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敏
(通源小学,江苏海门 226100)
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一直困扰着广大师生:教师怕教作文,花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收效却甚微;学生更是谈“作”色变,宁愿多做几道题也不愿写作文。习作教学陷入如此境地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习作教学的时间不足,不能像阅读教学那样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
只要留心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教师除了每周课表上安排的两节习作课以外,很少再用较多的时间于习作指导上,语文教学中用于作文教学的时间要远远少于用于阅读教学的时间。然而,作文在语文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它与阅读各占语文的半壁江山。用少部分的教学时间想要较好地完成一半的教学任务,显然是不太现实的。换句话说,习作教学仅仅用每周两节课的时间是达不到理想效果的。
要改变习作教学长期以来低效前行的状况,除了在传统的习作指导、评讲上做足文章外,还应该在教学的内容、时间上有所突破。内容上可以增加习作前的准备和习作后的完善;时间上可以以课表上的作文课为原点,向前向后伸展,变原先的一次习作训练由两节课来完成为跨度两周来完成,从而实现习作教学的稳步、有效前行。
在传统的作文课上,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讲得口干舌燥、精疲力竭,就是打不开学生思绪的闸门,唤不起学生写作的灵感;学生冥思苦想、搜肠刮肚,就是找不到作文的题材,寻不到表达的突破口。细细分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不能单纯地归结为教师指导的不得法。这应该是与学生课前没有针对本次习作做好充分的材料准备和语言准备有相当大的关系的。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无食材的情况下想要做出可口的饭菜来,即便是聪明能干、心灵手巧、以做饭见长的巧妇都感到为难,更何况尚在学习写作起步阶段的小学生们?他们本身就没有多少生活的经验和语言的储备,仅仅凭老师在课堂上有限的指导,就要他们写出文从字顺的文章来,是有一定难度的。许多学生平时之所以在写作文时感到束手无策,痛苦不堪,甚至一说起写作文头就大,就是这个道理。要改变学生惧怕作文,讨厌作文的状况,让学生写作时有话说,知道怎么去说,让他们会有文思如泉、得心应手的感觉,我们必须得在指导学生动笔之前做好“功课”,引导学生做好充分的习作前准备。
大家肯定有同感:凡是作文写得好的学生没有不喜欢读书的。这部分学生之所以写作能力强,语文素养高,主要得益于他们大量的课外阅读和良好的阅读习惯。[1]但是,这样的学生在一个班级中是寥寥无几的。大部分学生是属于读了一些书,但到写作文时仍会抓耳挠腮,不知道写什么好,不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话语来表达的那种。这部分学生平时不会主动动笔,就是动笔写出点东西出来,也是东拼西凑没有多少美感可言。为什么同样有了阅读,后一种学生却仍然不会写或者说写不出好文章来呢?那是因为后一种学生的阅读是没有指向性的,他们在阅读时往往只关注故事的情节,而对于作者的情感是如何表达的,为什么这样表达,文中哪些语句比较精彩,精彩在哪儿,文章是怎样布局谋篇的,等等,他们是不去留心和思考的。也就是说,他们的阅读是处在无目的状态下的,属于随意、松散性的阅读。这种阅读捕捉到的东西往往是很有限的。反之,如果在阅读时我们不是放手任学生自由地去阅读,而是对他们的阅读加以指导和点拨,对一些写作中用得到的东西引导他们进行关注,启发他们对阅读材料中的信息进行归纳、总结和提炼,那么,他们的阅读收获就会大大增加。在此基础上,再结合习作指导对收获到的东西作进一步的深化和巩固。渐渐地,学生就会将阅读的收获逐步内化为自己的写作能力。在这方面我做过尝试:
在习作指导课前一周的时间里,我针对本次指导课上学生要写的作文内容,推荐一组与写作内容有关的美文佳作让学生阅读。推荐的文章既有同龄学生的优秀习作,又有名家的名篇,还有老师自己写的下水文。这些文章或与本次习作的题材相近,或在表达技巧上可供本次习作借鉴,或是一些优美的词句可以在本次习作中直接运用。因为每次推荐的系列文章都是围绕一次习作的,所以,我把这种阅读称为“主题阅读”。每次的主题阅读我都会针对本次习作训练的重点,设计一些阅读的作业题,以此来指导学生有针对性、有侧重点地进行阅读。
如,指导写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一单元的习作——观察一种自然现象。早在写作的前一个星期我就印发了《海上日出》《火烧云》《黄梅雨》等描写自然景色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且设计了以下的阅读作业题:
(1)认真阅读这几篇描写自然现象的美文,把描写景物变化的句子画出来。
(2)仔细读读所画的句子,看看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把变化写具体的,在表现变化的词语下面圈上小圆点。
(3)选择其中一篇自己最喜欢的文章反复读几遍,然后把景物变化的过程复述一下,尽量用上文中一些你认为比较优美的词句。
通过以上的主题阅读,学生不仅丰富了对自然景物描写的语言积累,还激起了写作的灵感,更主要的是学到了一些描写景物变化的方法,为接下来写一种自然现象作好了铺垫。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泉源的丰盈才能带来泉水的汩汩流淌。学生作文时感到无内容可写,并不是生活中可以用来写作的题材真正缺少。相反,可供学生写作的生活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学生不会写,写不好,那是因为他们缺少生活的体验。生活体验贫乏,相应地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思考也就少了。少了对生活的观察、感受和思考,文思之源势必会枯竭。
