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响思维你们有校歌,但你们还有校歌么?
我们打造完成的,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正在进行的,不一定是不容思辩的。任何一种文化必须做到开放,做到有容乃大,兼收并蓄,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专栏 教育创新思维
你们有校歌?
有!校长自豪地说,学校要求师生都要唱!
你们有校歌,但你们还有校歌么?
还有校歌么?校长很疑惑。
没错,你们有校歌,但是你们还有校歌么?是在问,你们还有其他的校歌么?
校歌还能有几首的么?校长很是不解。
怎么,谁说学校只能有一首校歌?世界很多名校都有自己的校歌(Alma Mater)。而除了正式校歌以外,还有多首用于节日庆典或体育比赛的非正式校歌或战歌(Fight Song)……
校歌是学校精神的生动元素,是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校歌是学校对内的号召和激励,对外的展示和宣言,反映的既有教育者的理想、要求、工作愿望,又有受教育者的梦想、追求和成长心声。
正如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名师生都有自己关于这所学校的感受与心声。既然如此,校歌不应限于一个人的单奏独唱,也不该止于一首歌的单曲循环。在共同的主题下,人人可以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表述、不一样的唱法、不一样的歌声。
我们需要歌曲凝聚共识,但共识不等同于表现形式的单调和刻板,而应该是内涵灵魂的一致与协调。钢琴、长号、小提琴,吹拉弹唱各有不同,但不同的音质却可以汇聚成和谐向上的交响。一首突显学校文化特质的校歌,可以代表学校精神的凝聚与沉淀;一组具有共同精神指向的校歌,却可以昭示校园文化的丰富繁盛。
“交响思维”告诉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校园是人人的校园,团队是人人的团队,舞台是人人的舞台。一所好的学校,一个优秀的团队,不能拘于一种声音、一段旋律,而是人人皆可发声,人人皆可参与。
十多年来,我们每年要集中培训数千名新教师。在逐步形成CMC新教师培训模式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思索,如何才能形成共同价值观。我们提出要创作属于这个团队的《教师之歌》,在有声的歌曲中突显无形的文化,实现心灵的凝聚。
数千名新教师毕业于不同的大学,生活在不同的省份,有着不同的习俗,经历不同的境遇。我们提出,《教师之歌》只是一个大标题,成长有很多版本,青春有很多版本。在青春的舞台上,人人都是主角,人人都可以写歌谱曲。
十多年里,大家一直在写歌、唱歌。每一首歌,都成为这支团队文化传承的一部分。学员集合时,数千人合唱《教师之歌·扬帆起航》:“肩负使命扬帆起航,到乡村去播种人生希望……不畏艰难永远向前,从教经历终身财富,为天下桃李芬芳……”场面蔚为壮观;携手从教中,有学员写下《教师之歌·因为爱》:“昨天我们不曾相识,爱的呼唤让我们在一起;今天我们在爱中携手,同去谱写爱的乐章。朝着共同的理想,灿烂的明天,并肩双双飞……”情境温馨浪漫。
这些年来,不断有新教师加入到写歌、谱曲的行列。在一起写、一起唱的过程中,大家发自内心地感受到这个团队是属于自己的团队;每一首歌,都是他们对这个团队的真切感受和真情诉说;每一个人,都能从不同的歌曲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和情感注脚。
“交响思维”告诉教育管理者和教师,在管理和教学的过程中,要善于统筹协调,兼容并包,让不同的声音和谐共鸣。
我曾经给一所乡村小学写校歌,请老师们自己谱曲。老师们也有谱写歌曲的积极性。校长最开始有顾虑,担心万一哪位老师谱得不好,最后不用,岂不挫伤了她的积极性。最后两位音乐老师谱曲。一位谱得悠扬绵长,一位谱得青春时尚。每人有自己的理解。最后用谁不用谁的?大家很犯难。
我说,谁规定一首歌只能有一种旋律?歌词不是有一句“二十年后再相会,重逢春风里”吗?这首歌就让它有两个版本,悠扬绵长的曲子是二十年前正在求学的孩子们唱的,青春时尚的旋律是二十年后长大了的孩子们唱的。孩子们把两个版本结合起来唱,扮演了现在的他们和未来的他们,效果非常好,在全省黄鹤美育节获了奖。更重要的是,两位老师都感到由衷的高兴,他们都参与到校歌的创作之中,他们的劳动都得到充分的接纳与尊重。
人人都是学校交响乐谱中不可或缺的音符,人人都有义务参与学校的建设与发展,人人都有权利发挥自己的能动性和创造力。一所好的学校,不仅仅是校歌的创作,其实校刊的题名,校训的提炼,校铭的升华,都可以让师生共同参与。我曾联系过一所学校。校园墙壁上不再仅仅是一排由校长和老师总结提炼出来的校训,在校训下面的空间,还有孩子们结合自己对校训的理解,写下的学生版的“校训”。校刊的刊名,不再是电脑固定生成的黑体,每一期都可以由不同的孩子用不同的字体去题写。学生们在感受校园文化的过程中,会意识到自己其实也可以参与这种文化,丰富这种文化,他们会更加主动积极地融入其中。
“交响思维”告诉教育管理者和教师,要打破固有思维。谁说校歌只能有一曲?谁说一曲校歌就能唱出所有人的心声?谁说当年的一曲校歌就适合于当下的师生?我们打造完成的,不一定是一成不变的;我们正在进行的,不一定是不容思辩的。任何一种文化必须做到开放,做到有容乃大,兼收并蓄,与时俱进,才能更好地生存与发展。
我们鼓励大家都来写校歌,其实更大层面的意义在于,避免在长期教育活动中服从“唯一答案”,倡导在各种场景下的“多方交融”。校园文化一定是丰富的,而不是单调的;一定是复合的,而不是孤立的;一定是多层的,而不是片面的;一定是发展的,而不是静止的。
试问,如果连一校之歌都可以让人人参与创作,这所学校还有什么不能让大家参与进来? 校园文化只有更多地考虑到人的因素,让尽可能多的人,乃至让每个人在这种文化氛围中都与之发生更大的关联,才能成为有生命力的文化、有生长力的文化、有生活力的文化。而这种关联,不再只是自上而下的,而是平等互动的;不再只是外在指定的,而是由内焕发的;不再只是让师生被动接受的,而是使全校主动参与的;不再只是“你给我的,你要求的”,而是“我参与的,我创造的”。如果全校师生都投入到校园共同建设之中,学校是歌声的海洋,校园文化也是百花齐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