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彦平
我省水利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考
王彦平
三晋大地是华夏民族的发祥地,承载着5 000年的农耕文明脉络。尽管古往今来,水旱灾害频繁。但勤劳智慧的三晋儿女,致力于防洪治旱、除害兴利,在这块延绵起伏的黄土地上,繁衍生息。从大禹至黎民,三晋治水人物辈出,远古传说中水官昧的儿子台骀,被誉为“汾神”;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黄河水患而载德千秋的大禹;春秋时期晋国大夫窦犨,率领民众垒堰导水、筑坝开渠、引汾灌溉;原籍山西解州主持修建传世杰作都江堰工程的李冰父子;撰写《资治通鉴》、为北宋神宗撰写治河方案的司马光;提出“六政三事,水利为首”,创建水文测站,规划汾河、黄河水利开发方案,主持修建水力发电站,绘就近代山西水利蓝图的阎锡山;新中国首任水利部长傅作义等等。水利工程遍及三晋大地,文化底蕴源远流长,水利业绩硕果累累。
尽管山西省早在1987年和2005年先后出台或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使我省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提升。但在实际工作中,对水利文化遗产保护,还存在重视不足的问题。因此,如何进一步弘扬水文化精神,加强对水利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和利用,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大课题。
近年来,水利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社会普遍认同。位于四川省的都江堰,在2000年被确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在南水北调这一举世瞩目、远距离大跨度生态调水工程紧锣密鼓建设运行中,我国依然不忘筹备京杭大运河申请世界文化遗产工作,表明国家对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十分重视。
当然,在一些经济欠发达省份,受工业布局、经济开发、河流演变、泉源干枯等因素影响,存在着对水利文化遗产重视不够,甚至出现践踏破坏水利文化遗迹等问题。事实证明,保护开发利用好水利文化遗产,已迫在眉睫。2007年《文物保护法》修改再颁布,引起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山西是全国知名的历史文化大省,地面文物占全国的70%,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在我省延绵965 km,是黄河流经最长的省份之一。从老牛湾到禹门口,是黄河九曲十八盘最具神韵、雄奇幽长的峡谷,如:人民币封面广告的壶口瀑布;荡气回肠诱发毛泽东灵感而创作著名诗篇“沁园春《雪》”的石楼县黄河第一湾;被传为千古美谈“鲤鱼跳龙门”的禹门口;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大禹渡传奇典故等。河流是大地的脉搏,全省流域面积1万km2以上的河流有5条,分别是汾河、沁河、桑干河、漳河、滹沱河;有48条流域面积在1万~0.1万km2之间的河流,灌溉滋养着三晋大地。据史籍记载,公元前113年,汉武帝刘彻率领群臣视察汾河,行至汾阳县祭祀后土途中,正巧传来南征捷报,便就地将县名赐为“闻喜”,还即兴泛舟汾河,饮宴中流,触景生情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历史上山西被誉为“表里山河,千泉之省”。泉水总流量为100m3/s,是同时期地表水流量的一半以上,如:晋祠泉,号称三晋第一泉。始建于春秋战国之交三家分晋时期,智伯为引水淹晋阳城克敌制胜而兴建的渠首,郦道元作的《水经注》记载了唐叔虞祠和鱼沼飞梁等胜迹;谷堆泉是隋开皇十六年内卫将军临汾令梁轨主持开发的;霍泉因唐武德年间,洪洞、赵城两县水事纠纷而闻名于世;有北宋名相文彦博告老还乡后,率领当地人民开发兴修了洪山泉;金代的龙祠泉,以及沸泉、利民泉、温泉、三泉、马跑泉等,自唐以来山西水法规透明完备,用水管理非常自律,是中国水法规史上绝无仅有的奇迹。
人们崇拜泉水,更崇尚率领人们开发利用泉流的英雄,大多泉源处都立有铭碑祠庙。如:谷堆泉的梁令祠、太原烈石寒泉的窦大夫祠、洪山泉源神庙、好汉墓等等。人们开发、利用泉水,保护水能,崇拜泉水,讴歌河流。可以说,一股泉水,就是一首诗;一条河流,就是一部乐章;一洼湖泊,就是一幅画卷;一座座水库,就是点亮山河的璀璨明珠。每一处水利工程都能演绎出一段甘甜动听的神话故事,沙里淘金积淀成一部页岩古书,流淌成千古风流的山西水文化宝藏。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省被确定为全国能源基地,大量的矿产资源开采,长期一煤独大的产业结构,对自然环境造成极大的创伤,导致水源枯竭、地面沉陷、建筑物坍塌、河流污染以及文物古迹毁坏,尤其是地下泉源枯竭断流、水系渗漏流失等一系列水生态劫难。给全省人民的生存环境造成极大的隐患。近40年来,山西的煤和电等能源的过度开采与输出,留下难以弥补的生态文化灾难。要想修整、保护、恢复这批千古遗存,和奄奄一息的水生态,绝非十年八载之役。
首先,城市的迅猛拓展,吞噬了水利文化遗存。自古以来,宜居的选择都是依山而建,傍水而存。从我省大中型城市布局和人口聚集来看,无一例外。如今,处于日新月异的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进程中。水利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了威胁,大量的现代化建筑群、交通道路扩展、城市美化亮化、河流整治及增大城市排水容量;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旅游设施侵占毁坏了水利文化遗迹。特别是前些年,各种开发性项目遍地开花,不按程序强拆抢建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宝贵的水利历史文化遗产被强行拆掉。各级政府以发展经济为生命线,文物保护意识不强、法规执行不力,制度不健全,受眼前利益和经济指标的驱使,使一些古近代的水利建筑物遗址被掠夺性开发。