《文赋》中有言:“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思纷;悲落叶于劲秋,喜柔条于芳春。”要写出优美、动人的文章来,只有与社会、与自然、与生活亲密接触,带着一颗敏锐的心去了解社会,感受自然,体验生活,才能捕捉到优美文章的素材。实践体验是引领学生亲近自然、拥抱生活,产生切身感受的最佳途径。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不仅会欣赏到美妙的意境、鲜活的形象,还会感受到精彩的场面和动人的情景。因为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多种感官能得到调动,他们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耳朵去倾听,用嘴巴去表达,还要用自己的双手去操作。[2]在实践体验的过程中,学生们生命的活力会得到激发,精神会得到滋养,会有审美的享受和情感的体验。
每学期,我除了带领学生们一次出游外,还经常结合节日和时令组织一些学生喜欢的活动,如:立夏举行“绘蛋”和“斗蛋”比赛;“阅读节”开展“跳蚤书市”活动;春天,我们去公园赏花;秋天,我们去江边烧烤……此外,我还布置过学生自己亲手栽种一盆植物、帮妈妈盛一次饭、当一回盲人等。
事实证明,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不仅能增加学生的知识,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技能,还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调动起他们的情感。古人有云:情动而辞发!兴趣有了,情感调动起来了,何愁学生写作时一筹莫展呢?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中,教师批改完学生的习作,在下一次的作文课上用很少的时间,针对全班同学习作中的典型情况,做一下粗犷式的点评后就算告一段落了。接下来要做的是新一次的习作指导和学生写作。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不会写的学生仍然不会写,会写的学生原本就是会写的。我观察发现,一次习作训练就在评讲过后画上句号的话,绝大部分学生对于老师的讲评和作文本上的批语是不当一回事的,他们只是在拿到批改好的作文本后,看一下这次作文得了几分或什么等第,根本不会自觉地对照着老师的评讲和批语去思考自己作文中哪些地方是写得好的,哪些地方是需要完善和修正的。即使有少部分自觉上进的学生会去思考一下,但最终还会因为没有纠正训练的机会而不了了之。所以,一次传统的习作批改和评讲过后,学生的写作水平并没有得到真正的提高,大部分学生的习作水平仍是在原来的位置上徘徊。
要让教师的批改和评讲不白费心血,要让学生的习作能力在老师的批改和评讲后真正有所提升,我们不能将评讲作为一次习作的谢幕动作,而是必须往后延续。
记得鲁迅先生说过: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有写作经验的人肯定都有这样的体会:优秀的文章不是初次成稿时就那么出色的,而是经过不断地打磨、反复地推敲、数次地修改后才达到令自己满意、令别人肯定的程度的。因此,当每一次习作训练在老师评讲之后,我们都应该要求学生针对自己的习作,结合老师的评讲和批语进行有效地修改。
修改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在动笔之前重温一下本次习作的训练要求,接着根据老师的评讲和批语找出自己习作中需要加工的地方。如果自己不能找出的,可以请学习小组里的其他同学帮忙一起寻找,然后进行修改,等第为“优”的习作要作进一步的润色,等第为“良”的习作需要作幅度稍大的修改,“不合格”的习作则要重写。最后,修改完后的习作要让同桌或学习小组里的其他成员进行评价,如果问题没有解决的,还得继续修改。这样,一轮修改下来后,所有学生的习作都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升格。
下面是我班徐思远同学的两篇《我们的校园》,一篇是修改前的,一篇是修改后的。
【修改前】
我们的校园——通源小学坐落在海门市区的东北角,它是我们心中的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
走进校园,一条小路通向我们的教室,路旁有一条长长的紫藤,它缠绕在一根根长长的柱子上,葱郁的藤条绿油油的,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一只只可爱的小蜗牛在叶子上爬来爬去,一有风吹草动,他(它)们就机警地把头缩进那坚硬的壳里,过了好一会儿,头才从壳里慢腾腾地伸出来,继续悠然自在地散步。
我们教室后面有一个碧波池,湖(池)水清澈见底,一只只小鸭子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泳,不时的(地)拍打水面,就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可爱的小金鱼也在水底快乐的吐泡泡,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东,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一只只小乌龟在水中慢慢地游着,时不时地向四周张望,好像四周隐藏着什么危险似的。池中有三座高大的假山,守卫着碧波池。
碧波池西边有一个大操场,同学们有的在跳绳,有的在赛跑,有的正在跳橡皮筋,还有的则坐在花坛上谈天说地。
我爱我的校园,在我的心中它永远是最美的。
【修改后】
我们的学校——海门市通源小学,坐落在海门市区的东北角。校园的景色十分优美,她是我心中一颗闪闪发亮的明珠。
