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学句,“图”促表达

2016-04-07 01:28浙江奉化市实验小学315500李秀蕾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4期
关键词:学段句式导图

浙江奉化市实验小学(315500)李秀蕾



读“图”学句,“图”促表达

浙江奉化市实验小学(315500)李秀蕾

[摘要]照样子说(写)句子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虽然教师对如何写一个完整、规范的句子“心中有数”,但是学生却“眼前无路”。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示工具,契合第一学段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教师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从“图识句式”到“图说句子”到“图促表达”,实现从句式的抽象概念到形象表现的跨越,从学习句式到学会表达的发展,提高了学生基本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思维导图句子教学第一学段

在语言学中,句子是语言最小的交际单位,是表达“文从字顺”的基础。于是,写好一个句子就成了学生学习书面表达的第一步。现行的人教版一、二年级教材里,经常在一篇文章或一组文章后面出现“读读说说”或是“我会读”“说一说”之类的题目,将这一课或是这一组课文中出现的某一个句子(句式)摘出来,请学生读一读或是照样子说一说、写一写。这其实就是第一学段语文教学的一个常规项目——照样子说(写)句子,其本质就是一种模仿。学生通过模仿句子的成分、语序来认识句子,并学习用完整、规范的句子进行表达。只是,照样子说(写)句子中的“样子”究竟指什么呢?

显然,学生需要模仿的这个“样子”不仅仅是指外在呈现的某一个具体的句子,更是指内在蕴藏的抽象的句式。对这一点,教师都是“心中有数”的。只是受到认知能力的限制,第一学段的学生大多看到的是句子的表象而不是内在。师生之间的这一认知差距,使得照样子说(写)句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有目标无方法、有要求无指导,教师对写一个完整、规范的句子“心中有数”,学生却“眼前无路”。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实现句式从抽象概念到形象表现的跨越。此时,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图示工具,既契合第一学段学生形象思维强的特点,迎合他们对“图”的喜爱和解说能力,又在抽象与形象之间架起了互通的桥梁。于是,借助思维导图辅助句子教学就应运而生。

思维导图有多种绘制模式:辐射模式、聚敛模式、环状模式、线性模式和综合模式等。而用于辅助句子教学的多是线性模式。同时,在第一学段的语文课堂里,教师也可以直接用不同颜色的词卡代替绘图。进行句子教学时,“思维导图”这个高度概念化的名称也可以用简单的“图”来代替,甚至可以省略不提。

一、呈“图”识句式

第一学段的句子教学,重在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句子概念,尤其是引导学生认识单句的基本句型,一般以主谓句为主,如“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以及是字句、把字句、被字句、有字句等句式。对此,思维导图清晰的条理性,能直观地呈现句子的构成,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句子概念。当然,对第一学段的学生不能进行机械的分析,而要通过大量同类句式的举例和对比,让学生自行比较、发现、归纳,并最终认识句式。因此,导图的呈现方式,就需要教师动点小脑筋。

(一)逐“格”出示拼成“图”

拼图玩具多是由一格一格的碎片按照一定的顺序拼贴而成。而在“谁干什么”“什么怎么样”这样的二素句中,每一个词语或是短语就像是一格。思维导图就可以像玩拼图玩具一样,一格一格地有序出示,最后拼成一个完整的“图”。

例如,人教版教材第一册《在家里》一文中的“爸爸在看报,妈妈在看电视”就是非常典型的二素句“谁干什么”。在这之前,这一形式的二素句已经出现了好几次了,而这篇短文的后面,教材还附上了这样一道问题:“说一说: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并放了五幅图片供学生参考。显然,二素句“谁干什么”就是这一课中最需要关注的句子。

在指导小朋友读好了教材中的语段之后,教师与学生玩“对口令”的游戏。

师:谁在看报?

生:爸爸在看报。

(教师板贴红色词卡“爸爸”)

师:爸爸干什么?

生:爸爸在看报。

(教师板贴蓝色词卡“在看报”)

师:谁在看电视?

生:妈妈在看电视。

(教师板贴红色词卡“妈妈”)

师:妈妈干什么?

生:妈妈在看电视。

(教师板贴蓝色词卡“在看电视”)

师:仔细看看这些词卡,原来红色的词卡都在告诉我们——

生:谁。

师:蓝色的词卡都在告诉我们——

生:他在干什么。

如此多个回合的师生互动,加之黑板上呈现的红、蓝两色对比鲜明的词卡,学生很容易就能发现,这句话其实就是在讲“谁”和“在干什么”。这样,他们就对构成二素句的这两个主要元素有了初步的认知。而此时黑板上所呈现的红、蓝两色词卡,也已将“谁+在干什么”这一句式清晰地图解了出来。

(二)选“格”组合配成“图”

是字句、把字句、被字句、有字句等句式中,都有一个标志性的内容,如“是”“把”“被”“有”。拎出了这个关键元素,其他句子元素只要经过挑选、合理组合,就能搭配成一个相应的句子。这就像用合理的组合方式,把彼此适宜的“格”搭配成“图”。

如,人教版教材第二册《小白兔和小灰兔》,课文中出现了五个把字句。当学生用自己的语言介绍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在故事中的不同表现后,教师强调:很多小朋友在介绍的时候都不约而同地用到了一个神奇的字——“把”。

(PPT出示词卡:地、白菜、窗户,吃完、打开、翻松)

师:仔细看哦,这个神奇的“把”字开始要发挥它的魔力了。

(PPT中,“地”被吸到“把”之后)

师:瞧,第一个词被它吸过去了,第二个词很快也要被吸过去了,该是谁呢?

