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惧降低跨期选择的耐心吗?——来自行为实验的证据*

2016-04-07 05:27佘升翔郑小伟杨姗姗
心理学探新 2016年1期
关键词:恐惧

佘升翔,郑小伟,周 劼,杨姗姗

(1.桂林理工大学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桂林 541004;3.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汉中 723000)



恐惧降低跨期选择的耐心吗?——来自行为实验的证据*

佘升翔1,2,郑小伟2,周劼3,杨姗姗2

(1.桂林理工大学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桂林 541004;2.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桂林 541004;3.陕西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汉中 723000)

摘要:情绪是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但具体的恐惧情绪对跨期选择决策的影响还缺乏深入研究。在实验中,将大学生被试随机分配到恐惧组和中性组,他们在接受指定的情绪刺激后进行跨期选择,并获得与其偏好兼容的报酬。在此之前,两组被试在无情绪刺激下和虚拟回报条件下完成了同样的跨期选择任务。结果表明:(1)选择的视频能够有效地操纵恐惧情绪;(2)是否有真实回报并不影响被试的跨期选择行为;(3)基于组内和组间的比较都证明恐惧情绪显著地降低了等待的耐心,体现为更高的折现率,意味着恐惧者在获取金钱上更加短视。

关键词:恐惧;跨期选择;不耐心

1引言

虽然情绪在过去长期游离于经济管理研究的主流之外,但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它在人类的决策过程中有着举足重轻的作用,并掀起了一股研究的热潮(巴泽曼,2007;Lerner et al.,2015)。情绪对决策的影响也得到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并被认为是决策领域中未来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Hastie,2001),然而关于情绪对决策的复杂作用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巴泽曼,2007)。恐惧作为基本情绪之一,是一种生物心理活动状态。发展心理学家认为恐惧是对来自想象和现实中的威胁所有的正常反应,也是个体适应能力的主要表现之一以及个体发展中所需的组成部分(Gullone,2000)。恐惧情绪的产生不可避免,适度的恐惧情绪也有着重要的进化和适应功能,它能够警示危险和提醒防备。

跨期选择是行为决策及相关领域近二十年的研究热点之一。跨期选择指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收益或损失进行权衡决策,这往往涉及在更大更远和更小更近的回报中的取舍。跨期选择与人类心智的起源与机制密切相关,可能与一系列精神疾病密切关联,如各类成瘾行为、孤独症、暴饮暴食症等(梁竹苑,刘欢,2011)。人们经常面临跨期选择,比如个体常常需要权衡不同时期的支出与消费,政策制定者需要决定当期投资以减少将来的环境退化。有研究发现,那些能够控制即时满足的学龄前儿童比那些缺乏控制能力的学龄前儿童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更强的认知能力和社交能力,在考试中获得更高的分数,并且在成年后获得了更好的教育和经济成就(Mischel et al.,2011)。现代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早就指出,跨期选择不仅影响个人的健康、财富与幸福,甚至关系到一个国家经济的繁荣(Frederick et al.,2002)。近年来,有很多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情绪对于跨期选择决策的影响。Loewenstein和Prelec(1992)指出,情绪是在跨期选择中表现出不合理急躁行为的主要驱动力。Berns等(2007)也指出,去选择更多的远期回报而不是更少的当期回报需要决策者克服紧迫感。有研究发现,积极情绪会使人更加耐心(Ifcher & Zarghamee,2011;Pyone & Isen,2011)。根据情绪的效价理论(DeSteno et al.,2000;Forgas,1995),消极情绪会产生与积极情绪相反的作用,也就是使人变得不耐心。一些实验也提供了支持的证据,如曹亢等(2009)考察了高低状态焦虑者的延迟折扣率,发现高焦虑者更倾向于选择马上就能得到的小奖赏。Herman(2003)指出消极情绪可以引起“动机转移”,使得当前满足的欲望战胜了长期目标收益的吸引力。王鹏(2009)发现愉悦情绪使个体的时间距离敏感度降低,而悲伤情绪使个体的时间距离敏感度提高。Lerner等(2013)的实验研究发现悲伤(sadness)的人更不耐心,更倾向于立即获得回报。

