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菲
【教学片断】
1.让学生感知1米和1厘米的长度。
教师出示一篇懒洋洋的日记:清晨,我从2厘米长的床上起来,拿起13米长的牙刷,挤出1米长的牙膏开始刷牙。
师:你们读完这篇日记为什么会笑?(错用长度单位)
师:“米”和“厘米”是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你能比划1米和1厘米大约有多长吗?(学生比划长度)
师:那你能帮懒洋洋修改日记吗?(学生修改)
2.让学生初步感知1分米的长度。
师:美羊羊新买了一个文具盒,短的这边有多长呢?你会量一量吗?(为每一个学生准备了一把特制的“纸尺”,该尺的大小与实际的尺一样,学生用“纸尺”测量并交流)
师:这个文具盒短边长是10厘米,我们也可以说它是1分米……
3.在问题情境中产生毫米的需求。
师:慢羊羊村长在给大家上数学课,他请同学们量一量数学书有多厚。(学生用“纸尺”量一量,发现数学书的厚度比1厘米还短)
师:如果用厘米做单位还合适吗?如果不合适,就需要一个比厘米还(短)的单位。
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让学生产生对“毫米”的需求。
【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且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师在课前播放了学生喜爱的动画片《喜羊羊和灰太狼》,引出动画片里的主人公,整节课以主人公的活动贯穿始终。课始,教师出示了一篇“有趣的日记”,让学生在读日记和改日记的过程中,回顾了“米”和“厘米”两个已学过的长度单位,及时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和学习经验。接着又通过测量10厘米宽的文具盒,适时引出“分米”这个新的长度单位。测量数学书厚度时,学生无法用厘米来表述厚度是多少,就有了寻找比厘米更小的长度单位的需求。此处教学特别设计了一把“纸尺”,该尺的实际大小与现实中的尺一样,但是去除了毫米刻度线,其意图在于让学生能更纯粹的以厘米为基础去认识、感受分米,同时也能更自然地让学生产生对毫米的需求。】
【教学片断】
1.让学生找1分米,建立1分米有多长的表象。
师:你能在“纸尺”上找出1分米的长度吗?你找到的1分米是从哪到哪?
师:可是老师的“纸尺”断了,没有0刻度线了,那该怎么找1分米呢?
(学生讨论交流,1分米可以从哪到哪,得出结论:只要找出10厘米,就是1分米)
2.让学生画1分米,加深对“分米”的认识。
师:大家想不想把在尺子上找到的1分米画下来?请大家在纸上画一条1分米长的线段。
(学生交流:有的是从0~10,画了一条1分米的线段;有的是从3~13,画了一条1分米的线段……)
师:请帮同桌量一量,看看他画的线段是不是1分米。
3.让学生比划1分米。
师:同学们想不想把这个1分米的长度牢牢记在我们的脑子里呢?大家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掐住画的一分米线段的两端,然后保持手指不动,竖起手指仔细观察1分米大约有多长,闭上眼睛记在脑子里。然后再自己用手指摆出1分米的长度,和画的线段对比,判断自己摆出的长度比1分米长还是短。(学生操作体验)
师:这时,我们的手就变成了1把1分米的小尺,我们别小看了身上的这把尺,它的用处可大了。
4.找一找。
让学生用身上的这把尺,找一找身边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接近1分米。
5.量一量。
让学生用这把尺去估计一下课桌面短边的长,交流接近几分米。
师:生活中如果测量一些物体不需要太精确,就可以用身上的尺来帮忙。
【反思:知道1分米有多长,单凭讲解是不够的,一个长度单位概念的建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想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起1分米的清晰表象,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有效的环节,让学生充分地动脑、动手,使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不断地进行感受,逐步地将知识内化。在认识分米这个教学环节中,我设计了丰富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感知“1分米”:先量文具盒,让学生明确10厘米就是1分米,再通过在尺子上找一找“1分米”、画一画“1分米”的活动,不仅让学生感知了“1分米”的长度,还强化了分米和厘米之间的关系,沟通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用手势表示长度单位,是建立相关长度概念的重要方式。把直尺上的“1分米”提取出来,用手势进行比划,这样的动作既能拉动学生的思维,又可以帮助他们形成概念。具体做法是先让学生画出1分米长度的线段,再让学生掐住线段用手比划出“1分米”的长度,最后让学生自己重新比划出1分米,再和1分米的线段比对修正……通过一系列活动,使学生头脑中“1分米”的概念逐渐清晰。学生掌握了用手势比划长度单位这一方法后,就好像随身带着一把尺子,随时可进行估测。因为估测能力既是一种生活能力,也是建立长度概念的重要手段。接着,我让学生用头脑中的“1分米”尺子去找找生活中接近1分米的物体,借助熟悉的实物就可以有效巩固学生的记忆。这样的数学课堂实现了教学来源于现实,应用于现实的教学原则,课堂上充满生活气息,则会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数学并不神秘。】
【教学片断】
师:这把尺子不能量出数学书的厚度,那该怎么办?
(学生想出需要有一个比厘米还小的长度单位,自己动手分,并小组内交流是怎么分的)
师:虽然你们分的份数不一样,但都是想通过分一分,找到一个比1厘米更小的单位。其实,你们的想法和数学家们不谋而合。观察自己的塑料直尺,看看科学家们是把1厘米平均分成了几份?然后自己也动手分一分(教师示范)。你们知道其中1份的长度是多少吗?(引出毫米的概念)
【反思:美国教育学家苏娜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明白。”他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也一直在思考,我的课堂应该给学生留下些什么?
在教学认识毫米这一环节时,通过测量中的冲突,让学生产生发现新长度单位的需求,并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创造新的长度单位。经历了创造的过程,学生会感觉到数学知识的形成并不神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的示范指导下,学生自己动手将1厘米平均分成10份,学生在分的过程中发现,每一份相距的距离太短,几乎都要连在一起了,这不正好能让学生充分感受1毫米的大小吗!同时,学生对“1厘米=10毫米”的理解会更为深刻。
数学教学需要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从而获得最具数学本质的、最具价值的数学活动经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作了这样一个比喻:我们要有自己的经验做“根”,以这经验所发生的知识作“枝”,然后别人的知识才能接得上去,别人的知识方才成为我们知识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因此,要让学生在亲历中体验,在体验中累积,让经验的“根”扎得更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