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瑜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 410000)
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的手法研究
吴冬瑜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从色彩、材质、构造方法及廊道的使用等方面,介绍了实体和虚体上的建筑渗透手法,通过对传统建筑渗透性手法的分析,总结了一些建筑空间设计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说明,对我国建筑的传承与创新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渗透性,建筑手法,传统建筑
“渗透”一词比喻一种势力逐渐进入到其他方面,也指水文地质学、物理学等专业方面用词。本文吸收以上词语诠释中的某些意项,提出“建筑渗透性”,即建筑学范畴的专门术语,由“渗透”“渗透性”概念引申而来。具体指两种不同性质的物质在邻接时产生的相互作用,强调相交界面处的软化。在传统建筑中,渗透性通过多种中介(实体或虚体)来实现,构筑手法多样,层次丰富。研究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的手法,形成一种有实践意义的建筑设计方法或借鉴,于中国建筑的传承和创新都具有积极意义。
实体上的渗透主要通过内外环境的相似来实现,具体可以从色彩及材质、构造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1)低纯度的色彩。
众所周知,自然界中的色彩以低纯度为主,人类对建筑的色彩属性趋向以自然为主,故普通民居以及寺庙、书院、祠堂等民间建筑都呈现朴素的色彩,朴素淡雅。只有皇家建筑以及孔庙是红墙黄瓦,即便如此,其室内陈设也为灰色调。这种装饰方式充分体现人们的意愿,使人们获得与在外界自然中相近的感受,实现色彩上的交流,也和环境相协调。
2)自由的形态。
人与自然的关系从来就是密不可分的,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依赖自然。自然界中的物体几乎都带有自然曲线纹理,由于人类对周边环境的依赖性,自然而然易对造型柔和质感丰富的物体产生亲切感。从中国传统建筑的基本造型要素——线条来分析,即可以发现对自然环境的顺应:曲线元素体现在屋面、屋脊装饰、窗棂、园林小径、池塘岸堤等方面,这些曲线不同于西方的几何形的曲线的理性,比较自由,自然的形态在其中得到了良好的渗透。而在建筑构架,门窗等部分体现出的直线元素与曲线适当结合,共同烘托自然的外部环境。
3)源于自然的材料。
传统建筑材料大多取自自然。例如民间建筑采用的泥土、茅草、木材等;官式建筑采用的陶筒、青砖等。在某些山地环境中,由于当地石材丰富,传统建筑对外墙材质的处理显得尤为细腻。上述做法体现了人类建筑行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保持了室内外材质的一致性。
虚体上的渗透即空间视觉上的融合,可通过廊道和门窗洞口的设置来实现。
1)廊道的使用。
廊指建筑由室外到室内的过渡性空间,是传统建筑的一个显著特征,可以形成类似于现代建筑中“灰空间”的中介空间,与外界环境进行交流。例如檐廊,可使室内外空间形成柔顺的过渡,立面效果亦显得更加丰富,加上檐廊的深度,也为通透立面的设置提供了可能。在园林中还可利用廊道与单体建筑穿插组织,形成虚实结合的整体。这样的布局使建筑能更好地跟自然界融合,形成室内外的空间渗透。例如石林小院中廊道“静中观”(见图1),随着两侧空间的互相渗透,每一侧空间内的景物都互为对方远景,从内至外空间渗透,层次丰富。
2)透雕隔扇。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为梁柱承重,隔扇可做对外的门、窗,也可以做内部的隔断,中间一般透雕各种图案,雕刻的疏密程度决定了界面的通透性。在需要空间上完全连通的时候,将隔扇打开即可。建筑这样透空窗口的大量使用使得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其效果非常显著。室外空间透过各种方式渗透到了室内,建筑的室内外空间没有一个明显的界限。
吴良镛院士在《建筑学的未来》中谈到建筑学发展的若干基本战略时提出“人需要与自然相互依存”,从传统建筑渗透性手法中得到启示,将对未来建筑与环境的创造提供新的思考,我们应该从历史的沉淀中寻找精华作为建构未来的基础。
1)合理利用地形,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建筑尤其是山地建筑,应尽量减少对地面的开挖和平整地面的土方量,以错层、台阶式(如图2所示)等形式与地表联系,形成高低错落的建筑底面,加强与自然对话。
图1 石林小院中廊
图2 对应复杂地形的形式
2)建筑形态尽量贴近自然。
大型建筑一般容易对原有环境造成较大影响,可以利用建筑顶部空间进行适当造型。通过退台、挑台等方法形成建筑相对自由的形态,从视觉上达到与自然的互相渗透,还可采用与自然材料相似或相近质感的材料进行装饰。
3)空间渗透。
院墙设漏窗、空窗,可与墙体另一侧的空间发生交融,扩大两侧的空间感知,形成丰富的空间渗透。如严迅奇的九间堂别墅(如图3所示)使用片墙、隔扇等方式分割空间,让空间随着使用者的活动,真正地流动起来。
图3 “九间堂”的空间渗透
图4 南山溪谷会所造型
2014年笔者参与了东莞南山溪谷项目的工作,对中国传统建筑中渗透性手法的运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是一个投标方案。基地西南为城市绿线保护的延绵山丘,在基地处理时需最大可能地利用山体同时不对其形成破坏。主轴及水带将小区分为三部分,北面的小高层区、东面的小高层区和西南角的别墅区。主轴线沿地势形成,别墅轴线借山谷走势形成溪谷空间,山体形成了对建筑的保护。小高层建筑底层架空,与庭院连成一片,共同组织成一个生动的自然空间;会所外形借用地形,形成跌落式的屋面,再加上通透的景墙,与自然形成和谐的关系(见图4);别墅区通过山水的结合同时引入并延续外部空间,将基地西南角的自然小峡谷引入山水交界处,整体呈“凹”字形平面,表现了良好的渗透性,并为序列性空间组织提供了基础。小区建筑外表采用淡雅的素材,使用了岭南建筑常用的一些材料。
参考文献:
[1]李允鉌.华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98-100.
[2]候幼彬.中国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10-113.
[3]沈福煦.建筑设计手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10-113.
[4]彭一刚.中国古典园林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25-28.
[5]郑洪.从现象学的视角看待传统建筑空间——石林小院空间初探[D].南京:东南大学,2005:86-88.
The technique research on the permeability in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Wu Dongyu
(College of Architecture and Art,Central South University,Changsha 410000,China)
Abstract:From the color,material,construction method and corridor use and other aspects,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architecture penetration technique of physical and virtual body,through the analysis on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permeability method,summarized the architectural space design method,and connecting with the example made illustrated,had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our architectural heritage and innovation.
Key words:permeability,architecture technique,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作者简介:吴冬瑜(1990-),女,在读硕士
收稿日期:2015-10-21
文章编号:1009-6825(2016)01-0003-02
中图分类号:TU201
文献标识码: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