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居逸云
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运用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陈俊学校 居逸云
问题导学法是一种适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方法,它主要通过进行提问来解决问题。要应用好这种方法,需要教师恰当地提问题,做到既能达到教学目的,又能够让学生理解透彻,而且把教学重点放在导学上,能让学生在分析、解决问题时,既能获取知识,又能学会数学技能,最后教师要注重教学做到前呼后应。
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数学教学
问题导学法,是教师通过假设一种情境,然后提出一些教学内容有关的问题,以此来让学生自主地思考解决问题,从而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主要有问题的明确性、解决方向的确定性、解决方法的简单性,因此教学效果比较显著。下面是我对如何践行问题导学法的一些看法。
问题是问题导学法的灵魂。没有问题的话,问题导学法也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因此,只有教学中出现问题才可能应用这种问题导学法,但是有问题提出的教学不一定都是在用问题导学法,而且也不一定能保证教学效果是最良好的。如果要想有良好的教学成效的话,就要求教师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因为解决问题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所以提出的问题必须与教学内容有关。又因为接受的对象是初中生,所以提出的问题必须是在初中生能理解的范围内的。只有具备了这些,这种教学才会收到最可观的成效。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的是贯穿于课堂教学之中的。所以提问题也应该与教学目的有关,如果提出的问题与教学目的不符的话,教学就会变得没有意义,甚至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且一旦提出的问题超出了教材的范围,那么教学就有可能会不符合教学目的的要求。
同时,因为每个人的理解能力是随着年龄段的变化而变化的,在不同的阶段理解能力的强弱不同,所以初中生有作为初中生的理解能力的特点,他们的理解能力还较弱,如果提出的问题超出了他们的理解范围,导致学生不能够正确理解问题的话,学生就不可能答出老师所提出的问题,这都会使初中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从而达不到教学目标。因此应用问题导学法教授知识时,不仅仅只是注意教学目的和一些高质量的问题的结合,更要考虑学生的理解能力,只要将以上几个方面恰当地结合起来,才能使问题导学法充分展现出它应有的教学效果。
例如,我上初中时,我们的数学老师因为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对初中一些知识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总是会讲一些大学解题方法,然而我们并不能理解,因此,数学课上总是需要学生来提醒老师那些内容没学过,久而久之,同学们对数学的兴趣也下降了。所以我提议老师在教学时,一定要注重学生的理解力,不然教授一些过高的知识,学生吃不消,反而会给教学带来诸多麻烦。
提问有两种方式:一、根据实际提问,二、根据数学知识提问。当然提问方式不同,教学手段也是不同的。但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要注意前呼后应。
例如,数学中有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以宽乘以高。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现实来出题,这样可以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如“流星公寓一层楼有a米长,b米宽,每层c米高,共有十八层,如果流星公寓要装修,规定一立方米d万元,那么该公寓装修一共需要花费多少钱?”我们可以列出18abcd的式子,但这是如何运算的呢?这个简单的运算需要学生利用乘法法则来计算,从而得出答案,与提出的问题相呼应。这样多多练习,可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还可以让学生对现实问题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这种与现实有关联的教学对学生学习来说是很有帮助的,这样能让他们多学会一些数学技能来实践。
而且在教学时,可以用实例提出问题,用数学手段解决问题后,又回到实例的现实情况。然而有教师只是把问题演练、小结,便认为任务做完了,而把实例的现实情况抛之脑后,这是不对的。问题导学法是要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并且如果提出的问题没有解决的话,那么进行的这种方法就不是问题导学法。因此,在提出问题后,一定要把问题解决,使教学内容前呼后应。
虽然这种方法的关键是问题,但重点还是导学。导学,指引导学习。问题就是引导学生学习的一个开场白。在数学课堂上,可能只要几分钟来提出问题,但是让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却要几十分钟。因此,用问题导学法教学,大部分时间是用在如何解决数学问题上。它对于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方式。问题导学法是先提出问题,然后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导学的重点,教学的目的也在此。学生只有把问题分析透彻,把问题解决,那么学生也就吸收了这之中所应运的知识,同时学习技能也会得到发展。如果只是简单地提问题,而没有让学生分析和解决,就不能完全掌握那些知识和技能。只有他们自己完成了导学提出的问题,才能够熟练地运用知识。例如:现在的学校里,很多的课程都只是由老师进行讲解,而没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因此,他们对知识的掌握不是很好,应用起来总是模模糊糊,以至于同学们的成绩总是不理想。要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就要教师引导学生多进行一些实践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
简而言之,用问题导学法教初中数学时,如果只学会运用问题导学法的特点,而不关注数学教学的特性的话,就会产生不良效果。因此要把它们综合起来看待,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胡永生.中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方法与范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2]皮连生.教与学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