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雅希
天津美院历史、发展与不断拓展的标志和见证
——景育民《柱体的延伸方式》“图像”解读
郭雅希
图像的本质在于以视觉的方式传递一种文化的信息,当来自不同地域和文化的图像进行重合与碰撞的时候就会产生出一种历史性的对话,景育民的雕塑《柱体的延伸方式》即是一例。他通过经典“图像”的挪用与嫁接,开创了一段思接千古的视觉文化旅程。
(一)包容开放、面向世界的标志和见证
每当看到天津美院的主楼,总要想到意大利罗马的万神殿——罗马式的穹顶与希腊式神庙的完美结合。这是方与圆的结合,平面与球体的结合,点、线、面的结合。这种建筑样式源于古代罗马,风行于欧洲,又在洋务运动和九国联军入津期间落户津门。早在20世纪初期即有的天津美院主楼,代表着中国天津早期吸纳西方文明的开放的文化态度,也代表着天津从九国联军入侵被动地接受西方文明到主动地向西方学习的见证。由此,这一建筑也成了天津美术学院极具特色的一个包容开放、面向世界的标志和见证。
(二)信息时代的标志和见证
天津美院的前身,从北洋女师范学堂(1906)到北洋女师范学校(1912),到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学校(1916)、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1929)、国立西北师范学院(1939)、河北师范学院(1949)、河北艺术师范学院(1958)、天津艺术学院(1973),再到天津美术学院(1980);从河北省立女子师范学院的图画系学生仅有二十几人(全院学生仅一百多人),到河北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的几十人,到天津美术学院创建初期的几百人,再到今天的四千余人的庞大规模;显然,原有的建筑已不能满足新时代的教育需求了。2001年春,天津美术学院为了适应新时代的教育、教学发展需要,对原主教学楼进行了落地重修的翻新改造。新的教学主楼在承继着这一开放的传统文化精神和原有样式的基础上又增设了全新的现代化教学功能和设备,于2002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这个在原有基础上翻新的主建筑是信息时代,是新的历史时期的标志,也代表着一个继往开来的见证。
(三)新旧历史时期交替的标志和见证
在这新旧交替之际,最能代表上一个时代,前一个历史时期的标志物即是天津美院主楼的爱奥尼亚柱式。她承载着从河北女子师范学院、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和天津美术学院发展的部分非常宝贵的基因,也承载着天津美院前一段历史发展的所有历程。伴随着一代又一代在这里工作和学习过的师生们的日日夜夜,这个老的“爱奥尼亚柱式”不仅与他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息息相关,与他们的情感脉脉相连,还标志着天津美院“新文化运动”的文化背景,脚踏东方面向西方的开放眼界和办学的支点、思想、精神、底蕴、指向以及办学的文化和整个办学的历程。天津美院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实力和成果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一步一步的脚印也都写在了这“爱奥尼亚柱式”上。
景育民 柱体的延伸方式
景育民的《柱体的延伸方式》就是利用这蕴含着沉甸甸的历史故事和丰富内涵的原有的“爱奥尼亚柱式”作为雕塑语言元素进行创作的。他将老建筑拆下来的“废柱子”巧妙地与铜质材料嫁接在一起,用铜质材料部分地复原“废柱子”已损的不完整的部分,创造了全新的与原有的“爱奥尼亚柱式”既相同又不相同的“柱子”。这新的、既与原有的“爱奥尼亚柱式”密不可分又完全符合“柱式”造型规则的材质延伸出来的新空间,标志着天津美院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个“新的历史时期”虽然在师资、教学、生源、教学设备、教学思想、教学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新的历史时期”所取得的一切成果都不是凭空产生的,没有前人的基础、前人的努力、前人的铺垫,还有深藏于地下的,或许并没有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的前辈们所做的所有的默默无闻的基础工作,“新的历史时期”“新空间”就不可能出现,更不可能有新的发展。
