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临海小学 彭晓菁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提高数学课堂效率
福建省泉州市临海小学 彭晓菁
学生的思维活跃于疑问的交叉点。为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抓住儿童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精心设疑,制造悬念,引起学生的探索欲望,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创设;情境;效率
如何能让数学课堂充满童趣、乐趣?做到课伊始,趣已生;课继续,情更浓;课已完,意未尽。如何让短短的一节课像磁铁一样把每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创设生动有趣的有效教学问题情境,为学生与教学资源、学生与知识之间的连通牵线搭桥?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就是促使学生开展有效学习的有效途径。
故事设疑就是通过故事的形式,巧妙设疑,把教学的内容变成故事中的问题,使之成为一种诱因,推动学生的内部动因,学生已经形成的学习兴趣就由潜伏状态转入到活动状态。
例如: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一课,教师就可以从爱迪生的一则小故事入手来引入新课,让学生体会转化策略的奇妙,形成积极探究问题的欲望。
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梨形的灯泡交给他的助手阿普顿,让他计算一下这只灯泡的容积是多少。阿普顿是普林顿大学数学系高材生,又在德国深造了一年,数学素养相当不错。他拿着这只梨形的灯泡,打量了好半天,又特地找来皮尺,上下量了尺寸,画出了各种示意图,还列出了一道又一道的算式。一个钟头过去了。爱迪生着急了,跑来问他算出来了没有。“正算到一半!”阿普顿慌忙回答,豆大的汗珠从他的额角上滚了下来。“才算到一半?”爱迪生十分诧异,走近一看,哎呀,在阿普顿的面前,好几张白纸上都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算式。“何必这么复杂呢?”爱迪生微笑着说,“你把这只灯泡装满水,再把水倒在量杯里,量杯量出来的水的体积,就是我们所需要的容积。”
“哦!”阿普顿恍然大悟。他飞快地跑进实验室,不到1分钟,没有经过任何运算,就把灯泡的容积准确地求出来了。
故事中的策略新颖奇妙,学生沉浸于故事之中,不得不为爱迪生的聪明所折服。
“故事中爱迪生是把求梨形的灯泡的容积转化成了量量杯里水的体积。如果是你,能想到这么简单的好方法吗?”教师通过故事的形式巧妙设疑,适时地引入课题,很好地激起学生研究问题的浓厚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从某一角度去看,学生理解了许多数学问题,但换个角度却又糊涂了,所以,在教学中应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设疑,这样不仅能有效地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猜一猜”一课时
师:参观了鸟园后,明明他们来到了动物园的玩具专柜里,看到了许多动物玩具,现在老师把这些动物玩具请到教室里来,下面我们用今天这节课的知识来玩一个猜动物玩具的游戏。
(师生合作,请三名学生上台与教师合作,三人分别把三个不同的动物玩具藏在身后,然后用“是”和“不是”各说一句话,再让另一人猜他们背后分别藏着什么玩具。紧接着生生合作,四人一组,三人藏、说,一人猜。然后轮流交换,每人猜一次)
师:动物园的宝石丢了,经过黑猫警长的调查,发现只有以下四只动物看过宝石,而且大家都说了真话。你能根据他们说的话,判断出是谁偷了宝石吗?
小狗 小猪 小兔 小猫我没偷 小兔没偷 小猪没偷 我不知道
(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教师适时进行道德教育)
(课件出示:喜羊羊、美羊羊、懒羊羊参观完了玩具店,现在他们想玩捉迷藏的游戏了!他们分别有三个藏身的地方——假山、大树、花圃的后面。)
师:下面我们就帮他们设计藏身的地方,用“是”和“不是”说两句话,让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藏在哪里。
(小组设计三人的藏身地方,上台操作课件,把三人藏起来,同时其他同学闭上眼睛,然后用“是”和“不是”说两句话,让师生进行猜测、判断。小组轮流上台操作、提问。)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可见,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会有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学也应根据要求对同一内容从不同的角度设疑,引导学生探究并自己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正、拓展,完善自己的思想。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所谓悬念,又称“卖关子”“设扣子”“系包袱”等,悬念设疑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能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创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它具有非常强的启发性,如果运用得当,效果十分明显,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一课时
(教师先设悬念,让学生自己找一个很大的数,然后用笔算验证是否能被3整除。)
师:老师不用算就能知道你们说的数能不能被3整除,而且判断很快,不信,把你们验证过的数拿来考考老师。
生:1236965
师: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
生:96569652
师:这个数能被3整除。
生:12102356
师:这个数不能被3整除。
……
(学生迫切需要弄清其中的奥妙,有了探索规律的浓厚兴趣。)
(教师在黑板上写出“1230、2031、1320、2031、3210、3102”让学生用笔算验证能否被3整除,同时观察这些数的异同点。)
悬念式设疑是为了使学生学得更深、更好,在本课知识的重点、难点处,教师巧设悬念,有针对性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对重点和难点的关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这有利于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训练。当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充分调动时,教师让学生观察一组数据,比较异同、辨明是非、发现规律,寓知识的难点于趣味中,解除学生的畏难心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很大,引人入胜、精彩有效的课堂离不开精心的预设,要充分地调动起每一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离不开有效的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在教学情境设计中,我们只有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的实际创设一些有趣、新颖、有启发性的教学问题情境,才能使学生出类拔萃的灵性得到释放,才能使他们的智慧火花尽情地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