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

2016-04-08 03:36刘春奇
财经理论与实践 2016年2期
关键词:产权性质

刘春奇

摘 要:资源配置效率是我国经济改革关注的焦点。基于会计准则变革的制度背景,利用2004~2013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从微观视角研究会计准则变革前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变化,并进一步从产权性质、所在地区域的视角深入剖析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对会计准则变革的反应程度;从投资效率和融资效率两方面解释资源配置效率,结果表明:会计准则变革优化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投资效率优于融资效率;会计准则变革后,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改善程度低于非国有企业;会计准则变革改善了区域资源配置效率,东部地区企业资源配置效率高于非东部地区。

关键词: 会计准则变革;产权性质;所在地区域;资源配置效率

中图分类号:F233; F830.9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7217(2016)02-0052-08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改革的决定》指明资本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体,着重发挥会计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为资源配置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以及为管理服务提供帮助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进入“帕累托改进”的阶段,但仍处于粗放型状态,应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在2014年11月9日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峰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题为《谋求持久发展,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新常态,必须提质增效,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社会经济发展历程中,资源相对于人的需求表现出一定的稀缺性,这就需要人们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但仍存在体制弊端与结构性矛盾,应深化改革并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实现经济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关键作用,企业会计准则的修订和完善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需要。North(1990)提出制度通过向人们提供日常生活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1]。我国会计准则不断发展与完善,积极推动着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并促进社会资源有效配置。Zeff(1978)提出会计准则具有经济后果,会计报告会对相关利益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2]。Holthausen等(1983)提出改变会计数字所遵循的规则会影响企业现金流量,从而影响契约方或决策者的财富[3]。通过信号传递机制和契约理论,会计准则变革对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行为产生影响。会计对财务信息进行处理,基于市场自由价格机制,引导资本流动,促进市场资源有效配置。改革开放后,我国会计准则经历了六次变革,不断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趋同,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4]。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不仅修订了会计目标、内容及计量方式,也更新了会计观念,实现了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实质趋同,使我国由计划经济会计模式转向市场经济会计模式。国内外学者对会计准则变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财务报告和资本市场层面。Barth等(2008)研究发现IFRS趋同降低了公司盈余管理程度[5]。Zhang(2013)提出会计准则变革能够减小会计计量偏差,提高信息披露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6]。张先治等(2014)利用规范分析方法得出会计准则变革能对企业投融资及治理行为产生积极影响[7]。

会计准则变革能给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带来积极影响吗?国内外鲜有研究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的文献,Chen(2013)指出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会计准则变革对财务报告带来的预期效应,而忽视了外部非预期效应[8,9]。鉴于此,本文以经济后果理论为基础,基于“会计准则变革会计信息质量价格效率主体决策效率资源配置效率”的研究思路,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路径与机理。同时,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可能会受到企业异质性的“干涉”。因此,进一步从异质性角度出发,分析不同产权性质、所在地区域的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对会计准则变革的反应程度。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一)会计准则变革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我国会计准则变革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与国际会计准则的协调与趋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变化主要是适度谨慎地引入了公允价值,投资者更加注重会计信息的价值相关性和决策有用性,从而更准确地评估企业未来现金流量。同时,会计准则的变革增加了更严格的披露要求,还规定对相关会计科目如符合条件的无形资产和预计负债进行表内确认,拓展了财务报告的外延和内涵,帮助投资者准确判断企业未来价值[10]。会计准则变革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提升资本市场运行效率,降低全社会资本成本,从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Stein(2003)的研究表明,一个完整的资源配置流程应该包括投资和融资两方面,因此,本文将资源配置效率分解为投资效率和融资效率,研究其对会计准则变革的反应程度。

依据信息经济学理论,可以从以下观点来解释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效率和融资效率的影响。会计准则变革能改善企业会计信息质量,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及投资风险,提高会计信息可比性,促进投资者正确估计股票价格,从而优化企业投资效率。蔡吉甫(2013)和顾水彬(2013)研究会计准则变革前后企业投资效率的变化情况,得出了一致的结论[11,12]。会计准则变革通过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为决策者提供更多有用的信息,提高企业识别可行性项目的能力,基于成本效益原则,有效降低股权资本成本,提高资金流动性,改善企业融资效率。Daske(2013)研究发现会计准则变革能提高股票流动性并降低股权资本成本,改善企业融资效率[13]。可见,会计准则变革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缓解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程度,帮助企业甄别好的项目,提高企业主体决策的正确性,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并更好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14]。本文首先检验了在不考虑企业产权性质和所在地区域时,会计准则变革对我国上市公司资源配置效率的总体影响。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1:

