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银立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广东 广州 511450;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角色的嬗变与重构
——兼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建构
魏银立
(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 广东 广州 511450;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广东 广州 510631)
信息化时代加剧了意识形态领域的竞争,使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受到冲击。探讨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理清思政课教师权威与思政教育话语的内在关系,提出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成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
高校 思政课 教师权威 话语
信息化时代高校成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前沿阵地。实现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有效转化,是思政教育学科专业化、科学化、时代化发展的必经之路,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环节。探讨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审视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建构,指出加强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的路径选择和对策建议。
(一)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
1.权威
《现代汉语词典》关于“权威”有两种解释,其一是“使人信服的力量和威望”,其二是“在某种范围内最有地位的人或事物”[1](P1076)。学术视野中的权威首先代表的是一种社会关系,即广泛存在于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信从关系,这是社会稳定与发展的基础。恩格斯在《论权威》中所指出的:“一方面是一定的权威,不管它是怎样形成的,另一方面是一定的服从,这两者都是我们所必需的,而不管社会组织以及生产和产品流通赖以进行的物质条件是怎样的。”[2](P226)其次,权威是建立在“合法、自觉、自愿”基础上的支配与服从的关系,权威是一种力量与威信,表现为权威者对权威对象的影响、支配和权威对象对权威者自觉、自愿的服从和依赖。[3](P10)
2.教师权威
教师权威是法律、社会赋予教师的权力以及教师因其个人因素所形成的威信,表现为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师的信任、依赖与遵从。教师权威的产生,一方面源于法律、社会等外界因素赋予其的教育权力,这是每个教师都具有的;另一方面则源于教师自身的高尚品质、专业技能与人格魅力等,这些特质只有为学生所认同,学生才会尊重教师并进而信赖、依赖老师、主动服从于老师。[4](P20)
3.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宣传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阵地。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持续稳定发展所具有的重大战略意义[5],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政教育的主渠道,思政理论课教师是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队伍的一种主体力量。2008年中宣部、教育部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思政课教师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与“引路人”。[6]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权威状况直接关系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二)高校思政教育话语
目前学术界对于“话语”尚未形成统一定义。多数学者强调话语是在特定的实践环境中形成的。就其本质而言,思政教育是思政教育活动主体在实践中通过一定方式,以话语为载体而实现理论说服力的一种活动,它“遵循一定的话语规范、规则和规律,是通过特定方式表达出来的指向一定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言语符号系统。”[7](P47)思政教育话语有控制式、劝导式与对话式三种形式。思政教育话语的构成要素包括发话者、受话者、语境、信息或文本、目的与欲望等,并把话语内容、话语间性、话语预设、话语语境和话语交往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思政教育话语的特征具有差异性,“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构导致了话语差异现象的产生,预示着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变革。”[8](P38)作为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因素之一的话语差异的重要性日益突显。
(三)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与思政教育话语的内在关系
1.教师权威与霸权的区分是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建构的前提
