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晶 周新发
摘 要:医疗保险制度的健全性,是保障国家社会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以经济发展中等水平的黑龙江省宝清镇医疗保险制度为对象进行重点研究,从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的角度探讨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状况,为完善我国医疗制度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证研究成果。通过Logistic模型构建,结合该地区的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状况,实证分析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运行的总体满意度。在此基础上,从居民满意度的视角来分析医疗保险制度设计、实施方案有待完善的方面,并提出完善医疗保险制度与实施方案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Logistic模型
中图分类号:F84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020-06
引言
我国医疗保险改革起源于1998年,并先后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在城镇地区逐步取消了公费医疗制度,向着公平的医疗保险制度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虽然我国医疗保险制度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之处,医疗保险的改革依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而医疗保险又是具有地域性差异的,基于此,对城镇医疗保险的地域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成立至今已有二十二年,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参保率在不断提高,保障水平也日益完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在我国民生社稷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道路仍会面临挑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笔者对城镇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进行调研,了解他们对政策的满意度,并有效地获取了第一手调查数据和资料。本文的调研地点是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宝清镇,研究影响当地居民满意度的因素,并且运用实证模型对影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的因子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以促进我国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一、文献综述
国内一些学者针对我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做了相关的研究,并针对不同地区的特点提出了影响满意度的因素。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研究成果:季旭、林振平(2010)站在农民工的角度,对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满意度做出了评价。笔者以江苏省南京市25个单位的290位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得出了医保基金财务透明性、医药费用报销的范围以及报销的效率没有达到参加保险的农民工的期望。徐强(2012)基于2011年对全国4个省份1 600位居民的调查数据,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公众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态度和其影响因素。分层次分析了公众的满意度情况:个人的文化程度越高,对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越高;社会层面上,农村户口及西部地区人群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越高。翟绍果、徐顺锋(2013)采用描述性分析、交互分析以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镇江、东莞、成都、神木、银川5个地区的城乡居民医保经办服务满意度进行了调查。得出我国医保经办服务的整体满意度较低,管理主体混乱,各地经办水平不齐。唐凯琳(2014)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方法,调查影响广州大学生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意愿和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当地大学生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为84.07%,不愿意参保的主要三个原因是报销手续烦琐(41.50%),自认为身体健康无需看病(32.35%)以及报销项目过少(31.55%)。
从以上的文献研究成果来看,很多专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对影响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的因素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建议,对于我们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目前研究影响北方地区基本医疗保险满意度因素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文是基于这一研究视角,通过实地调研,来收集数据,对于不同影响因素对城镇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影响程度的实证研究,然后探讨提高城镇医疗保险满意度的对策。
二、研究样本
2000年8月31日,黑龙江省宝清县宝清镇医疗保险改革正式开始,在宝清镇相关单位的积极推动和努力下,经过几年的工作,宝清镇地区已经完成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全面覆盖,截至2014年初,全镇的参保率达到94%。同时,宝清镇多次调整了城镇医疗保险的实施方案,大幅度提高政府补助,不断提高报销比例,降低起付线,提高封顶线,使得参加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职工和居民受益度有了明显提高。
根据当地政府披露的数据可知,宝清镇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执行2万元,职工医疗费用报销比例为在职人员80%,退休人员85%。城镇职工大病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15.5万元;城镇居民大病统筹年度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8.6万元。截至2011年前三季度,宝清镇累计征缴城镇职工医保基金998万元,药费支出786万元,结余212万元,基金累计结余5 049万元(含国有、集体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一次性缴费);城镇居民共征缴医保基金350万元,药费支出280万元,结余70万元,累计结余316万元。①参保人民就医费用报销金额不断增加,参保人民获得的实惠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生活稳定。
为了再进一步了解真实情况,考察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落实情况,我们走乡访里,来到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发放城镇医疗保险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此次城镇医疗保险满意度调查问卷,我们采取了抽样调查的方式,共发放问卷调查210份,最后得到有效调查问卷203份。此次被调查者性别比例协调,分布均匀(男性:50.7%,女性:49.3%)。虽然最后完成的调查数据为203份,缺少7份,有效率为97%,但是被调查者都是随机挑选,他们对医疗保险制度所持有的观点和态度各不相同,基本代表了广大群众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和政策的看法。因此,可以大致认为这203个数据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可作为研究样本。