然而,目前尚未发现有研究去关注恐惧情绪对跨期决策的影响。最近的研究发现相同效价的不同情绪可能对决策有相反的影响(Lerner et al.,2015),因此不能确认恐惧情绪对跨期选择将有何影响。这方面的研究有助于人们理解个体的决策过程,为有关的商业和政策提供决策依据。为此,该文试图运用对照实验来考察恐惧对跨期选择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的贡献,一方面验证了选择的视频片段激发恐惧的有效性,另一方面揭示了恐惧情绪的溢出效应,即激发的恐惧使人在跨期选择中变得更不耐心。

2研究假设

根据关于情绪和认知的概念模型,不难推断外界启动的恐惧情绪将影响个体随后的财务选择。心理学家描绘了大脑中的两套系统,系统Ⅰ(自主系统)的运行是无意识且快速的,不怎么费脑力、没有感觉,完全处于自主控制状态。系统Ⅱ(耗力系统)将注意力转移到需要费脑力的大脑活动上来,比如复杂的运算。系统2的运行通常与行为、选择和专注等主观体验相关联(卡尼曼,2012)。消极情绪更多地与系统Ⅱ思维有联系,对应的是冲动的、启发式的系统Ⅰ思维。Alloy和Abramson(1979)发现抑郁与更加准确的判断有关,并提出“抑郁但更明智”。悲伤情绪被发现能够降低认知偏差,比如过度自信、依赖陈规等。与中性情绪相比,恐惧情绪将刺激个体转向系统Ⅱ,更多地采用审慎的分析型思考,更能理性的权衡得失,从而降低不耐心。

但另一方面,有学者指出恐惧由损失感(sense of loss)引起,会激发一种奖赏置换(reward replacement,Lerner et al.,2004)的隐含目的,因而恐惧感可能产生一种紧迫感,让人在等待中更不耐心。此外,有实验研究发现,恐惧个体倾向于高估风险,偏向选择低风险的方案(Lerner & Keltner,2000,2001)。评价-倾向理论模型(Lerner et al.,2015)从认知-情绪交互的角度深入探究了恐惧情绪的认知结构及行为倾向,指出在恐惧的评价维度(不利的结果、不确定性和缺乏控制)中,不确定性是恐惧情绪的核心评价主题。因此,当人们处于恐惧情绪状态时,内心的不确定感加强,并倾向于降低环境中的不确定性。而很多研究发现,就回报而言,需要等待的时间越长意味着得不到的风险越大(Benzion et al.,1989;She et al.,2010)。这种时间隐含的不确定性反映在人类和动物的认知和行为上,对折现行为和自我控制有着深远的影响(Halevy,2008;Baucells & Heukamp,2012)。基于这些理由,可以推测恐惧会使人变得更不愿意等待。显然,关于恐惧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可以提出两个相互竞争的假设,接下来将通过实验研究来加以验证。

3实验研究

3.1被试与实验设计

实验对象为桂林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前后共130人被随机分配到恐惧组和中性对照组。剔除掉随意填写问卷的10个样本后,得到有效样本共120个,每组正好60人。在实验研究中,情绪诱发是否有效是研究成功的重要因素。Gross(1995)对比了几种诱发情绪的方式,如想象、图片展示和视频片段,结果表明影片启动情绪的效果最好。后来的关于情绪的实验研究大多采用观看视频的方式来诱导特定情绪(如Lerner et al.,2013)。因此,选择通过视频片段来诱发恐惧情绪。恐惧情绪组被试在昏暗的环境下观看一部惊悚预告片《冷瞳·贞子再现》,中性情绪对照组则观看一部无情绪内容的短片《帝企鹅日记》,该短片已经被验证过(靳霄,2009)。

情绪自评量表要求被试报告对19种情绪状态的感觉程度,包括恐惧(畏惧、害怕、紧张)和中性(没感觉、冷淡、无动于衷)。此外还有有趣、生气、无聊、愉快、沮丧、恶心、狂怒、悲观、开心、抓狂、作呕、反感(量表参照Jennifer et al.,2013)。采用9点李克特量表。