当前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教师话语权的失落与膨胀现象共存。一方面,教师话语权的失落表现为教师个体性话语权的丧失,取而代之的多为制度性、形式化、受限制的话语。另一方面,教师话语权的膨胀表现在教师的“话语霸权”,教师一个人唱主角的思政教育课堂中,教师掌控着课堂教学的话语权,教师话语淹没了学生的声音。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被打压,同时造成师生关系的紧张,导致教师权威弱化。
正确理解教师话语霸权与权威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消解教师话语中的霸权现象。教师权威的内涵有别于霸权。事实上霸权与权威的内涵并非完全相同。承认教师权威的合理性并不等同于承认教师霸权的合理性。从教育过程来看,以权力为基础的权威的正常运行依据教育中的一系列规则、制度,教师一旦超越这些规则的范围而滥施权威时就滑向了霸权,其粗暴、教条主义的弊端就会对学生所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既要维护教师合法权力,树立教师的合理权威,同时又要防止教师权力过度膨胀而导致权力主义蔓延,从而走向霸权。只有实现从权威性到主体性的转变,从主体性到本真性的转变,教师人格魅力的权力才能真正体现,教与学情境中动态的和谐的生命力才能得以彰显,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建构,提高素质教育水平。
2.高校思政教育话语权的回归是教师权威提升的基础
社会学视角下教师话语权可分为制度性、感召性和个体性话语权。真正的权威蕴藏于内在的精神力量,一旦内在的精神力量消失,其外在的权威也将随之消失。这一精神力量就是教师的感召性话语权。教师必须具有被认可的能力、才干和专门知识而影响他人行为的力量。教师只有坚持学习并具备专家性知识,在教学中融会贯通、自成体系,才拥有这一话语权。使学生产生敬佩和崇敬之情。同时,教师只有将其教学风格、实践智慧与人格魅力融入课堂,使静态的、僵化的知识动态化、灵活化,才能使学生的人格受到熏陶,精神受到陶冶,教师才能拥有真正的权威。
思政教育过程中教师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对教育拥有发言权,使教育因“我”的存在而存在。教师应当和教育行政人员、专家学者等共同“放声陈词”,要有参与的自我意识,只有这种意识的觉醒才会对教育教学进行批判性反思,在认同中质疑,在融合中反思,凸现教师专业成长中的自主性和持续发展的内在生命力,从而营造平等对话的氛围,才能发挥主动性、增长自信心以及形成真正的教师权威。[9](P7)
(一)信息化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的消解作用日益凸显
1.知识权威面临消解
前信息化时代学校生活中的教师始终居于知识的权威地位。传统社会中教师集知识的化身和社会的代言人于一身。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学生在获取知识方面对教师的依赖程度逐渐减弱,学生接受知识的渠道不断拓宽,大量纷繁复杂的信息纷至沓来,涌入学生视野,甚至教师的信息储备还没有学生的多。[10](P10),以多媒体技术广泛使用为依托的网络教育使作为“知识化身”的教师知识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作为传统教育资源中“控制者”的地位被解构,一元化的教师权威转化为多元化的权威。
2.制度性权威面临消解
一方面,当前存在着思政课教师的法定权威与现实权威的悖反,思政课教师的法定权威遭到虚置。其原因是国家制度层面思政课教师享有较高的地位的各种政策法规在现实生活中并未真正得以遵行,思政课教师的制度权威难以保障。一些高校往往在文件和会议中强调思政课及思政课教师的重要性,然而实施起来却以各种原因将其置于次要地位。高校普遍存在着“两课”相关经费长期无法到位或屡遭变相克扣、教师短缺、课时无法保障、超大班上课等现象。另一方面,信息化时代的大众流行文化、西方文化、网络快餐文化等在一定程度上消解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积极影响,使感官剌激、游戏娱乐取代了大学生应有的政治信仰、道德追求与理性思考,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普遍持冷漠疏离态度,甚至产生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11](P15)在学生的这种“对抗”状态中,高校思政课教师的制度性权威也必然随着其所代表的主流意识形态的削弱而面临挑战。
3.道德权威面临消解
社会社会转型期道德环境结构内部的各个要素之间、传统与现代因素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理顺和整合,从而“带有转轨期特有的新旧要素的矛盾冲突”。[12](P22)各种道德标准共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道德意识、价值观念参差不齐,社会道德环境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性与多变动性等特点。高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带来了一个负面影响,即整个社会将教育当作一种消费型产业,教育行为被视为一种商业行为,教育拉动经济成了社会共识。受其影响,高校师生之间的关系似乎演变成表面的“交易”行为,知识的“买卖关系”造成尊师重道的没落,教师本身道德的引导、示范效应被淡化,由此导致教师本身以至于整个教育行业无法得到学生的尊重,高校思政课教师要有效地发挥自己的影响力难上加难。[3](P25-26)
(二)信息化使得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走入困境
1.传统教学模式陷入失败困境
信息化时代互联网络成为大学生交流和学习的重要平台,在无国界、无权威、无主体的网络虚拟空间,大学生的高度参与意识被激发出来,他们就其感兴趣的话题畅谈各自的观点与看法,自由平等意识进一步发展。面临充满生机与活力、日益突出自我和追求创新的大学生的需求,传统的思政课教师所主导的“垄断性”、“传授型”与“灌输型”授课模式难以为继,且日益为大学生所反感和排斥。
2.教师占有信息资源的优势逐渐丧失
