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的相关理论及实现路径探究

2016-04-11 07:08韩中敏
社科纵横 2016年8期
关键词:中国梦中华民族

韩中敏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 河南 商丘 476100)

“中国梦”的相关理论及实现路径探究

韩中敏

(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河南商丘476100)

为了增进民众对“中国梦”思想的理解,有必要对“中国梦”的相关理论进行认真梳理和研究,科学阐释、廓清“中国梦”的思想渊源、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当代意义及实现路径,有助于民众正确认识“中国梦”战略思想的重大意义,激发民众的豪情壮志,进一步勇敢地克服困难、开拓创新,助推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中国梦相关理论实现路径

一、引言

“中国梦”不是一个口号,更不是一个虚幻的梦想,他是先进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当前国情和现实需要,凝聚社会各阶层的意愿,经过深思熟虑、审时度势提出的。它的提出唤醒了中华儿女的民族精神,让举国上下加满能量,共同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奋斗。

二、“中国梦”的思想渊源

(一)“中国梦”深思于中国近代百年的耻辱史

明末清初在我国东南沿海兴起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最终被扼杀在封建制度“锁国自封”、“夜郎自大”的腐朽制度下,我国和其他国家的联系自筑了一条自我封闭的鸿沟。1840年的中英鸦片战争,英国利用其坚船利炮,一巴掌把夜郎自大的清王朝打入谷底,以此为历史起点,从满清政府到北洋政府,再到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政府”,中国经历百年耻辱史。中国成为西方列强争相侵略割战的目标,就连隔海相望的日本在取得“明治维新”改革的成功下,也加入分割中国的行列,日俄在中国东北大地上争夺霸权炮火的轰鸣、中国大地上租借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示、南京大屠杀三十多万同胞的肝脑涂灵、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傲慢专横……永远成为每位中华热血儿女心中永远的痛。魏源在《海国图志》中“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警言、太平天国运动《资政新篇》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义和团运动抗击外国侵略者的自发行动、康有为和梁启超“戊戌变法”运动的破产、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成功后发出的“南北如一丘之貉也”的慨叹……在中国近代史上是那么的苍白无声。直到中国工人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革命的面目才焕然一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奴役中国人民的历史,为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中国近代百年耻辱史的教训给我们以启事:国家贫穷落后就要被动挨打,成为其他国家欺凌的对象,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则是百年来每一位中华儿女的憧憬与梦想。

(二)“中国梦”发轫于“四代领导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次提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基本方针,随之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系统提出了社会主义基本矛盾理论,创立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并强调以民主、科学的方法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在1964年又提出实现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和国防“四个现代化”的奋斗目标。

1978年“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紧紧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作出了一系列建设性贡献:(1)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转变,体现了党对执政地位的自觉,把大力推进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有机结合起来。(2)强化安定团结的重要性,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必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3)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必须把社会发展进步诉诸于科学进步创新上来。(4)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命题,奏响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序曲。(5)主张“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特别要重视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步性。(6)制定“三个有利于”标准,实现了实践标准、生产力标准和人民利益标准的辩证有机统一。(7)确立“三步走”发展战略,绘制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百年宏图。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巨大新变化的背景下,汲取经验、激流勇进,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重大问题,把理论成果凝聚成“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明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强调这是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出发点。(2)再次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领导艺术”。(3)强调“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结合,以此加强广大党员干部修养和改进党的建设。(4)提出社会主义事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5)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图,首次将“和谐”包含其中。

十六大后,以胡锦涛总书记的第四届党中央,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提出科学发展观,将“协调”和“和谐”提高到高度自觉的阶段。(1)把“三位一体”的文明上升为“四位一体”的文明,胡锦涛指出:“发展绝不仅仅是经济增长,而应该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可持续发展。”[1](2)科学提出“科学发展观”的本质。(3)明确“五个统筹”指导原则。(4)把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内容,体现党的意识形态和执政理念的与时俱进。

(三)“中国梦”继往开来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第五代领导人的新的战略发展号角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握时代潮流,立足国情实际,顺应人民期待,创造性提出了“中国梦”这一重大战略思想。(1)十八大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第五代领导人执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我国改革开放的首个试验区——深圳进行参观访问,并向深圳莲花山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表示坚持改革开放、建设中国特社会主义事业的决心。(2)2012年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大型展览时阐述了“中国梦”的内涵,即: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3)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层价值目标,以24字给予精炼概括。(4)进一步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习近平亲自把焦裕禄生前工作的兰考县作为自己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联系点。(5)贯彻落实“生态文明”,把我国的文明形态上升为“五位一体”。(6)确立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7)强调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政领导干部廉政建设和公仆意识,强调把权力放进“笼子”里。

