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州英家粤东会馆建筑特色之初探

2016-04-07 00:11陈隆葵
山西建筑 2016年12期
关键词:柱础门楼粤东

陈隆葵 张 伟

(1.贺州市文物管理所,广西 贺州 542899; 2.南宁孔庙博物馆,广西 南宁 530028)



贺州英家粤东会馆建筑特色之初探

陈隆葵1张 伟2

(1.贺州市文物管理所,广西 贺州 542899; 2.南宁孔庙博物馆,广西 南宁 530028)

介绍了贺州英家粤东会馆产生的历史背景及作用,阐述了英家粤东会馆的石木结合建筑特色,探讨了该建筑风格产生的地理环境和文化因素,以期更好的保护和利用会馆建筑。

会馆,石木结合,建筑特色,保护利用

0 引言

明清时期,粤商入桂达到鼎盛时期,梧州、贺州、桂平、南宁、宾阳、龙州、百色、平乐等地均有成批商人抵达。晚清以后,随着新经济的增长和交通的发展,粤商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涌入广西。随着粤商入桂经商的频繁,为解决旅桂商人的商业利益、群体归属感等需要,具有商议商业、聚会或寄宿功能的会馆就应运而生了,贺州地区作为经济移民相对集中的地区,商人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许多历史烙印。

1 历史沿革

贺州自古处在潇贺古道即中原与岭南文化交流要道之上,境内有贺街粤东会馆、珠端会馆、湖南会馆、英家粤东会馆等。其中英家粤东会馆以规模宏大、保存完好、建筑风格独特而一支独秀,历经岁月沧桑,仍妍美如初,因其位于贺州市钟山县清塘镇英家街,因而得名“英家粤东会馆”,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粤籍商人所建,坐北朝南,两进四合院式布局,沿中轴线从南到北由前院、门楼、天井、正殿、戏台、后院、天井东、西两侧过廊,占地面积2 732.64 m2,建筑面积957 m2。

1947年在此发动的英家起义,揭开了解放战争时期广西各地武装斗争的序幕,英家粤东会馆于2000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处重要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英家粤东会馆是一座典型的砖、木、石结构的清代建筑,其布局稳固严谨,既具有浓郁的岭南古建筑风格,又融入了贺州当地的建筑特色。整座会馆融古建、雕刻、书画、民俗等艺术元素于一体,堪称一座古建艺术的博物馆。特别是因地制宜,木、石综合的运用,体现了高超的建筑水平和艺术价值,为会馆建筑之典范。

2 空间布局——彰显人文关怀

英家粤东会馆共前、后两进,依中轴呈左右对称。门楼两根檐柱为花岗岩方石柱,承载起屋檐部分的重量。檐柱石质细腻,威势赫赫,稳如泰山,有定海神针之功,增加了建筑的稳固性。柱身采用抹角工艺,线条简洁流畅,气度大方。檐柱上由石枋连结左、右墙体,远看犹如飞鹰展翅,在沉着稳重的石质中透出灵动之气,体现出古代匠人举重若轻的自信,反映了他们高超的建筑水平和独到的审美眼光。门楼有两根金柱,为花岗岩方石柱,高耸挺拔,有顶天立地的英雄之气,支撑了整座梁架结构,为会馆营造了气魄高雅、壮观无比的开阔空间。

正殿檐柱为花岗岩方石柱,抹角设计工艺,上书对联“水德配天镇西粤无殊南海,母仪称后对螺岭如在羊城”。此联思乡之气扑面而来,体现着会馆对前来议事、住宿的粤商的精神抚慰,揭示出会馆并不是一座冰冷的建筑,而是一个充满人文关怀的精神家园。

英家会馆的大门别具特色,整个大门镶花岗岩门框,坚固厚实,不同凡响,营造出整座建筑的庄严氛围,显示着会馆在粤商心中的价值与地位。同时,也在向当地人昭示粤商的团结协作精神。门框刻对联:“近俯湴潭涌宝燕,远环峻岭拥灵狮”,门额刻“粤东会馆”。联中既赞叹了会馆的美好景色,也蕴含了粤商祈祷吉祥如意、生意兴隆的思想,契合了会馆是做生意的主题。

