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薛彦华 蔡辰梅
基于项目合作的教师教育共同体构建
——地方师范大学与中小学实践合作模式探索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薛彦华蔡辰梅
在教师专业化与教师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社会不仅要求提高教师的培养层次,而且要求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反思能力。大学(主要指师范类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培养教师研究已经成为国内外教育理论界与实践界关注的焦点。一方面,合作有利于充分发挥各自功能,中小学培养、培训教师功能的发挥离不开大学的帮助,而大学依托现实问题进行的相关科学研究需要中小学的支持。另一方面,合作有利于大中小学共同担负教师教育的责任,大中小学通过为对方提供其所需、但又不具备的要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在国外已经积累了一些经验,在美国形成了共生模式、机关系模式以及公平交易模式等,国内的一些高校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然而,每个学校的具体情况、地域文化背景以及中小学发展状况的不同,这都将影响到具体的合作方式和合作过程。
河北师范大学作为地方师范院校,与省内各中小学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服务于基础教育发展。基于对教育学院以及河北省中小学发展状况的了解,我院与中小学确定了“以教育需求为基础,以具体项目为抓手,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合作宗旨。
“以教育需求为基础”。没有共同的需要和利益回报就很难有持久有效的合作,因此,我院与中小学合作的首要出发点是对彼此教育需求的发现和评估。现阶段,中小学日益重视教学研究,但教师缺乏做科研的理论基础和方法储备,在实际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障碍。与此同时,大学教师的研究也愈发需要建立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需要进入中小学展开实地研究。因此,我院老师和中小学建立了以教学和科研项目为核心纽带的合作关系,在共同的研究中满足彼此的需要,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例如,四十三中在实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需要进行社会实践项目调查研究,可是教师并不熟悉文献检索、问卷设计、撰写研究报告等研究过程。我院教师连续四年对该校进行相关指导,使社会实践调查日益成熟和完善。在这过程中,学生参与社会实践调查的成长和收获,又成为我院教师进行学校德育研究的典型研究案例。
“以具体项目为抓手”。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是松散型的,如果没有具体的实际任务作为纽带,那么合作关系往往难以持久,也难以深入。为此,我们与每个中小学的合作都以具体实际的合作任务为抓手而展开。例如,与党家庄学校的合作以指导“小学生海量阅读”项目和校本化教师专业发展项目为依托;与四十三中的合作就是以学生社会实践项目、专业硕士实习项目以及“全人教育实习基地”项目为依托;与附属小学的合作以教师专业伦理诊断项目为依托。
“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无论是哪一学段的学校,高质量人才的培养都是其追求的根本目标。因此,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也不应仅仅停留于表面和短期,而应将合作纳入整体的人才培养规划之中,成为人才培养的有机组成部分,从而使具体的合作能够更加系统,也更具价值。而这里的人才培养是广义的,既包括中小学的学生、教师甚至学生家长,又包括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也就是说,实现所有合作参与者的成长,是合作的终极目标。
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往往会经历从偶然性合作向常规性合作,从事务性合作向模式化合作的转变。教育学院与中小学的合作,目前也正处在对模式化合作的探索过程之中。经过几年的合作实践,我们逐步进入了基于项目的共同体构建状态,并且开始探索不同的具体合作模式,以适应不同的合作学校和学科研究的实际需求。
(一)学校诊断咨询模式。
学校诊断咨询模式是以中小学自身问题解决为合作基础而形成的。在目前中小学的改革发展中,面临着的很多实际问题是其自身无法克服和解决的,需要理论方法的支持和宏观指导。而大学的研究也需要“接地气”,发现“真问题”,在实践中体现教育科学研究的价值。基于双方共同的教育需求,我们探索了学校诊断咨询模式。在与一些中小学合作的过程中,我们认真分析学校发展的实际需求,并进行教育诊断,帮助学校解决发展中的问题。通过对教师专业发展诊断、教学有效性诊断、学校管理诊断以及家校关系问题诊断等各种学校突出问题的教育诊断,切实为学校发展提供专业性的指导和问题解决方案。同时,我院教师还推进了在教师专业发展、有效教学以及教育管理等各自研究领域的研究进展,实现了双方共赢。
(二)教育研究合作模式。
教育研究合作模式主要是以大学教师科研项目的完成为最初合作基础,进而拓展合作领域和丰富合作方式而发展起来的。这一模式的最初展示形式可能是自上而下的,但是在合作的过程中,随着彼此了解的深入,会产生更多的合作需求,最终由单向启动变为双向互动。在与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小学的合作过程中,合作教师最初是以完成教育部课题的协同合作开始,但是在听评课以及交流过程中,逐步深入到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以及家长培训和素质提升问题的解决,该小学希望能充分利用大学教师的学术研究专长指导学校的相关工作。于是,我院教师开始为该校讲授家长学校课程,帮助学校解决家长教育理念的提升和科学教育方法的指导。
(三)教师发展学校模式。
地方师范院校的一项重要使命是为中小学输送高质量师资,这一教育使命需要与中小学的深度合作才能更好地完成。伴随着教育的发展,实践取向的教师教育模式成为师范生培养的主流模式,为此,在师范生培养中,需要加大教育实习的比重并提升实习质量。在此背景下,河北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形成了教师发展学校模式。这一模式以中小学为大学提供师范生实习基地,大学为中小学提供师资培训和教师专业发展指导为主体合作内容而展开。教师发展学校模式在河北师范大学学校层面以顶岗实习和置换培训为基本合作模式而不断发展完善;在教育学院层面,则主要体现为专业硕士培养过程中与四十三中建立了合作关系。一方面,教育学院的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教育管理等专业的学生在四十三中进行为期半年的实习。另一方面,教育学院为四十三中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培训。
对于正处于探索和加强过程中的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而言,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反思和解决,从而使合作更加紧密,也更加有效。
(一)增强合作深度,向实质性合作领域拓展。
就目前师范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关系而言,更多侧重于科研方面,在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学校管理等实质性领域的参与和影响还不够。因此,对于未来的合作而言,需要进入到学校发展的实质性领域,使大学的理论研究能够更深刻地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也使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更加科学稳健。
(二)构建合作制度机制,使合作关系更加稳固。
制度化的合作关系能够使合作更加规范有序地开展。目前合作的开展以项目为依托,以不同专业领域教师的研究专长为基本内容展开,还缺乏系统化、制度化的设计和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随机性和不稳定性。为此,需要进一步制定系统规范的合作制度,从各个方面对合作关系进行规划和统领,从而使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在制度保障之下更加规范有序地推进。
(三)加强对合作效果的评估,提升合作的有效性。
合作能否持久深入取决于实际的合作效果,而目前在合作过程中过于注重行动,忽略对行动效果评估,只知道做没做,不清楚做得怎么样。合作效果评估的缺乏,使得合作很难形成有效的模式并且进一步推广和拓展。因此,在未来的合作中,要加强对合作过程的反思,增强对合作效果的评估,进一步提升合作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