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春华
摘要: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如果年报所反映出的财务信息十分漂亮,也能够吸引投资者继续持有和关注公司的股票。由此,投资者应在理性认识到传统财务报表局限性的同时,能通过合理选择分析方法来增强自身对财务信息的解读能力。对策包括:财务信息与备注信息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等。
关键词:财务指标 上市公司 有用性 对策
2016年随着我国证券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度后,投资者怎样客观理性的看待上市公司财务指标这一问题值得业界关注。从价值投资的理念出发,投资者购买某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其目的在于分享该公司未来成长中所收获的红利。即使对于我国A股市场中存在的大量投机客而言,理性客观的识别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也能使他们的资金安全边际得到足够的保障。从上市公司的角度出发,如果年报所反映出的财务信息十分漂亮,也能够吸引投资者继续持有和关注公司的股票。由此,投资者在理性认识到传统财务报表局限性的同时,应能通过合理选择分析方法来增强自身对财务信息的解读能力。正是基于这一点,本文在A股上市公司年报即将发布的时间点,就上述主题进行探讨。
一、问题的提出
上市公司向公众所展示的财务信息一般有这样几个项目:净利润、每股净资产、净资产收益率等。为此,笔者将针对这三项指标提出以下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解读“净利润”所应注意的问题
对于净利润,还需要关注它的现金流量,如果某上市公司净利润为正,但是它的经营现金流量为负,则需要引起投资者注意。出现这种情况的上市公司,往往存在着大量的应收账款或存货增加过快所致。该上市公司的应收账款和存货转化为现金存在着一种时间区间,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会使上市公司面临大量的不确定性风险。如,信用风险、存货跌价风险,另外还有就是财务报表上看不到的关联交易价格风险。所有这些都将可能使上市公司处于系统风险这种,寻求价值投资的投资者应引起重视。
(二)解读“每股净资产”所应注意的问题
每股净资产=期末净资产/期末普通股数,表示发行在外的普通股每一股份所代表的股东权益或账面权益。在解读这一财务指标时也需要注意,即净资产的实施内容。衡量一个企业的资产配置优劣状况的指标如,资产变现能力。然而,在当前实体经济普遍面临下行压力的情形下,上市公司所拥有的净资产的变现能力整体较弱。再者,净资产是以名义货币作为计算单位,名义货币也会因通胀率而发生币值本身的调整,所以依靠历史成本法所计算的净资产数值并不精确。与前面相关联的便是,每股净资产的数值较大并不代表着其资产投资回报率较高。
(三)解读“每股收益率”所应注意的问题
每股收益即每股盈利(EPS),又称每股税后利润、每股盈余,指税后利润与股本总数的比率。由于目前A股市场投资者都十分青睐“高送转”股票,所以公众普遍较为重视对每股收益率的解读。但这里也需要注意一个问题,即企业的盈利活动是在不断投入资产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意味着每股收益率应是一个动态指标。若是在年报中发现某上市公司的每股收益率较高,仍不能确定其全年的经营绩效,当然更不能成为企业未来经营业绩仍然良好的解释性变量。
二、增强财务指标有用性的策略
那么如何在现有的财务指标下,通过优化解读方法来提高识别效率呢。为此,笔者在这里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策略:
(一)财务信息与备注信息相结合
2016年A股市场全面实施注册制,无疑对那些渴望获得直接融资的企业存在利好,但却对于广大A股投资者来说则是“利空”。因此,投资者需要加强对财务信息进行识别的能力。笔者认为,将财务信息与备注信息相结合进行识别,则能帮助投资者更能全面的进行基本面分析。如,企业目前的主营业务范畴、企业正在进行的并购重组等。投资者根据借助国家政策面、行业整体发展状况、类似案例等信息,来更为客观的去识别财务信息的有效性与否。对A股市场中的投资者进行分类可得,其中以基本面分析为主线的投资者较为重视备注信息,而以技术面分析为主线的投资者却较为重视财务信息。由此,这里还存在着优化投资者决策理念的问题。
(二)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从目前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解读偏好来看,较为关注财务信息的量化指标,如对市盈率的指标解读,并习惯于通过由“每股收益乘以市盈率”来测算股价的合理区间。然而事实表明,且不说A股市场本身的波动性因素,上市公司仍可以进行财务技术处理来粉饰有关核心指标。因此,投资者需要综合应用定性和定量指标,只有在把握了公司基本经营现状的情形下,才能对财务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判断。对此,投资者可以在网上搜索有关公司的外围信息。
(三)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
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业务和财务活动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因此要注意进行动态分析,在弄清过去情况的基础上,分析当前情况的可能结果对恰当预测企业未来有一定帮助。但这里也需要指出,上市公司的许多核心指标都是基于历史成本核算法按时间节点累计而成,从中所获得的数据并不能对公司未来的成长性提供全面的支撑性材料。因此,投资者需要引起重视。另外,在识别有关企业净资产类的财务信息时,还需要从资产专用性特征上进行把握。如,以煤炭、冶金为代表的资源型企业尽管在“供给侧改革”中存在利好,但这类企业的资产专用性较强,进而变现能力较差。
另外,经营多种业务公司下存货或应收款周转率指标,必须剔除与存货或应收款周转不相关的收入与成本来计算,集团性公司单体资产负债率指标,应当调整关联方往来对资产或负债的影响,营业利润率剔除关联方承担费用等各类因素。只有调整后的指标才是有用指标,相关性指标。而且,同一公司纵向对比或同一集团内横向对比上述调整后的指标使用效果较好,而与外部公司比较则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调整效果不好,依然难以具有可比性。
三、问题的拓展
另外,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也值得投资者重视:
(一)财务报表所反映信息资源具有不完全性
财务报表所呈现的指标都是在正常程序下,能用货币进行评价的相关信息。其中,不仅涉及到货币币值波动问题,还涉及到可能存在大量的账外资产未能反映在财务报表中。再者,对于成长型企业而言,若是财务报表所反映出的固定资产比例过高,这不仅将增大企业资产折旧的压力,也会在未来的发展中制约企业的发展转型。
(二)财务报表对未来决策价值的不适应性
在上文中已经指出,财务报表所反映出的固定资产比例过高,或者高出行业平均水平,这样的每股资产价值并没有太大的意义。其理由在于,因资产专用性所带来的沉淀成本,将严重限制企业资产的流通性,而流通性不能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则意味着该企业的资产配置效率是相对低下的。从中也可以推测,该企业对配置投资者的资金也存在着盲目性和非理性的可能。另外,以历史成本作为核算指标,并无法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有用信息。
以上便是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随着各大上市公司年报的陆续出炉,投资者应在认真研究年报财务指标的同时,客观认识到部分财务信息的有用性,最终根据笔者所给出的思路来综合解读年报内容。
四、结束语
本文认为,投资者应在理性认识到传统财务报表局限性的同时,能通过合理选择分析方法来增强自身对财务信息的解读能力。在未来解读上市公司年报时,需要注意:财务信息与备注信息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动态分析与静态分析相结合等几项问题。
参考文献:
[1]曾晶.影响财务指标有用性的原因探析[J].会计之友,2007
[2]林华.财务指标分析的投资决策有用性——基于财务指标与奥尔森模型的实证研究[D]. 上海财经大学,2005
[3]耿红.试论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有效性[J].会计之友旬刊,2007
[4]李玮,李国玉,王杰.从财务指标角度研究企业成长性[J].江苏商论,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