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莉
●江苏省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
浅谈初中历史教学比较法的运用
王晓莉
●江苏省海门市悦来初级中学
初中历史教学在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上,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倡导教师教学方式和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无论是讲授法、讨论法,还是活动法、实地考察法,无论是问答法,还是笔试法,都离不开比较法。比较法指老师通过设置适当的比较纬度、比较点,传授适当的比较操作策略,使学生全面、深入地解读历史材料,竭力了解诸多史料之间的异同点,进而生成历史教学方法。利用比较法的最大优势就是能够有效地梳理历史材料,水到渠成地提炼出历史智慧。但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呢?
一、注意比较纬度选择的多样性
物理学研究告诉我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观察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在历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法时,参照物的设置必须有助于史识的形成,为此,我们有必要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纬度展开史实和史识的比较。
1.静态横向维度的比较。
即将不同历史材料横向列举性比较,从而找出它们的异同点,便于进一步分析比较其内在的历史认知。历史事件的比较可从发生时间、地点、起因、过程、结果(影响、意义)等多方面选择;历史文化的比较可侧重从产生的历史背景、先进性等方面选择;社会制度的比较可从产生的时间、原因、特点、进步性等方面选择。
2.动态纵向维度的比较。
即将内在的历史逻辑以直观的比较点呈现出来,作纵向的、发展性的比较,这是基于史识的形成而进行的深层次的动态的比较。过程性比较重在描述,从时空的变化和历史进程的演绎的角度去整体把握历史事件;历史地位和影响方面的比较则是从更长的历史进程中去衡量和评定。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相对薄弱,有意识地点拨引领能够有效地落实教学法。从以下两点加以阐述。
(1)发展趋势的比较。历史进程是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比较同一历史现象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发展趋势的异同,能够从宏观上认识历史现象,从中汲取历史经验和教训。比如资本主义在西方和我国的出现、发展、影响都有较大的区别,通过比较,学生便可以知道,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时间较早,发展较为迅猛,推翻了封建专制统治,推动了社会的迅速发展,第一次、二次工业革命均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至今仍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中国资本主义却被封建专制统治扼杀了,同样产生于西方的马克思主义却在东方生根发芽,催生了中国、苏联等一批社会主义国家。这种对两种社会制度发展趋势的研究必然会帮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它们的优缺点,进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
(2)古今异同的比较。在学习或复习历代变革这一知识点时,最适合将古今的现象做比较,以“咨诹善道”,用力于当下,即运用比较法总结历史的经验与教训。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和苏联先后进行了改革,但改革的结果却大不相同。苏联解体与改革的失误密不可分;而中国的改革却使中国一步步走向富强之路。通过比较改革的时间、改革设计者、改革的措施、改革的缺陷与结果等,即可得出治国之道。
二、关注比较过程描述的多样性
关注比较过程的描述就是让学生掌握比较的呈现形式。表格式比较、绘制曲线图比较、辩论性比较等形式比较适合初中学生。
在表格式比较中,表格中列出所要比较的项目,学生只要逐个填写完成即可。具体表现形式可以是展板式,即制作展板,直接呈现比较的具体内容;可以是幻灯片式,即制作成课件,便于师生互动,即时呈现内容,便于营造竞争气氛,及时发现学生对比较内容的把握状态。辩论性比较则是围绕比较点,设置比较话题,引导学生各自从被比较对象出发,各执一词。比如理解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概念,可以设置“资本主义好”和“社会主义好”两个辩题,将学生分成两大组,从历史渊源、历史影响、社会特征等角度比较,以史料为依据,阐述各自的观点。绘制曲线图法相对比较困难,但是我们不必苛求多么精准,只要大体能反映结果即可。
综上所述,运用比较法必须注重比较策略的指导,在恰当的引领下才能使初中学生切实掌握这一历史学习技能,以提高从史实到史识的形成度,增强历史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