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歌曲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2016-04-08 15:24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江苏南京210013
关键词:军旅艺术院校声乐

谢 琨(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军旅歌曲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谢 琨(南京艺术学院 音乐学院,江苏 南京 210013)

在“歌曲”这个艺术体裁范畴内,“军旅歌曲”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古往今来,国内国外,莫不如此。由于军队领导权和指挥权因国而异,在我国“党指挥枪”的绝对领导原则之下,出于军队建设的需要,军旅歌曲在我国显得更为繁盛。又由于军旅歌曲与我国的声乐发展史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在高等艺术院校中声乐教学的中国曲目构成中,我们早已自觉或不自觉地,或多或少涉及到了这一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军旅歌曲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的意义进行研究和探讨。

歌曲;军旅歌曲;声乐教学;意义

一、军旅歌曲的界定

根据《牛津简明音乐词典》对歌曲的定义,“歌曲”是“有伴奏或无伴奏的短的声乐作品。它们包括“一个人唱的民歌、多声部混合起来唱的主调合唱曲、为经过专业训练的演唱者所作的艺术歌曲。”[1]可以有歌词,也可以没有。而“军旅”一词,则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为“军队”;二为“指有关与军队、作战的事。”因此,我们可以对“军旅歌曲”做出这样的界定:一切与“军队”、以及“有关与军队、作战的事”的歌曲均为“军旅歌曲”。如此,军旅歌曲便是一种涵盖面非常宽泛,表现形式也十分多样的音乐样式。

中外歌剧中反映战争、军队题材的剧目也不在少数。尽管它们中的诸多独唱、合唱曲也在声乐教学中广泛应用,例如,威尔第《阿依达》中的“凯旋合唱”;唐尼采蒂的《联队之花》中的诸多选曲;古诺《浮士德》中的“士兵合唱”;以及中国反映战争生活或军旅生活的歌剧《刘胡兰》、《红霞》、《江姐》、《野火春风斗古城》、《玉鸟兵站》和《火红的木棉花》的唱段等等。由于它们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歌曲”,我们将不在此进行讨论。

此外,我们还要将国外的军旅歌曲摒除在外,例如,舒曼的《两个掷弹兵》、法国的《国际歌》、《马赛曲》、美国的《扬基歌》以及苏联卫国战争期间产生的大量军旅歌曲,如《共青团员之歌》、《小路》等等,以免使今天的讨论过于冗长。

在我国,由于“党指挥枪”的政治宣传需要,由于对士兵教育、激励、歌颂的需要,中国军队文艺团体之多当属世界之最。又由于中国军队具有“人民子弟兵”的特色,“主旋律”音乐会在全国村镇城乡此起彼涨,从而刺激了军旅歌曲创作的繁荣。我国为世界上产生军旅歌曲最多的国家应该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讨论军旅歌曲在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时,只专注于中国军旅歌曲,也应该不会以偏盖全。

二、军旅歌曲的类别

如果按照“歌曲”的定义来划分军旅歌曲的类别,我们将面临歌曲类别属性甄别的困难。现在,唱法跨界盛行。艺术歌曲、民歌、流行歌曲之间的界限已变得不那么清晰。因此,歌曲类别的“模糊性”大大增强。例如,郑秋枫的《我爱你中国》,通常由女高音演唱,但是,平安、汪峰等流行歌手对此曲的诠释,使此曲的唱法属性变得不确定。而这丝毫不影响其优秀。尽管我们今天在此讨论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的问题,传统声乐教材又以美声和民族曲目为主干,我们似不可将数量巨大、影响巨大的流行歌曲摒除在外。事实上,就舒伯特的《魔王》和古格利米的《玫瑰人生》这两首歌而言,谁能从广义上说得清二者的优劣呢?同样,人们恐怕很难对林声翕的《白云故乡》和江苏民歌《茉莉花》这二者之间的孰高孰低做出令人信服的评价。况且,我国的一些高等艺术院校中已经开设了流行音乐专业系科,流行音乐演唱已经正式列入高等艺术教育。因此,我以为,以歌曲题材以及演唱程度的难易来对军旅歌曲进行划分应该较为合理。

(一)演唱程度较难的独唱、合唱歌曲

此类歌曲通常音域较宽,旋法更具专业性、音程较难、有些有转调、离调等,且大多配有钢琴伴奏谱。其中的一部分早已被选作艺术院校和高等师范音乐教材。一些经典之作甚至被“文华奖”、“金钟奖”列为规定曲目。如陆华柏的《故乡》、张寒晖的《松花江上》等。这些歌曲的演唱者需要经过专业声乐训练。

按照歌曲题材,我们可以对其作以下划分:

1、宣传民族精神,鼓舞爱国激情的歌曲:《延安颂》(郑律成)、《黄河大合唱》(冼星海)、《旗正飘飘》(黄自)、《太行山上》(冼星海)、《游击队歌》(贺绿汀)、《长征组歌》(晨耕等)等等。

2、表现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怀乡抒愤的励志歌曲:《故乡》 (陆华柏)、《白云故乡》(林声翕)、《思乡曲》(夏之秋)、《松花江上》(张寒晖)、《铁蹄下的歌女》(聂耳)、《嘉陵江上》(贺绿汀)等等。

