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及其调控机制研究”成果报告

2016-04-08 20:26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大学 2016年5期
关键词:就业结构就业率工学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由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杜瑛副研究员主持完成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及其调控机制研究”(课题批准号:EIA100412),日前通过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的结题鉴定,现将成果报告如下。

一、研究内容与方法

该课题以实证分析为主,通过历史分析、定量分析、国际比较、调查访谈等方法,科学把握国际视野和中国特色的关系;经济、政治、产业、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关系;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关系;结构性指标的系统性、逻辑性和案例研究的关系。具体来讲,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六个部分。

第一,从历史的角度分析和评价近十年多来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科类结构的现实问题。研究运用中国教育事业统计数据库中的相关数据信息,通过对2001—2010年中国高等教育在科类结构上有关数据的比较分析,呈现全国、部属院校与地方普通高校不同学科门类普通本专科的招生、在校生构成的比例变动及专业布点的变化情况,详尽地描述出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所发生的变化,并尝试着对这些变化进行解释和评价。

第二,我国高等教育本、专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情况的实证分析。从毕业生就业的总体情况、就业率的高低与变化、各专业招生与就业的综合分析等角度分析评价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人口、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适应性。

第三,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未来的调控重点。从劳动力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视角,面向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考察高校各专业的招生变化情况和高校毕业生的市场供求情况,分析和预测未来五到十年需要重点关注的调控的专业和重点发展的专业。

第四,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演变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控。从国际视野考察、揭示了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群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演变的良性互动规律,提出未来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的政策导向。

第五,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生成机制和制度成因。从理论层面深入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问题的生成机制及导致科类结构问题的根源所在。

第六,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控机制改革的路径选择。对如何创新宏观调控手段,优化高等教育科类结构提供参考性的政策建议。

二、研究结论与发现

(一)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现状特点与发展趋势

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问题从20世纪80年代就已受到重视,多年来政府一直在努力调整学科专业结构,试图使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个人发展需要,但政府的调控政策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效,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高等教育管理权限的下放,科类结构问题依然突出,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综合院校设置过快、过多,不利于高校形成清晰的服务面向。第二,高校普遍追求学科专业的“大而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普通本科院校追求学科专业“大而全”已是普遍现象,师范、农业、林业等专门院校的学科门类覆盖面过宽;高职高专院校也大量增设专业大类,向综合化方向发展。第三,高校盲目追求低成本和“热门”学科专业,专业设置同质化倾向明显。第四,高校争相升格、盲目追求高层次现象愈演愈烈,缺乏合理定位与办出特色。专、本、研招生和在校生规模的层次结构均呈现出专科总体下降、本科和研究生稳中有升的趋势;地方普通高校争上硕士点和博士点,研究生规模增长速度过快,给毕业生就业造成压力;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的研究生在校生规模和招生规模的增幅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第五,部分本科专业布点规模增长较快,专业设置趋同现象严重,不利于高校提高规模效益,一定程度上造成毕业生的结构性失业。本科专业布点规模增长迅速;种均点数提高,加剧了本科专业重复设置问题;应用型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开办的专业大类数量过多,对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都带来了消极影响;部分专业布点过多,重复设置现象严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点均招生数降低,不利于高校提高规模效益。第六,民办院校专业设置缺乏特色,与公办院校雷同度较大,低成本专业在校生总数偏多。

(二)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适应性

该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以就业率为主要分析指标,从全国、区域和省的层面,分别分析我国高校本科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地区差异情况、各专业招生与就业情况,从多视角分析各专业本科、专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就业表现状态,结合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等相关因素,分析评价区域高等教育与产业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适应性,研究有以下发现:

第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本科毕业生在其总量发生巨大变化的同时,其结构变化同样明显。从学科结构来看,传统的工科毕业生尽管仍然是本科毕业生的主要部分,但其所占比例下降明显,法学和理学本科毕业生也在下降;而文学和管理学的毕业生的比例上升明显。就业率作为判断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最基本最直观的指标,在不同层次院校表现出明显的差异。“985”高校就业率较高,其次是“211”院校,而非“211”本科院校(一般本科院校)就业率相对较低。在学科分类上,工学和农学初次就业率较高,而哲学、法学和教育学的就业率较低。具体到专业来看,全国508个本科专业中,就业率较高的专业多为工科专业,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多为医学和人文社科类专业。我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平衡,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亦有很大差距。从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来看,各个地区之间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分层:从高到低依次是东部、中部和西部。且东部地区呈上升趋势,西部地区呈下降趋势。京津冀、东北三省和长三角地区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呈上升趋势,中部六省毕业生绝对数量大,然而就业率相对较低,且呈下降趋势。

第二,从落实具体就业岗位的情况来看,地方普通高校落实具体就业单位的人数占毕业生人数的比例,即硬就业率的地区差异较大,天津、浙江、北京、广西和广东等省较高,湖南、山东、山西、河北和甘肃等省较低。这种情形与各地的经济、产业结构等因素有一定的关联,浙江、江苏和广东等省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较好,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其提供就业岗位能力较强,相应地硬就业率也就较高。而湖南、山东等省产业结构的变化与就业结构出现了一定偏差;同时,第三产业扩张不够,也是其硬就业率较低的原因之一。

第三,专科毕业生就业率的高低与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较为密切的关系,东部地区尤其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调整都较快,因此就业率也相对较高。从就业形式来看,全国硬就业率逐年提高,软就业率有下降的趋势。但部分省份硬就业率较低,仅有四分之一左右的专科毕业生落实了具体的就业单位。从学科专业来看,面向第二产业的学科专业就业率相对较高,而面向第三产业的文科类专业如法学类、医药卫生类等学科专业就业率从低,而且各专科之间就业率的差异较大。

(三)未来需重点关注的调控专业和重点发展专业

该研究从劳动力需求和毕业生就业的视角,面向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科技发展和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分析和预测未来五到十年需要重点关注的调控的专业和重点发展的专业。

第一,研究考察高校各专业的招生变化情况和高校毕业生的市场供求情况,筛选出招生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就业市场中就业率较低的专业,同时考察这些专业毕业生的绝对数量及相对比例,将就业率低且招生增幅仍较高的专业视为需要引起关注的专业。按照此种方法,研究在全国508个本科专业中筛选了会计学等28个需要引起重点关注的专业,地方本科院校的414个本科专业中筛选出了英语、法学等48个需要引起关注的专业,在全国需要引起关注的28个本科专业中,除汉语言文学、口腔医学和戏剧影视文学等3个专业外,其余25个专业与地方普通高校筛选出的专业是重合的。

第二,研究从毕业生规模、招生变化、就业率及其变化等几个方面,按照一定的标准筛选出了全国以及地方专科(高职)学校问题较为突出的专业。其中全国专科(高职)院校筛选出了30个专业,地方专科(高职)院校筛选出了28个专业,其中重合的专业有20个。

第三,研究以工学为个案考察了与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的就业与招生情况。研究发现:工学类专业的就业率普遍较高。2011年,21个工学类专业中,有18个专业的就业率在90%以上。与制造业相关的武器类、航空航天类、工程力学类、材料类、能源动力类、机械类和仪器仪表类的就业率均在90%以上,且比2007年有所提升,但其招生增幅低于工学平均增幅。从165个工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165个工学专业中,有135个专业,即82%的工学专业就业率在90%以上,广播电视工程、稀土工程、信息显示与光电技术、刑事科学技术、食品质量与安全和城市规划6个专业招生增幅高于平均水平,但其就业率相对较低。与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相关的工学专业的招生增幅均低于工学专业的平均增幅。在75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工学专业中,26个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工学专业招生增幅低于工学平均增幅,但其就业率均在90%以上。电磁场与无线技术、影视艺术技术、微电子制造工程等8个专业的招生为负增长,但其就业率均在90%及以上。目前我国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向工业强国发展阶段,尤其需要支持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的专业的发展。多年来我国人才市场和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均反映了对其的旺盛需求。与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是未来高等教育需要重点发展的专业。