跨期选择任务借鉴已有的设计(Kirby et al.,1999),包括27个选择任务,要求被试在立即获得的回报(从11元至80元不等)和将来(1至6个星期后)获得的更大回报(从25元至85元不等)之间进行选择。为了方便实施,情绪量表和跨期选择任务都设计为网页形式(www.sojump.com)。该研究采用组内和组间相结合的单因素实验设计。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前后间隔的时间有两周。

阶段Ⅰ:基于虚拟回报的跨期选择任务。这个阶段不对被试进行情绪刺激,两组被试都需完成第一轮情绪自评量表,即测量了被试平常的情绪状态,这可以作为组内比较的基准。然后要求被试完成跨期选择任务,但事先说明是虚拟回报。通过这个阶段的实验,一方面获得了组内比较的基准数据,另一方面也让被试熟悉了情绪量表和跨期选择任务。为了避免熟悉效应,选择在两周后才开展阶段Ⅱ的实验。

阶段Ⅱ:基于真实回报的跨期选择任务。这个阶段的实验将实施情绪刺激,并采取真实回报来确保被试做出真实的选择。参照通行的做法,在观看视频前,两组被试都需要填写情绪自评量表,以获得第二轮基准情绪的数据。然后,恐惧组观看《冷瞳·贞子再现》,中性情绪对照组则观看《帝企鹅日记》。两组被试看完视频后,再完成第三轮情绪自评,紧接着完成跨期选择任务。

为了激励被试根据真实偏好做出选择,在第二阶段实验结束之后,遵循标准的行为经济学手段(Weber et al.,2007),随机抽选1/5的被试,然后从他们所做的27个选择任务中随机抽取一个,根据他们对两个选项的实际选择来确定他们的报酬。

3.2实验结果

参照Lerner等(2013)的做法,将19种情绪状态归类成6种情绪,分别为:恐惧、愉快、中性、悲伤、厌恶和愤怒情绪,然后将每个情绪词的评分求和加总。对恐惧情绪刺激前后的数据进行均值比较,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恐惧组观看视频前后的情绪强度比较(N=60)

从表1可知,恐惧组被试在观看视频后,报告的恐惧情绪明显高于观看前(均值=12.67>7.02,p=0.000,Cohen’s d=0.392),相应的,愉快情绪明显下降(均值=10.64<16.41,p=0.000,Cohen’s d=0.978)。此外,厌恶情绪也有一定程度的增加(均值=9.84>7.07,p=0.007,Cohen’s d=0.519)。其它的情绪(悲伤和愤怒)前后没有显著差异。这些情绪体验符合正常的心理反应,说明恐惧情绪的刺激是有效的。

对中性情绪对照组观看视频前后的情绪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中性情绪组的情绪没有明显变化(囿于篇幅,该数据没有报告)。此外,分别将恐惧组和中性组在2周前无情绪刺激下的情绪自评数据与观看视频后的情绪自评数据进行组内比较,如表2和表3所示:

表2 恐惧组情绪的组内比较(N=60)

表3 中性对照组情绪的组内比较(N=60)

从表2和表3得知,恐惧情绪组和中性情绪对照组的情绪数据经过组内对比分析后,可以得出,恐惧情绪组的恐惧、愉快、中性和厌恶情绪都有显著性变化,这与将被试在有情绪刺激下的前测和后测的情绪数据进行对比所得到的结果完全相符。中性情绪对照组被试的恐惧、悲伤和厌恶情绪有显著性变化,三种情绪的强度都变弱。

最后,将恐惧组和中性对照组观看视频后的情绪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恐惧组和中性对照组情绪的组间比较(N=60)

从表4可知,恐惧组和中性对照组报告的恐惧情绪有显著性差异(均值=7.72<12.70,p=0.000,Cohen’s d=0.820),并且恐惧组报告的愉快情绪也明显更低。此外,恐惧组被试报告的悲伤和厌恶情绪也强于对照组。

