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6-04-09 19:29曹玉峰
江西教育C 2016年3期
关键词:圆锥动手数学知识

曹玉峰

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目标主要是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的。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切实提升此课程的课堂教学质量,让课堂更加有效是一项时代教育课题。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改革势在必行,改革的目的就是提升课堂的有效性。教师要让学生在每一堂小学数学的课堂上,都能够获得更多的知识。

一、创设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多动手实践,引导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学习、巩固数学知识。然而,动手实践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比较薄弱的环节。教师应该开动脑筋、想尽各种方式,积极创设有益于开展动手实践教学的教学情境,构建出浓厚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学会思考。值得一提的是,在构建动手实践教学的情境时,应该注意利用好动手实践这个环节的趣味性,有效调动出学生努力、认真学习数学知识之激情及积极性,尤其是通过动手实践,加深对一些复杂的数学知识的学习及记忆,大力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应用能力。与此同时,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开展动手实践教学时,还要特别注意精心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特点的实践活动方案,进而满足各类层次学生的数学知识的学习需求。笔者经常构建动手实践的教学情境,开展剪拼法、实验法与游戏法等实践活动,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

比如,在教学“圆柱与圆锥”等相关知识点时,笔者则运用实验法,开展实践教学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算出关于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上课之前,笔者事先让学生准备好两个既等底又等高的圆锥和圆柱,同时准备好实验材料---细沙。接着启发学生采用在圆锥中慢慢地装满细沙,然后缓缓地倒入到圆柱当中的实验方法;或者采用已经装满了细沙的圆柱,缓缓地转移到圆锥中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得出圆锥的体积计算方式,最终学生得出了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就是圆锥体积的科学结论。这样一来,学生在动手实验过程中,很快地学到了数学知识,得出了正确的结论,提升了动手实践的有效性。动手实践的教学方法,值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推广与应用。

二、促进教学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收录了许多源自生活的内容,可以说日常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知识。为此,在课堂教学的时候,教师有必要按照课堂教学目标,有机地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特别是学生的生活经验更是要通过各种渠道来有效激活,进而让学生能够结合自己在生活中所积累的生活经验,丰富自己的数学视野,提高数学知识的学习及探索能力。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就是尽量设计出各种生动有趣的生活问题,把复杂的数学知识转化成简单的生活问题,进一步提升学生认真学习的热情,进而打造出高效的数学课堂。

比如,在教学“认识钟表”这个知识点时,小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有限,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钟表的认识更是比较欠缺。在此课的导入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猜一猜”学习活动,将学生生活中所观察到的钟表予以结合起来,进而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然后引导学生按照自身的生活经验,画出自己喜欢的钟面。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结合教材内容,根据教师的提示,有效地激发自己的生活经验,加深对数学知识的学习、理解。

三、加强师生、生生互动

要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加强师生、生生互动是一块非常重要的内容。而这种互动是在师生、生生平等的基础上实施的,教师应该注意让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能够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分享教与学的体会,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合作探究教学是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方法。教师可以运用此方法,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过程中,承担相应的探究任务,尽量发挥自己的学习优势,圆满地解决各种探究问题。

比如,在教学“整数除以分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提出探究问题:“一条长度为2米长的拔河比赛的绳子,假如将其截成每段长度为1/3米的小绳子,则能够截几段小绳子呢?”然后将班上学生分成8组,每组5人对此问题进行探究,促使学生能够逐步得出“整数除以分数等于整数乘以分数的倒数”的计算猜想,同时让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截与动手画的探究实验,进一步验证所得结果;待各个小组均得出答案之后,则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结果与体会,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综上所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比较多,需要教师深入研读教材,更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创新及探索,认真上好每一堂小学数学课,让学生能够在每一堂课中受益。◆(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忠义小学)

□责任编辑:范宏芳

猜你喜欢
圆锥动手数学知识
我也来动手
圆锥摆模型的探究与拓展
圆锥截线与玫瑰线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计算法在圆锥保持架收缩模组合冲头设计中的应用
动手吧,把水“洗”干净!
动手画一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动手演示找错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