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试题风云榜
——2016年高考地理试题“八大经典,八大困惑”
【编者按】2016年高考结束后,本刊与蓝月亮中学地理研讨群、教学考试地理群、蒲公英高考地理研讨群等QQ群共同策划了评选高考地理“八大经典,八大困惑”试题的征集活动,得到了广大一线教师、教研员、大学教师的积极响应,有近3 000位优秀教师、教研员参与,经过策划人精心编辑和整理,最终评选出了如下“八大经典,八大困惑”试题,以供广大读者品鉴。
(一)360°看瓜州风电开发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建设生态文明,我国大力开发风能等清洁能源。风电建设成本高于煤电、水电。2009年5月,甘肃酒泉有“陆上三峡”之称的1 000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项目获国家批准,其中的80%集中在被称为“世界风库”的瓜州县。上图示意瓜州等地年大风(≥8级)日数。
(1)分别与煤炭、水能相比,指出开发风能的优势。
(2)说明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有利的自然条件。
(3)分析瓜州建设大型风电场的不利区位条件。
(4)为保障电网的稳定性,还规划在瓜州建设规模较大的热电站作为调节电站。试解释为大型风电场配建调节电站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能源资源的开发条件、风电场的区位选择、风力发电的优缺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第(1)题,煤炭属于非可再生的矿物质能源,水能属于可再生能源;与煤炭相比,风能的明显优势是清洁、可再生;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的明显优势是施工难度较小、不存在库区淹没等问题。第(2)(3)题,风电场建设一般考虑风能资源丰富程度、地形、土地供应量(地价)、资金、本地能源需求、距主要能源消费市场的远近、是否临近区域性电网、交通条件、基础设施等因素。第(4)题,风力发电的缺点主要包括发电成本较高、发电量不稳定等,建设热电站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具体的工作原理是:当风力减弱,风力发电量减少时,热电作为补充电力;而当风力增强,风力发电量增多时,减少热电站的发电量。
【答案】(1)与煤炭相比,风能为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与水能相比,开发风能不产生库区淹没等问题。
(2)有风:风能资源丰富(有“世界风库”之称),年大风日数多(近70天)。
有地:可供建设风电场的土地广阔(充足)或戈壁(难利用土地)广布,地形平坦。
(3)当地(经济落后,人口稀少)电能需求少;离东部(用户)较远(需长距离输电);当地基础设施(如电网等)不足;建设成本高(投资大),当地资金不足。
(4)风电极不稳定,配建热电站可以调节、控制,以使电网输电平稳(当风力减弱时以热电站补充电量,当风力强劲时减少热电站发电量)。
【推荐点评】(1)以中国局部区域为背景,考查新能源的特点及开发条件。材料简洁,试题看似基础,实则依托材料和基础知识展开梯级设问,环环紧扣,考查知识虽常规却与当地实际发展紧密相连,立足于基础,考查现实生活,是很“接地气”的一道考题。
(2)设问客观完整,风能资源开发有利亦有弊,利弊全面分析,考查考生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生态文明建设是国家的一项长期建设,试题紧密联系社会热点,并结合环境脆弱区的新能源开发问题,让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有效共存,并肩前行,彰显了经济发展中关注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提醒长效发展中不能牺牲环境效益而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试题向考生渗透了客观正确的环境观。
能源开发建设系统的考查,优劣利弊皆有体现,呈现了小区域能源开发360°的全面认识和思考,能够激发考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
【推荐作者】康高飞(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三高级中学)
(二)淡淡茉莉香悠悠地理情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第36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
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
(1)与江苏、浙江相比,说明横县有利于茉莉生长的气候条件。
(2)横县地形以河流冲积平原为主,茉莉主要种植在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上。试解释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有利于茉莉种植的原因。
(3)目前横县县城集聚了100多家茉莉花茶厂。分析横县县城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原因。
(4)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问题①: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
问题②: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
【解析】第(1)题,从茉莉花的生长习性入手,结合农业生产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第(2)题,由材料可知茉莉花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平坦,利于种植;土层深厚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临河较近,便于灌溉;地势较高的旱地利于排水,土壤不会过湿,且不易受洪水侵袭。第(3)题,主要考查横县集聚众多茉莉花茶厂的优势区位条件,可从原料、交通、品质、基础设施等角度分析。第(4)题,属于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可持续发展的内容。不论选择哪一小题作答,只要所给理由能够支持所给观点即可。
【答案】(1)横县位于北回归线以南,高温期较长;高温期湿度较高(降水较多,而江浙一带或梅雨期过湿,或伏旱期过旱且时有超过37℃的高温);冬季受寒潮影响较小,气温较高。
(2)(冲积平原地势较高的旱地,)平坦便于种植;排水良好,土壤不会过湿;离河较近,便于灌溉,且不易受洪水侵袭;土层深厚且疏松,利于茉莉根系发育;冲积平原土壤肥沃。
(3)(茉莉花茶生产应接近茉莉花产地。)横县茉莉花生产规模大,花源供应充足且品质佳;县城交通便利,便于收集茉莉花(蕾);县城基础设施较好,便于生产组织。(离南宁市较近,便于产品销售。)
(4)问题①: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问题②: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