3 匠心独运——石构件运用合理

英家会馆的石构件洋洋大观,有柱础、门框、门墩、台基、护栏等。柱础是古建筑中的着力点、支承点,承载和传递上部的负荷,并防止地面湿气腐蚀柱身。英家会馆的柱础全为石材,达到了力与美的高度契合。会馆中所有柱础材质相同而形制不同,宛如一座柱础艺术馆。门楼檐柱柱础为方形,共有四层,每层独立一件,四件套叠,承载柱身和檐重。第一层为覆斗几式,体制最大,放在最下方,浮雕云纹,传递出轻盈飘逸的气息;第二层稍小,雕花草纹,轻巧细致;第三、四层为素基座式,简朴端庄。纵观这四层柱础,由大至小,由华丽至简朴,于同中求异、异中有同。正殿檐柱柱础为两层叠套。第一层是覆斗式几型,稳当有力,浮雕水纹。老子《道德经》云:上善若水,因此,水被世人赋予了厚德载物、海纳百川的寓意。水纹刻在山石上,有福山寿海,江山永固之愿,传递出粤商对未来的祈祷。第二层是复合式,底部浮雕太阳,周边光芒环绕,与第一层的水纹呼应,形成“海上日出”的磅礴气象,启示后人心胸远大、眼界开阔。上部为素瓜楞式,中间为收缩进去的束腰,线条简明流畅,轻纤端庄。正殿前金柱柱础为八角鼓式,浮雕花草、鼓钉。花草只有廖廖数笔,便形神兼具。花草在对角处聚集,形成对称美。鼓钉分上下两层,遍绕鼓身。正殿后金柱为八角鼓式,浮雕瓜果纹。

此外,会馆台基、天井、檐廊、护栏均为青石板。历经风雨,圆润光泽。台基以青石条铺就,充分利用了石材的长处,虽经近三百年踏踩擦磨,仍完好如新;天井、檐廊以青石板镶嵌,发挥了石材易干爽的特色,光洁平滑,排水迅速,不会造成积水沾湿行人。护栏设在门楼及正殿的台阶两边,门楼护栏以整块石材雕成鼓拳状,远看如一对拳头,暗含镇守之意;正殿护栏雕成水纹状,远看如同一双手,极尽呵护之情,体现出设计施工者的玲珑匠心。

石雕是英家会馆另一精美的艺术卷帙。门楼前枋上刻瑞兽麒麟,一左一右,互为呼应。麒麟是吉祥神宠,主太平、长寿,与凤、龟、龙并称为“四灵”,设计者把它放置于此,寓意不言而喻。该麒麟高额、圆耳、凸眼、宽嘴、厚鼻,一派天真憨态;项下饰以流苏响铃,身体粗短壮实,周身饰华美花纹;尾圆短,萌态毕露;四肢厚实,前肢伏下,后肢曲起,俯视芸芸众生。因麒麟高居枋上,前肢伏下凸眼看人,自己人看了,感觉到麒麟在欢迎保佑,则心生回护暖意;外人看了,感觉到麒麟在威吓震慑,则心生敬畏惮意。同一麒麟,角度不同,感受亦不同,令人拍案叫绝。此外,石枋、石柱础、石门框均有石雕图案,既是建筑构件,又是艺术珍品,琳琅满目,令人大开眼界。

4 石木结合——会馆建筑之典范

作为典型木石结构的古建筑,英家粤东会馆在建造上也大量使用了木制构架、构件、木雕,将木制工艺发挥到了极致。木构件主要包括梁架、立柱、枋、檩等。木制梁架结构以抬梁式和穿斗式混合,不用一钉一铆。门楼两柱六瓜十一檩,穿斗式梁架结构。借力承重横墙伸至前檐廊,瓜柱抬梁,瓜柱下骑梁身上托梁头,造型如同一个巨大的水滴,上细长下圆粗,线条流畅,既稳重气派又美观憨厚。前檐廊设有双步叠梁,梁上有斗拱、雀替、挂落等古建筑精致构件,显得庄重高雅、华丽宽敞。它们纵横交错、互相支承、层层传导,共同搭建出会馆稳固的结构空间,历经数百年风雨,屹立不倒。

正殿与门楼梁架结构同中有异,各具特色。正殿是金柱间施九架梁为承重架;粗、短、圆的瓜柱设在大梁上,层层叠叠,檩施力脊瓜柱、瓜柱,再传给下层梁,层层传递至金柱。木制构件之间榫卯连接,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稳固的整体。大梁又作了榫插入檐柱上,使整座建筑稳上加稳、固若金汤。会馆的设计充分发挥了木材的轻盈优势,又结合了石材的坚固长处,缔造出稀世罕有的岭南古建筑,将稳固性与观赏性达到了完美结合。正殿金柱下均设石柱础,柱身漆红,有效防雨、防潮、防虫,应对岭南潮湿多雨、南风天多的气候。金柱木质坚硬如铁,以整根木料制成,拔地而起,古香古色,营造出气宇轩昂的殿堂空间。

英家粤东会馆的木制工艺不仅体现在气魄宏大的木制构架中,更蕴涵在丰富多彩的木雕装饰上。雕刻的内容有故事、鲜花、瓜果、百鸟、走兽、流云、水纹等,再配以漆彩、镏金等工艺,赋予了一块块木材鲜活的艺术生命,使会馆宛如一座壮丽多姿的民间艺术宝库。任岁月流逝,仍璀然生色。会馆内的木雕丰富传神,精致细腻的木雕装饰,多集聚在梁架和檐下,特别是叠梁、檐板、牛腿、斗拱、雀替、挂落等处的木雕,式样多变,华丽精美。