假设1.我国会计准则变革优化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二)产权性质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本文从异质性角度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处于历史转轨期,企业规模及发展状况参差不齐,应进行差异性研究。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并存是我国企业产权状况所具备的独特之处,因此,从产权性质的角度出发,分析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影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自Alchian(1965)提出私有企业比国有企业更擅长公司治理的观点后,很多学者便开始对产权制度安排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而且,产权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也可以体现在资源配置效率上。资本市场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收购、兼并及股权置换等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动态优化配置,而国有企业的资金流动受到很多管制和约束,且其决策机制不够灵活,很难从利润低的行业中退出且无法迅速进入优势行业,影响资源配置的优化。与非国有企业相比,国有企业更换管理层时会受到政府部门的管制,导致其在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时,难以通过竞争、善意并购或敌意接管等方式及时更换管理层,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改善;同时,基于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国有企业的股权控制者更不愿意转让其所控制的股权[15]。Groves等(1995)研究发现国有股份占比越高的企业,资源配置效率越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2:

假设2.会计准则变革凸显了国有股比重与资源配置效率负相关关系。

(三)所在地区域与企业资源配置效率

由于制度环境存在差异,研究制度变革的经济后果时,需要进行区域性差异的机理分析。制度被称作“游戏规则”,包括正式制度等行为规范以及人们共同持有的世界观念等机制,对人们的互动关系施加约束。制度环境是一个地区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对经济发展影响的因素总和[16]。在特定的正式制度中,制度框架中的机制构成了其运行的制度环境。制度“内嵌”在制度环境中,如果特定的正式制度发生变革,则在制度环境的不同区域中,新制度与非正式制度、制度实施机制之间互补程度的变化幅度并不相同,因此,制度变革所产生的经济后果也会存在区域性差异[17]。已有的研究文献主要聚焦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会计准则经济后果的比较。如Holthausen(1983)检验了不同国家和地区能否完全实现IFRS的目标,Daske(2013)等研究了26个国家强制执行IFRS后所带来的经济后果,王立彦和张继东(2009)实证检验了我国新会计准则在不同经济区域的经济后果。然而,对一个国家某一特殊区域的会计准则实施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则相对较少。会计准则呈全球化趋势,而会计准则的经济后果却不可避免地呈现出实质性的地区差异。基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及历史、地理位置和资源条件的限制,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以及沿海和内地的资源配置效率差异非常明显,体现出地区间资源配置效率差距的客观现实。由于东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经济发展水平、人文资源及交通发展状况明显高于中部和西部地区,资源配置效率也会较高。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假设3:

假设3.会计准则变革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呈现出地区性差异,东部地区资源配置效率比非东部地区高。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企业会计准则》(2006)更新了会计观念,使会计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因此,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为界,选取2004~2013年为样本窗口期,将2003年末已在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作为样本,汇总并获得2004~2013年的18137个样本数据。为了削弱潜在异常值对研究结果的干扰,对研究变量在1%和99%分位数上做了Winsorize缩尾处理。所用数据来自CSMAR数据库,数据分析和统计结果使用Stata13完成。

(二)资源配置效率的衡量

资源配置效率是利用证券市场有效完善的运作机制,将有限的金融资源配置到更高效的区域、行业或企业中,以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Wurgler(2000)从资本投入对资本回报产生反应的角度出发,建立了定量化的直接有效的测度资源配置效率的模型[18]。资源配置效率模型如下所示:

(三)变量选取

除了每股收益(Eps),本文引入会计准则变革虚拟变量(Shock)、产权性质 (State)、所在地区域 (Area)作为解释变量。并选取股票流动性(Fluidity)、公司规模(Size)为控制变量。研究变量名称及定义如表1所示。

四、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本文汇总了中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2004~2013年共18137个样本数据。表2列出了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由表2可知,投资效率(Inv)的平均值为1.0810,标准差为0.4294,融资效率(Fin)的平均值为0.0911,标准差为0.4603,投资效率波动小于融资效率。Shock的中位数为1,表明会计准则变革后,即2007年后的样本占多数。State的中位数为0,表明非国有企业在我国占的比重较高,这符合国情。Area的中位数为1,表明我国东部地区企业所占比重较高,同时,对各研究变量进行1%和99%分位数的Winsorize缩尾处理,没有发现较强的异常值,保证了样本的可靠性。对研究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得出方差膨胀因子VIF值为1.60。对研究变量进行Pearson和Spearman相关系数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除了股票流动性和会计准则变革外,研究变量间的相关系数均不超过0.5,不存在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其中,会计准则变革事件与股票流动性相关性较强,符合现实情况,在后续回归分析中采用Shock事件分组回归,对研究结果可靠性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在没有控制其他变量时,Inv、Fin与Shock相关系数为正,会计准则变革能够促进企业资源配置效率;Fin与State正相关,国有企业融资较容易;Fin与Area相关系数为负,但不显著,需要进一步检验;Eps与Inv、Fin的相关系数为正,且均在1%的水平下显著,这符合理论预期。