【推荐点评】区域可持续发展是高考永恒的热点内容之一,探究区域资源尤其是特色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更是重中之重。本题以广西横县茉莉花生长习性、产业发展为文字材料,以横县位置与范围图为背景,重点考查了茉莉花生长的优越气候条件、茉莉花厂聚集的原因,同时又注重学生分析和探讨茉莉花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和启示。本题设问精细灵活,注重学生思维过程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理念,对高三师生的复习备考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推荐作者】曾广伟(河北省定州中学)
胡秋菊(湖南省湘西龙山县红岩溪镇初级中学)
(三)关注民俗体验 融入家国情怀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42题)篁岭是美丽的山居村落,位于婺源东北部,篁岭因“晒秋”闻名遐迩。当秋日的阳光把晒楼唤醒的时候,一家家晒楼把鲜红的辣椒,翠绿的豆角,金黄的玉米、稻谷、黄豆……晒起来,让整个山村变成色彩斑斓的画卷。篁岭人家“晒秋”没什么讲究,赶上什么就晒什么,恨不得把整个秋天的收获都晒起来。
分析“篁岭晒秋”的旅游价值及开发的有利条件。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某一地区旅游资源的价值及旅游业开发有利条件的评价分析能力。一般来讲,旅游价值可从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旅游资源价值、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景区的基础设施、集群状况、地域组合状况等。
【答案】旅游价值:篁岭晒秋是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民俗文化产品价值高;篁岭晒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购物和农家乐开发价值等。
有利条件:(篁岭晒秋)旅游产品独特,与附近旅游景点的旅游产品差异明显,可以实现产品互补;接近著名旅游景点(婺源、景德镇等),客源有保障。
【推荐点评】本题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特别关注民俗体验,融入家国情怀,考查地理核心素养。
1.研读课标、考纲,充分备考
本题考查了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版)中选修3旅游地理中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结合实例,简述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针对某一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这两条标准。在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中也有对这两条课标的具体要求。考生在备考期间需要研读课程标准及考纲,这对备考复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
2.试题选材鲜活,注重实践和体验
对于本题,学生如果没有亲身的旅游体验,得满分不易。从学生角度来讲,本题与平时练习的考查旅游价值及开发条件的试题有着极大的不同。本题不仅背景选材鲜活,贴近生活,而且旅游价值问题设计独特,不落俗套,规避了此类问题的答题模板。试题设计关注生活体验,凸显了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和实践,有助于引领考生从地理视角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世界。
3.关注民俗体验,融入家国情怀
婺源篁岭晒秋这一独特的民俗文化现象,命题立意实现了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能力立意和素质立意并重的转变。这就要求学生走出教室,体验民俗,提高地理实践力。试题的考查内容更加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学生实际,体现了试题重视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考查,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增强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这也正是地理核心素养所提倡的核心概念——家国情怀,达到了立德树人之目的,很好地实现了考试的教育价值。
【推荐作者】李 萍(吉林省延边州教育学院)
(四)2016巴西奥运追梦
【真题展示】(2016年天津卷第13题)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表1 巴西和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耕地面积(万公顷)
粮食产量(万吨)
某中学地理小组查阅了巴西和中国农业发展状况相关资料,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认为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
(1)结合材料从农业生产条件角度,分析巴西粮食增产潜力巨大的原因。
(2)据图2、图3说明巴西1,7月降水量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3)巴西将于2016年8月举办第31届夏季奥运会,届时将有大量游客来到巴西,这将会给巴西的社会和文化带来哪些有利和不利影响?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给出的巴西地形、巴西降水等地理环境条件与中国的地理环境条件相对比,推知巴西大部分地区均可开垦为耕地,可开垦土地面积广;从巴西与中国农业状况对比表中给出的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推知巴西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低,农业生产技术有待提高。
第(2)题,依据图2和图3,可以判断出巴西1月和7月降水量的差异。巴西以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气候为主,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东南信风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第(3)题,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分析,大量游客能促进各民族的相互了解,促进民族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大量游客的到来也会干扰正常的社会秩序,可能引发社会矛盾。
【答案】(1)后备耕地数量大(可开垦土地面积广);单产较低,农业技术发展潜力大。