门楼前廊梁架浮雕是整座建筑最为出彩的木雕装饰,抬头望去,朱红底、镏金,金光灿灿,引人注目。浮雕的内容为人物历史故事,描绘的是一个盛大的武术集会场面,主人坐在高台上,两旁是锦衣华袍的文官谋士,台下是宾朋满场。出场的人物数量众多,气宇不凡:或身穿铠甲,头顶翎子;或手持长剑,威武勇猛;或战袍加身,威然而立;或手执羽扇,侃侃而谈;或抬手作揖,礼仪周全;或伸腿踏阶,狂放不羁……廖廖数刀,线条流畅清晰,将人物的神态、动作、心理描摹得活灵活现。

雀替等或雕人物,或雕流云,或雕花草缠枝,美轮美奂。门楼、正殿檐板雕花刻果,色彩鲜艳明丽,如同一幅幅美不胜收的画卷,凝聚着木雕艺术的精华。檐板图案内容丰富,选材极具岭南特色。瓜果类有芭蕉、葡萄、枇杷、石榴、桃子等各式岭南特产,寄托硕果绵绵、多子多孙的美好寓意。动物类有喜鹊、蝙蝠、鱼、猫等,象征喜事连连、多福多寿。植物类有松、梅、竹,述说着坚强、勇敢、高洁的精神追求。细腻传神的刀工再配以漆色点染,赋予了整座建筑沉甸甸的历史厚度和艺术深度。

综上不难发现,整座会馆建筑是建设在石材之上:台基、檐廊地板、天井、柱础,全为石制构件,有效应对了岭南多雨多潮的气候,风雨难侵;在檐柱、檐枋、门楼金柱、门框等支承重量的落点处,均设以石材,发挥了石材的坚固稳定优点,营造出安如泰山的建筑格局;梁架、檩、桁则使用木材,发挥其轻盈的长处,减轻压力。恰到好处的石雕、木雕工艺,则为整座建筑锦上添花。因此,英家粤东会馆是一座石木结合、技艺高超的古建筑典范。

5 会馆的保护利用

贺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的外省商人到此定居经商,各地的会馆也将各地的历史文化带到了贺州,形式各异、内容丰富的会馆文化与本土的文化融汇,极大地丰富了贺州的社会文化内涵。在新时期下,对于英家粤东会馆最好的保护就是合理利用,如果没有被合理有效地利用,就不会产生真正的社会价值,被破坏的命运迟早就会降临。而要合理有效地利用这些历史建筑,就必须将其纳入现代经济发展的体系之中。

1)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使之与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再通过旅游业的带动,逐渐产生经济及社会效益;

2)在文化部门的指导下,将其辟为专门性质的博物馆或陈列馆,以门票收入作为保护的基本费用。亦或利用其场地,开设有文化底蕴的茶庄、戏台,供人们休闲和娱乐。旧物新用,既可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又可广泛吸收社会力量用于古建保护,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下一步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只有使文物古建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和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它们的地位才会得到真正的稳固,才能最终实现保护与利用的双赢互动,这些精美的古建艺术才能够得到可持续的保护,更好的发挥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

[1] 唐择扶.贺州市志[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372.

[2] 侯宣杰.清代以来广西城镇会馆分布考析[J].中国地方志,2005,7(49):36.

[3] 罗哲文.中国古代建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247.

A analysis of Hezhou eastern Guangdong guild hall architectural features

Chen Longkui1Zhang Wei2

(1.Hezhou Department of Cultural Relics Administration, Hezhou 542899, China;2.Nanning Confusions Temple Museum, Nanning 530028, 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functions of Hezhou eastern Guangdong guild hall, describes the stone-wood combined architecture specialties of Hezhou eastern Guangdong guild hall, and explores ge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cultural factors of the architectural style, with a view to better protect and use guild hall architecture.

guild hall, stone-wood combination, architectural specialties, protection and utilization

1009-6825(2016)12-0015-02

2016-02-17

陈隆葵(1973- ),男,馆员; 张 伟(1983- ),男,馆员

TU-87

A

猜你喜欢
柱础门楼粤东
唐代宫廷建筑柱础石探析
太谷明清民居门楼类型特征浅析
“脚下的风景线”——柱础
绍兴地区传统柱础样式演变及保护研究
前门楼子九丈九
粤东剧界演变发展及其戏剧史意义
乐东古门楼
南汉国宫殿十六狮柱础石
清唱
中控签约中海油粤东LNG接收站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