信息化时代赋予每个人以获得信息的平等机会。头脑灵活的大学生乐于并易于接受新知识,对网络技术的掌握与运用上普遍优于大部分教师,他们获得的信息量并不比老师少,对最新事件的获知甚至早于教师,对社会新思潮、新观念也更具敏感性,相比之下,思政课教师独占信息知识方面的优势和权威逐渐丧失,甚至落后于时代发展和学生需求。
3.网络不良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形成冲击
当前西方文化霸权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不断加深,中国的传统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文化精神面临消解的危险。大学生对此往往缺乏清醒认识和足够警惕,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对民主、平等、冒险等华丽外衣掩饰下的西方文化不加选择地接受和认同,甚至于盲目膜拜推崇,进而用西方价值观念和标准来评判我国现实社会,继而得出片面的、错误的认识和结论,降低了思政课的教学效果。同时,网络的匿名性特征和监管的缺位也会使导致大学生偏离传统道德观念的束缚,产生思想偏激、行为失乃至违法犯罪行为。部分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交际,逃离现实社会,导致心理障碍和人格异常,增加了思政课教学的难度。
4.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出现缺失
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话语出现缺失。一是话语主体日益固化为政治话语、文件话语、权力话语,语言体系因其远离生活世界而导致功能受限,话语表达因脱离现实世界而导致效果弱化甚至产生反作用。二是话语特征逐渐表现为预设性和控制性。试图通过树立完美无缺的榜样形象、行为准则来衡量要求普通民众,忽视社会群体的层次性、多样性以及各阶层群众的思想活动规律。以居高临下、不容商榷的语气,忽视教育对象的主体性,导致思政教育过程的互动性丧失,沦为思政课教师独白式的话语游戏。三是话语外在表征呈现出偏重于知识传授而忽视了人的需要和情感的唯理性。思政教育过程中的话语霸权主要体现在思政课教师在表述某种观点时多采取灌输方式,陷入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窠臼。
面对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课教师权威的消解与困境,重建教师权威,构建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政教育的话语新体系,才能保证思政课教学获得实际成效,从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
(一)实现单向传授向双向互动教学方式的转变
“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13](P32)传统观念囿于将教育教学活动单纯视为教师对学生施加单向与线性的影响,忽视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作用与影响,这种基于知识本位与教师权威的教育的最大弊端在于师生间缺乏充分而顺畅的互动与沟通。尤其是对于大学的师生互动而言,更应是一个发生在课堂内外的多情景中的、多形式、多内容的互动过程。[14](P9-10)信息化时代教师应摒弃单独主宰课堂和单向传授者角色的观念,做一个多向互动的教育参与者、学生思维的促动与激发者、课堂节奏的调控与把控者,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15](P181-183)师生互动不是抛弃了自己的教师教育者身份而无原则地迎合学生,而是作为学生解惑释疑的点拨者、总结归纳的提高者以突出教师的主导性、主体性。
(二)实现“单一型”向“多面型”全能教师的转变
高校思政课教师占有信息资源的权威性在信息化的冲击下彻底发生动摇。大学生可能在其获得信息的数量与速度方面都远远超过教师,学生会从心底里对老师的能力表示怀疑。思政课教师应锻炼自己捕捉、查询和筛选信息的能力,弥补其在网络信息方面的不足,充分利用互联网来获取最新的教育资源。同时,思政课教师还应该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设备和多媒体教学,将其转变成一个专业素质过硬且具有精通信息网络技术的“全能型”教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是学生共同成长的同时代人,是走在时代前列,散发着鲜活生命力和浓郁的时代气息的人。
(三)实现只管教学到教育教学管理兼顾的转变
一般而言,高校中承担对大学生日常生活行为管理以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是辅导员。而在信息网络时代,由于网络不良信息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只靠辅导员的努力是不够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思政课的功效,积极配合辅导员来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16](P124-128)。思政课教师要发挥其特有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来帮助大学生提高对网络信息的分析与辨别能力,锻炼大学生抵御西方思想入侵的能力。通过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文明和民族文化,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让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从内心深处主动抵制西方思想的腐蚀和污染。主动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与思想动态,集中解决具有普遍意义的问题,在小范围内解决个别性的问题。
(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以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17](P27-29)