三、“中国梦”的基本内涵

从命题的维度上讲:“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宣言。“中国梦”和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紧密相联的,到2020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也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的时候,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这样伟大的目标和任务,需要一面精神旗帜来激励广大人民群众的激情,而“中国梦”的提出,既生动形象又富有感召力,“中国梦”一经提出,迅速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宣言。

从历史的维度上讲:“中国梦”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夙愿和梦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国梦”凝结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不懈努力和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承载着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向往和期盼,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昭示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2]。

从本质的维度上讲:“中国梦”反映了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大同世界”的心声。首先,从中国和世界宏观维度上,“中国梦”不是做世界霸主的梦,而是和世界其他国家求同存异、互惠合作、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其次,从中观维度上讲,“中国梦”是国家、民族和人民之间互生共荣的梦。最后,从微观的维度来讲,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让每个人人生出彩之梦,是每个人的成长、成才与祖国一起成长的梦。

四、“中国梦”的基本特征

一是民族性。“中国梦”是56个中华民族、13亿中华儿女的崛起梦、振兴梦、重塑辉煌梦。中国“四大文明”的辉煌、“古丝绸之路”的沧桑、郑和七下西洋的伟绩……已成为中华民族过去的辉煌。在国内,全国各族人民以“中国梦”为导向,共筑民族团结、民族平等、民族共同繁荣的新篇章;在世界舞台上,积极吸纳世界各族人民的优秀文明成果,和平共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以全新的姿态展现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

二是主题性。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多年的屈辱史中,“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成为中华民族“血气儿女”的共同心声。从清王朝统治阶级内部林则徐、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到李鸿章、曾国藩的“洋务运动”,从以农民运动为代表的“太平天国起义”、“义和团运动”到以资产阶级改良运动为代表的康有为、梁启超倡导的“戊戌变法”,以资产阶级革命运动为代表的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一直到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这一历史主题才真正由空想变成现实,并由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启真正历史主题意义的新篇章。

三是丰富性。“中国梦”展示了中国与世界,国家、民族与人民,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等多维度的有机统一,体现其内涵的丰富性。宏观层次上中国与世界的“大同世界”,中观层次上“国家、民族、人民”之间的互生共荣,微观层面上个人的人生出彩,社会发展层面上的“既要经济快速高效发展、又要人民生活的碧水蓝天”等,都充分展示“中国梦”的丰富性。

四是人民性。“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历史车轮的前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广大人民群众“合力”推动的结果,我们党遵循这一客观历史规律制定正确的方针:让每各社会公民的创造热情得到充分发挥、社会发展成果由每个社会公民共享、每个社会公民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每位社会公民众志成城、齐心协力来实现,而我国的发展现实又为每个社会公民实现人生出彩提供条件。

五是开放性。在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形势下,世界的开放性越来越凸显,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确立的改革开放的方针,使我国各方面的发展都能够把握潮流、迎头赶上,缩短了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了“中国模式”的辉煌。习近平总书记执政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深圳进行参观访问,表达第五代中央领导集体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心声。“中国梦”是中国和平崛起之梦、是与世界各国人民互惠包容、发展和谐之梦。

六是激励性。“中国梦”自提出以来,已成为全党上下、全国人民热烈讨论的话题,从报纸荧屏到街头巷尾,从QQ群到微博客,有关“中国梦”的议论不断升温。“中国梦”,一个拨动人心弦、触动人心灵、振奋人心劲的词汇,正在亿万中国人心头回响,它迅速成为当下中国社会的最强音。

五、“中国梦”的当代意义

“中国梦”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都产生了不同寻常的反响。首先,“中国梦”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实践和基本经验,是基于“中国发展”、“中国经验”、“中国成就和未来”的肯定上对于开创未来的一种信心。它使我们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和目标性有了更加清醒的思想认识,也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任务和规律的认知,使我们的方针政策建立在科学决策、引领未来的基础之上。

其次,“中国梦”依托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基于当代人类文明发展困境中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一种选择。中国倡导“五位一体”的文明发展模式之所以吸引众多世界人民的眼球,是因为我们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加以继承、发扬和创新,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体现时代性、彰显先进性。

最后,“中国梦”依托当前国际各种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态势,是基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战略、总结和扩大中国国际影响力而凝练的话语方式。随着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信息网络化,引起我国社会成员价值观多样化、信仰盲从化、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内“无硝烟的战争”呈现长期复杂性和尖锐性这一现实趋势,必须倡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一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帮助广大社会成员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

