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明权
(江苏省邗江中学 扬州 225009)
“碎片化”学习是指通过对学习内容或者学习时间进行分割,使学生对学习内容进行碎片化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称为碎片化学习。在高三生物学复习中,相对于单元整体知识而言,每课时的复习只是单元整体知识中的一部分知识点,而不是全部,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
目前,高三生物学复习的常规做法是,在一轮复习中采用大专题复习的形式,梳理知识点,夯实基础,培养能力;在二轮和三轮复习中采用小专题复习,突出考试重点,培养学生综合分析、探究能力,查漏补缺。由于每课时的“碎片化”复习,削弱了高三特有的知识整合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在解答高考生物学综合题时,不能得心应手。因此,高三生物学教学应在单元整合基础上进行“碎片化”复习。
在单元整合基础上进行的“碎片化”复习,能有效避免“碎片化”复习所带来的知识点之间联系不紧密、综合性不强的问题,让学生“既见树木,又见森林”。需要教师在制订整体专题复习内容计划时,既要科学合理、符合学生实际,又有新意,贴近高考要求;在实施课时计划时,要强化“碎片化”复习的前提条件是基于单元整合基础之上,起到“画龙点睛”之效,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二轮复习中设计“遗传信息的改造”复习专题,在课堂上先让学生开动脑筋,回忆在高一、高二学过的“遗传信息的改造”有哪些内容,在学生说出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补充完善,如“基因靶向”技术,即利用分子生物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外源DNA进行定向修饰,并使修饰后DNA与基因组同源序列发生重组,将其所携带的经过改造的遗传信息传给子代生物的过程(美英两位科学家因利用这项技术使小鼠体内的特定基因失去活性,培育出研究价值极高的“基因敲除小鼠”而获得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通过补充、完善,突出知识的整合,使学生对“遗传信息的改造”专题能从整体上把握。在此基础上,教师展开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等内容的复习,将凸显效果。又如,在三轮复习中,设计一课时“酶的种类”小专题,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分小组对酶进行归类,然后进行小组交流,说出各种酶的名称:DNA连接酶、DNA聚合酶、DNA解旋酶、RNA聚合酶、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酶、Taq酶、过氧化氢酶、溶菌酶、消化道中各种消化酶、腐乳中的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葡萄糖异构酶、加酶洗衣粉中的酶制剂等,在此基础上,教师精选与酶的种类、功能、成分、特性、作用、实验等相关的习题,进行当堂训练、拓展提升,使“碎片化”内容得到整合,其复习效果更为明显。
高三复习中具备单元整合基础之上进行“碎片化”复习特点的类似专题还有很多,例如“对高中阶段涉及的重要生物学技术方法及其应用进行归类、比较,促进学生对各种方法使用的进一步理解和灵活应用;“生物学史实类考查”,以教材中涉猎的相关生物学史实为载体,让学生明确重要历史人物及其对生物科学的研究成果或贡献或相关研究及思想方法;“高中生物学模型建构”,将教材中概念模型、物理模型、数学模型加以梳理整合,让学生学会对相关概念、原理的迁移和整合,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通过“育种专题 ”对各种育种方法进行归类比较,使学生对各种育种方法的优劣就一目了然;“酵母菌小专题”,以酵母菌为背景材料,将细胞结构、细胞增殖、细胞代谢、遗传规律、种群、实验观察等内容统一起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