以上的操纵检验表明,恐惧情绪是最强烈的诱发情绪,但同时也伴随产生了厌恶情绪。令人恐惧的事物往往也令人感觉厌恶,这两种情绪的混合难以避免,但是很显然恐惧是主导的情绪(表现为数值最大)。根据情绪的评价理论,恐惧与厌恶有着共同的认知评价主题和倾向(Lerneretal.,2015)。实际上,它们都涉及对己不利的事件或物体,都导致个体产生逃离的行为倾向。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将厌恶归为恐惧情绪。

接下来通过组间和组内的对比分析,系统地考察恐惧情绪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在跨期选择时,有12名被试全部选择立即获得报酬,为了避免这种选择对结果的干扰,将这12名被试剔除。按照理性的观点,观看视频产生的情绪不应该影响财务决策(Lerneretal.,2013)。但是,结果发现了情绪的溢出效应。总体而言,恐惧组被试比中性对照组在跨期选择中更加的不耐心,也就是他们更愿意放弃将来的更大回报以获得立即的更小回报。使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将每个被试的选择拟合到一个指数折现函数,D(t)=δt,其中δ为年折现因子,它的值越小表示越不耐心*参数估计用到的MATLAB程序由加州大学河滨分校Li Ye博士提供。。基于平均年折现因子的比较见下表。

表5 组间年贴现因子δ的比较

表5比较了恐惧组与中性对照组的年折现因子。显然,与中性组对比,恐惧组被试更加不耐心(均值=0.0325<0.0667,中值=0.0001<0.0055,p=0.0358,Cohen’s d=0.412)。

表6比较了恐惧组和中性组被试分别在两个阶段的跨期选择行为。首先来看恐惧组被试,显然,他们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表现出显著不同的跨期偏好。他们在观看恐怖片视频后表现出的年平均贴现因子比没有观看视频时更高(均值=0.065>0.0325,中值=0.0111>0.0001,p=0.0468,Cohen’s d=0.397)。考虑到恐惧组被试的恐惧情绪操纵有效(见表2),这说明恐惧情绪影响了他们的跨期选择。作为对照,中性组被试虽然也经历过两轮跨期选择任务,但是他们并没有受到情绪的刺激,因此表现出的时间偏好没有显著差异。

此外,研究也发现不管是虚拟回报条件还是真实回报条件,被试者的跨期选择都表现出相同的规律,暗示他们在两种条件下都反映出真实的偏好。总而言之,无论是进行组间比较还是组内比较,恐惧情绪下的被试在跨期选择任务中都表现出更高的贴现程度,反映恐惧确实让人变得不耐心。

表6 组内年贴现因子δ的比较

4讨论与展望

该研究结合心理学和经济学方法,揭示了恐惧情绪对跨期选择行为的影响。与中性情绪状态相比,恐惧下的人们表现得更加短视,从而愿意放弃将来的更大回报以获得眼前的满足。Lerner等(2013)通过实验手段揭示了悲伤情绪也使人变得更不耐心,提出短视悲剧(Myopic misery)的概念。虽然恐惧与悲伤这两种消极情绪在影响人们的时间偏好上有着类似的效应,但并不一定出于同样的心理过程。他们认为悲伤与确定的损失感和失去感有关,在悲伤情绪下,个体有更强的动机去用眼前的满足来弥补心理上的损失感,修复自己的情绪。另一方面,悲伤也会使人在潜意识中强化当前的“物质自我(material self)”的重要性,因此更想要立即得到回报。某种意义上,恐惧也会导致心理损失,从而诱发补偿心理,导致“短视悲剧”。比如,有人看过一段关于喝酒危害的视频后,会半带戏谑的评论:好吓人呀,赶紧喝一杯压压惊!