六、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

(一)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闭幕式上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核心力量,肩负着历史重任,经受着时代考验。”当然,这样的领导地位,不是自然产生的。回顾我国的近代历史,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列强的不断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中国各阶级的有志之士开始了艰辛而漫长的救国救民的探索之路。然而,无论是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还是资产阶级都没有能够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中国梦”。直到中国共产党的出现,才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与希望。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长期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当然,中国共产党要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需要加强党的建设,强化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党坚强有力,党同人民保持血肉联系,国家就繁荣稳定,人民就幸福安康。”“只有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党才能始终立于不败之地。[3]”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强调,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他要求广大党员干部要“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4]。只有这样,中国共产党才能带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国梦”。

(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中国道路

作家秋石说过:“历史给人以深刻的启示:道路决定命运”[5]。道路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和人民的幸福。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争取民族复兴的奋斗中,各阶级、党派先后进行了多种路径的探索,但都没有实现“救国自强”梦。只有中国共产党经过了艰苦卓越的成败挫折,最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大大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要实现“中国梦”,必须毫不动摇的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代表了中国先进生产力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方向,体现了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价值追求,因而全国各族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只要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行,就一定能够实现人民的幸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持久的精神动力。随着当前世界多极化与经济全球化的加剧,世界各国的文化价值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直接的冲击,人们的价值观在这种国际大背景下开始出现多样性趋势,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积淀下来的优良文化传统正在遭受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不但能够整合当前社会中出现的日趋多元的价值观念,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个民族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认同。文化认同是维系一个民族的重要纽带,是国家认同的基础,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正是中国文化认同的基础。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在不断探索与实践中找到与时代更为切合的理论、方针、政策等,使得中国在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完成自我发展。在改革开放的进程中,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与时俱进的精神动力。时至今日,在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指引下,从“两手抓”发展成为“三位一体”,从“三位一体”发展成为“四位一体”,又从“四位一体”发展成为“五位一体”,由此可见,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在不断创新中产生了质的飞跃。

历史走到今天,正是中国精神的代代传承,使得中华民族迎难而上、生生不息、励志弥坚;中华民族昂然阔步迈向未来,走向民族复兴的理想境界,更需要这种精神的引领。

(四)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这里的“中国力量”主要是指“中国人民”的力量。从近代追求民族复兴的历程来看,中国人民发挥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人民的力量,离开人民群众的“中国梦”毫无意义,将成为一个空想。正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我们才有了淮海战役的胜利;也是因为有了人民群众的改革精神,我们才有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同样,实现“中国梦”也必须要依靠人民群众,激发人民群众的巨大潜能。同时,也要让人民明白,“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国家梦”,归根结底是旨在实现人民幸福的“个人梦”。十八大以后,人民群众的主人翁地位也越来越凸显,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密切关注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问题,努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通过“个人梦”的实现来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在国家层面,为了让人民群众看到“中国梦”确实是人民的梦,那么党领导人民开展社会主义工作时就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切实为人民群众办事,坚持群众路线不动摇。要让让人民群众共享人生出彩的机会,共享梦想成真的机会,共享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人民群众才能坚定不移地支持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从而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只有我们人人都献出自己的力量,并且奔着一个共同的大方向前行,才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

(五)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是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鲜明的特征,是我们党带领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行的最鲜明的旗帜。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奇迹”惊艳世界。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巨大成就,就在于打出了改革开放这“关键一招”。当然,改革开放是一项长期、艰巨、繁重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努力。当前,我国的改革已进入“深水区”,难度越来越大,我国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涉及面越来越广。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进,把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各方面改革有机衔接起来,为实现“中国梦”铺平道路。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正确处理好改革与开放的关系。我国不仅需要改革,也需要开放。我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的发展、改革的深化都需要我们学习借鉴世界各国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同世界各国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只有这样,才能谋求与世界的共同发展。也只有这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够得以实现。

[1]吴树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35.

[2]曲青山.论中国梦的理论创新意义——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论述[J].中共党史研究,2014(7):11-13.

[3]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8.

[4]习近平.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报,2012-11-19(2). [5]秋石.中国梦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注入新能量[J].求是,2013(9):18-19.

[6]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4:9.

[7]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3-18(1).

韩中敏(1976—),男,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社会科学部讲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研究。

D61

A

1007-9106(2016)08-0008-05

*本文为河南省社科联、河南省经团联2015年度调研课题“实现‘中国梦’的现实路径和动力源泉研究”(SKL-2015-22)的阶段性成果。
*

猜你喜欢
中国梦中华民族
体育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聂耳,你是中华民族的英灵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美媒:非洲人欲在华追求“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