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社会内涵及理论释论

2016-04-10 21:15王伟凯
社科纵横 2016年5期
关键词:墨子小康孟子

王伟凯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天津 300191)



“小康”社会内涵及理论释论

王伟凯

(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天津300191)

【内容摘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前提下的社会发展方向,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实践价值和历史价值,尤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提出,不但丰富和发展了“小康”社会的基本理论,而且也是对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贡献。两千年前,古人提出的“小康”概念,经历了千年变化今天赋予其新的内涵,正确理解和阐释这一内涵将对我们进一步把握社会发展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引导价值。

【关键词】小康内涵发展理论

“小康”一词最早见诸于《礼记》“礼运”篇,其是作为与“大同”相对应的概念出现的。如果说“大同”是在家庭结构建立之前呈现的一种社会状态的话,那么“小康”则是在家庭成为社会最小构成细胞后的社会发展目标。

家庭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而且家庭的性质决定了其极强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不是因为其它的原因,而是由于人们对基于血缘关系的亲属制度的天然坚守性。因为亲属关系实际上表达了一种彼此的义务,“父亲、子女、兄弟、姊妹等称呼,并不是单纯的荣誉称号,而是代表着完全确定的、异常郑重的相互义务。”[1](P25)有了家庭,人们服务的对象也就更加明确,那就是更多的关注自己的家庭成员。按照孔子的说法,正是缘于此,才产生了约束人们的“礼”,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生活秩序,“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众,众以为殃,是谓小康。”[2](P111)这也就是孔子所言的“小康社会”的内涵和标准,即人们“遵礼而行事”,按秩序而生活,从而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社会处于一种“安”的状态。

客观地说,孔子在提及“小康”这一词时,主要是从强调“礼”的重要性角度出发,并非过多思考“小康”社会的状态,正如孔颖达在注疏中所云,“然此五德,即仁、义、礼、智、信也,能明有罪,是知也,能讲推让,即是礼也。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者,由用也。去罪退之,祸恶也,若为君而不用上谨于礼,以下五事者,虽在富贵执位,而众人必以为祸恶,共以罪黜退之,是为小康,康安也。行礼自卫,乃得不去执位,及不为众所殃而比大道为劣,故曰小安也。”[3](P445)孔子之所以极为强调以“礼”作为稳定社会的巨措,一则可能是其对“周公之礼”的崇尚,另则可能是在问礼于老子后的感触,因为礼和法是维持社会运行和秩序的两个车轮,但老子却认为“法令滋彰,盗贼多有”[4](P138),所以孔子才极为强调“礼”的社会价值。

而比孔子略早的老子则以“小国寡民”来表达自己的社会状态主张,“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4](P190)应该说,老子的理想社会状态可谓更接近于我们当代意义的“小康”,把人们的生活标准作为了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显然这就比孔子理想的“见礼不见物”思想更加全面。

晚于孔子的墨子,其设计的社会状态是“国家之富,人民之众,刑政之治”,但由于现实的反差,却是“不得富而得贫,不得众而得寡,不得治而得乱”,所以他希望通过“尚贤、尚同、兼爱、节用”等来实现自己的社会发展目标,所谓“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对于社会出现的相互攻伐、掠夺和自相残杀,则要通过建立一种“兼爱”理念来解决,他看到自己生活的社会是处于“国之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状态,如果人与人之间有了“爱”,这种问题就会解决,所谓“今家主独知爱其家,而不爱人之家,是以不惮举其家以篡人之家。今人独知爱其身,不爱人之身,是以不惮举其身以贼人之身……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5](P63)

同时,由于人们消费观念的不正确,也极大地制约了社会财富的积累,所以墨子极力主张树立“节用”的社会风气,去除一些专为美饰但没有实用价值的设计,“凡为衣裳之道:冬加温,夏加清者,芊(鱼且)不加者去之。其为宫室何以为?冬以圉风寒,夏以圉暑雨,凡为宫室加固者,芊(鱼且)不加者去之。……凡其为此物也,无不加用而为者,是故用财不费,民德不劳,其兴利多矣。”[5](P77)

通过墨子的观点可以看出,其对社会状态的设计相比老子就更加细化,内容也更加丰富,不但有了生产内容,更多的是生活方面的规范,从而建立一个“天下贫,则从事乎富之;人民寡,则从事乎众之;众而乱,则从事乎治之”的社会模式。