三、实证研究
(一)变量设定
本研究拟选择人民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作为被解释变量,设定影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的解释变量有:居民年龄(X1)、居民性别(X2)、居民职业类型(X3)、居民年收入(X4)、对城镇医疗保险政策了解程度(X5)、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服务水平(X6)、报销流程繁琐程度(X7)。我们一共选择这7个变量作为影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的主要因素,这既是基于对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归纳总结,也是在调查影响城镇医疗保险满意度因素的基础上做出的选择。
年龄(X1)——在年龄层面,假设个人可以继承一定的初始健康存量,该存量随年龄增长而减少。随着年龄上升,参合身体机能有所下降,患病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相对于年轻人来说,老年人对医疗资源的需求与利用率相对较高,从中受益的可能性也就越大。所以,老年人对医疗保障制度的需求更为迫切。因此假设年龄越大,其对医疗制度的满意度越高。
居民性别(X2)——性别不同,身体机能和性格特点存在很大差异,且对待同一事物的认可度不同。因此,居民性别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居民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
居民职业类型(X3)——一般来说职业类型越稳定,收入越稳定,同时公司会有各种福利和保障,老百姓对医疗制度的满意度会越好。因此假设职业越稳定(数值越小),满意度越高。
居民年收入(X4)——在收入层面,低收入者身体状况较差,支付能力和承受疾病风险能力较弱,需要通过医疗保险来抗御疾病风险,因此对医疗保险的依赖性较大,心理预期较高。而高收入者有更多的渠道来降低医疗风险,较少依赖医疗保障,故对医疗制度包容度比较大,所以倾向于做出更高的满意度评价。而且,从医疗资源利用公平性角度来看,高收入者比低收入者更倾向于提高医疗服务资源的利用率,也就是说,在医疗保险中高收入者可能比低收入者获得更多的好处,收入与其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成正比。
对城镇医疗保险政策了解程度(X5)——对城镇医疗保险政策的认知程度不同,人民对新农合了解度也就不同。
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服务水平(X6)——城镇医疗保险制度利国利民,为广大人民的提供了医疗保障,但是在推行这项政策时,必须努力提高医疗服务的水平。否则医院医疗服务水平跟不上,也会影响新农合满意度。
报销流程繁琐程度(X7)——报销手续的便利程度反映人民对报销手续的评价,城镇医疗保险报销手续过于繁杂、工作人员服务态度差、以及报账付款时间过长等问题,严重影响人民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
(二)模型建立与分析
由于人民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是一个离散非连续变量,因此不适用于常规的线性回归模型。因此,我们引入多项有序Logistic回归模型,来得到被解释变量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和影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的各个解释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下页表2所示)。
从下页表2的实证结果我们得出,性别(X2)、职业(X3)、年收入(X4)、对城镇医疗保险政策了解程度(X5)、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院的服务水平(X6)5个自变量通过假设检验(P值<0.1)。
通过以上实证分析,本文可得出如下结论:
1.通过补充Log-Log函数的定义可计算出,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一般的可能性最高(89.7%),非常满意(5.4%)和不满意(4.9%)的可能性较低。
2.性别(X2),即男性满意度比女性低80.2%,即女性满意度高于男性。
3.职业(X3),即政府机关人员对当地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最高。
4.年收入(X4),即年收入越高,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越高。
5.对城镇医疗保险政策了解程度(X5),对政策很了解比其他情况的满意度低99.1%;对政策比较了解比其他了解情况的满意度低88.8%;对当地政策听说过一点的满意度比其他情况低84.9%。可得,对当地医保政策越了解,对当地医保制度满意度越低。即,对当地医保政策的了解性与满意度成反比。
6.定点医院的服务水平(X6),即对就医方便性报中立态度的被调查者满意度最低,认为就医比较方便的对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最高。
四、提高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总体满意度的对策
基于以上对影响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的实证研究,本文认为可以针对影响镇医疗保险制度满意度的显著性因素,提出提高人民对城镇医疗保险制度的总体满意度的以下对策。
(一)深化收入分配改革
政府应该着手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截至2012年,宝清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达到18 673元,同比增长12%。①宝清镇的人均收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4%,由前文的实证分析结果得出收入越高,对医疗保险政策的满意度越高。因此,当地政府可以适度出台相关政策,比如上调工资增长基数线、控制物价水平和增加就业机会等方法来使居民实际可支配收入提高,从而提高当地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
(二)减少企事业单位医疗保险特权
公费医疗制度这种特权医疗制度,虽然黑龙江省已经将公费医疗制度并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当中,但是据了解,隐性的公费医疗制度在当地依然存在,比如一些机关单位退休的职工依然适用公费医疗制度,这种特权的存在,导致公平这一敏感话题变得突出。通过作者实证分析也看出,不同职业的群体,对医疗保险的满意度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当地政府应该尽可能减少各个职业人群之间的医疗保险待遇差距。
(三)加强医疗保险知识教育
前文实证分析得出,对医疗保险满意度和了解程度成反比。这种现象存在的原因为当地居民对医疗保险的了解程度大多来源于生病时的报销和咨询实践。由于他们之前缺乏对医疗保险知识的系统学习,导致他们在享受医疗保险权利时处处碰壁,进而产生了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因此,加强医疗保险知识教育尤为重要。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学校开展相应的宣传课程,鼓励医院进行相关的专题讲座,从学生抓起,从普通居民抓起,让人们正确认识和了解医保,做到全民懂医保,全民积极为医疗保险的健康发展献策。
(四)提高城镇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服务水平
首先,引进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医务人员能够提高当地医疗能力,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异地就医的麻烦,居民大部分疾病都可以就近就医,节约了时间和金钱。其次,加强内控。医院不仅要接受社会广大群众和相应监管机构的监管,也要建立有效的内控制度,营造崇尚医德的良好氛围,从而减少道德风险的产生。最后,加强内部教育。医院应该定期进行医疗保险相关制度的宣传,让工作人员全面了解医疗保险制度,更好地为广大患者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