(2)差异:1月降水量多,7月降水量少。原因:1月大部分地区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7月大部分地区受信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3)有利:促进文化交流(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促进基础设施建设);不利:给社会治安带来隐患(给当地居民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推荐点评】该试题以培养学生的基本地理素养为宗旨,以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念为目的,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试题要求学生能够准确地从图文材料中获取与问题相关的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内容,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
该试题以区域的八个典型国家之一——巴西为载体,考查三大经典问题:全球问题之一——粮食;自然地理环境决定性要素之一——气候(降水);当今人类普遍追求的生活方式之一——旅游。第(1)题为粮食短缺措施的变换考法,限定“生产条件”,紧扣地理学科知识点,“结合对巴西地理环境条件的分析”,从地理学角度科学地论证地理问题。获取信息,不是简单的“摘取”,而是要找出材料之间的相互关系,转化为学科专业语言来解答问题。第(2)题读图描述降水量差异,避免了答题疏忽造成的失分。分析降水差异的原因,要求深入认识地理环境决定性要素的形成,弘扬科学精神,激发学生探索自然奥秘。第(3)题以巴西奥运会为载体,从备受关注的社会热点出发,要求考生辩证地分析问题。避开频繁考查的经济和生态效益,着重考查可持续发展中常被忽视的社会和文化效益,综合全面考虑问题。
【推荐作者】李明刚(吉林省延边州敦化市实验中学)
(五)炼字锤句 可识迷津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9~11题)某河流位于浙江东部,下游河床受径流与潮汐共同影响:枯水期,以潮流带来的泥沙淤泥为主;汛期,上游下泄的径流冲刷河床。下图示意该河下游某地1962年两个时期河床断面形态。其中,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断面。1964年在该河上游建成水库;2000年,在该河河口建成大型水闸。据此完成9~11题。
9.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发生在( )
A.1—3月B.3—6月
C.6—9月D.9—12月
10.水库竣工后,水库下游河流( )
A.径流量增大B.河道淤积
C.流速加快D.河床展宽
11.在该河河口修建大型水闸的主要作用是( )
A.切断潮流泥沙补给
B.加速汛期洪水下泄
C.提高潮流冲淤能力
D.拦截河流入海泥沙
【解析】第9题,结合材料和图可知:甲曲线时河床最低,河流正处于汛期,外力作用以侵蚀为主;乙曲线时河床抬高,河流正处于枯水期,外力作用以堆积为主。从甲到乙的过程即是汛期过后到枯水期的过程。浙江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季节降水多,雨季较长,集中在6—9月,所以转变过程应在9月之后。
第10题,上游建成水库后,由于水库蓄水,导致汛期下游水量减少,流速减慢,径流的冲刷力减小,河道淤积,河床抬高。
第11题,水库建成后导致下游河道淤积,同时潮汐的作用也会造成河口泥沙大量淤积,大型水闸建成后可以减弱潮汐带来的泥沙量。
【答案】9.D 10.B 11.A
【推荐点评】该题注重信息的获取和解读,地理学科性强,符合新高考能力立意的要求。
第一,突出地理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把常规的知识点巧妙地设计在试题当中。利用了材料、河床断面形态图等间接考查了浙江的气候类型、河流补给方式、河流汛期的时间等基础知识。
第二,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本题需多次在材料和图中提取信息,明确水库地点确定气候类型;结合图文信息确定河流断面对应的水量多少;根据水闸建成的时间和材料中河流泥沙的来源确定水闸的作用。这些微小的信息点都要求必须准确地获取并解读信息,然后迅速调用知识解决问题。
第三,细心定成败,每一道题都要求做到认真审题,不放过任何一个有用信息点。如水库建成后,水库下游河流的影响的四个选项中,A、C、D三个选项都涉及程度的变化,而只有B选项只表明泥沙是淤积,并没有阐述是淤积加重还是减轻,所以如果细读选项,认真对比,答案显而易见。
【推荐作者】高 洁(黑龙江省农垦九三管理局第二高级中学)
(六)诗情画意大别山
【真题展示】(2016年北京卷第36题)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1)推断古人登山的季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
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色。
(2)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
(3)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国家大力推进信息化、工业化协同发展,实施精准扶贫政策,为大别山区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带来新契机。
(4)阐述大别山区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的有利因素。
【解析】第(1)题,依据材料可判断出大别山海拔较高,其山地对南北坡景观的影响较为明显。影响景色差异的原因应从所在的地理位置、降水、气温、坡向等方面进行分析。第(2)题,该区域地处江淮地区,季风气候,江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河流众多。该区域水利工程具有“蓄、引、提、排”相结合的特征,其功能可从防洪、抗旱、引水、水产养殖、排水等方面分析。第(3)题,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需要考虑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作答时需要结合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与图例共同分析。第二问要把握设问关键信息,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第(4)题,对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进行回顾是基础,作答时需要结合图例和材料分析。
【答案】(1)春季。位于亚热带北部;主峰海拔高,气温低,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
(2)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灌溉,抗旱,蓄洪,排涝。
(3)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
(4)政策和技术支持;农产品资源丰富,接近原料地;距合肥、武汉等大中城市较近,市场广阔;修建高速公路、交通运输条件改善。
