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国际贸易教育教学方法探索

2016-04-08 07:14杨春媛
大学教育 2016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杨春媛

[摘 要]随着入世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与此同时,一些新问题也随之出现,这对外贸从业人员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培养一线外贸人才的高职院校必须针对这些新出现的经贸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使自己培养的人才更符合新时期外贸业务发展的需要。

[关键词]国际贸易课程;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710;C9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3-0166-03

国际贸易这门课程是许多高职院校的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以及其他一些相关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对构建学生专业框架体系、解读进出口贸易现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亦是学习国际贸易实务、外贸单证实务等课程的理论基础,对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意义重大。但笔者通过自身的教学实践以及对其他院校、企业的调查发现,目前许多院校在该门课程的教学中,仍存在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不浓,平时大多疲于应付考试,对知识死记硬背、前学后忘,更不能将所学用于指导实践。而就高职院校的教育特点来说,学生的教育应该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教师应该努力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依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指出的“根据市场和社会需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的理念,改革国际贸易课程教学势在必行。

一、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笔者通过对四川、浙江等地相关高职院校的调查了解到,浙江的高职院校仅有少数还专门保留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教学,其余大部分都把重点放到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上;四川开设该课程的高职院校相对多一些。而开设该课程的院校,大多数都是放在大一第一或第二学期完成,一般占60学时左右,采用的教材也是各不相同,大多数选择的是专门针对高职高专学生编写的教材,而少数选用的则是针对本科生的教材。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讲授法是所有任课教师都会选用的教学方法,同时大部分教师会用案例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等其他教学方法,但所用时间有多有少。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任课教师90%以上都认为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能有助于增强教学效果,尤其是年轻任课教师使用现代化教学手段(PPT)几乎达到了100%,但利用到实训场地的不多。在任课教师的基本素质上,90%以上的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浙江大多数教师具有相关行业经验,而四川这边有行业经验的教师不到50%。在教学效果上,以我校为例,通过对学生的调查走访,70%的学生都觉得对外贸易概论课程枯燥,文字性东西多而实质性内容少,对今后帮助不大。可见,许多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

二、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学生难于理解

就笔者所用的国际贸易教材,以及笔者了解到的其他学校教师的教学内容来看,目前许多教师的教学内容都偏重于纯贸易理论知识的传授,有部分教师甚至花费大量篇幅讲授有关古典贸易理论与现代贸易理论等知识,而这些知识大多较为复杂难懂,尤其部分知识还涉及一些数学模型问题,理论性太强。

这些理论,大多数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难以用到,加之高职学生本身学习主动性就差,数学功底也薄弱,面对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往往表现出消极与厌学的情绪,并且常常会对它的实用性或有效性产生疑问,进而失去钻研的动力,学生自然也就无法实现运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最终目的。这也是目前很多院校国际贸易理论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之一。

(二)教学方法较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

前面提到,目前国际贸易原理课程的教学,许多教师都以讲授法为主,结合一些案例进行分析。就该门课的特点来看,理论性较强,采用讲授法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是必须的,但是满堂灌输的填鸭式教学容易引起学生的疲倦感,而且把学生放在知识的被动接受者的位置上,容易使其丧失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案例分析法中所提到的案例,要么较为陈旧,要么离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难以让学生产生切身的体会,学生分析的积极性不高,也不知道如何着眼进行分析。

(三)教学中注重学生知识的掌握,专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素质的培养

在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关注的是如何让学生掌握知识要点,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是对一些学生通用素质的培养,教师往往会忽略。事实上,根据笔者对企业的调查了解,企业对员工专业技能的要求只是一方面,尤其是一些大型跨国公司,都会给员工安排岗前技能培训。因此,在招聘时,他们更看中的是员工其他方面的一些素质,比如学习能力、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尤其是员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对于国际贸易这门课,几乎笔者调查过的企业都认为其内容对增强员工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四)教学中多守旧,少创新

一方面,守旧是教学内容的守旧。以贸易政策为例,现实的贸易早已不是纯粹的自由贸易或者保护贸易,任何国家的贸易活动都取决于市场机制但又都受到政府或多边规则的影响,而真正能够反映现实中国际贸易形态的概念正是“管理贸易”。可惜大多数教材仅将贸易政策分为“自由贸易”和“保护贸易”两种,并心照不宣地回避了“管理贸易”。另一方面的守旧,是教学效果考核的守旧。大多数教师采用的考核方式还是以试卷考核为主,终结性考核成绩比重大,形成性考核成绩比重小;教学考核“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能力”,还未形成“以能力测评为核心,以过程考核为重点的开放式考试新体系”。再有是教育教学手段的守旧。大多数学校在国际贸易的教学中,仍然沿袭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模式,几乎没有学校在讲授原理时运用到现成的国际贸易实训教室这一平台,而实训教室的使用,在国际贸易的教学中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另外,除了一些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几乎没有国际贸易的相关网络课程,学生无法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三、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国际贸易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牢牢把握“职业能力培养”这一主线,围绕培养服务于一线的外贸技能型人才这一目标,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改革创新。