晚于墨子的孟子,其对社会状态的设计是“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的办法就是“五亩之宅,树之以桑……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谨庠序之数,申之以教悌之义。”[6](P15)在孟子的方案里,既设计了目标,又提供了可操作性的方法,同时,其在物质建设和意识建设方面都有所涉及,这不能不说是孟子对社会发展的一大贡献。

对比墨子和孟子的主张可以看出,由于两人站的角度不同,对社会的构想也全然不同,墨子显然是站在平民角度,认为社会只要能够实现“饥者得食,寒者得衣,劳者得息”就可以了,这个标准显然比老子和孟子的标准低了许多。而要实现这一点就需要“爱”和“节”,即“兼爱”他人,“节用”财富。在当时的社会中,占有财富的是贵族,所以墨子希望他们能够“节用”、“节葬”。同时通过“兼相爱,交相利”原则实现社会的富庶与和平,所谓“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5](P65)“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孟子作为没落贵族的后裔,其生活的经历使其关注的国君如何实现自己统治的稳固,那就是让百姓生活能够平稳,有鉴于此,他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生活指标,即“养生丧死无憾”,而要实现这一点,既要承认公私差别,做到公私兼顾,更重要的是推行“王道”,“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矣。”[6](P4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6](P29)应该说,孟子的这些设计,尤其是他的“这种理想社会中的人类活动,基本上都符合自然生态平衡的要求。”[7]

时代不同,身份不同,对建设社会的视角自然也就不同,这是人自己的思维特征所决定的。如果说老子、孔子时期,其把是否“安康”作为小康社会的目标的话,那么墨子、孟子时期,更多关注的是人们的生活条件,而且这种关注一直成为社会有识者努力的目标,而且建设的内容也更加清晰。如晚于墨子、孟子的荀子就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对理想社会状态做了自己的描述,所谓“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而要实现这一点,就要遵循社会本身的运行规律,同时人也要努力去按照规律去劳动,“百王之无变,足以为道贯。一废一起,应之以贯,理管不乱。不知贯,不知应变,贯之大体未尝亡也。乱生其差,治尽其详。故道之所善,中则可以,畸则不可为,匿则大祸。”[8](P122)如此,社会就能保持“天不能贫”、“天不能病”、“天不能祸”的状态。

应该说,人们对“小康”社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较长时期,尤其是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对“小康”社会的设想也有所不同,对“小康”社会的理论认知也各有侧重,同时对“小康”社会的标准认识也存在一定的阶段性,如上世纪70年代末,邓小平古为今用,就给“小康”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他用“小康”这个词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9](P237)“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作中国式的现代化。翻两番、小康社会、中国式的现代化,这些都是我们的新概念。”[10](P54)可见当时小平同志是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小康”社会的标准,如果现在按这个标准来说,显然我们早已实现了“小康”。

但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的政党,强调的是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社会,当既定的阶段性目标实现以后,又会赋予其新的内容,所以在2002年1月,江泽民同志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我国初步建成的小康社会,使全体人民都能够更加充分、更加稳定地享受小康生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与我们加快推进工业化和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是统一的。”[11](P416)党的十六大把小康目标进行了细化,确定为“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显然这个内涵更加具有理论性,体现了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概念。

从学理上讲,当代的“小康”社会应该是一种社会发展阶段,其明显的特征就是社会生产力发展、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综合国力特别是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把“小康”社会界定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到十几亿人口”的内涵上。为了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是要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2](P109)应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论述是站在人民的角度,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小康”社会的内涵和和实现路径做出了清晰的表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根本最紧迫的任务还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各项改革任务、制度建设要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个目标聚焦。”这就大大丰富和完善了“小康”社会的理论,从而对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胡平生等译注.礼记[M].北京:中华书局,2007.

[3]孔颖达.礼记注疏[M].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版,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第115册.

[4]饶尚宽译注.老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5]李小龙译注.墨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6]万丽华等译注.孟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6.

[7]李耀.墨子与孟子社会思想异同比较[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

[8]安小兰译注.荀子[M].北京:中华书局,2007.

[9]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1]江泽民.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2]中宣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Z].北京:学习出版社,2014.

中图分类号:D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16)05-0032-03

*作者简介:王伟凯(1972—),男,天津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后,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哲学。

猜你喜欢
墨子小康孟子
我家的小康
我家的小康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小康之路
先秦诸子之评述与《墨子》的解读
墨子兵法(一)墨子其人
New Wine in Old Bottles?
——Revisiting the Problem of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between Modern Chinese Intellectual History and the Confucian Tradi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