【推荐点评】本题在空间区域背景下注重体现人地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突显地理学科核心素养。本题的突出优势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诗”:试题以古诗作为文字材料背景,联系中华传统文化,氤氲出文学味道,文学走进地理增添学科“文气”。教师在试题分析时应关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地理思维能力,考生在复习备考时应当留意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应用。
(2)“情”:过渡性的地理区域,即一些重要的地理界线附近,此类区域自然环境要素错综复杂、生态环境脆弱,人地关系协调发展问题突出。对该区域的分析与评价深入考查学生的认知与分析能力,过渡区的开发建设一定要关注“人地协调发展观”的地理核心素养和相关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3)“意”:明线即为大别山山区经济开发相关问题,暗线旨在说明环境脆弱区的人地协调发展,明确设问、确定答题角度,有目标地提取有效图文信息,按照思维逻辑顺序对信息进行有效组合,认真全面地调用知识体系,并与从图文中提取的信息进行融合,构建完整的具有严密逻辑关系的答案链条。这对高考复习备考具有极重要的指向意义。
【推荐作者】党 睿(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第三高级中学)
(七)谈古论今 动静相宜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7~9题)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7~9题。
7.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
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
8.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
A.形成新的贝壳堤
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
C.形成河口三角洲
D.迫使河流改道
9.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 )
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
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
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
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
【解析】第7题,该题以“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示意图”为背景资料,从静态角度考查同一条贝壳堤形成时期海岸线的位置变化。从宏观来看,根据图中三条贝壳堤的时空关系,可推断出贝壳堤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但在任何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要使贝类生物稳定堆积,海岸线的位置就要求稳定。第8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探究海岸线是如何远离贝壳堤的,主要考查了海水的堆积作用。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文字材料信息分析获取答案。第9题,该题从动态的角度揭示了多条贝壳堤的形成与河流入海口的变动及携带泥沙情况,主要考查了河流泥沙的沉积作用对海岸带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答案】7.C 8.B 9.D
【推荐点评】试题图文简洁严谨,情境真实,注重地理空间思维考查,彰显了地理能力立意。本组试题情境真实,给出“贝壳堤”的概念和“贝壳堤”与海岸线的关系,提供了“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示意图”,要求考生读取相关图文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判断推理。试题从文字信息的提取到图像各要素关系的分析,地理思维含量高,体现地理能力立意。从考查内容上看,本组试题以“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课程标准》中“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三小题的设问和选项设置巧妙,由浅及深,由静态到动态,层层递进,要求考生能够选择和运用中学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从文字和图像中发掘信息,建立由关键信息构成的线索,综合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地理事物的发生过程,探讨与解决现实中的地理问题。
【推荐作者】朱新艳(安徽省蚌埠第三中学)
(八)与时俱进 考查能力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第37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陕西南部的秦岭地区是我国大熊猫分布的重点区域。该地区曾经是重要的林木采伐区,20世纪70年代开始先后有多家森工企业在该区内进行采伐作业,1998年后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下图示意1976年、1987年和2000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1)描述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的变化。
(2)分析导致该地区大熊猫栖息地范围变化的人为原因。
(3)说明协调道路建设与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的主要途径。
【解析】第(1)题,该题通过图像材料考查学生描述地理事物分布范围变化的过程与方法的能力,结合图例与文字信息,需按时间线索,描述其变化。第(2)题,试题主要考查人类对生物栖息地影响的原因。针对上题的时间线索,寻找关键信息,一一对应分析原因即可。第(3)题,此题所问难度不大,通过小切入点设问,让学生从道路工程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的角度分析探究保护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措施,要做到二者协调,可从合理规划角度分析。具体来说,一是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二是道路建设时留生态通道;三是道路建设时减少植被破坏并注意保护。
【答案】(1)20世纪70年代(1976年),栖息地连成一片;到80年代后期(1987年)面积退缩,碎片化严重;90年代至21世纪初(2000年),栖息地面积碎片化趋势减弱,分布范围有向北、向西扩展的趋势。