走进校门,你就会看到在右手边有一条石径,这条石径并不宽,它沿着围墙的墙脚弯弯曲曲地往北延伸,一直通往学校最北边的那幢教学楼。石径的旁边有一条东西走向的长廊,长廊的柱子上有一根根土黄色的紫藤茎缠绕在上面,如果你不细看的话还会以为是一条条长龙盘绕在上面呢。长廊的顶上覆盖着郁郁葱葱的紫藤叶,在阳光的映照下,叶子显得格外生机勃勃。一只只可爱的小蜗牛在叶子上来回地慢慢爬着。如果这时候有什么风吹草动,它们就会机警地迅速把头缩进那坚硬的壳里。要等好一会儿,它们才会把头从壳里慢腾腾地探出一点来,等到确定周围没有什么危险后便又继续悠然自在地散步了。初夏的时候,紫藤的花开了,淡紫色的花儿一串一串的,从长廊的顶上倒垂了下来,远远望去,既像是一挂挂还没有成熟的葡萄串,又像是一个个美丽的风铃组合,漂亮极了。
长廊的北边是教学楼,教学楼的后面有一个美丽的碧波池。碧波池里的水清澈见底,水底的水草、石子都能看得清清楚楚。水面上有几只小鸭子在自由自在地游泳,它们不时拍打一下水面,又不时撅起屁股把头伸向水底,真像一个个顽皮的孩子。水里的一条条的小金鱼就如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一会儿游到西,一会儿游到东,还不时快乐地吐着泡泡。偶尔,水里还会有一两只慢慢划动着四肢的小乌龟,那比绿豆还小的眼睛不时地张望着四周,好像周围有什么敌情隐藏着似的。池中央的三座假山,就如同三位站岗的士兵一样,日夜守卫着碧波池。
碧波池西边有一个大操场。操场中央的草坪碧绿碧绿的,就像一条硕大的绿毯子盖在操场上。操场上,有的同学在跳绳,有的在赛跑,有的在跳橡皮筋,还有的同学大概是玩累了,正坐在操场边的花坛上谈天说地呢。
这就是我们美丽的校园,我爱我们的校园。
从以上例子我们不难看出,修改后的习作无论在语言上还是逻辑上都比修改前有了较大的提升,修改后的文章变得灵动了。
虽说写作是没有定法的,但是有些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还是有规律可循,有共同点可归纳的。比如,写人的记叙文少不了人物的外貌描写和性格特点的突显;人物的性格特点需要通过具体事例中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来反映……而怎样写好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是有一些技巧和方法的。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就应该把这些常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教给学生们。当然,这里所说的“教”不是简单地传递给他们,更不是生硬地“灌”给他们,而是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给他们。
对于小学生来说,即使是最简单的写作方法和技巧,也不是通过一次训练就能够掌握的。要把方法和技巧内化为他们自己的写作本领,需要一个慢慢消化吸收的过程。这个消化吸收过程在作文教学中就是多次训练的过程。因此,在训练了一篇习作后,要使学生对本次习作所用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有所掌握,我们可以让学生再写写差不多类型的作文。比如,完成了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中《我推荐》这一篇习作后,可以让学生再写一篇写人的文章:可以写写自己的同桌,也可以写写自己的老师,还可以写写自己的爸爸或妈妈,等等。通过这样两篇同类型的习作训练后,学生对于写人的基本方法就有一定的掌握了,以后遇到写人的文章就不会不知道从哪儿下笔了。会写了以后,把文章写精彩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2012年江苏高考中,赣榆县海头高级中学李文君同学的作文《忧与爱》获得了满分,并且成为网上公布的为数不多的高考优秀作文之一,得到了高考语文命题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骆冬青教授的高度赞赏。这篇作文不是李文君同学在考场上临时构思出来的,而是在高考前经过了三次的写作,第一次写得不是特别精彩,经过老师的评点后第二次写得比较成功,第三次为了给同学们当范文又作了进一步推敲,考场上是第四次写了。“正是有了把同篇文章写了三遍的经历,李文君同学对这篇文章的内容已经烂熟于心,对故事情节每个可能的发展方向胸有成竹,所以才能游刃有余地进行改造。”[3]由此看来,同一类型或同一题材的习作写多次是有可取之处的。当然,不论是一个题目写几次还是同一个主题写多篇都要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
如何提高习作教学的质量是教学研讨中经常讨论的话题,也是语文教师长期不懈探求的课题。许多的实践告诉我们,只有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地变革传统的作文教学方式,才能探寻到适合学生发展的新的作文教学之路。给习作教学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不断丰富和完善习作教学的内容,引导学生与阅读交友,与生活联姻,鼓励学生主动动笔,勤于练习,是笔者近几年来在变革传统作文教学模式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种方法。虽然它还不是很成熟,有很多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但从目前的教学效果来看,对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行之有效的。
[1]王朋宾.作文的尊严从何而来[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5):28-29.
[2]李建邡.活动体验是语文教学实施的有效途径[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3(7):34-35.
[3]司晓峰.写在满分作文的边上[J].语文教学研究,2013(6):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