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学论视角中的 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
●湖南省常宁市第一中学刘喜洋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日益明显,教学目标的偏差、教学方式的僵化、教学资源的匮乏、教学体系的散乱阻碍了地理学科的发展。本文针对当前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
一、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结构不平衡,不受重视。
当今,大部分学校不重视地理教学,一星期只安排一两个课时,这就会使学生误认为地理学习不重要。由于秉持这种消极的观念,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积极性往往不高,甚至不愿学习地理知识,这就导致地理教学质量大大下降。
教师要构建完善的地理教学体系,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研究地理现象,实践地理技能。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有效衔接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使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提高。
2.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结合度不高。
由于地理学科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因此教师要重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结合。
例如,对于“岩石圈的构造”、“海洋水与大陆水之间的转换”、“山坡风与山谷风之间的区别”、“冷暖气团的交换”这些内容,如果教师仅凭口头讲解,不给学生进行演示,学生就无法深刻理解。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会浪费学生的时间和精力,还会降低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阻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灵活运用。
二、地理教学改革措施
1.提高对地理学科的重视。
地理教师要重视地理教学,增加地理教学课时,平衡理论教学与活动教学的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在课外,教师要重视地理项目的建设和研究,引导学生研究断层岩石、气候环境、河床流沙堆积等生态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另外,学校还应该合理配置教学资源,增加对地理教学设备的投入,提高地理师资力量。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地理知识。
例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引导学生研究风化岩层的样本、水土流失的土壤砂质、咸水湖的水质,以使学生深刻了解这些地理知识。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
例如,在教学“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利用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高度变化。
又如,在教学“山谷风和山间风的形成”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建立微缩模型,从而使学生深刻理解山谷风和山间风的形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若能解答,就要及时给予解答;教师若不能解答,就要与学生一起研究。这样,学生就能学到新的地理知识,提高综合能力。
3.合理配置教师资源。
众所周知,教师资源是有限的,那么,学校应怎样配置有限的教师资源呢?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配备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今,很多学校的地理教师并不是地理专业出身,这应该引起学校的重视。
对此,学校要制订合理的计划和方案,购置地理教学设备,形成教、学、研一体化的教学体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全面发展。
总之,地理教师要重视地理教学,创新地理教学方法,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