(2)大规模采伐森林(对植被破坏大),导致栖息地缩小;修建道路(国道林区采伐道路),导致栖息地碎片化;人类干扰活动大幅度减少(全面停止采伐天然林,108国道秦岭隧道通车等),植被得到了较快恢复,促进大熊猫栖息地与扩展。
(3)合理规划,道路选线尽量避开野生动物栖息地;在经过野生动物栖息地时,建设野生动物穿越道路的生态廊道;修建道路时尽量减少周边植被的破坏,保护道路施工遭破坏的植被。
【推荐点评】(1)符合课标要求。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地理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获得地理基本技能,发展地理思维能力,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究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技术手段;增强爱国主义情感,树立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念”。必修3和选修6的课标都提到“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针对某一生态环境问题,说出生态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及其作用”。
(2)紧扣时代脉搏。可持续发展观已逐渐渗透到更多有识之士的内心与观念中,并付诸行动,可以说保护环境已成为时代的热点。
(3)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能力,符合考试大纲的要求。2016年高考考试大纲要求能体现渗透“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学会运用正确的“人地观”审视人类的各项活动;学会透过情境材料,运用地理学观察、认识世界及分析、处理问题,也就是通过图文材料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4)该题目材料简洁翔实,图文兼备,既减轻了学生的阅读量,又凸显了地理学科特点,难易适中。设问抽丝剥茧,切入角度小,符合课标卷的常规特点,学生用心挑战一下即可获得成功。
【推荐作者】师建平(河南省新郑市第二中学)
(一)材料和试题不忠于现实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1~3题)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题。
1.与景德镇相比,20世纪80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市场广阔 B.原材料充足
C.劳动力素质高 D.国家政策倾斜
2.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
A.产业结构调整 B.原材料枯竭
C.市场需求减小 D.企业竞争加剧
3.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
A.资金充足 B.劳动力成本低
C.产业基础好 D.交通运输便捷
【解析】第1题,关键词20世纪80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佛山市所在的珠江三角洲成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和支持,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景德镇陶瓷产业比佛山的市场更广阔,原材料更充足,技术和劳动力素质更高。第2题,由于2003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从事陶瓷产业的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改变,变为商业和交通等其他产业用地,所以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的产业结构调整。第3题,材料中的“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说明景德镇陶瓷生产历史悠久,产业基础好是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
【答案】1.D 2.A 3.C
【推荐点评】通过查阅资料,本组试题在材料和试题中均出现了大量与事实不符的情况,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佛山陶瓷”与“景德镇陶瓷”中的“陶瓷”种类不同,“佛山建陶”的概念不能被偷换成“佛山陶瓷”。“佛山陶瓷”属于建筑陶瓷,主要以建筑陶瓷产业(生产瓷砖)为主,卫生陶瓷产业(生产陶瓷马桶、浴缸、脸盆等)次之。而成就景德镇“瓷都”之名的陶瓷产业,是艺术陶瓷(陈设于家居空间的瓶瓶罐罐、瓷板画、陶瓷雕塑、首饰等)、日用陶瓷(碗、筷、酒瓶等餐具、饮具)。佛山的石湾公仔虽属于艺术陶瓷,但其产业规模、产出之少,不足以支撑“佛山陶瓷”成为全国陶瓷产业中心。故第1题中产品属性、功能完全不一样的两种“陶瓷”,无法进行对比。
第二,佛山陶瓷转移主阵地并非景德镇。据查证,“佛山陶瓷”的外迁时间,主要集中在2007年。“佛山陶瓷”向景德镇转移的规模,在整个佛山陶瓷产业的战略大转移中所占比例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佛山迁入景德镇地区的陶瓷企业,加上景德镇本土建陶企业几乎没有形成建陶产区的概念。
第三,第1题的四个选项几乎都是当年乃至现在“佛山陶瓷”遥遥领先的发展原因。改革开放后,城镇建设如火如荼,楼市火爆,大量需要瓷砖这种建材,A选项符合要求;当年瓷砖生产所需的“广东黑泥”等原材料充沛,也是“佛山陶瓷”发展的一个主要原因,B选项也基本正确;沿海地区聚集大量懂管理、懂营销、懂品牌运作的高端人才,C选项也正确;D选项,佛山受“南巡”政策红利的滋润,国营之下的“佛山陶瓷”发展会受佛山政府的倾斜扶持,故D选项也正确。
第四,第2题四个选项均不属于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佛山陶瓷外迁的主要原因是佛山的城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环保治理需求,佛山政府“赶”走了大量陶瓷企业,陶瓷产业的外迁是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并非陶瓷产业“由内而外”的外迁。
第五,第3题的题干是错误的,中国陶瓷产业上几乎没发生“佛山陶瓷向景德镇转移”的产业现象,让考生去分析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的优势基本属于无稽之谈。
【推荐作者】李新运(河南滑县实验学校)
(二)材料信息不足 答案要点不全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Ⅰ卷37(3)题}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科考队于8月考察堪察加半岛。考察中发现,堪察加半岛北部发育苔原,南部生长森林;东西向气候区域差异显著;大型植食性和肉食性野生动物数量较少,但冬眠、杂食性且善捕鱼的熊的数量较多;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下图示意堪察加半岛的地形。
(3)某科考队员欲近距离拍摄熊,推测他在甲地选择拍摄点的理由。
