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赵 郡
学生爱“告状”怎么办?
石家庄二中第一实验小学 赵 郡
教师来信:
赵老师您好,我是一名小学五年级的班主任,开学初新接手的这个班。我很喜欢班里的孩子们,和学生的关系也很好。开学两个月,学生的各种习惯基本养成,唯有一件事令我头疼不已——学生总是爱“告状”,比如说某某同学上课说话、谁乱丢垃圾、谁又没有完成作业等。我每天需要花很多时间平息这些事情,太影响课堂效率。我希望学生能自己管理好自己,而不是一味“告状”。我试过很多办法,除了讲道理,还进行物质奖励,谁做得好就奖励一件可爱文具,都是我自己掏钱购买的,但是效果并不理想。请问赵老师,我该怎么办?
一名需要帮助的青年教师
郡与解惑:
学生凡事都向老师汇报,说明老师在学生心目中很有分量。这位老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能够动之以理、晓之以情,甚至自掏腰包,就是为了给孩子们一个美好的童年,激励学生向上成长。当老师努力想办法希望学生进步的时候,那句经典就会再一次被证明:“办法总比问题多”。
五年级的学生懂得按照老师的期待去做事。当老师明确给出行为标准的时候,学生很乐意充当老师的眼睛和耳朵,也希望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和肯定。所以,老师对于“告状”同学的评价会影响到其他同学,学生会参照、模仿。要想让学生减少课堂“告状”的现象,可以考虑冷处理,即课堂上不予正面回应,等课下或是班会时间统一解决。也可以视情况当即处理,重点不是处理事件本身,而是借机引导学生甄别事情的轻重缓急,做好时间管理。
当班里频频出现学生“告状”的情况时,可能也反映出另一问题:学生对于各项基本规则尚不清楚或是执行不到位。对于积极性比较高的小学生,可以引导学生相互之间形成良性督促、互助关系,通常效果会好一些。例如,老师与学生商讨明确各项行为规范的具体标准,包括课堂纪律、学习习惯、卫生习惯、文明礼仪、活动契约等。逐条逐项明示于教室内醒目位置,让大家学习。班级内可以建立合作小组,组内同学互相督促,帮助彼此遵规守纪,遇到冲突尽量小组内协调解决。班级评价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奖惩,不评价个人。这样一来,学生会积极主动地互助共进,组内同学关系进一步融洽,学生沟通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也会随之提升。班级各项奖励政策,重点奖励正向行为,让学生越来越明确“什么是对的”,而不是只知道哪些行为是不好的。
至于激励措施,建议增加一些非物质奖励。一是物质奖励成本太高。二是物质奖励诱发的是学生的外部动机,一旦外部动机对学生失去诱惑力时,奖励的意义便大打折扣。可以采用代币法与非物质奖励相结合,通过诱发学生的内部动机,将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发行为,进而形成内在心理品质与外在行为修养。
具体方法例如:哪个小组一整天各项规范都达标,奖励一朵小红花。五朵小红花可以换一颗五角星。集齐五颗五角星的小组授予五星小红旗,同时可以在班级调座位的时候优先选择小组座位。连续三次赢得五星小红旗,可以获得一次特别邀请,由班主任邀请全组同学在校园最美的地方合影,并张贴到学校宣传橱窗里,同时奖励全组参与组织策划学生班会。每学年根据各组综合表现评选出最优团队。类似的做法,不仅可以规范学生的各项行为,而且能在班里营造出团队合作、互助共进的氛围。
当学生能够通过自律和互助实现进步的时候,就不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和课堂秩序,而是遵循班级评价体系所引导的方向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