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需要深度对话

2016-04-08 23:20黄爱华特级教师
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圆柱体周长圆柱

黄爱华(特级教师)

有一次听《圆柱的表面积》的课,上课的教师在让学生课前先尝试制作一个圆柱后,课上与学生是这样对话的: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做圆柱的?生:我准备了纸、圆规和剪刀……

师:直接说出步骤。生:我先准备纸,然后就卷成圆筒,再剪两个底面,就做出来了。

师:好的。侧面的长和底面的周长有什么关系?生:相等。

师:是这样吗?请你把它剪下来。(学生刚拿出剪刀,老师就一把接了过来,把学生精心制作的圆柱剪开,贴在黑板上)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个圆柱的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长方形的宽等于这个圆柱体的高。

师:圆柱的表面积你们会算了吗?生:(齐)会了。

课始,教师从学生的学习经验入手导问,尤其是当学生有了那么多自信的表达时,我的直觉这里一定会有很多有价值的内容,通过倾听、延伸、提炼、概括,问题一定能得到彻底的解决。但是,当上课教师冷冷一句“直接说出步骤”,无情地打断学生的讲话,就很令人失望。之后这个应变能力很强的学生理所当然地省略了很多的内容,单刀直入地回答了老师想要的答案。而上课教师以为有这个答案就够了,对于学生操作经历的概括,是否有助于理解圆柱的侧面和底面之间的关系,丝毫没有关注。只是为了板书和讲解一再发出指令,牵引着学生在完全的教师主导意识下回答,甚至最后只匆匆用一句“会了”来结束新知的探索。如此教学,看起来过程顺利,但是教师主导的课堂,能否实现教学目标,不得而知。我决定课下找那位发言的学生聊聊关于“圆柱表面积”的问题:

师:现在愿意跟我们说说圆柱的制作过程吗?

生:我先用一张长方形的纸做出圆柱的侧面,然后再用这个圆筒画出两个圆,作为圆柱的底面。这样制作看起来任务是完成了,但算圆柱的侧面积和底面积都不太方便。要是让我再制作一个,我会先量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如果用宽作为高,这个长就要用两次,一次是用来求侧面积,一次用来算底面积,因为我发现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底面的周长。

生:我们在课前还讨论过这样的问题,就是为什么全班学生做出的圆柱都是瘦高的。其实很多人做圆柱时,都是用长方形的长作高,宽的长度才是底面的周长,我并不赞成老师说: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相当于底面周长,宽相当于圆柱的高。应该说:圆柱体侧面展开是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和宽中的一条边相当于底面周长,另一条边相当于圆柱的高。

我们不能责怪我们的学生竞争力差,知识面窄,缺少创新能力。若为师者总是在拒绝倾听学生的心声,关闭了与学生心灵相约的通道,我们的学生能闪烁出求异的光芒吗?

倾听与拒绝倾听,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得到的也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其实,仔细想想,教育有时简单得只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有一种充满理解与信任的关系,甚至只有一次充满期待和启发的深度对话和静静的倾听。

猜你喜欢
圆柱体周长圆柱
圆柱的体积计算
附加整流装置的圆柱体涡激振动数值研究
“圆柱与圆锥”复习指导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巧算周长
找出圆柱体
圆柱体上的最短路径
周长小诊所
圆柱壳的声辐射特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