谐谑的世俗与肃穆的仪式:中国具象雕塑的价值重构

2016-04-08 18:00张竞成
美术界 2016年9期
关键词:世俗化世俗雕塑

文/张竞成

谐谑的世俗与肃穆的仪式:中国具象雕塑的价值重构

文/张竞成

在现代艺术思潮的冲击下,具象雕塑的语境发生了改变,雕塑的形式和功能都受到挑战,何去何从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文章从反思中国具象雕塑中的戏谑性现象入手,指出具象雕塑最根本的功能是雕塑与人的仪式性互动,在分析雕塑仪式性“场”的性质和构成环节的基础上,对具象雕塑价值的重构提出可行化建议。

具象雕塑;世俗化;仪式性;价值重构

具象雕塑一般是指再现客观现实的雕塑形式,具有叙事和传达思想的功能。中国具象雕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经历了革命浪漫主义到艺术本体探索的转变,再到对当下生活状态的关注和对观念的表达几个阶段。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生活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出现对金钱过度追求而造成精神信仰缺失的情况,整个社会充斥着浓郁的世俗化气息,关注现实生活的具象艺术家必然会直面这些现象,表达自己的态度。由此,世俗化题材介入当代具象雕塑成为一种时尚,但当这种形式逐渐偏离雕塑核心价值追寻的时候,我们需要反省。

一、具象雕塑中的谐谑性现象与危机

与革命浪漫主义和探索艺术本体的雕塑形式不同的是,当下不少雕塑家喜欢选择非典型的、微小角度的生活细节,关注生活中放松、嬉戏、恶作剧的一面,展现艺术家或批判、或嘲讽、或玩世、或反思的态度。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一)对世俗物质享乐的再现,如李占洋的《人间万象》系列,反映市井吃喝玩乐的生活场景和醉生梦死的状态;(二)对荒诞状态的呈现,如王克平的《沉默》,表现一个被木塞塞住的嘴,以“愤青”式形象映射那个时代的憋闷。陈文令作品表现出高度物质化的社会里人与动物界限的消失;(三)对底层人物的关注,梁硕的《民工系列》,关注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城市农民工的生存境遇。这些作品在造型上舍弃了传统的雕塑手法,表现出一种戏谑的态度,在视觉上追求刺激的同时引起人的思考。

世俗世界是物质化的世界,身体的欲望淹没了潜在的理性,谐谑中的虚无主义消解着英雄主义的特质。艺术家对生活的调侃是对精神缺失不满的反映,希望通过对世俗社会直白的再现挑战传统的形式,体现具象雕塑谐谑性世俗的逆反特质,在对抗中得到发散和释放以获得巨大的张力。对世俗的表现成为雕塑新的活跃分子,这种元素的增加成为一种解构的力量,但这种逆反性是文化建构的低级形式,是生活的嘲讽者和批判者,却不是文化的建构者,不能在更高层面给我们以启迪,以及对人性和人的终极目标的探索。因此从本源上探求雕塑的本意,对其价值重新界定就势在必行了。

二、具象雕塑与仪式性

雕塑是三维空间形式,从远古时期就开始介入人的社会化活动,图腾崇拜就是一个征兆,从那时起就确立了雕塑的核心价值:人与雕塑的仪式性互动而带来精神的升华。仪式性互动传递着人的价值观和对人的意识的规范作用,是庄严有序的社会关系结构和社会价值秩序的外在显现体系。从雕塑的构成来看雕塑也不是一个孤立的物质存在,而是一个以雕塑为核心建构的具有象征性和秩序性的“场”,是一种仪式化互动依托的平台。这个“场”具有物质场所的空间地理特性和文化心理特性,是仪式秩序化特征的反映。

具象雕塑的仪式性是由意义的传达、人的活动和情景的生成三个环节组成。

(一)意义的传达,是通过雕塑与客观世界的对应和解释获得意义,是对人类普遍真理的追寻而不是简单的情绪宣泄,是高层次的叙事方式。雕塑承担了“故事讲述者”的角色与人的互动生成某种内在的隐喻。

