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2016-04-08 17:12周超顾丹丹
商场现代化 2016年4期
关键词: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现状

周超++顾丹丹

摘 要: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本文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分析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受三地需求与利益共享、三地区域发展程度、三地政府的支持和管理的限制。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河北省在协同发展中的现状及问题点,进而为河北省推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供参考。

关键词:河北省;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问题

一、区域协同发展的背景

关于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国内外尚没有建立起一个完整、公认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框架。涉及到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多从产业与区域经济协同、集群与区域经济协同,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协同发展等一系列的角度进行研究。区域协调发展是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理论界提出的解决区域发展差异问题的新概念。但是,究竟什么是协同发展,却很少有人进行科学的界定,多数情况下,对于协同发展只是一种模糊的理解。

从现有的区域协同发展的研究看,学者们大多数将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认为是区域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开放,共同发展,且区域之间差距缩小并保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是区域协同发展是区域经济,社会环境等诸因素的协调发展。如陈耀(2006)从区域协调发展目标的角度认为,区域协调发展重点是实现公共服务水平的均等化,使居住在不同区域的人民都能享受到大致相同的公共服务,分享国家快速发展带来的成果和实惠。

我们认为,协同发展与均衡发展所强调的缩小差距相比,协同发展强调区域主体相互配合,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体现为区域竞合从无序走向有序的共赢,过程协同是发展的手段,发展是协同的目的。

二、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的背景及意义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其核心是京津冀三地作为一个整体协同发展,调整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构建现代化交通网络系统,扩大环境容量生态空间,推进产业升级转移,推动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市场一体化进程,打造现代化新型“大首都圈”,努力形成京津冀目标同向、措施一体、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京津冀地区是二十一世纪中国的重要经济增长点,是推动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确定为国家发展战略。

从协同发展背景看,北京市、天津市拥有丰富的科技、文化和教育资源,但是也都面临着人口过度聚集、交通拥堵、空气污染严重等“大城市病”。进入新世纪,北京虽然开始弱化经济中心功能,但目前仍集聚有一批有重要影响的产业,依然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交通、金融、科技、教育、医疗卫生和企业总部集聚中心。天津虽然着力打造中国北方经济中心,力图提升其功能地位和产业层次,在京津冀乃至中国北方经济发展中发挥龙头作用,但目前仍集聚有大量的中低端加工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因此京津冀协同发展无论是对北京还是天津、河北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河北省全面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对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加快转型升级、跨越赶超步伐,实现绿色崛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有利于发展交通网络

与京津实现交通设施的全面对接,打造京津冀“一小时经济圈”,从而带动物流、金融等相关产业及人才的发展与转移,缩小与京津的贫富差距,缓解边缘化问题。

2.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

通过京津冀三地综合治理,不断改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有利于实现经济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升级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承接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和京津产业转移,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协同发展中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在转型升级中实现绿色崛起。

4.有利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必将促进河北省人口的快速聚集,加快城镇化进程,有利于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进程。

三、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现状

河北省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受三地需求与利益共享、三地区域发展程度、三地政府的支持和管理以及同周边保定、衡水、沧州如何协调等因素的限制。因此要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比较分析河北省的发展现状及问题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在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中,河北省的动力最大,将全面承接京津产业和人口转移。作为河北省省会的石家庄总面积1.58万平方公里,截止到2014年底,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全部财政收入超过680亿,自我发展能力在不断地提升。2014年9月,国务院批复了石家庄市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和石家庄国家级综合保税区的项目。城区面积由原来的469平方公里扩大到了2206平方公里。这些重要的举措,都为加快推进区域合作,更好地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产业的协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河北省在交通基础设施,与京津产业对接、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一定进展。按照中央提出的“三个领域率先突破”的要求,积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京津产业项目对接,大力优化生态环境,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初步成效。

1.多项产业项目对接成功

河北省积极与北京、天津及驻京央企进行产业对接,在交通、能源、教育、医疗、旅游、金融、科技等方面引进了一批项目。石家庄、涿州、保定等地都取得了很好的成绩。截止到去年年底仅石家庄市就有京津协同发展产业项目103项,总投资1508.4 亿元。在产业项目对接中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2.科技创新合作良性互动

在科技创新合作中,与京津形成了良性的交流互动。面向京津的科技创新和成果交易平台建设等取得了初步成效。国家知识产权局、京津部分科研院所等多家家工作机构入住河北。科技部火炬中心、北京市科委、中关村产权交易所也与之开展了深层次的战略合作。

为促进科技成果在河北省孵化、转化、产业化,打造区域经济合作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与北大、清华、南开等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形成了研发在京津、生产在河北的良性互动。

3.生态环境保护初见成效

在生态环保上也取得明显成效,大气污染治理的防治工作中全力做好压煤、抑尘、控车、迁企、减排六项工作并完成“十二五”的节能减排目标。

四、面临的问题

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同样也面临着一定问题和挑战。

1.发展不均衡问题突出

河北省虽然靠近北京,但是长期以来更多的是服务于北京和天津,省内城市发展不均衡。例如唐山、沧州和保定,近年发展的很快,但省会石家庄在各方面都比较滞后。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涉及河北最多的是环京的保定、廊坊,或者沿海的唐山。体量上和经济总量上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很尴尬,被边缘化问题也很突出,河北省城市发展需要进一步将其省会建设。

2.转型升级和生态治理矛盾突出

河北省资源消耗型、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尚未改变,从产业结构看,一产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程度较低,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二产原材料和初级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高附加值、整机整车产品少,特色产业链不长,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仍然偏低;三产还是以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为主,现代物流、电子商务、金融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

由此可以看出,河北省仍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高耗能、高污染企业比重较大,生态环境治理压力较重,面临着调整结构和治理大气污染的双重压力。在一定时期内,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的矛盾、结构调整与社会稳定的矛盾、老产业退出和新产业不足的矛盾较为突出。

3.对外开放和市场化程度较低

河北省开放水平仍然偏低,与周边省相比,利用外资的总量仍明显偏低,除此之外,区域内部分工、错位发展、协同联动的局面也尚未形成。但在市场环节,由于省民营企业的影响力不够,在促进与京津之间的产业合作中尚不能发挥主导作用,依靠市场机制配置资源,推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基础十分薄弱,市场化程度也很低。

4.机制体制不健全

但在思想观念上与沿海先进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创新意识不强,开放思维不够,制约了全市在更高层次、更高领域上的开放合作,导致体制机制与政策领域还存在一些不利于协同发展的障碍。

参考文献:

[1]石家庄市政府工作报告,2015.

[2]薄文广,陈飞.京津冀协同发展:挑战与困境[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1).

[3]臧秀清.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利益分配问题研究[J].河北学刊,2015(01).

[4]覃成林.论区际经济关系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经济纵横,1996(01).

[5]陈耀.推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思路[J].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03).

作者简介:周超(1982.01- ),男,汉族,河北石家庄新乐,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际商务、人力资源;顾丹丹(1979.09- ),女,汉族,吉林长春,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经营学、人力资源

猜你喜欢
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省现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河北省部分水产品市场价格
河北省商务厅原巡视员仲继安涉嫌受贿被逮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