一方面,“文化反哺”背景下教师要适应其角色变化,保持敢于、善于向学生学习的开放心态,乐于接纳新事物、新理念,不断缩小与学生的代沟;另一方面,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涉猎各方面的知识,研究专业知识,成为知识面广、专业知识扎实的研究型、专家型教师。当前现代教育科学、心理科学与信息技术互为倚重、相互渗透,教育的时空界限空前拓展,教育信息传播速度空前快捷、领域日益广泛,教育的虚拟化、网络化、国际化和个性化趋势日益显现,使得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可能。因此,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成为当前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一项急迫任务。
(五)增强人格魅力以提高教师感召力
教师应通过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来强化感召权威。通过高尚的人格、崇高的德行和渊博的学识塑造魅力型权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思政课教师要将其视为学生的顾问、与学生交换意见的参与者,视为帮助学生发现矛盾、寻求真理而非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只有以人格影响人格,以情感唤醒情感,以心灵赢得心灵,把教师的生命和激情倾泻于其职业心态中,以自己教师的人格魅力影响、启发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才能让学生形成独立思想和创新见解,产生信服感和向心力,在学生灵魂深处产生高度自觉的内驱力、自策力,将高校教师由其职权地位所构成的权力性影响力转化为自然性影响力,从而赢得学生的心理认同和由衷的敬佩。[3](P14)
(六)提升思政教育话语质量以构建思政教育话语体系
从思政教育话语体系的理论建构入手,借鉴历史和现实中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存在的传统优势和历史缺陷,实现从文本话语与实践话语两个角度进行转化题。实现话语内容由封闭性到开放性的转化,话语形式由教条化到情感化的转化,话语环境由规范性到发展性的转化,以及话语资源从由滞后性到时代性的转化。做到理论性与生活性相统一,实现思政教育话语回归现实生活;确保思政教育话语权在教育者与受教育间的共享,实现权威性与大众性相统;构建新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实现传统性与现代性相统一。激活话语并提升话语质量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接受特点,从不同维度突出话语的合时势、合场域和合理趣。正视和切实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消除话语霸权,创新话语体系,话融合语网络,稳固受众基础,一种和谐共生的思政教育话语体系才能重构和产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在地要求建构思想政治教育新的话语体系,优化话语内容,转换话语方式,拓宽话语领域路径。
[1]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郑锦松.教师权威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4]沈萍霞.教师权威的困境与出路探索[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8.
[7]洪波.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转换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2.
[8]张瑜,李朗.消除话语差异:网络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紧迫任务[J].思想政治教育导刊,2006(02).
[9]邢思珍,社会学视角下的教师话语权[J].当代教育科学,2004.
[10]张臣,王健.文化反哺视角下教师权威的解构与重构[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6(05).
[11]陈金龙.文化环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06(04).
[12]葛晨虹.当代中国小公民德育环境中的几个问题[J].道德与文明,2004(01).
[13]叶澜.新编教育学教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4]章洁琼.信息化社会中高职院校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15]严启英.新课程与教师角色转换之思考[J].广西社会科学,2003(3).
[16]王文余,吴艳东.改革开放以来高职院校辅导员选拔培养机的探索和思考[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2).
[17]尹俊华,庄榕霞,戴正南.教育技术学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G641
A
1007-9106(2016)11-0163-05
*本文为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2014年度课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建构研究”(GDGZ14Y1-05);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2013-2014年度课题“信息化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权威性研究”(B201316)的阶段性成果。
魏银立(1973—),男,广东女子职业技术学院思政部副教授,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