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胜
留守儿童是由于大量农村青壮年到经济发达地区打工,而把孩子留在爷爷奶奶等亲属身边照顾的一个特殊群体。留守儿童的毅力和能力发展现状与非留守儿童相比差距明显,留守儿童成了毅力缺乏、能力低下的代名词。“情”“法”失调是毅力缺乏、能力低下的主要原因,而坚持不懈和实践锻炼是培养毅力、提升能力的最佳选择。
一、毅力缺乏、能力低下成为留守儿童的代名词
1.草草了事的做事原则
如果深入留守儿童中间,你就会发现,他们中有很多在做事时只求草草了事。在这样的理念下,孩子们把完成作业当成了一种敷衍,不追求质量,只追求数量,全没有一点认真的态度。在一个学校的“留守儿童之家”里,我们看到很多孩子一起趴在桌子上写作业。他们写作业的时候,有很多同学都是一边写一边看着电视,有的一边写一边和同桌之间谈着只属于他们之间的事情,也有一边吃着零食一边写作业的,还有的甚至离开座位玩了起来。
2.得过且过的应付心理
调查发现,很多留守儿童都存在得过且过的心理。他们对待事物不求最好,不求更好,只求得过且过地应付。在他们看来,反正我已经完成任务了,不会被老师批评了,至于写得好、完成得出色似乎是“遥远的事情”,甚至个别写得稍微好的同学还会受到其他孩子的围攻:“就你能!”“就你爱表现!”“拍老师的马屁!是马屁精!”……在这样的氛围中,那些稍微表现好点的孩子也逐步丧失信心,“随大流”起来。
3.半途而废的尴尬境地
也有一些留守儿童开始还是铆足劲想努力一番的,但当他们遇到一点困难的时候,努力的劲头就会大打折扣,出现虎头蛇尾甚至半途而废的情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个留守儿童在做作业时遇到一个题目不会做,直接收起作业玩去了。当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时,他的回答让人啼笑皆非:“反正我也不想上大学,过两年我也去我爸那儿打工,写那么多作业干什么?”
从上述案例不难看出,孩子们毅力严重缺乏,由此看来,留守儿童的毅力教育确实成了教育的盲点和重点。
二、“情”“法”失调是毅力缺乏的主要原因
1.亲情错位造成留守儿童毅力缺乏、能力缺失
众所周知,留守儿童大多是爷爷奶奶监护,“隔代亲”造成现在的爷爷奶奶对孙子(孙女)溺爱有加,要什么给什么。在物质上,尽可能地满足孩子,孩子们浑然不知挣钱的不易;在学习上,过度相信孩子,不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长此以往,让孩子养成了拖拉的坏习惯;在劳动上,唯恐自己的孙子(孙女)受了罪,上下学全部是接送,甚至连书包都是爷爷奶奶拿到教室。偶尔回家的父母也因为对孩子关爱“严重透支”,对孩子也是娇之宠之,对孩子在学习生活中表露出来的毅力缺失毫不在意,不但不给予正确的引导,还会变本加厉地告诉孩子要学会享福!
2.教育失法造成留守儿童毅力缺乏、能力低下
在教学中,随着班级学生人数的增加,60多人、70多人甚至80多人的大班让教师们无暇顾及每一位学生,再加上留守儿童的惰性,学习的非主动性,让教师很难照顾到每一个学生。教师们都在忙着备课,忙着批改作业,忙着应付各种“活动”,哪有时间和精力去关注每一个留守儿童?更何况每次和家长沟通都是教师主动打电话,很多时候电话打通了却没人接听,接通了也不能立即回到孩子身边配合教师一起教育孩子,等到家长回家时,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教育时间。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爷爷奶奶大多对孩子溺爱,对孩子放松放纵,长此以往,造成孩子的毅力缺失。
三、坚持不懈和实践锻炼是培养毅力、提升能力的最佳选择
那么,如何来培养留守儿童的毅力、提升他们的能力呢?
1.坚持不懈是毅力培养的必由之路
俗话说,把每一件简单的事做好就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不平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给自己定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并且围绕这个目标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当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振作起来,要勉励自己一定能行,如果真的这样坚持不懈,长此以往,孩子的毅力一定会得到发展,能力也会在这份坚持中得到提升。
2.实践锻炼是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
“光说不练假把式。”这句话告诉我们:实践锻炼是培养留守儿童毅力、提升留守儿童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有意无意地创造机会,让留守儿童参加实践锻炼。让留守儿童在自己质疑、自己思考难题中培养思维能力;在班级活动中培养积极参与的能力,锻炼其做事有始有终的毅力;在学校劳动中锻炼其劳动的能力,培养其在劳动中的毅力……长此以往,留守儿童就会在这些实践锻炼中找到家的温暖,找到学习的动力,找到前进的力量。
总之,培养留守儿童毅力,提升留守儿童能力,是迫在眉睫的工作,我们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关爱留守儿童,真正培养留守儿童的毅力,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成为健康成长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J].科研与决策,2004,6:14.
[2]中央教科所教育发展研究部.切实重视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研讨会综述之内部报告[R].2004.◆(作者单位:江苏省灌云县下坊中心小学)
□实习编辑:胡波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