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
——以贵州亻革家人哈冲节为例

2016-04-06 08:10孙月桦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0期
关键词:芦笙祭祖族群

孙月桦,安 芮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
——以贵州亻革家人哈冲节为例

孙月桦,安 芮

(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在全球化语境下,节日作为民族文化表现的重要符号,不可避免地发生现代转型。以贵州亻革家人为例,探析少数民族节日符号实现现代转型的两个途径:一、节庆时间向国家法定节日集中,甚至与国家纪念日重合;二、庆典内容与多种文化符号融合,并向主流话语靠近。揭示生计方式的转变、市场和政府的双重作用、特殊民族身份的影响,是其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动力。

亻革家人;节日符号;现代转型

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的文化面临着现代化的变迁和转型。同样,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也面临着文化的现代化转型。尤其在“改革开放”、“西部大开发”的政策引导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少数民族的节日符号作为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元素,也在经历着现代化转型。关凯在《现代化与少数民族的文化变迁》中指出,在社会现代化对传统文化带来巨大的冲击之下,少数民族对这种“现代化”的认同至关重要,甚至影响到少数民族文化“现代化”走向适应还是抵制。甘代军、李银兵在《金钱、权力与文化:节日现代性的建构与解构》指出传统节日被金钱、权力重构的困境。阿兰·图雷纳(Alain Touraina)在《20世纪的社会转型》中为这种困境给出了他的回答,“我们惯于称之为现代性、人道主义或民主的东西,请许可我重复一句,其特征乃是整合,决不是如某些人所声称的那种一分子对另一分子的侵略和胜利”[1]。李德建具体解读贵州苗族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对于这种“整合”特征予以回应。笔者欲通过解读贵州亻革家人节日符号在现代转型中的表现及动力,探索如何转型才能推动少数民族节日符号“现代化”走上规律的、科学的轨道。

一、亻革家人的传统节日符号

贵州亻革家人,旧称“仡兜”,为待识别民族共同体,主要分布在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凯里市、黄平县两地,总人数约5万人,拥有自己的语言,有精湛的蜡染艺术,保存有“阴阳两系”社会组织制度①“阴阳两系”,亻革家人的基本社会组织。阴系成员通过“蛋卜”决定。成员包括阴族长“央嘎”、芦笙师“秧更”、“常颇”、阴族长大小助手“典老”、“典汝”。其中阴族长兼任祭祖师,精通祭祀,只有他能主持祭祖大典。阳系成员通过选举产生,成员包括阳族长,以及五个大房房长。阴系领导主要管理祭祀相关的事务,阳系领导主要管理日常事务。涉及到族中大事,需聚齐阴阳两系领导成员商议。,独特的宗教信仰。

亻革家人的节日有很多,从时间的角度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通过“蛋卜”决定举行时间的哈冲节;第二类则是按汉族阴历历法计的节日,包括一月踩亲节,二月二祭桥节,三月“马日”,五月五端午节,七月十三吃新节,七月十六祭祖,九月九重阳节,岁末除夕等节日。其中“哈冲节”和踩亲节最为隆重。这些节日的形成与亻革家人所处的生态环境及其农耕生产紧密联系。

传统节日是一种文化表现。而传统节日符号是将传统节日抽象为符号系统。它是个别与一般的结合,兼具个体性与普遍性。一般情况下,一个少数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最具有本族群节日符号的代表性。而哈冲节正是亻革 家人最隆重的节日。哈冲节是亻革家人的大祭祖活动,其时间由“蛋卜”决定,通常几十年举办一次。如果家中有人久病不愈,会请来“央嘎”等人来进行“蛋卜”。央嘎拔三根茅草,对着刚生出的新鲜鸡蛋念“虼舍词”。念完后,将新鲜鸡蛋煮熟、剥去蛋壳,分为两半,去除蛋黄。之后,将蛋白对着光照看,蛋白显现出羽毛或鼓的影子则为祖宗显灵。“央嘎”为病人向祖先请愿,如果病人在三天内有所好转,则为祖先显灵庇佑,需举行大祭,也就是举行哈冲节。