但是,恐惧也可能通过影响人们的风险感知,进而影响跨期选择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表明,将来的回报具有内在的不确定性,即使实验方的承诺也不能完全消除这种不确定性(She et al.,2010;Baucells & Heukamp,2012)。也就是说,人们会感知到远期回报内在的风险。而基于评价-倾向理论的实验研究也揭示了恐惧情绪会使人高估风险(Lerner & Keltner,2000,2001),因此,恐惧对跨期选择的影响可能与这种时间风险认知过程有关。

恐惧对跨期选择的影响机制还需要更深入的研究,但这样的发现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就个人决策而言,当人们受到惊吓处于恐惧情绪状态时,应该在情绪平复后再进行跨期决策,比如投资和消费。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制定了一个冷静(cooling-off rule)规则,给予个体在三天之内取消某笔交易的权利,如不动产、保险和证券,这些交易往往发生在家庭成员死亡、事业或自然灾害之后(Lerner et al.,2013)。这个规则确保个体在重大决策时避免情绪的干扰。恐惧情绪对群体的影响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比如股票市场上的恐慌会导致非理性的清仓、杀跌。认识并降低情绪的影响对于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始终有着重要的涵义。

该研究作为一项探索性的实验研究,还存在一些局限。研究关注的是无关情绪的溢出效应,而不是决策中产生的相关情绪。理论上,后者对于决策的影响应当更强,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有必要考虑这种相关情绪。这要求研究者选择现实中的决策任务,如投资理财、薪酬选择等。在样本选取方面,也有必要从单一类型的大学生扩展为更有代表性的样本或特定群体,比如说,上班族、家庭主妇以及投资者。

参考文献

巴泽曼(Bazerman,M.H.).(2007).管理决策中的判断(杜伟宇,李同吉 译,第6版,p.1).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曹亢,徐艳.(2009).高低状态焦虑者的延迟折扣差异研究.科协论坛,11,371-374.

靳霄,邓光辉,经旻,林国志.(2009).视频材料诱发情绪的效果评价.心理学探新,29(6),83-87.

卡尼曼(Kahneman,D).(2012).思考,快与慢(胡晓姣,李爱民,何梦莹 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梁竹苑,刘欢.(2012).跨期选择的性质探索.心理科学进展,9(7),959-966.

王鹏,刘永芳.(2009).情绪对跨时选择的影响.心理科学,32(6),1318-1320.

Alloy,L.B.,& Abramson,L.Y.(1979).Judgment of contingency in depressed and nondepressed students:Sadder but wiser?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108,441-485.

Baucells,M.,& Heukamp,F.(2012).Probability and time trade-off.ManagementScience,58,831-842.

Benzion,U.,Rapoport,A.,& Yagil,J.(1989).Discount rates inferred from decisions:An experimental study.ManagementScience,35,270-284.

Berns,G.S.,Laibson,D.,& Loewenstein,G.(2007).Intertemporal choice—toward an integrative framework.TrendsinCognitiveSciences,11,482-488.

DeSteno,P.,& Wegenre,R.(2000).Beyond valence in the perception of likelihood:The role of emotion specificity.JournalofPersonalityandSocialPsychology,78,397-416.

Frederick,S.,Loewenstein,G.,& O’Donoghue,T.(2002).Time discounting and time preference:A critical review.JournalofEconomicLiterature,40,351-401.

Forgas.(1995).Mood and judgement:The affect infusion model(AIM).PsychologicalBulletin,117,39-66.

Gross,J.J.,& Levenson,R.W.(1995).Emotion elicitation using films.Cognition&Emotion,9,87-108.

Gullone,E.(2000).The development of normal fear.A century of research.ClinicalPsychologyReview,20(4),429-451.

Halevy,Y.(2008).Strotz meets Allais:Diminishing impatience and the certainty effect.AmericanEconomicReview,98,1145-1162.

Hastile,P.(2001).Problems for judgment and decision making.AnnualReviewPsychology,52(1),653-683.

Herman,C.P.,& Polivy,J.(2003).Dieting as an exercise in behavioral economics.In G.Loewenstein,R.F.Baumeister(Eds.),Timeanddecision:Economicandpsychologicalperspectivesonintertemporalchoice(pp.459-490).Russell Sage Foundation,New York.