3、歌唱英雄、讴歌军人牺牲奉献精神的歌曲:《英雄战歌》(刘炽)、《战士的第二故乡》(沈亚威)、《再见吧,妈妈》(张乃诚)、《望星空》(铁源)、《怀念战友》(徐锡宜)、《血染的风采》(苏越)、《我爱老山兰》(雷鸣)等等。

4、表现青年踊跃参军、父老妻女支持参军,以及军民鱼水情的歌曲:《日落西山》(张曙)、《延水谣》(郑律成)、《十五的月亮》(石铁源、徐锡宜)、《情深意长》(臧东升)、《再见大别山》(雷远生)、《吐鲁番的葡萄熟了》(施光南)、《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印青)、《没有强大的祖国,哪有幸福的家》(双江等)等等。

5、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歌曲:《回延安》(彦克)、《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刘长安)、《老房东查铺》(唐珂、生茂)、《战士歌唱毛主席》(徐锡宜)、《八十述怀》(傅庚辰)《想起周总理纺线线》(利国、双江)《师长有床绿军被》(关绪昌、铁源)等。

6、表现军营快乐生活的歌曲:《军营飞来一只百灵》、《小白杨》、《真是乐死人》(生茂)等等。

(二)演唱程度较易的独唱、合唱军旅歌曲

此类歌曲通常旋律较简单,多为进行曲风格,音域较窄,易学易唱,适于队列歌曲,士兵合唱。如:《义勇军进行曲》(聂耳)、《八路军军歌》(郑律成)、红军歌曲《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歌》、《我是一个兵》(岳仑)、《学习雷锋好榜样》(生茂)、《大刀进行曲》(麦新)、《打靶归来》(王永泉)、《志愿军军歌》(周巍峙)、《打个胜仗哈哈哈》(沈亚威)、《一二三四歌》(臧云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佚名)、《说打就打,说干就干》(庄映)、《我和班长》(晨耕)、《咱当兵的人》(臧云飞、刘斌)、《神圣使命》(孟庆云)、《当那一天来临》(王晓岭)、《时刻准备着》(阎冬林)等等。

尽管上述歌曲音乐结构简单、旋律单纯、音域较窄,但是,要将其中的一些独唱歌曲演唱得形神兼备,声情并茂也非易事。

(三)流行歌曲风格的军旅歌曲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流行音乐蓬勃发展,军旅歌曲中也出现了不少以流行音乐的旋法和配器,并用流行歌曲风格演唱的作品,其中不少与传统的军旅歌曲铿锵激越的阳刚风格迥然不同,通常较为凄美婉约,成为军旅歌曲中较为独特并不应被忽视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一些音乐学院和艺术学院已设立了流行音乐演唱专业。对于流行声乐演唱教学而言,我们理应对这方面的军旅歌曲进行了解、演唱和研究,如:

《军港之夜》(刘诗召)、《不要问为什么》(印青)、《边关军魂》(印青)、《你就是一个士兵》(姚峰)、《妻子》(刘青)、《热爱》(闫东林)、《在和平年代》(印青)、《共和国的春天》(张友殿)、《士兵的桂冠》(印青)、《军营四季》(印青)、《你是我的父母我是你的兵》(刘青)等。

当然,军旅歌曲的题材并非总是单一的,上述分类是否合理有待商榷。但是,根据以上分类,可以为我们的声乐教学在选材方面提供一定的方便。

三、军旅歌曲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

军旅歌曲的涵盖面如此之广,与国家和个人命运密切相关,对社会影响巨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高等艺术院校担负着培养声乐演唱人才的重任,在教材选择方面必须对军旅歌曲的存在和重要性给予应有的重视。就上述类别而言,对艺术院校声乐教学来说,我们的主要注意力应当放在第一类别。

那么,军旅歌曲在高等艺术院校声乐教学中的意义何在呢?

(一)使学生了解军旅歌曲的功能,并确立正确的艺术观

早在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就明确阐述了文艺的服务对象为“人民大众,……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军队列在第三位。习近平在谈到关于如何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时明确提出,必须坚守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和“魂”;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和话语权。我们知道,艺术的主要社会功能主要有认知、教育、娱乐三个方面。就这三方面而言,绝大多数军旅歌曲是体现了习总书记的社会主义文化思想的。

我国高等艺术院校声乐表演专业学生中的大多数,将于毕业后在国内从事声乐演唱、教学,或其它与音乐有关的工作。确立正确的艺术观是一个方向性、目的性的大问题。我国军队素有“人民子弟兵”的美誉,军旅歌曲的听众范围几乎可以扩大到所有国人,其涵盖面如此之广,受众面如此之大,对它的任何轻慢都是不明智,甚至是错误的。

(二)了解历史,增强爱国主义情怀

在和平环境下生长的大学生们,对我国近代史、战争史的了解大都是从书本、电影、电视、互联网等媒介获得。不少人在物欲横流的现今社会,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多多少少有些狭隘和偏颇。通过对所唱军旅歌曲背景资料的查阅、研究,经过自己的演唱,他们将会对社会和国家、对生命和生活有全然不同的感受。因为在演唱过程中,你完成了角色的转换,你在内心亲历了歌曲所描摹的场景。