【解析】该题目要求考生推测科考人员选择在甲处拍摄熊的原因,即推测在甲处有熊出没的原因,即甲处的环境适合熊的活动。从题目所给的文字材料可知,熊是杂食性且善捕鱼的,大量来自海洋的鲑鱼溯河流而上,成为熊的重要食物,因而在河边会有大量的鲑鱼上溯,熊常在此觅食;同时还要考虑熊的生活习性;最后还要考虑到科考人员观察的条件,选择隐秘且光线较好的地方。
【答案】(3)河流附近,熊出没的概率大;山地地形,且有森林,便于隐蔽;降水较少,晴天较多,利于拍摄。
【推荐点评】(1)材料信息不足。从题目所给的材料信息我们能够得知堪察加半岛的植被特征、熊较多及其原因。但是此问要求考生推测科考人员选择在甲地拍摄熊的原因,这就需要考生对摄影技术有所了解,要考虑到拍摄的环境、角度等多方面的因素,但是这些相关因素在题目材料中并没有任何的提示。同时,一般考生对于摄影技术相对陌生,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考生,更是没有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因此,考生在作答的时候很容易只考虑了熊在此处出现概率大的原因,往往会忽略掉摄影条件,从而造成丢分。
(2)答案要点不全。从试卷所给的参考答案来看,说明了三方面的原因:一是熊出没的概率大;二是甲处便于隐蔽;三是晴天多,利于拍摄。解答此题需要从熊和拍摄者两个方面去破解。从熊的角度来看,甲处熊出没的概率大,是由于甲处有河流流向海洋,在河边会有大量的鲑鱼上溯,熊会经常在此处捕食,答案中并没有提到甲处熊出没概率大的原因,应该补充。从拍摄者的角度来看,需要一个视野相对开阔且隐蔽的地方去拍摄,以方便不容易让熊察觉到,同时也能保障拍摄者自身的安全。答案中仅说出了便于隐蔽,这个并不完整,熊在捕食的时候也是不希望被打扰的,同时拍摄者也需要保障自身安全。最后,还需要指出的是拍摄也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比如说要注意拍摄的时间、角度、位置和环境等要素,这些都影响着拍摄的效果。
【推荐作者】王 路(贵州省六盘水市第九中学)
(三)材料设问无难度 能力考查难彰显
【真题展示】(2016年海南卷13~15题)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人口约35万人,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当地盛传“光长石头不长草,风沙满地跑,房子像碉堡”的民谣。据此完成13~15题。
13.该民谣反映了当地气候的突出特点是( )
A.降水多 B.风力大C.日照强 D.气温高
14.依据当地自然环境特征,推测海坛岛传统民居的特点是( )
A.高大、屋顶尖、窗大B.低矮、屋顶缓、窗大
C.高大、屋顶尖、窗小D.低矮、屋顶缓、窗小
15.当地居民主要从事( )
A.渔业B.林业C.种植业D.牧业
【解析】第13题,本题主要考查气候特点。从民谣材料中可以提取信息“风沙满地跑”,很容易判断该地风大。
第14题,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区域地理。根据材料信息“风沙满地跑”说明风力很大,“房子像碉堡”说明房子需要具备防风的特点,所以房子低矮、窗小。从材料提取信息“福建海坛岛面积276.61平方千米,地势低平,是大陆距离宝岛台湾最近的地方”,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判断,影响该地区的东南季风受台湾山脉影响,气流下沉,形成干热的雨影区,降水少;同时,由于面积小,地势低平,缺乏庞大地形对水汽的阻挡,导致降水极少,所以传统民居的屋顶缓。
第15题,本题考查我国沿海区域的农业发展。从材料提取信息“光长石头不长草”,说明该岛屿地表沙石多,植被稀少,不适合植物生长,不适宜发展种植业、林业和畜牧业,但由于该岛四周临海,海域广阔,故可因地制宜发展渔业。
【答案】13.B 14.D 15.A
【推荐点评】该题组材料信息简单,设问难度偏低,能力考查不足,属常识考查,区分度较低,难以发挥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第一,材料呈现过于简单。从该题组呈现的材料信息来看,看似信息量很丰富,但与设问选项有关的信息较少,尤其具有干扰性的信息更少。如第13题考查当地的气候特点材料中只有一条信息——风,其他气候特点材料中并没有相关信息说明,所以对四个选项而言,材料信息就显得过于简单,其他三个选项只是“陪衬”而已,导致能力立意较低。
第二,设问难度系数偏低。从本题组给出的解析来看,这三道题没有任何难度,设问角度都过于简单,缺乏难度,知识的综合性较差,难度系数偏低。如第13题,考生从民谣“风沙满地跑”一条信息,就很容易判断该地风大;第15题设问更简单,根据岛屿面积小,光长石头不长草,多风沙,岛屿外围水域广阔,考生也很容易判断当地居民主要从事渔业生产活动;第14题,考生无须知道海坛岛地处台湾山脉的干热雨影区及地形特点对气候和当地传统民居的影响,从民谣里就可判断出来该地的传统民居特点,也可借鉴我国西北地区的传统民居因风力大、多风沙和干旱少雨就可判断出当地传统民居“低矮、窗小和屋顶缓”的特点,不过该题的四个选项更像“绕口令”。
第三,能力考查难以彰显。能力立意是历来高考文科综合能力的命题方向和考查重点,更是地理学科的灵魂。反观该题组的材料、设问和选项,都突出“简单”二字,与其说是对地理知识的考查,不如说是对地理常识的简单考查。由于材料呈现过于简单,缺乏关联性,答案选项更是缺乏干扰性,总体上设问难度系数明显偏低,能力考查难以凸显,无法发挥高考的选拔功能。
【推荐作者】秦 晋(河北省邯郸学院武安分院地理教研室)
(四)恐题现象明显
【真题展示】(2016年江苏卷9,10题)住宅的环境设计特别关注树种的选择与布局,不同树种对光照与风有不同影响。下图为华北某低碳社区(40°N)住宅景观设计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仅考虑阳光与风两种因素,树种与房屋组合最好的设计是( )
A.①B.②C.③D.④
10.为保证冬季太阳能最佳利用效果,图中热水器安装角度合理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解析】第9题,材料中表明为40°N地区,从光照方面考虑,夏季南方有树可以遮阴降温,冬季南方如为落叶阔叶树,便可以增加光照;同时冬季(华北)由于比较冷,且盛行西北季风,北方如有常绿针叶树阻挡北风会更好,从而降低风速。第10题,由图可知热水器最好与太阳光线垂直效果最好,这就要求正午太阳高度与热水器安装角度的关系为互余,也就是说正午太阳高度决定热水器安装角度。又冬至时该纬度地区中午太阳高度为:90°-(40°+23°26″)=26°34″,根据热水器安装角度与正午太阳高度互余的关系,得出热水器安装角大约为63°26″,选择与题中数值最接近的即可。
【答案】9.C 10.D
【推荐点评】本题从答案解析来看不是太难,但由于考点不好把握,加上题目条件较多,条件的应用及逻辑推理都需较好把握,同时计算是一回事,怎么计算及分析结果又是一回事,这些都给做题带来干扰。具体分析如下所示。
首先是惊:高三学生已经系统复习了本学科知识,感觉知识点都有把握,其实不然。对于本题,虽然题目的情境比较结合生活实际,符合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这一课程标准,但是到底本题是考哪一个知识点的问题,学生读完题目可能心里没有底,这就给学生往下做题和思考带来困惑。乍一做不适应,心里会感觉一惊。
其次是迷:这时学生往往是看看自己对该问题的熟悉情况,平时有没有做过或老师讲过,然后才去思考题目的问题,这是做题的大忌,会使学生陷入“先入为主”的主观印象,进而导致做错。因为看到图上的落叶阔叶树和常绿针叶树就联系到自然带植被类型的不同,而按照自然带植被分布规律,认为是不是南面应该是常绿树,北面应该是落叶树,这就曲解了题意;或者看到低碳社区这一词,感觉房前后都应该是常绿树,结合四个选项,就在②或④中随便选一个,结果错误。之所以产生这样的思维困惑,就是因为考生从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出发而没有仔细审题,其实题干对解决本题关键的两大思考因素已经写出:光照与风。
