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2016-04-11 05:31:08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蒋春云
数学大世界 2016年1期
关键词:进率习惯情境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蒋春云

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蒋春云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上,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下面,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营造和谐的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前提

1.适度的表扬,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一句适时、适度的表扬,可能就会带给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特别是在转化班中的后进生上,适时、适度的表扬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刚开始当他能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时,我们就可以肯定他,给其多些表扬,让他感受到“我能行”;当他达到一定要求后,我们又可以对其进行及时适度的表扬,鞭策其继续前进,向困难发起挑战,从而达到理想的高度。因此,适时、适度的表扬对于增强孩子自信,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认可孩子取得的成绩都有直接的积极意义。

2.新颖的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教学情境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平台,是沟通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可见,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新颖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乌辛斯基也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因此,教师创设情境时,要新颖别致,使学生学习有趣味感、新鲜感。

3.有效的方法,加深学生的参与度

数学学科有其严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大多数数学知识点都有其前期的基础,后期的深化和发展。因此,给学生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准备是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的必要条件。我们要让学生在新旧知识的比较中找出共同点与区别点,顺利地完成正迁移,通过类似的探索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在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在教学时,教师积极地引导学生参与算法的探究过程,绝大多数学生就能充分利用已有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和通分的知识学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保证

学习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并发展,成为一种个体需要的自动化学习行为方式。良好的学习习惯能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除了培养孩子一般的学习习惯,如课前预习的习惯、上课认真听讲、认真练习的习惯等。我们还应培养孩子特殊的学习习惯,如善于质疑的习惯、手脑并用的习惯、独立思考的习惯、主动合作的习惯等。

三、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

课堂教学实践证明,作为数学知识的载体——数学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现实,这现实既可以是学生在生活中见到的、听到的、感受到的,也可以是他们在数学或其他学科学习过程中能够思考或操作的,且其中具有相当的数学思维的含量和思考价值。我们往往会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把数学融于生活情景或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链接,让数学不“板着面孔”出现,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在这样的数学课中,学生的学习情绪特别饱满,思维十分地活跃,对数学课不再厌恶。

四、设计有价值的数学问题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关键

美国著名数学家哈尔莫斯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

作为教师,一定还要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思维环境,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启迪智慧,发现规律,学会知识。同时还要注意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设计的问题应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只有对问题设计进行深究,通过精心的点拨与引导,学生的思维才能如此活跃,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

五、教会学生必要的方法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根本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使学生在这些数学活动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及其技能。”如教学“体积单位的进率”时,我首先让学生回忆:长度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长度之间的进率是多少?面积单位有哪些?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接着让学生猜一猜,相邻两个体积之间的进率又是多少呢?学生根据10、100,自然想到了相邻两个体积之间的进率是1000。我引导学生:“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怎样证明?”学生根据旧知识,面积单位进率间的推导过程,很快地推导出体积单位间的进率。

六、开展科学的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的保障

1.激励性评价原则

当教师最大限度地去挖掘课堂上每一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进行“激励式”评价时,这一切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正在被关怀,在被高度尊重、信任,学生在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中进行思考和学习,使得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并体会到学习是一件开心的事。

2.过程性评价原则

我们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评价的手段可以通过日常检查,如口头提问、板演、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等,也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可以了解学生独立思考、与人合作,语言表达等水平。

3.评价目标多元化

在新课程理念下,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理解和掌握,也要重视对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评价,更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体现了对学生培养目标的多元化。

总之,我们的数学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的同时,也要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努力实现新课程要求的“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让数学课堂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乐园,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

猜你喜欢
进率习惯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上课好习惯
进率之家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好习惯
“单位”换算想“进率”
千克和克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