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
(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030002)
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及对策措施
李扬
(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030002)
农村饮水安全事关亿万农民的切身利益,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现状分析,指出了目前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可为今后饮水安全工作提供参考。
农村饮水安全;饮水现状;山西省
山西省水资源总量居全国倒数第二位,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5,且地区分布不均,年际和季节变化大,灾害频发,以“十年九旱、旱涝交错”为主要气候特点。水资源的匮乏、水质污染及采煤造成的水资源破坏,使得山西成为全国农村饮水最困难的省份之一,且饮水困难和不安全问题反复出现。山西省是全国率先开展农村饮水解困的省份,2000年以来,共解决600余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困难问题,1 000余万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问题,实现了“从无水到有水、从苦水到甜水、从挑水到自来水”的根本性改善,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饮水工程全覆盖。
目前,山西省农村饮水工程主要有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单村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三种类型。这三类工程共有34 960处,总供水人口2 384万人。其中,集中联片供水工程2 254处,受益人口983万人;单村供水工程20 464处,受益人口1 285万人;分散式供水工程12 242处,受益人口116万人。全省农村饮水工程类型以单村供水工程为主,分散式供水工程为辅,集中联片供水工程所占比例较小;在受益人口方面,集中联片供水工程以较少的工程处数使较多人口受益,效益最大,而分散式供水工程处数较多,但受益人口较少。究其原因是集中联片供水工程对地区经济、水源、人口密度等条件有一定的要求,投资相对较高,不适宜建在人口分散、水源条件差的贫困地区和山庄窝铺,因此,集中联片工程虽然效益高但不适宜在山庄窝铺推广。在人口分散、水源条件差的贫困地区和山庄窝铺,仍需建设以旱井、水窖为主的分散性供水工程。对单村供水工程而言,则可根据其水源条件、经济水平等地区实际情况,逐步推行集中联片供水工程,有效提高供水保障率,节约人力、物力。
自2000年以来,山西省在解决农村饮水问题上经历了饮水解困、饮水安全及饮水安全全覆盖、提高自来水普及率三个重要阶段。2000—2005年,针对连续大旱造成的农村饮水困难,全省实施了农村饮水解困建设工程,成效显著;2006—2010年,在解决农村饮水困难的基础上,针对2005年农村饮水安全普查结果,建成各类农村饮水工程,解决了大批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2011年以来,根据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要求,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山西省开展了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建设工程,使农村居民能够饮用自来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后,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根据2012年底山西省农村饮水安全现状调查结果可知,截至2012年底,山西省各地市的农村饮水工程受益人口与农村总人口基本相当,说明山西省农村饮水工程已基本覆盖了全省各地市农村,普及率较高。然而,饮水安全的人数与农村总人口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其中阳泉市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比例最高,达到90%,太原市、大同市、运城市、临汾市的农村人口饮水安全比例不足50%,这表明全省农村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存在饮水不安全的情况。饮水不安全情况分为水质不达标、水量不达标、用水方便程度不达标、水源保证率低、工程老化等,其中水质不达标情况主要包括饮用高氟水、高砷水、苦咸水、污染水等。
2.1 部分供水水源地水质不稳定