再次是恐:经过上一道题的不成熟、思考不顺利,学生往往有点害怕。越是紧张、害怕,往往越不会做题了。如第10题,其实是中午太阳高度计算问题,放在平时都做得出来,但是这时手脚像是被捆住了一样,做不了了。这一问确实更综合一点,但放开手脚,找准节气、判断太阳直射点纬度,就能进行平时熟悉的等式计算了。
【推荐作者】鲍 辉(江苏省睢宁高级中学北校)
(五)能力不足导致纠结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Ⅱ卷6~8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矮小灌木的冻害反而加剧。调查发现,长白山雪期缩短;冻害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西北坡为冻害高发区。据此完成6~8题。
6.在高山苔原带,与坡度密切相关,而与海拔基本无关的指标是( )
A.大气温度B.降水量
C.积雪厚度D.植被覆盖度
7.长白山西北坡比其他坡向冻害高发,是因为该坡( )
A.年降水最少B.冬季气温最低
C.年日照最少D.冬季风力最大
8.气候变暖但冻害加剧的原因可能是( )
A.蒸腾加剧B.低温更低
C.降雪期推后D太阳辐射减弱
【解析】第6题,坡度对积雪厚度影响较大,坡度越大,积雪厚度越小。在高山苔原带中,海拔因素对积雪厚度的影响较小。
第7题,东北地区靠近冬季风的发源地,西北坡刚好为冬季风(西北风)的迎风坡,从而加剧了西北坡的寒冷程度,所以冻害高发。
第8题,积雪具有较好的保温作用,可以在冬季保护植物不被冻伤,而材料中提到“长白山雪期缩短”,所以冻害应该和雪期有关。
【答案】6.C 7.D 8.C
【推荐点评】从本题给出的解析来看,这三道题并不难,但是本组题对学生的审题能力、知识的调用和筛选以及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较高要求。具体的分析如下:
首先是知识的调用。当学生看到“我国东北长白山高山苔原带”这几个字词的时候,会不会在脑海中自觉主动地对该区进行空间定位,想到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长白山的走向、苔原带的分布等问题。这些问题在高一高二经过了系统地学习,到了高三又不断地进行着强化复习。虽说一些学生掌握得牢固,但是缺少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环节,遇到选项时依旧是一脸的茫然,因为他们不懂得该如何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也有一些学生只是大概了解,眼高手低、想当然地去做题。再加上一下子看到这么多题,会更加迷茫,不知所措。
其次是信息的提取和选项的排除。比如第6题,有些学生会认为降水量是无关的,但仔细想想还是有关的,然后一看其他选项都有道理的样子,就陷入了纠结中从而做错,却没有想到题中“与坡度密切相关”这几个字背后的意思。第7题也会犯同样的错误,我国东北冬季气温低,很坚定地认为此即为原因,所以选B了。忽略了题中强调“长白山西北坡与其他坡向相比”这几个字背后的意思,西北坡是冬季风的迎风坡,风力大,而不是表面显现出的冬季气温低。第8题考生又容易陷入到“都对又都不对”的纠结中,再次搞不懂材料中给出的“长白山雪期缩短”到底想表达什么,或者说即便是学生看到了但还是不知道这题该往哪个方向去思考。
学生之所以会产生这样的困惑,是因为学生运用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再加上审题不清和对材料中有效信息的提取欠缺,导致出错。
【推荐作者】周信光(河南省扶沟县第二高级中学)
(六)示意图考查整体性的弊病——缺乏实证性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Ⅲ卷7~9题)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7~9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解析】该组题目考查了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内涵,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第7题,据图可知,该区域为山地,当该山地的森林植被被破坏以后,雨季时,坡面吸收和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引起坡面地表径流增加,进入两侧河道的水量增多;旱季时,由于缺乏植被遮挡,太阳辐射促使坡面温度升高,蒸发加强,坡面水分损失严重,岩层两侧水分都有大量损失,补给河流的水量自然减少。所以较之砍伐前,植被的砍伐引起河流径流量年内变化更加剧烈。需要注意的是:植被砍伐的本质是引起坡面下渗减少,坡面地表径流增加。降水变率只是反映了降水的变化,降水要转变为河流水还必须有地表的参与,所以降水变率与河流径流变化无直接关系。
第8题,森林植被恢复以后,能确定的是该山地的气候比植被恢复前更加稳定,但无法判断降水增加还是减少,因为无法判断该山地的面积大小;但可以确定的是,植物蒸腾量肯定增加,坡面下渗增加,坡面径流减少。
第9题,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则意味着下渗量和蒸发量很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时森林的作用就是吸收大气降水。当森林恢复以后,在下渗和蒸发几乎不计的情况下,由于森林吸收了一部分大气降水,河流径流的总量肯定会减少;由于透水岩层的走向朝向乙河流域,所以乙河会因图中山坡左侧森林涵养水源的作用不断补给而增加水量,甲河流域水量会因此而减少。或者说,在总量减少的情况下,乙河水量增加,甲河水量必定减少。
【答案】7.B 8.C 9.D
【推荐点评】该组试题以示意图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运用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相关原理分析问题的能力,题目设计层次性强,注重对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较好地反映了学生的地理素养。但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综合性强,运用示意图考查缺乏实证性,容易出现漏洞。学生在解读试题时可能存在的一些疑问,比如“该山地占地面积是大是小”,山地占地面积大可能对气候的影响就大,反之可能就小,这一点影响学生对第8题的分析;又如,“该山地的风化壳存在不存在,考虑不考虑呢”,在该题目中,风化壳影响地表径流较大,风化壳如果存在且较深,下渗的水分可能就与透水层的走向无关了。因此,地理环境整体性试题命制必须考虑全面,定位准确,如果题目直接说明这是某山脉会更科学、更严谨。
【推荐作者】刘鹏伟(陕西省乾县黉学门中学)
(七)信息不足 材料多余
【真题展示】(2016年全国新课标第Ⅱ卷44题)随着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我国快递业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2015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完成206亿件,同比增长48%,快递业务收入完成2 760亿元。与此同时,由快递业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