生:翻松!

(PPT中,“翻松”跟到了“地”的后面。教师继续用这样的方式带学生连词成短语:把窗户打开、把白菜吃完)

师:如果我们在前面加个什么人,这就变成了——

(PPT中,“小白兔”出现在了“把”之前)

生:变成了一个句子。

师:瞧,这个“把”字不仅能把一个个词语组合起来,还能轻轻松松地变成了一个句子,帮我们把话说清楚。这样的句子,我们就叫它“把字句”。

通过选“格”组合,实现了“词→短语→句”的演变。在一步步展现把字句构成的同时,学生在自己的脑海中模模糊糊地意识到,“把”之前会有一个主动支配的人物,“把”之后就是什么东西怎么样。如此,也就逐步建立把字句的句式结构“谁+把+什么+怎么样”。

二、读“图”说句子

呈现思维导图,使学生对“图”所蕴藏的句式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再用思维导图,为学生积累语言创设平台,使句子的读与写之间、概念的抽象与形象之间联系更为紧密。

(一)以“图”找句

从句子到导图,是一个归纳、聚焦的过程;从导图到句子,则是一个演绎、推移、转嫁的过程。如,在呈现把字句的思维图示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带着自己归纳的思维图示,去找课文中、教材外的其他把字句。在说“图”找句的过程中,学生对把字句的感知得到了进一步加强,对句式的认知也更为牢固。

(二)拼“图”说句

如果说,以“图”找句中的句子是既定存在的,那么,拼“图”说句中的句子,就是学生自己创生的。

在人教版教材第三册《秋天的图画》一课中,出现了多个主谓复合句式:“梨树挂起金黄的灯笼。苹果露出红红的脸颊。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举起燃烧的火把。”课后,教师给了学生四人小组一个信封,信封里有“橘子、棉花……“挂起、露出……”“金黄的灯笼、雪白的肚皮……”等词语(短语),让学生小组内进行拼“图”游戏,拼成功后,将句子说给大家听。

当然,像这样的拼“图”游戏还可以不断翻新花样。比如,教师提供三个词语袋,分别是“谁”“哪里”“干什么”。学生随机抽取三个词语袋中的词卡各一张,然后组成一个“谁在哪里干什么”的三素句。如果组合的句子搭配得当、构成合理,那么其他学生鼓掌通过,游戏成功。

无论何种形式,在游戏中,学生总是一次次地经历着“图式复现——转图为句”的认知过程,为接下来能够有效地实践和运用句子铺设台阶。

(三)读“图”换句

当构成句子的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排列时,就组成了一个规范的句子;有时候,当顺序进行合理的调换,句子就可以发生改变。为了丰富学生的表达句式,提升表达能力,语文课堂上经常会进行句式的转换练习。第一学段的学生,需要学习“是字句”和“把字句”的转换。这时候,机械的操练和生涩地讲解显然无法让学生体会到句子转换的秘妙,而思维导图却能顺应学生的思维特点,将转换的秘妙直观有序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下图:

从上图中,学生能够非常直接地发现,原来“是字句”的转换,其实就是前后两个句子元素调换一下位置而已。又如下图:

(把字句和被字句的转换)

当然,由于词语自身外延的范围不同,并不是所有的句式都可以进行这样简单的转换。比如,是字句中,“我是中国人”这类的句子就不可以实现转换。这时,教师也可以借助导图让学生明白这一点。

三、绘“图”促表达

从“图解句式”到“图说句子”,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初步感知了句式的内在逻辑,也能尝试着说(写)一个句子,但这还不够。思维导图的介入,其最终目的是要避免重蹈传统仿写“一还是一”的覆辙。因此,让学生由依靠“图”发展为绘制“图”、运用“图”,这是思维导图辅助句子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人教版教材第四册《三个儿子》中,有一道“读读说说”课后题,让学生仿照课文中的语言,写一组句子:

一个(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个(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此,笔者引导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做了一次小练笔。

第一步:盲写。教师不做提示,让学生自己根据题目写句子。教材给出的例句中,每个句子都包含了三个内容:谁+干什么+干得怎么样。但是,大多数学生只能发现前两个内容,而容易忽略后一个内容。这样的句子就只能实现完整、规范,而做不到具体。

第二步:绘图。教师将学生的盲写语段与课文例句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绘制出例句中隐含的“图”,并最终呈现如下结果:

通过绘制思维导图,学生能较为直观地看出自己盲写语段中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修改做好铺垫。

第三步:修改。学生依据自己绘制的“图”,修改自己的练笔。到这一步,学生已经能较为自如地写下三个完整而又具体的句子,形成了一组较有画面感的句群。

有了思维导图的辅助教学,学生学习句子就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大大降低了将句子说(写)完整、规范,甚至说(写)具体的学习难度。这既是学生进行有效表达的需要,更是出自引导学生清晰自身思维路径的考量。如此,离实现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更进一步了吧。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使用手册[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2]张敏华.思维导图与小学语文教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5.

[3]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责编韦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4-021

猜你喜欢
学段句式导图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例析wh-ever句式中的常见考点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第6章 一次函数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湖州试行普通高中学校学段制
特殊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