以万家寨引黄工程为例,受上游甘肃、宁夏、内蒙等地黄河来水影响,每年6月至次年2月多为Ⅱ,Ⅲ类水质,水质较好;但有些年份的3—5月则下降为Ⅴ类或劣Ⅴ类。因此,虽然山西省已建成大批水源工程,但由于现有水源地条件所限,导致水质随季节性变化明显,全省较大范围内仍存在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不稳定的问题。
2.2 农村供水水价偏高
与全国相比,山西省城市水价普遍较高,而农村饮水工程由于规模较小,且大部分存在“大马拉小车”现象,导致部分农村供水成本高于城市公共供水工程。据统计,全省农村短距离、低扬程饮水工程的平均成本水价近2.0元/m3,一些远距离调水或井深大于400m饮水工程的成本水价则更高。其中,管理费用约占成本水价的50%左右。
2.3 山庄窝铺供水保证率低
受人口稀少、地形复杂、投资有限等条件所限,山庄窝铺只能依靠规模小、供水保证率低、水质较差的旱井集雨工程解决饮水问题,在西北部降雨量较少地区,蓄水工程的水源保证率低,吃水问题难以稳定解决,遇到干旱年份,饮水困难问题尤为严重。
2.4 采煤漏水引发饮水返困
山西省煤炭采空区面积约5 000 km2,采煤影响区1.0万km2。在连片采煤区,煤炭开采量的增加使隔水层遭到破坏,导致煤层上下水贯通。同时,矿坑水的排放疏干了煤层以上的地下水,破坏了上部所有的蓄水构造。此外,采空面积的扩大造成地表大面积的裂缝和塌陷,改变了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径流、补给与排泄条件,导致河川径流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土地塌陷,造成饮水工程破坏。因此,全省采煤影响区不断出现人畜饮水返困现象。
2.5 部分饮水工程老化失修
由于农村群众经济收入低、水价承受能力弱,农村饮水工程实际供水量远低于设计供水量,大部分工程水费不足,无法提取大修费、折旧费,使部分投资较早的工程因得不到正常维修养护,出现带病运行、甚至提前报废等问题。大多数规模以下工程没有配备水质检测设备、自动加药消毒设备、净化预处理等设施,有的水质处理工程因不能及时更换滤材造成水质不合格,使一些已达到饮水安全标准的村庄重新出现饮水不安全问题。
2.6 管理不到位问题严重
目前,全省农村饮水工程中,大量单村供水工程和分散式供水工程没有设置专门管理机构,大多交由村集体或个人管理。由于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乡村留守人员多为老人儿童,导致部分村管饮水工程缺乏懂技术、有文化的管护人员,形成了饮水工程国家建、缺人管的困境。一些村级供水工程出现问题后,往往得不到及时检测、维修和更新,直接影响工程效益和工程安全。
3.1 重点解决山老区、采煤区问题
对山庄窝铺饮水安全工程标准低的问题,可通过加大旱井调蓄水能力、建设中心供水井、配套水质处理设备等方式解决。若村庄较为分散且当地没有可靠水源,可建设硬化集雨场和较大容量的调蓄水池,同时配备水质处理设备;若村庄分布相对集中且当地有可靠地下水源,可在水源地打深井作为主要水源,供水至周边村庄。
对成片采煤影响区和水源条件较差的地区,可主要以地表水为水源,连通现有水库增建集中供水工程及小型调蓄水工程,同时配备水质处理设备。
3.2 加强饮用水水质监测能力建设和水源保护工作
应完善农村饮水水质监测网络,健全水质卫生常规监测制度,提升农村供水安全监管水平,同时兼顾小型集中供水和分散供水工程的标准化改造,配备必要的水处理和消毒设施,完善水质检测制度和技术服务体系,提高供水质量及水质合格率,确保饮用水源和供水安全。
同时应明确水源保护区和饮水工程保护范围,加强水源地周边排污管及地下水源地周围深井建设管理,积极建设备用水源,加大防污治污力度。
3.3 完善农村饮水工程管理服务体系
应积极建设基层水利服务体系,配备技术人员,村级供水工程出现问题时及时发现、及时检测、及时维修。结合国家优惠政策,分析制定合理水价和收费办法。引导社会资金支持饮水工程建设管理,积极推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确保农村饮水工程发挥最佳效益。同时,应向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宣传饮水卫生和环境卫生知识,提高其饮水安全和健康意识。
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是最直接、最现实、最紧迫的民生工程。今后全省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应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加强农村饮水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饮水公共服务能力,全面提高农村饮水安全的质量和标准,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奠定基础。
S274[
]C[
]1004-7042(2016)08-0021-02
李扬(1985-),女,2013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文学及水资源专业,工程师。
2016-06-08;
2016-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