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方式融会在教学中

2016-04-08 02:38冯齐林
师道(人文) 2016年2期
关键词:祥林嫂辨析研究性

冯齐林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方式融会在教学中

冯齐林

长期以来,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不重视成为众多语文老师的心头之痛。大家迫切希望语文课堂教学能够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研究性学习正以迅雷之势在很多学校展开,并凭其独到的理念和特有的优势受到师生的欢迎。然而,它在被运用的过程中同样存在着误区,即更多的是作为一门“课”独处于教学计划中,而不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融会在教学里。笔者试图把研究性学习与语文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既发挥研究性学习的优势,又强化课堂作为教学主阵地的功能。怎样在常态的课堂学习中进行研究性学习呢?我认为有以下问题值得讨论。

一、形成课堂问题中心

以前的课堂教学是师讲生听,这自然没有什么研究可言,目前,课堂教学比较注重启发学生思考了,但基本上还停留在“问题设计与解答”阶段,即教师备课精心设计几个与课文理解相关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逐一解答。弊病是问题过多过杂,一堂课十来个问题,铺天盖地。实际上,很多学生还是处在问题轰炸的被动之境。这并不是说研究的总是不能由教师提出,对于初中学生而言,教师提出问题是十分必要的。而是说,“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太少了。

有一次我教《祝福》一课,设计了多个问题,形成了比较严密的教学环节,以为这样课可以上好了。依计划施教,完成了任务。下课后,一个学生问我:“祥林嫂究竟是怎么死的!”我一时语塞,敷衍几句套语是可以的,但我分明感到,这是一个很难用几句话讲清的问题。于是下节课就这个问题我让学生参与讨论,展示自己的研究心得。讨论结果表明,这个问题总揽课文全局,而且要研究深透,还得凭借其他材料。①这个问题与课文的三次肖像描写有关,肖像的变化反映了祥林嫂生理上的衰老。②生理上的衰老是反常的,祥林嫂不过中年,她怎么会变得老态龙钟了呢?与心理压力、精神打击有关。③心理与精神上的打击者是鲁四老爷吗?祥林嫂是如何看待自身命运的?再嫁,本来有利于新生,她为什么撞香桌?④是穷死的吗?又不是。祥林嫂对生活容易满足,她丧夫之后来到鲁家,不是有了“笑影”,也“白胖”起来了吗?总之,抓住这个问题,层层推进下去,集中了学生的思考注意力,不仅同样完成了既定教学任务,而且使学生处在思考的较量之中,效果很好。课后,要学生写一篇《论祥林嫂之死》,学生并不感到困难,到此,我以为课堂教学的价值还没有发挥到位,它还对学生产生了隐性影响和暗示作用,在此后的课文学习中,学生养成了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如此,研究性学习的目的才算真正达到了。

二、养成问题辨析的习惯

课堂教学注重启发是完全正确的,但是缺少“问题辨析”一环很值得纠正。经常见到的情况是,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请某位学生回答,回答错了,再请一位,直到回答正确为止。这样教,目的是为了求取答案;有的老师上公开课,怕时间不够,恨不得学生立即作出正确回答,甚至事先准备,让学生知道答案。显然,这不是着眼于学生的“学”,而是为了教师的“教”。如果我们重视“问题辨析”这一重要环节,效果就有质的不同。一个问题提出来,学生讲错了是很正常的,问题是要让这个学生和其他同学明白错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错,如何改正。要解决这个总是要花时间的,但我感到,宁可放弃一些“问题”,也要强化“辨析”。

例如,我教《藤野先生》一课,组织学生讨论一个问题:“鲁迅为什么如此崇敬藤野先生?”一个学生回答:“藤野先生工作负责,精心批改讲义。”一个学生反驳说:“教师批改作业仔细是应该做到的,有什么好崇敬的呢?”又一个学生支持前者:“教师工作本就平凡,伟大包含在平凡中,批改讲义是平凡小事,对教师而言是应该做到的,可对学生而言,难道不应该崇敬吗?”如果按常规教法,此时到了教师表态的时候了,讲讲自己的看法就可收场。仔细推敲,这里隐藏了一个十分难得的理解与辨析的契机。我对学生说:第一位学生对不对?对的,因为他能从课文里找事实根据;但又缺少了一点,因为这一点事实还不足以掀起鲁迅内心的感情波涛。第二位同学反驳似乎偏激,但他的语音里分明隐含着另一层意思——真正让鲁迅崇敬的决不只是批改讲义这一件事。究竟还有什么呢?他又讲不出来。第三位同学的反驳,似乎很有道理,但他的不足,是用常态下的敬师观来读课文,把课文当作一般的怀念老师、礼赞老师的文章来读了。现在看来,最有价值的是第二位同学的反驳,如果强化其反驳理由,则必然“出彩”。