(一)在教学内容上的改革

围绕培养高职院校学生的宏观视角这一目标,结合近年来出现的经贸新问题,调整传统的国际贸易授课内容,弱化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与学说的讲述,而将重点放在以下内容的介绍上。一是当今国际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包括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二是近几年以来新出现的FTA、TPP、金砖国家等经贸新热点,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三是结合中国目前的产业转型升级,更多地介绍如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技术贸易等方面的问题,尤其结合中国近年来的高铁出口问题,分析中国面临的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四是随着近几年以来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领域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国家先后设立了杭州、宁波等跨境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在教学过程中,应适当增加有关跨境电子商务理论知识的介绍。

要进行这些教学内容的调整,要求教师在课前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要熟悉相关的经贸热点问题,由此重构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不断加以更新,这对教师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二)在教学方法上

讲授法在基础知识的传授上,仍然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应更多的引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兴趣不浓的特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可以运用丰富有趣的案例分析,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中选用的案例要具有现实性、典型性,尤其注意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可以是学生个人分析和发言、教师总结,也可以是分小组讨论、代表发言、教师总结。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更多采用互动式教学的方式,加强师生间的沟通和交流。例如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通过预读——讨论式教学,课前安排学生查阅相关的书籍与网络资料。阅读之后,教师再安排相关专题的讨论,学生与教师就相关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讨论和辩论,最后由教师总结并答疑解惑。通过这样的实际参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在开展互动式教学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学生不愿理讨论和交流的情况,尤其是基础薄弱的高职学生,他们知识储备不足,无法形成自己的观点,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鼓励。

第三,更多采用团队合作教学的方法。在许多知识的讲解中,我们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安排不同的学习任务,比如查找不同国家的贸易情况,并整理成PPT,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甚至可以给每个小组的学生安排不同知识点的“教师教学任务”,让他们提前进行准备,然后在课堂上充当小老师,向全班同学讲授相关知识。教师对于表现好的小组,可以给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这既增强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也能激发他们主动探索知识的热情。教师在这其中需要防止组员间出现的“搭便车”问题,确保每个小组成员切实参与到学习任务的完成当中。

(三)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上,需要加以改进

在传统的教室课堂授课中,讲授基础知识是必要的,但教师应该更多地利用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的实训场地和设施,增加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在课堂授课时,尽可能采用PPT等多媒体教学,以便综合利用图片、文字、视频等手段进行教学;另一方面,在讲授国际贸易一些章节的内容,比如,在讲到各个国家的贸易政策时,可以安排学生到实训室,利用实训室的网络,查找相关资料,并利用实训室的一些设施设备进行仿真情景模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在具备一定条件的院校,教师还可以将自己的教学大纲、教案和讲义上传到网上,方便更多学生在课外学习。

除此以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多利用社会上的各种资源进行教学。如讲到世界市场,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广交会、西博会等外贸展销会,使其亲身体验国际市场商品买卖的实际过程;讲到有关关税与非关税措施,可以带领学生前往一些外贸企业,实际了解企业所面临的贸易障碍问题,同时了解国家相关的贸易政策。这种现场实地调研,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印象。

(四)在授课教师的构成上

笔者了解到的讲授国际贸易课程的教师很多是毕业后留校或直接分配到高校的,他们理论知识掌握得较好,但是缺乏直接的外贸工作经历,其讲授国际贸易课程有时会力不从心。这种从“书本到书本”而不是“从实践到书本”的讲授,培养出的学生很难适应外贸实践的需要。专业教师缺乏外贸实践,与实际的外贸业务脱节,不利于实践课内容的讲授。所以,要通过各种形式为专业教师提供再学习的途径。比如像浙江金融职业学院的新教师入校后都要经过三个月的国外培训,这有力弥补了教师实践经验的不足。同时,学校还应该为更多的教师提供到企业实习的机会。

另外,学校应该通过各方面的渠道,加强与外贸企业之间的合作,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外贸企业的专家和相关从业人员来到课堂,进行专题讲座,或者讲授他们较为熟悉的一些理论知识。这些行业专家因为长期从事外贸工作,对当今世界经贸的新发展、新变化比专任教师更为熟悉,也有更多的感悟和体会可以与学生分享。而对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他们也比较愿意听取行业专家的观点,借此提升他们对这门课程的兴趣,明确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

[ 参 考 文 献 ]

[1] 任晓娜.《国际贸易》课程教学改革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2011(4).

[2] 吴建锋.不断努力和改进,提高高职课堂教学质量——高职《国际贸易原理》课程教育的一点体会[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1999(4).

[3] 曹玮,唐超,姚晴霞.对高职《对外贸易概论》课程的教学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1).

[4] 陈翔燕.五年制高职《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西部科技,2010(32).

[5] 王鑫.职业能力导向的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方式创新 [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

[6] 袁蓉.职业能力导向下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教学方法改革——以《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为例[J].经营管理者,2013(32).

[7] 彭莉.培养国际贸易现状的宏观视角应成为高职院校国际贸易理论教学的重点[J].现代企业教育,2007(20).

[8] 廖明亮.浅析国际贸易教学的现状与对策[J].职教探索,2014(8).

[9] 刘德光,黄传荣.互动式模式在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中的探讨[J].经济研究导刊,2010(36).

[10] 赵便华.建立具有职业教育特色课程体系的研究[J].大学教育,2013(4):35.

[责任编辑:陈 明]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职院校教学改革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