说明废弃的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主要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解析】本试题主要考查环境污染与防治措施。快递外包装主要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纸)等固体废弃物以及难以降解的胶带和塑料袋。解决措施是使用环保材质的包装、减少过度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等。
【答案】环境污染问题:快递外包装会产生大量的包装盒(袋)、胶带等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的包装塑料袋和胶带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解决措施:推广使用环保的外包装材料,实行绿色包装;在确保货物不受损坏的情况下,实行适度包装;对外包装中的纸张(纸盒)等可利用废品,实行分类回收。
【推荐点评】(1)信息不足。从本试题所给材料我们只能获取以下信息:(1)我国快递业高速发展;(2)废弃的快递外包装数量大、增速快;(3)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学生作答时再没有其他可供借鉴和利用的有用信息,结果就变成了对学生生活经验的考查。而当今许多考生只要学习好,所有的生活事务都是由家长包办的,可以说进行过网购并亲自签收、拆解快递外包装的学生并不多,农村孩子所占比例可能会更低,他们不了解、不清楚快递外包装主要的材质有哪些,缺乏相应的生活经验和常识。再加上很多学生缺乏语言的组织归纳能力,因此在作答时只能泛泛举例,罗列出一大堆自己能想到的外包装材料或措施,不能有效答出关键字词。
(2)材料多余。本试题所给出的三点信息对学生正确作答似乎没有什么帮助,“固体废弃物”“不可降解”“绿色包装”“适度包装”“分类回收”等关键字词并不是从材料中获取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推断出来的,那试题所提供的材料是不是显得多余了?
(3)创新不足。本试题紧扣当今社会热点——电子商务和快递业的高速发展来创设试题情境,重点考查了快递外包装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及其防治措施。初看试题貌似较为新颖,实质仍然是针对当前某一热点问题(现象)选用新材料进行试题命制的固有旧模式,并且高考中有学生从更宏观的层面来作答,如加强国家环保立法、征收快递外包装税、加强环保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这些答案恐怕都也超出了命题者的预设。由此可见本试题的创新性不足。
【推荐作者】祝 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教研中心地理室)
(八)因果关系牵强 做题费思量
【真题展示】(2016年北京卷第11题)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第11题。
11.据图推断( )
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
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
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获取信息、调动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考查城市功能分区特点、城市等级等知识。通常,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居民出行次数多,但距离近,出行能耗较低,故A错误;郊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距住宅区远,上班期间往返于住宅区和产业园区,出行次数多且出行能耗高,所以乙区对应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故B正确;商业网点等级低,提供服务种类少,这种一般分布在住宅区附近,所以出行次数多,但由于距离较近,则出行能耗较低,故C错误;中心商务区,等级高,服务范围广,城市居民出行次数较少,但相隔较远,所以出行能耗较高,故D错误。
【答案】11.B
【推荐点评】该题以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图为背景,来考查学生对城市功能区分布、特征等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在生活中践行绿色出行、人文出行、科学出行,考查学生的地理实践力。立意很新,紧握时代脉搏。同时试题又给出了“出行能耗”这一新概念,较好地降低了学生做题的难度。但师生在真正做该题时感到理解困难,答案给的也牵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影响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因素很多,如工作的性质、出行时的交通工具、受家庭中其他成员的影响等。影响城市各功能区分布的因素,从经济角度考虑主要就是土地租金的问题,它受到交通的便利程度和距市中心远近的影响。由市中心向城市外围,功能区的分布依次是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所以用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关系来考查功能区的相关知识,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有点牵强。
其次,B选项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特点决定了它只能在交通便利并远离市区的环境优美的地方。但该题给的是某大城市居民,他们在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的人比较有限。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工作的职工以年轻人为主,为降低生活成本,许多人会就近选择居住地,所以出行能耗不一定高。
最后,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大城市居民外出的频率也大为降低,尤其是商业活动大大减少。所以,用该项指标来让学生判断功能区也比较牵强。
此外,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交通拥堵、出行能耗高等问题也更加突出。为解决该问题,西方城市在规划时提出了“职住平衡理念”,职住平衡指在某一给定的地域范围内,居民中劳动数量与就业数量基本相等,大部分的居民可以实现就近工作。职住平衡也是城市居住功能与生产(就业)功能复合化、紧凑化布局的一种重要方式,这也是我国今后城市规划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推荐作者】赵振兴(河南省济源市第四中学)
(策划·统稿:李新运 秦 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