一些古老水利设施未经鉴定评估便被新工程取代。人为隔断了古近代水系河流脉搏,毁坏了难以挽回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其次,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处于盲点。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在我省几乎是一个生僻词汇,既不属于文物部门保护对象,也不在水利政策呵护范畴。一些水利古河道遗址、泉源祠庙、古建筑、桥涵闸坝、水窖湖泊、石刻、壁画等不在历史文化名录范围,散落在高山峡谷,边野村落,缺乏文明的流通死角,也没有明文规定对水利文物的保护。处于文物保护的盲点,长期得不到文物应有的伦理眷顾和保护,以至造成水利文化遗产极易损毁或被偷盗流失的状况。被誉为三晋母亲河的汾河源头,《山海经》记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石壁雕琢龙头喷出清泉,刻有“汾源灵沼”,长期被糟践的满目疮痍,可喜的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省委号召治理母亲河,这里得到了有效的修葺管理和保护,目前这里已被当地政府辟为生态旅游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其三,水利部门没有相应的国家政策支撑。水利部门,是水利基础设施行业管理单位,不具有宽泛的社会管理职能,但水利设施星罗棋布,就灌溉体系而言,干、支、斗、农、毛渠遍及城市乡村,水流连接千家万户,灌溉到地塄畦块儿。水利部门对古老的水利文物(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力所不能及,水利文化遗产得不到评估保护。有些千秋万代的水利设施,甚至不如一棵古树受到法律的眷顾和老百姓的尊敬与爱惜。水利部门苦于无政策法律依据和明确的职能手段,只能任其被践踏而束手无策。在水利自身建设或城乡建设中,水利文化遗产轻易地被侵占、更新或毁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工作作了一系列指示。他指出,“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养。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对历史文物的敬畏之心,树立保护文物也是政绩的科学理念,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切实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进文物合理适度利用,使文物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习总书记的指示,彰显了对历史文化的崇敬与敬仰,也为如何弘扬水文化、保护水文化遗产指明了方向,为增强水文化意识、促进对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机遇。近几年,国家对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高度重视。省水利厅也成立了省水利文化艺术协会,开启了对水文化的搜集探讨工作。为此,对我省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保护水利文化遗产,从水利部门自身做起。河南郑州市在黄河花园口段,开辟了花园口遗址公园,供游人瞻仰。2009年水利部在杭州萧山建成了中国水利博物馆。黄河水利委员会在郑州黄河古岸,修建了黄河博物馆。这些都是水利部门主动抓水文化遗产保护的有力举措,充分体现了水利部门对文化遗产的历史责任感和敬畏精神,也说明水利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成为一项时不我待的工作。我省应学习借鉴增强保护意识,建议把水利物质文化遗产普查登记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议事日程,下大力气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尽快制定我省水利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着手筹建一座《山西水文化博物馆》,将散失的水利文物收拢回来,统一珍藏保存,传承下去。
其次,建议各级政府重视水利文化遗产的保护。长期以来,所有文化遗产基本上是由文物部门保护和管理,而忽略了水利文化遗产。其原因固有对水利工程专业性不内行的缘故,或者以为水利工程属于防洪兴利工程,涉及一方安澜,有产权所有人自然担当遗产保护的特殊性,所以未列入文化遗产保护范畴。为此建议,省文物和水利部门联手展开水利文化遗产核定评价工作,联合实施保护和管理。
第三,建设水利文化遗产保护法规。根据《文物保护法》规定,“有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也属于不可移动的物质文化遗产。由于这些近现代的水工建筑物,大多是正在发挥功能的文化遗产,它和已失去功能的古代水文化遗产相比,必然存在着保护管护方式上的差异。建议由省水利部门与文物部门共同评估定级。通过省人大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防洪法》和《文物保护法》等地方性法规条例,通过立法形式使水利历史文化遗产扎实有效得以保护。
第四,河流生态修复治理应融入水文化内涵。河流是见证水利文明的载体,对于千古流芳惠泽万民的长河古道,应在注重景观环境修葺的同时,注重其历史文明价值,如古堤防和护岸、护滩、河渠建筑等都具有人文价值。目前省委省政府号召开展的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以及各市级正在展开的中小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工程,都应研究调查河流的治理史。有意识地汲取古代河工技术的精华,统筹兼顾现代化与自然生态的元素,使所有工程都能真正成为经得起历史检验、镕古铸今的千秋大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