Ifcher,J.,& Zarghamee,H.(2001).Happiness and time preference:The effect of positive affect in a random-assignment experiment.AmericanEconomicReview,101,3109-3129.

Kirby,K.N.,Petry,N.M.,& Bickel,W.K.(1999).Heroin addicts have higher discount rates for delayed rewards than nondrug-using controls.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128,78-87.

Lerner,J.S.,Li,Y.,Valdesolo,P.,& Kassam,K.S.(2015).Emotion and decision making.TheAnnualReviewofPsychology,66(33),1-33.

Lerner,J.S.,Li,Y.,& Elke,U.(2013).Weber.The financial cost of sadness.PsychologicalScience,24(1),72-79.

Lerner,J.S.,& Keltner,D.(2000).Beyond valence:Toward a model of emotion-specific influences on judgment and choice.Cognition&Emotion,14,473-493.

Lerner,J.S.,Small,D.A.,& Loewenstein,G.(2004).Heartstrings and purse strings:Carryover effects of emotions on economic decisions.PsychologicalScience,15,337-341.

Lerner,J.S.,& Keltner,D.(2001).Fear,anger,and risk.JournalofPersonality&SocialPsychology,81,146-159.

Loewenstein,G.,& Prelec,D.(1992).Anomalies in intertemporal choice:Evidence and an interpretation.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107,573-597.

Mischel,W.,Ayduk,O.,Berman,M.G.,Casey,B.J.,Gotlib,I.H.,Jonides,J.,Kross,E.,Teslovich,T.,Wilson,N.L.,Zayas,V.,& Shoda,Y.(2011).“Willpower” over the life span:Decomposing self-regulation.SocialCognitiveandAffectiveNeuroscience,6,252-256.

Pyone,J.S.,& Isen,A.M.(2011).Positive affect,intertemporal choice,and levels of thinking:Increasing consumers’ willingness to wait.JournalofMarketingResearch,48,532-543.

Raghunathan,R.,& Pham,M.T.(1999).All negative moods are not equal:Motivational influences of anxiety and sadness on decision making.OrganizationalBehaviorandHumanDecisionProcesses,79,56-77.

She,S.,Ma,C.,& Wu,D.(2010).General probability-time trade-off and intertemporal risk-value model.RiskAnalysis,30,421-431.

Weber,E.U.,Johnson,E.J.,Milch,K.F.,Chang,H.,Brodscholl,J.C.,& Goldstein,D.G.(2007).Asymmetric discounting in intertemporal choice:A query-theory account.PsychologicalScience,18,516-523.

Does Fear Increase Impatience in Inter-temporal Choice?Evidence from an Experiment

She Shengxiang1,2,Zheng Xiaowei2,Zhou Jie3,Yang Shanshan2

(1.Modern Enterprise Management Research Center of 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2.Guil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Guilin 541004;3.Shaan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Hanzhong 723000)

Abstract:Emotion is important in decision,whereas the effect of specific fear on inter-temporal choices remains unclear.In the experiments,participants were randomly assigned to fear-and neutral-state groups.They have to take inter-temporal choices tasks after stimulated by chosen video clips correspondingly,and then received incentive-compatible rewards.Before,the same tasks were completed with no real payoffs and without any emotion inductions.Results showed:(1)the chosen video clip could manipulate the emotion of fear;(2)whether or not provided real incentives had no influences on inter-temporal choices of the participants;(3)the fear increased impatience in terms of higher discount rates based on both between-and within-subject comparisons,which implied a myopic focus on obtaining money immediately instead of later.

Key words:fear;inter-temporal choice;impatience

中图分类号:B84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184(2016)01-0025-06

通讯作者:佘升翔,E-mail:shengxiangs@glut.edu.cn。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地区项目(71361004),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项目(SK13ZD021),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基金资助。

猜你喜欢
恐惧
与内心的恐惧交朋友
想象中的恐惧
被贫穷生活支配的恐惧
恐惧与勇气
住校记:她在梦里表达恐惧
恐惧更奇怪
恐惧
创作帮我忘记恐惧
恐惧的对立面
我们都会感到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