例如,演唱《松花江上》,你一定会更深地了解到,由于日寇对我国东三省的侵占,造成了国土沦丧和千千万万东北民众流离失所逃亡关内的惨状。在演唱这首歌时,你的角色就是流亡者,将会有感同身受的心路历程,会激起对侵略者的痛恨;唱夏之秋的《思乡曲》,歌唱者会对抗日战争期间,国内爱国文艺团体赴南洋举行募捐义演的史实多一份了解,对南洋华侨同仇敌忾,慷慨捐钱捐物支持抗战的壮举由衷钦佩;唱《英雄赞歌》,会增加对抗美援朝战争的了解,会对战争的惨烈、对志愿军将士保家卫国的决心和视死如归的豪情生崇敬之心,对如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更深切的体会。

(三)更全面了解近现代中国声乐发展史

从清末至新中国成立,中国一直处在内忧外患之中,特别是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空前的灾难。有良知的中国音乐家身临其境而不能置之度外。富国强兵,抵御外侮,抗日救亡,振兴中华的思想自然在他们的创作体现出来。

早在“学堂乐歌”年代此类题材的歌曲就屡见不鲜,如夏颂莱作词的《何日醒》,辛汉作词的《中国男儿》等。后者曾被CCTV-1的电视剧《五星红旗迎风飘扬》中用作主题歌,足见其内涵之深刻,影响之深远。1928年“济南惨案”发生,以萧友梅、黄自为代表的上海音专的一批音乐家首先做出了反应,萧友梅立即创作了“国耻”和“国难歌”,影响巨大。“九.一八”事变之后,全国各地更多的作曲家以笔为矛,谱写出了许许多多抗日救亡之歌,如:黄自的《抗日歌》、应尚能的《吊吴淞》、冼星海的《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张寒晖的《松花江上》、夏之秋的《歌八百壮士》等等。新中国成立之后,一些反映“抗美援朝”战争和“越南自卫反击战”的歌曲在全国广为传唱,影响深远,如《志愿军军歌》、《英雄战歌》、《血染的风采》等等。同时,其它题材的军旅歌曲也空前繁荣。由此可见,中国近现代的声乐发展史,与不同时期的军旅歌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学习、研究、演唱这些歌曲的同时,也对中国近现代声乐发展史进行了回顾。

(四)增强学生对不同题材、体裁歌曲的驾驭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

一直以来,高等音乐、艺术院校声乐专业多以培养独唱演员为目标。当然,受“扩招”的影响,这一态势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在地方艺术院校里,“通才教育”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尽管如此,我们沿用的教材仍大多以抒情独唱歌曲为主。包括中外歌剧咏叹调、中外艺术歌曲。而一个优秀的歌唱家,必须具备演唱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题材作品的能力。如,被誉为“中国之莺”的周小燕和当时的著名男高音吴伯就都曾因为演唱夏之秋的《歌八百壮士》而名动四方,风靡全国。李双江既能精彩诠释《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又能把《打个胜仗哈哈哈》表现得生动风趣。这除了有深厚的发声技术作为支撑,曲目的积累和生活的体验也必定起着很大的作用。

纵览军旅歌曲,几乎涵盖了所有歌曲的风格体裁:抒情的、雄壮的,豪放的、婉约的,美声的、民族的,跨界的、流行的,独唱、合唱等等,一应俱全。我们当对其中雄壮曲风的歌曲给予特别关注,认真研究其用声用气咬字行腔方法,以弥补常用声乐教材中之欠缺。再观当今电视晚会、舞台演出,军旅歌曲的上演率非常高,如果声乐学生能唱好军旅歌曲,将来就业的可能性也将会大大增加。

结 语

综上所述,军旅歌曲从学堂乐歌时期的滥觞,到抗战时期的繁盛,再到新中国成立后的全面绽放,这个发展历程,在社会史和音乐史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展现了旺盛的艺术生命力。它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发出时代的最强音,极大地增强着民族的凝聚力和民族自豪感。近些年来,军旅歌曲无论在题材、体裁,还是演唱方法种类上,均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且取得可喜的成就。作为培养专业演唱人才的艺术院校声乐系科,对军旅歌曲在教学方面的意义进行认真的研究并付诸教学实践,是十分必要的。

J616;J642

A

1008-9667(2016)02-0114-04

(责任编辑:王晓俊)

2016-02-20

谢 琨(1955—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特聘教授,研究方向:声乐演唱与教学。

[1] 迈克尔·肯尼迪等,编.牛津简明音乐词典[Z].王九丁,王小平,王子初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922.

猜你喜欢
军旅艺术院校声乐
军旅青春正步走
胸怀军旅梦
本期主题:军旅
资产管理工作在艺术院校的应用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声乐诊疗室
林宥嘉:军旅回归,重新上路
等级考试为导向的艺术院校计算机教学研究
高等艺术院校科研工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