(一)《柱体的延伸方式》的“语言”“生态”与“社会”密码
材料是一种语言,对材料资源的选择与驾驭既需要智慧也需要专业上的功底,老建筑砖混材料残破的“爱奥尼亚柱式”与青铜材料相结合,显然,它是在述说着天津美院悠久的文化传承与现当代不断拓展的一切。
雕塑也是一种图像,解读图像的密码除了“语言”密码,还有“生态”密码和“社会”密码。从“生态”密码角度来看,《柱体的延伸方式》将废墟中残破的“爱奥尼亚柱式”作为雕塑主体的基础性元素,还体现了一种对老美院生命状态——包括曾经为天津美院前身,河北师范学院、河北艺术师范学院、天津艺术学院有过重要贡献的退休老教师和有着怀旧心态的老校友们——的抚慰,可贵的是,她不是一种单纯的怀旧和抚慰,而是一种将消极失落的压抑向积极进取的乐观向往的转换;从“社会”密码的角度来看,老建筑砖混材料残破的“爱奥尼亚柱式”与青铜材料的悬殊反差,鲜明地表现出了天津美院从原有的经济形态向新的市场经济形态的跨越,不同时代特征所反映出来的既与过去有关又与过去完全不同的包括办学思想、办学设备、社会需求、价值取向的异样景象完全可以通过这种形态反映出来。
(二)现当代不断拓展的标志和见证
在这件雕塑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就是作者有意留出的一个“榫卯结构”。这是一个没有完全“楔”入的榫卯结构,是作者的“妙笔”,作者的亮点。它表面看来似“没有完成”,似不经意的一个“遗漏”,但实际上它既能从形式上增加一种丰富感,又能从主题上给人一个联想的“空间”——它预示着与传统的距离,预示着一种未知,预示着超越传统有着一个不可逃避的重要的,需要艰难努力才能把控的“环节”。景育民的这件《柱体的延伸方式》可以说是一件经典之作。表面看来,作为艺术家的景育民只是凭着一种直觉,凭着一种对当代艺术语境的个体抒发,但是这种“直觉”“抒发”以及作品样式之标的后面还深藏着广博的知识与学术素养,严谨地把握、驾驭材料和语言元素的能力,丰富成熟的创作经验,强烈的人文关怀以及对老美院的深厚的情感是作品之标的无形之本,没有这个无形之“本”,不可能有这有形之“标”。
图像是一种语言,每个时代都拥有丰富而多样的图像表现与记录,它们蕴含着丰富的意义,也肩负着揭露生命真相的哲学信仰,但更重要的是艺术家对“语言”形式的敏感,对“语言”元素精准的选择与锤炼。图像学家陈怀恩说过,描述或者重建那些因为时代变迁而逐渐被人们所遗忘的图像的内涵和意义,是为了能让那些非艺术类的专家、学者们理解这些艺术品的精神和实质的内容。2010至2013年,中央电视台“记录中国”九集大型人文纪录片《五大道》的摄制组在天津拍摄期间敏锐地发现了安置在天津美院“教学主楼”前院右侧的《柱体的延伸方式》,将其从各个角度拍摄了下来,2014年,《五大道》在中央电视台首播,《柱体的延伸方式》出现在第八集《启蒙》一集,与这件作品同时出现的解说词是这样说的:“残缺的石柱镌刻着校园的变迁,90年的时间里11次更改校名。”它记载了天津美院前身经历了近一个世纪的历史、文化、教育、运动、情感和启蒙的信息,难怪天津美院历届毕业的学生和往届看望母校的学子看到这件雕塑都由衷地有一种亲切感,都愿意在这件作品前合影留念,历届学生的毕业创作也常常可以看到《柱体的延伸方式》作为天津美院的标志出现在他的作品之中。
处于我们现在这个时代——以图像作为思维的工具的时代——《柱体的延伸方式》已不仅仅是一件雕塑作品,她已经成为中西文化碰撞的视觉图像旅程以及天津美院历史、发展和拓展的标志和见证。
2004至2014年,《柱体的延伸方式》置于天津美院主教学楼右侧的草坪上,2014年这件雕塑被移置到主教学楼的后院。
第一稿2005年1月
第二稿2014年7月
第三稿2015年8月
郭雅希:天津美术学院艺术与人文学院教授
Symbol and Witness of the History, Development and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ianji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terpretation of the “Image” of Jing Yumin’s Extension Mode of Columns
Guo Ya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