中线、竖中线重叠的笔画要特别注意。)

【评析】

本文是一篇介绍火车种类与发展的科普小品文,文中具有常识性知识的词句较多,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常识性课文教学如何体现语文性,娄屹岚老师巧妙地以多种形式的词语理解为切口,来统领全文学习,充分体现了低年级词语理解的形象性、具体化。整堂课,充满趣味,扎实有效。

一、图文对照,了解“火车种类”

课文向学生介绍了火车发展不同时期的四种机车,有的已历史悠久,远离了学生的生活,有的虽有乘坐的亲身经历,但缺乏观察与了解。因此,教师将学词与认知结合起来。在圈圈读读机车的名称基础上,出示四种机车的图片及简洁的补充文字,以学生预习中最想了解的电力火车、磁悬浮火车为例,引导学生图文对照,从图片、文字中提取信息,了解特点,说说是怎么认识这种火车的。这样,学生既学习了图文对照、整合信息来理解词语的方法,又了解了相关的常识性知识,很好地体现了常识性课文立足于语言学习,培养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二、摆摆说说,感受“火车发展”

在了解“火车种类”的基础上,教师抓住文中表示时间先后的连接词“最早……后来……再后来……”让学生感受“火车发展”。借助图片排序,引导学生先自主读文,圈一圈表示机车发明先后顺序的词语,再通过小组合作摆摆说说的方式来介绍机车发明、发展的历史,从火车不断地更新换代中感受时代的发展与进步。这一过程中教师特别重视指导一年级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体现了以自主学习为前提展开合作学习的原则,要求清晰、分工明确、分步落实。

步骤一:自主读文,圈画表示顺序的词语,为分工介绍做好铺垫。

步骤二:布置要求、明确分工、落实任务,尝试合作学习。

步骤三:一个小组示范展示,进一步明确学习流程。

步骤四:再次实践,将合作学习落到实处。

以小组合作为载体,改进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发现由于分工明确,每个学生都有了各自的学习任务,在合作中相互监督、相互补充、相互调整,学习成果有了新的提升。不仅激发了学习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个体学习的质量。

三、拆字解词,想象“不断提速”

“不断提速“”夕发朝至”对一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起来比较抽象,如何让抽象的词语具体化呢?教师通过补充资料,并以数轴显示的方式将数字变化形象化、具体化,再小组合作运用上文中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最早……后来……再后来……”来说一说。让学生借助补充资料,在运用句式说话中理解了所需时间越来越少,速度越来越快,这就是课文中所说的“不断提速”,从而感受我国火车的发展越来越先进。然后,教师又从“夕发朝至”入手,采用拆字解词的方式,借助学生已有的对“朝阳”与“夕阳”的生活经验来理解词义,并引导学生读读句子,想象一下是怎样的情景。通过读句子想象,学生就将“夕发朝至”转化为具体的情景画面了。

四、寻找联系,感知“世界屋脊”

借助图片演示让一年级学生具体感知“屋脊”是房屋的最高点,那么“世界屋脊”又是指什么呢?为什么说青藏铁路建成后火车可以开到“世界屋脊”上了?教师不是自己讲解,而是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自主从文本中去提取有关信息来加以说明。学生找到了文中“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青藏铁路”的句子,教师再补充“:青藏高原离海平面可高了,有我们杭州20多个玉皇山那么高呢!”从而具体感受青藏铁路的“世界之最”。这样,不仅学习了常识性知识,更突出的是教师指导一年级学生学着去依据上下文寻找联系,利用关联信息解惑,提升阅读中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的能力。

五、借助微课,感叹“伟大创举”

青藏铁路被誉为“天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在冻土上路程最长、克服了世界级困难修成的高原铁路。一年级儿童由于生活经历少缺少体验,因此对于“青藏铁路的建成是了不起的创举”难以理解。教师在拆字解词、具体理解什么是“创举”的基础上,运用生动的图片、藏族的民族音乐和简单准确的讲解,创设了一个完整的情景,制作成精简的微课。借助这一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修建青藏铁路的背景知识——天气恶劣、生态脆弱、高原缺氧和土质特殊,深切感受建成青藏铁路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有效发挥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功效。

(浙江省杭州市青蓝小学 310003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教师教育学院 310003)

猜你喜欢
常识性青藏铁路机车
大连机车
重载机车牵引计算仿真系统开发及其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
青藏铁路
西藏文学(2020年3期)2020-06-05 12:34:25
基于CTC3.0系统机车摘挂功能的实现
青藏铁路ITCS系统CMU移除方案设计
浅谈青藏铁路改造施工中的ITCS仿真试验
小学生计算题常识性错误情况分析
一种机车联接箱工艺开发
语文常识性课文教学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