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立芹
我的阅读记忆
◇谷立芹
我是70后,自幼酷爱看书。小时候,我很自卑,一来觉得自己长得丑,二来觉得自己笨,唯有埋头苦读,让我倍加珍惜。我把“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抄在床头,当成座右铭激励自己。
小学时代,阅读就像启明灯,打开我阅读的心扉。那时候家中图书匮乏,仅有几套连环画,我就把连环画翻了一遍又一遍。小学三年级时,班里每人都订阅了一本《当代小学生》杂志,每月一次新刊,我都爱不释手,如饥似渴地阅读,能反反复复读上十几遍。记得书里每期都有雷锋的故事名言,许多故事我都能熟读成诵。现在看着孩子们走马观花地读书,我不禁感慨:一本书看三遍,比看三本不同的书收获要大。我就是因为熟读成诵,所以积累了许多优美词句、名言警句,写起作文来不仅不打怵,还能妙语连珠。那个年代,不仅书籍匮乏,而且没有广播电视。冬天,村子里的老人们三五成群,靠在柴火垛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听识文断字的大爷说评书。我偷偷跑到老人堆里去听评书,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夹在一群老人中间听评书,特别扎眼。《杨家将》《三国演义》《岳飞传》这些小说,我都是从评书中听到的。后来,说书大爷没空,就轮到我给老人们读评书。因此,我认识了大量的古体字,阅读了大量的古典文学。小学时代,我的作文一直很好。记得上初一时,在一次作文比赛中,我获得了特等奖。
中学时代,阅读就如指明灯,指引我人生前进的方向。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中学三年,家庭贫困的我从不敢奢望买书,于是就向老师和同学借书。读得最多的是金庸和梁羽生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等,这些在家长眼里可能是影响学习的禁书,对于我来说却是至宝,每每捧起书来,都是手不释卷、废寝忘食。武侠小说情节曲折、文笔优美、叙事生动、人物鲜明,不仅是学习写作的好教材,还能从中明辨是非,懂得邪不压正,感悟善良、坚强、执着和勇气。除了小说《辽宁青年》杂志是我的“好闺密”,我从老师那里借来,每期必看,里面叙事、评论、杂文等各种文体一应俱全。实践证明,这些阅读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的阅读理解能力,让我汲取了很多知识营养并一生受益。
读师范时,阅读就是一把通往世界的钥匙,让我在世界名著的海洋里遨游。还记得第一次到师范的图书馆,看到一排排书架上的古今中外书籍我是多么兴奋激动。我每周必借两本书,每周必还。在这期间,我读了《海的女儿》《悲惨的世界《简·爱》《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洋葱头历险记》等中外名著。我喜欢上了儿童文学,尤其是冰心的作品,我着迷地读着她的散文集和诗集。大量的阅读,大量的摘抄笔记,让我开始了创作之旅我加入了校文学社,不时有稚作发表。
参加工作后,阅读就是一面净化心灵的镜子,让我在成功时不骄不躁,在失败时不自暴自弃。走上教师岗位后,读名著的时间少了,散文、诗集成了我的最爱,《罗兰小语》《汪国真诗集》《三毛散文集》常常放在床头,一有闲暇便会读上几句这些心灵鸡汤帮助我调节心境、陶冶情操,既激励人积极向上,又在抑郁时给予疗伤。除文学类书籍外,我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了阅读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书籍上,重点读了《爱的教育》《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如何说孩子才肯学》《班主任工作漫谈》等教育书籍。在书中,我学会了如何倾听,如何与孩子沟通,学习了特级教师们的教育智慧和工作策略,这些名师的教育智慧让我受益匪浅。我在教育的海洋中尽情地畅游,收获了市级骨干教师、课改标兵等很多荣誉称号。
如今人到中年,这两年在学校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形势下,我又读起了国学经典,《诗经《论语》《增广贤文》《易经》等经典现在读来更是别有收获。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读书贵在坚持。一个人的阅读记忆印证着一个人成长的年轮。拥抱阅读,它是你一生的良师益友。我愿一直读下去!
山东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