(二)回归结果与分析

在不考虑产权性质、所在地区域的情况下,对会计准则变革前后的资源配置效率(Inv、Fin)进行分组回归,如表4所示。从投资效率(Inv)的角度考察企业资源配置效率,发现每股收益的系数为正,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会计准则变革后,加权每股收益的系数从0.205提高到0.219,表明会计准则变革强化了每股收益与投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Yu等(2014) 研究发现IFRS趋同改善了投资效率,本文得出了一致的结论。Wang等 (2011) 研究发现企业会根据准则变革的预期影响策略性地安排筹资。对会计准则变革前后的融资效率(Fin)进行分组回归,发现每股收益与融资效率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且会计准则变革后,Eps的系数从0.041提高到0.059,会计准则变革强化了每股收益与融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会计准则变革后,股票流动性、企业规模与投资效率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会计准则变革后,企业规模与融资效率的相关系数从0.013提高为0.035,会计准则变革提高了企业规模与融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以上结果验证了假设1。

进一步研究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在会计准则变革事件的影响下,其资源配置效率的反应程度。结果如表5所示。从投资效率(Inv)角度分析,当仅加入产权性质时,加权每股收益的系数受到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从0.204提高到0.219,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会计准则变革强化了每股收益和投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产权性质在会计准则变革后与投资效率不相关,有待进一步考察。当同时考虑产权性质(State)和交互项(Eps×State)时,每股收益的系数由0.211提高为0.267,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会计准则变革提高了加权每股收益与投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产权性质的系数由0.026提高为0.032,会计准则变革提高了产权性质和投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Eps×State的系数由-0.011降低为-0.082,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会计准则变革后,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较低的状态更加凸显,验证了假设2。从融资效率(Fin)分析,当仅考虑产权性质时,每股收益的系数受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从0.042提高为0.058,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会计准则变革强化了每股收益和融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与投资效率结果不同的是,会计准则变革后,每股收益对融资效率的敏感性从0.046提高为0.051,但产权性质、每股收益与产权性质的交互项与融资效率不相关,这可能是由于融资行为对外部的依赖性较强,存在融资约束,而削弱了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的融资效率对会计准则变革影响的敏感性。

进一步考虑不同所在地区域的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对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的反应程度,结果如表6所示。从投资效率(Inv)分析,当仅加入所在地区域时,每股收益的系数受到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从0.206提高到0.221,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会计准则变革强化了每股收益和投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所在地区域的系数受到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从-0.026提高为-0.024,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会计准则变革改善了所在地区域与投资效率的相关关系;每股收益与所在地区域的交互项(Eps×Area)的系数受到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从0.021提高为0.033,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会计准则变革与所在地区域对投资效率有共同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的投资效率较高,验证了假设3。从融资效率(Fin)分析,当仅加入所在地区域时,每股收益的系数受到会计准则变革的影响从0.041提高为0.060,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会计准则变革强化了每股收益和融资效率的正相关关系。与投资效率结果不同的是,会计准则变革后所在地区域对融资效率的反应程度降低了,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每股收益与所在地区域的交互项与融资效率不相关,企业规模和融资效率在1%的水平下显著正相关,且会计准则变革后,这种正相关关系更加明显。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保证结果的稳健性,在模型中加入会计准则变革(Shock)、每股收益与会计准则变革的交互项(Eps×Shock)进行回归,结果如表7所示。从投资效率(Inv)分析,当不考虑会计准则变革、产权性质、所在地区域时,每股收益的系数为0.216,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企业每股收益越好,投资效率越高。当加入会计准则变革后, Eps×Shock的系数为0.021,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会计准则变革对投资效率具有正向推动作用。当加入企业产权性质后,每股收益与企业产权性质的交互项(Eps×State)的系数为-0.078,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考虑所在地区域后,所在地区域的系数为0.028,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而每股收益与所在地区域(Eps×Area)的系数与投资效率不相关,这与预期有所差异。从融资效率(Fin)角度分析,回归结果与投资效率有所差异。当不考虑会计准则变革、产权性质、所在地区域时,每股收益的系数为0.057,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每股收益越好,融资效率越高。当加入会计准则变革事件后,Shock的系数为0.059,且在1%的水平下显著,表明会计准则变革对融资效率有正向推动作用。而每股收益与会计准则变革的交互项与融资效率不相关,这与表5和表6的结果相似。

