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智慧理答

2016-04-09 19:20闻红艳
江西教育C 2016年3期
关键词:乌鸦狐狸草原

闻红艳

课堂理答是一种教学行为,更是一门教学艺术。纵观语文课堂,有的教师无论遇到怎样的状况,都能巧妙点拨、引导,带领学生一次次登临知识的顶峰;而有的教师,面对学生瞬间迸出的思维火花,常常束手无策,陷入窘境,只能一次次与精彩失之交臂。为此,作为语文教师要深刻认识到理答的重要性,巧预设,妙生成,亦步亦趋,抵达智慧的彼岸。

一、百啭千声随意移——预设中彰显智慧理答

很多教师都接触过“理答”这个名词,而实际教学中,大家对“理答”的概念十分模糊,有人把它等同于“评价”,而事实上它比评价更具有发展性;也有人认为是师生间的对话,而事实上它比对话更具有广泛性。真正的理答应当是基于评价与对话基础上的牵引,是人、文、课三者之间的融合。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下足功夫,了解学生,读懂教材。只有深入而透彻地把握教与学的对象,做到充分预设,课堂理答才能行云流水,出入自如。

例如教学《草原的早晨》时,教师以配乐朗诵导入新课,孩子们闭上眼,边听边想象草原的景色。朗读结束,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感叹起来:“草原的早晨真美!”教师眼前一亮,一边以鼓励的眼神看着他,一边点头微笑:“是吗?怎么个‘美 法呢?”孩子们从教师的表情上受到了鼓励,回答的积极性高涨起来:“我听着您朗读,仿佛看到了一望无际的草原。”师:“你这‘一望无际用得好,草原确实是这样的。”教师边说边把“一望无际”写在黑板上。生:“我仿佛看到了成群的牛羊,很壮观。”师:“老师喜欢这个词‘壮观,也把它记下来。”越来越多的孩子受到感染,恨不得站起来抢着说……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教师深知这些江南水乡的学生对北方草原相当陌生,因此增强学生切身体验十分必要。于是,当一个学生情不自禁地感叹“草原的早晨真美”时,教师抓住这难得的时机,一边以语言理答诱导,一边以非语言理答巩固,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弥补了因地域差异造成的教学困难,让语文课堂“百啭千声”齐聚会,妙不可言。

二、能探风雅意无穷——激励中演绎智慧理答

对于教师而言,智慧理答是一种魅力的彰显,它可以直接反映出教师的素养和课堂驾驭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智慧理答是一场思维盛宴,可以在教师的激励下挖掘文本里更多的宝藏。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学习兴趣更侧重于依靠情感的带动和激发,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智慧理答的功效,从内心深处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

例如教学《乌鸦喝水》时,学生在课前做了充分的预习,上课之后,教师按照以往的习惯和同学们齐读字词,但很多同学都心不在焉,根本没集中注意力。此时,教师意识到枯燥的读法让学生已经厌倦,决定变个花样。学生读毕,师:“同学们读得很好,一定都认识了这几个字了吧?那谁能当小老师,给我们讲一讲呢?”变被动为主动,学生立刻来了兴致,小手快速地举起来,生:“我讲‘岩石的‘岩,你看上边是个‘山,下边是个‘石,可以编成一个谜语‘山上掉下一块石头。”同学们都被这好玩的记忆法逗笑了,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这样的好办法,老师怎么没想到呢?”得到老师的认可,一个个“小老师”争相站起来,一个个想法争相蹦出来,课堂上不时传出一阵阵欢乐的笑声。上述案例中,当教师发现学生心不在焉时,巧妙理答,通过“示弱”激起了同学的“逞强”,并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从而更加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让语文课堂意趣无穷。

三、繁华落尽见真淳——引导中深化智慧理答

和高年级学生相比,低年级孩子对于文本的理解更加多元,但有的时候理解浅显,停留在表面,也有的时候理解偏颇,与原意背道而驰。面对各种各样的状况,教师不能草率应付,必须以转问、追问等理答方式给学生以正确的引导,以期实现文本的正确解读。

例如教学《狐狸与乌鸦》一文,在接近课堂尾声时,师:“学完课文,你想对乌鸦或者狐狸说什么呢?”孩子们的小手纷纷举起来,生:“乌鸦,你真笨,狐狸的话能信吗?”“乌鸦你一定要吸取教训啊!下次别再上当了。”……对于孩子们的回答,教师予以肯定、表扬。突然,从后排座位传来一个男孩的声音,“老师,我可以说佩服狐狸吗?”同学们都愣住了,接下来是一阵小议论声,师:“能说一说你为什么佩服狐狸吗?”生:“因为它聪明啊,你看他动脑筋从乌鸦嘴里获得了食物。”教师微笑着转向大家,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这不叫聪明,是狡猾。”更多的同学也反应了过来:“它是从乌鸦嘴里骗来的食物,是不劳而获,不值得佩服。”此时,那个男孩低下了头。师:“大家虽然否定了你的观点,但是你敢于提出不同想法,已经值得大家佩服了。”此时,男孩又兴奋地抬起头来……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面对孩子偏差的理解,没有弃之不顾,也没有直接评价,而是运用追问、转问的形式对学生加以引导,在尊重学生独特体验的基础上给孩子以思维的疏导和心灵的指引,让语文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总之,智慧理答是一叶扁舟,在不经意间载着学生驶向成功的彼岸。作为小学教师,必须从概念上厘清,在方法上求异,运用智慧理答给学生的思维以启迪,给其心灵以碰撞,帮助学生在语文的世界里觅得晴空。◆(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万永勇

猜你喜欢
乌鸦狐狸草原
讲解《草原图》
小乌鸦
狐狸和猫
狐狸
可可托海的草原
狐狸便当
乌鸦搬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