(二)人的活动环节,是指人在雕塑与环境要素所形成的空间中被有序地引导而产生的对雕塑意义的解读活动,表现出参与者对世界的探寻过程。包括场地空间、活动路线和行为规范三个方面。

(三)情景的生成,是指人在雕塑“场”里自动地凝神感悟,通过对自身价值的思考完成心灵洗礼,思想和情感被带入到具体的生命时空境域之中,产生一种肃穆感,使艺术保持尊严、纯粹和本真的状态。

具象雕塑的仪式性直接指向精神本体,它为失落的精神找到回归的场所和方式,让人的活动具有特殊的意义。雕塑不是通过外在的形态取悦或刺激人,而是对日常生活平常琐碎细节的升华,是对世俗化的反思和超越。人与雕塑的仪式化活动中“场”显示出整合功能,使雕塑、环境和人三者合一,重塑具象雕塑的价值体系。

三、具象雕塑的价值重构

(一)梳理地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为具象雕塑语境的生成创造条件。地域文化氛围是具象雕塑生存的环境,是其获得“语义”所需要的信息和能量的源泉。地域文化所具有的规定性推动着雕塑“场”的自组织功能的发挥,是笼罩在仪式性空间雕塑中的控制力量,对雕塑语义的生成具有参照作用,为具象雕塑的解读方式建立规范。从仪式性角度对地域文化的梳理包括地域文化内涵的表达方法和地域文化禁忌两个方面。内涵表达是在地域文化背景下雕塑本体与征体的时空对应策略,文化禁忌则是人对生命的畏敬、对意义传达的限制作用,二者共同塑造雕塑的语境。

(二)对“场”进行设计以提供人与雕塑互动交流的仪式性空间。任何具有公共意义的雕塑都不是个人的“独语”,而是在文化时空背景中与观众的对话,以实现意义的生成。而对话空间则要通过雕塑场地的“双重转换”来实现,第一是从物理的场地到“心理场”的转换,通过空间的区隔指向虚拟的精神空间境域;第二是从“心理场”到“意义场”的转换,使人在领悟到一种境界的同时实现对人的生存价值的体悟,为主客体的交融提供平台,从而实现物、意、场的统一。

(三)对现实题材内涵的深入挖掘获得新的言说方式。仪式化空间中的具象雕塑在再现现实的同时还充满着解释,对生活元素的进一步挖掘,不是对社会现象的直观呈现和简单回应,而是用艺术化的形式唤醒个人内心沉睡的集体无意识情绪,将现实的强烈关注与当代的人性关怀相结合,使那些内在的精神在具体的物象或场景中呈现出来的言说方式。这种言说方式追求的不仅仅是视觉快感,重要的是某种心智上的领悟,使观者在世俗的情景中体悟到理性的力量,颠覆世俗的表象直抵事物的本质,重建新的价值体系,为雕塑新的叙事方式建立坐标。

结语

中国具象雕塑的世俗化再现进行到一定时候,一定会回到对传统核心价值的追求上来以寻找新的出路。雕塑“场”的设计营造出带有仪式感的空间平台,为人们提供精神的冥想之所,是雕塑价值重构的可行之路,也标志着雕塑言说方式的转变。雕塑仪式化交流是一种特殊的传播方式,审美主体通过“场”的引导产生审美观照,实现对现实形态和心灵境界的提升,是对世俗化的反思和理想主义的回归和超越,也是雕塑社会化的延伸,在城市景观中具有增进情感、强化亲情、维系社会和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

[1]孙振华.雕塑空间[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

[2]焦兴涛.新具象雕塑[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0.

[3][英]简·艾伦·哈里森.古代艺术与仪式[M].刘宗迪,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8.

【张竞成,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猜你喜欢
世俗化世俗雕塑
巨型雕塑
我的破烂雕塑
写实雕塑
不愿向世俗投降
19世纪中晚期英国基督教世俗化原因初探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一件新出于闐語世俗文書
世俗的力量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
浅谈唐代敦煌莫高窟菩萨造像世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