第四,研究以医学为个案考察了与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相关的专业的就业与招生情况。从8个医学中类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基础医学类、护理学类和药学类毕业生就业率较高,法医学类和中医学类毕业生就业率相对较低;与医疗卫生领域社会急需人才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技术类和预防医学类专业就业率相对较高,但招生增幅均低于医学门类平均增幅。从在44个医学专业的就业情况来看,2011年,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和针灸推拿学专业就业率较低但其招生增幅高于全国普通本科院校医学专业的平均增幅。部分与公共卫生人才和医药卫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相关的专业,即药事管理、口腔修复工艺学、妇幼保健医学、基础医学、卫生检验和精神医学等就业率高,但目前招生规模较少。

(四)国际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控规律及启示

该研究从国际视野深入探讨了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演变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控的规律及启示。研究有以下发现:

第一,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和人力资源需求等因素对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形成与发展具有以下影响: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是与一个国家的经济、产业和人力资源需求协同演进的;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与质量是大学生在不同产业间及其产业内部就业结构分布的条件;劳动力市场就业结构的变化是高等教育科类结构调整的直接动力;产业结构升级对人才的需求是科类结构调整的主要参照因素。

第二,研究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群组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演变具有如下良性互动规律,即:不同国家文科与理工科的比例结构是与其经济发展阶段密切联系的;高收入国家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分布特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产业结构的特征;产业结构转型和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变化是互动和协变的;不同收入水平国家群组理工类学生占比的升降趋势与该国产业、就业结构的分布状态和发展趋势的需求直接关联。

第三,在此基础上,研究对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与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协同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审视,提出未来科类结构发展的政策导向。中国是一个后发现代化国家,高收入国家和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产业、人力资源结构的现状分布特点和变动趋势,可以作为未来我国科类结构调整的借鉴和重要参照。我国目前高等教育理工类学生占比处于相对高位状态,这是与工业化中期的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我国就业结构总体水平滞后于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第二产业人力资源文化素质难以支撑制造业升级需求;我国高等教育理工类学生占比降幅明显,招生降幅过快,与同期产业结构的发展态势和就业结构的分布状态不相匹配;以政策性调控的方式减缓理工类学生招生降幅,应是我国高等教育有效支撑实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

(五)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问题的生成机制

该研究从理论层面深入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科类结构问题的生成机制,认为以准入为重点的专业审批制度、以规模激励为核心的招生录取制度和拨款制度以及专业评估和监控制度的缺失决定了高等教育科类结构发展模式的内在运行逻辑,是导致科类结构问题的根源所在。

三、研究对策与建议

该研究在综合以上几部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产业、人力资源就业结构的发展趋势,就如何综合运用行政审批、市场调节、行业协会的调控以及运用拨款等调控手段和方式,改革高等教育科类结构的调控机制的路径选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转变调控思路,从博弈分析中找到调控切入点。

第二,建立政府、高校和社会之间的新型“契约”关系和治理模式,完善与利益挂钩的科类结构优化的责任机制,让高校回归责任主体。

第三,改革专业审批准入制为审核备案制,把主体责任扩展到过程和结果中。

第四,改革招生录取方法,转向专业主导。

第五,调整高等教育管理和评价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利益导向,实现从规模激励向结构、质量和效益激励的转变。

第六,以利益为杠杆,根据专业性质分类确定结构调整的主体和机制,提供差异化的专业设置导向和资源配置策略。

第七,建立第三方专业评估制度,强化信息公开,以信息服务引导社会需求,以此重建科类调控的双向互动,在博弈中实现结构的优化。

猜你喜欢
就业结构就业率工学
盐工学人
盐工学人
——沈 妉
盐工学人
——李 琦
2017届毕业生就业率高职高专超本科
陕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实证研究
欠发达地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分析——基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
贵州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同关系研究
工学
我国本科院校工科类专业招生规模研究——基于产业、就业结构偏离理论
本科新闻专业在京就业率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