经过讨论,学生从鲁迅当时的处境来思考,深化了认识。大处境是所有中国人被日本人看不起;小处境是,鲁迅本人在仙台、在东京时时遭到白眼,即使考试不错,也被诬为作弊。在遭受歧视的不公正的境地中,藤野先生则给予了公正,没有歧视,因此鲁迅将批改讲义之类的平凡小事赋予人格尊严的内涵;没有比人格上受到尊重而更使鲁迅感动不已的了,所以,崇敬之情油然而生。这样辨析的好处是什么呢?①促进学生对文章作更深层的理解,寻找事实根据的视野更开阔一些;②学会分析众多观点的合理成分和缺陷所在,吸取别人思考的长处。③不简单肯定,也不简单否定,尽可能想办法完善别人的观点,或者沿着别人思考的路子再往前走几步。这三条正是研究性学习的应有素质。

课堂上抓住例子作出示范,学生在课下自己研究时,就能慎重对待所搜集的材料,就能知道补充什么,纠正什么,发展什么。中学生进行专题研究,不可能有填补空白式的成果,大多是综合多种意见,选定一种并阐述理由。而要在这方面做得很好,确有研究的味道,那就不可能缺少辨析这一环节。而要学会辨析,就必须在课堂上经受磨炼。

三、培养分析问题的本领

中学生对问题的讨论笼统居多,在陈述理由时很少有同时摆出一二三条的情况。原因有二:一是对问题的认识还不深透,理解还不全面;二是不知道把一个中心话题分成若干方面来说,缺少分析的本领。比如读过《荷塘月色》说它好,好在哪里呢?回答是语言、构思之类。再问语言好在哪些方面,就很难说出一二三条了。即使是说出一二三条来,也常常是彼此交叉,重复居多,难以构成逻辑上的并列关系或层进关系。而要进行研究性学习,特别是选定一个问题写研究论文,缺少分析的本领显然是不行的,因为研究的基本素质之一,就是分析。

怎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本领呢?我觉得有两件事要做。一是抓单项问题的分解训练,单项问题不同于一个课题,它是十分具体的,切口又是很小的,回答起来很可能用一二句话表述即可。这样的问题有分解的可能吗?当然有,只要抓住“回答语言”中的几个不同要素就可以展开。比如朱自清《春》中写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密密地斜织着。”问学生,这句话写得好,好在哪里?学生答“好在形象生动”。对不对?对的;但又不对。说对,是指“形象生动”确实可以概括这句话的特点;说不对,是指朱自清用具体的比喻和动词把形象生动的春雨写得如在眼前,而你分析却又用“形象生动”这样不具体的概括语把可触可摸可视的“形象”推远了。显然,这样的回答不叫分析,说了等于没有说。恰当的分析应该从四方面入手;①写雨丝形态——像牛毛,像花针;②写眼前一片雨丝的状态——密密的斜织着;③写微风——斜;④写雨的动态——织。引导这样析句,也许有些琐屑,但对于养成分析的习惯,知道分析的套路是很有效果的。有人说,这是读书读得细,其实不然,不是读得细,而思考得细。没有精细思考的习惯,是读不细的。二是抓思考综合问题的思路指点。比如读魏巍《我的老师》,研究的问题是:本文在材料的选用上有什么特点?一般的回答是详略得当。这可以从文章所写几件事在篇幅上看出来,写教诗、写尝蜂蜜等,略;写帮助“我”从同学们的围攻中解脱,详。想到这一步,还没有摸准作者的用意。如果反过来问,写教诗、尝蜂蜜,详,可以吗?学生就答不上来了。为此,我为学生指点了思路:从篇幅上看,这是一条路;从材料的内容归纳上看,这是第二条路(写教诗,是知识传授;写尝蜂蜜,既是教知识,更是写师生平等;写解救,则是人格尊重和爱的教育);还有一条路,这就是围绕感情主线选材。全文的感情主线是怀念,为什么对“解救”一事叙述详细?是因为这样事震撼了“我”的心,占据了整个心灵。这样,学生就可以列出一个论述题的要点了:①详细与简略,文字体现上,就是一浓墨、一概括。②详细与简略,内容体现上,就是既全面写了教师的教育特点,又不忽略重点。③详细与简略,感情表达上,就是把最“难忘”的事情凸显出来。

平时我们说学生写文章写不具体,原因何在呢?不是技巧问题,而是思路问题,思考的路子没有打开,自然就说不具体,写不具体。我一直主张,语文课一定要有理性思辨的色彩,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和能力发展需要。分析,就是思辨的具体表现。在初中,要培育这方面的幼芽。

课堂,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要打好阵地战,上述三方面是“重中之重”。这方面功夫强了,学生在任何情境中的研究性学习都能取得实效。

当今,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语文教学改革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各种新的方法、新的模式纷涌而出,这是可喜的现象。研究性学习课程设置无疑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结构性突破,也正是素质教育时代语文教师努力的方向。

(作者单位:湖北鄂州市华容区临江中学)

责任编辑邹韵文

猜你喜欢
祥林嫂辨析研究性
深挖文本
——祥林嫂的悲剧原因解读
基于祥林嫂称谓感知其人物形象
怎一个“乱”字了得!
——辨析“凌乱、混乱、胡乱、忙乱”
实践,让研究性学习课堂精彩起来
“论证说理”与“沟通说服”:高考论述类与实用类写作之异同辨析
学写简单的研究性报告
浅谈“研究性”阅读教学
柳妈的善良是把刀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征、伐、侵、袭、讨、攻”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