五、研究结论

本文借鉴Wurgler的资源配置效率模型,考虑企业异质性,从产权性质和所在地区域的角度,实证检验了会计准则变革对不同特质企业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差异性影响。研究发现:(1)会计准则变革改善了企业资源配置效率,投资效率优于融资效率;(2)会计准则变革后,产权性质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对融资效率无明显作用,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低于非国有企业;(3)会计准则变革后,所在地区域对企业投资效率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东部地区的投资效率高于非东部地区,对融资效率无明显作用。

国内外对会计准则变革的经济后果研究主要集中于财务报告和资本市场层面,而很少关注其对其他领域的影响及衍生效应。未来的研究应从预期与非预期的综合视角出发,并考虑异质性,深入分析会计准则对不同个体的差异性影响,特别是对不同样本企业的融资效率的研究。

参考文献:

[1]North D C.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0.

[2]Zeff S A. The rise of economic consequences[J]. Journal of Accountancy, 1978,146(6):56-63.

[3]Holthausen R W, Leftwich R W.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of accounting choice implications of costly contracting and monitoring[J]. Journal of Accounting and Economics, 1983,(5):77-117.

[4]孙光国, 郐宾. 会计准则变迁的诱因、动力与路径:近20年来三次重大会计准则变迁的分析[J]. 财政研究, 2013,(5):75-78.

[5]Barth M E, Landsman W R, Lang M H.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standards and accounting quality[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08,46(3):467-498.

[6]Guochang Z. Accounting standards,cost of capital,resource allocation, and welfare in a large economy[J]. Accounting Review, 2013,88(4):1459-1488.

[7]张先治, 傅荣, 贾兴飞等.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理念与行为影响的多视角分析[J]. 会计研究, 2014,(6):91-96.

[8]Chen C, Danqing Y, Zili Z. Externalities of mandatory IFRS adoption:evidence from crossborder spillover effects of financial information on investment efficiency[J]. Accounting Review, 2013,88(3):881-914.

[9]PratherKinsey J. Discussion of “IFRS adoption in europe and investmentcash flow sensitivity:outsider versus insider economies”[J].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ccounting, 2010,45(2):169-172.

[10]孙枭飞, 晏超. 会计准则变革对股权资本成本的影响研究——基于会计敏感性和经济敏感性视角的实证检验[J]. 财经问题研究, 2015,(2):102-109.

[11]蔡吉甫. 会计信息质量与公司投资效率——基于2006年会计准则趋同前后深沪两市经验数据的比较研究[J]. 管理评论, 2013,(4):166-176.

[12]顾水彬. 会计准则变革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10):92-103.

[13]Daske H, Hail L, Leuz C, et al. Adopting a label:heterogeneity in the economic consequences around IAS/IFRS adoptions.[J]. Journal of Accounting Research, 2013,51(3):495-547.

[14]逯东, 孙岩, 杨丹. 会计信息与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述评[J]. 会计研究, 2012,(6):19-24.

[15]周中胜. 产权、竞争与证券市场资源配置效率[J].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9,(9):87-94.

[16]卢现祥, 徐俊武. 制度环境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兼评湖北省的制度环境[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4,(3):46-53.

[17]韦群. 会计准则在少数民族地区的实施后果研究——以会计信息质量为研究视角[J].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1):63-71.

[18]Wurgler J. Financial markets and the allocation of capital[J]. 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 2000,58(1-2):187-214.

[19]冯玉明. 对中国证券市场资本配置效率的实证研究[J]. 证券市场导报, 2003,(7):33-36.

[20]陈艳利, 乔菲, 孙鹤元. 资源配置效率视角下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经济后果——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J]. 会计研究, 2014,(10):28-35.

(责任编辑:漆玲琼)

猜你喜欢
产权性质
高管权力与企业并购绩效研究 
高管薪酬管制、产权性质与双重代理成本
外部冲击、企业投资与产权性质
企业产权性质、治理结构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信贷政策、产权性质与资本结构关系
不同产权性质与成本粘性差异
产权性质、高管薪酬与企业多元化经营
会税差异与产权性质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
银行贷款对公司非效率投资的影响
产权性质、制度环境与高管隐性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