哈冲节对人力、财力的消耗巨大。大祭祖需准备三年时间,同时需要选出新一届的阴系领导成员,并对其进行祭祀要领的传授和训练。财物方面,通常哈冲节所需要的米面粮油等物资,以及招待客人的花费由全村人共同负担。这笔开销是主祭的人家以及全村的一个沉重的经济包袱。所以,在廖氏枫香寨,历史悠久的亻革家人一共只举办过31届哈冲节,新中国建立以来只举办过两次。确定举行哈冲节后,完成阴系领导组织的换届,进入长达三年的准备阶段,期间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完成接鼓、买入黄牯牛、槌牛供牲、蒙“陪鼓”、训练芦笙师、准备祭祀相关物品等事项。哈冲节的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择吉日将祖鼓接至病主家中,过程中吹奏《迁徙词》、《放鼓》、《引路芦笙》、《抬鼓抬芦笙曲》、《跳芦笙》、《夜班芦笙》等芦笙词。然后,由五人带五把戥子②戥子,又称戥秤,是一种宋代刘承硅(据传)发明的衡量轻重的器具。,选购个头高大、毛色金黄的牯牛。购买过程及牵回家的过程都禁忌说“牛”,要讲为“雄象”、“牯象”。牛购入后,供养三年,不下田耕地。接下来,主人需同阴系领导成员一起,到山中选择香樟树、樱桃树、琵琶树各一棵。进行祭祀后,五人轮流砍树五斧,而后再请人进山砍树,并将树搬运回家。枇杷树、樱桃树和香樟树分别做成用以盛放祭品的木板,“牯牛桩”和“陪鼓”。上一届的芦笙师在250天内训练刚换届的新芦笙师,内容包括芦笙曲谱、词、舞步动作。同时村里人开始准备祭祀所需的衣帽、花冠帕、“常颇”、所披的毡袍和特制的毡帽等。待进入准备的第三年,将之前封闭的一切娱乐互动和禁忌都开放,将准备工作推进到验收阶段。大祭祖开始前最后阶段,要举行“牯牛”仪式。太阳下山时,由“常颇”用大号芦笙吹奏《培芦笙》的第一首曲《鹰翔》,标志大祭正式举行。芦笙队伍由村寨路口出发,一路吹奏芦笙曲行至主人家。完成十首芦笙曲的吹奏,大家开始吃晚饭。大祭祖期间,芦笙音响不能中断,男女“常颇”就端坐在特定的凳子上,一直到祭祖仪式全部结束,三天三夜不眠不动。

然后,大祭祖正式开始,时间为三天。第一天,天刚放亮即吹奏《放鼓》曲,将祖鼓放下;接着吹奏《抬芦笙抬鼓》曲,由两个将祖鼓抬出。路上吹《引路芦笙》,到达祭祖坪,将鼓悬挂在事先栽下两“丫”(樱桃木)之间的横梁上,一人去击鼓,芦笙队伍围鼓大转圈,跳舞,两人吹奏,全体跟随舞蹈。接下来连续三天都在祭祖坪进行祭祖活动。三天中必须吹奏完所有的二百五十多首曲。每一天的开头曲是这一天祭祖活动的宗旨,每一宗旨配以不同的仪式,三天各不相同。第一天吹奏《大芦笙中间》曲,夜间举行名为“摇摆鸡”的活动。砍一根长竹杆,由两人杠着,中间吊一只活母鸡,集中一批老年人在屋边,边摇摆活鸡边讲一些人类衍繁的顺口溜,边摇边讲,逗笑旁观者,直待大家兴尽而散。

第二天的开头曲是《寨女》曲和《伴鼓》曲,配以《解裙》曲和《询问衍繁》曲。当芦笙曲进入“来射目标准,来射目标中”两句时,由主人、祭祖师、大助手三人张弓,各人一支箭,都去射“发达鸟”。“发达鸟”,是一个模拟的女人像,这个女人像是请人专门事先画好在木板上的,届时将它带到祭祖坪的地上插好,三人各射一箭,以中乳头为吉利。在画发达鸟的同时,在主人院角修一马房,画一雄马图,与发达鸟一块置于马圈中。当日下午,吹《妻子忙解裙》曲,晚上芦笙师还有一个串寨的披裙活动。这一活动由芦笙师带上他的学徒,他自己披上未穿过的百褶裙,边吹边舞,每到一户,舞上一圈,他身后的随人,各人拿一根竹杆,把各户准备的肉穿成一串,在路上讲些性生活的顺口溜,碰着嫂叔还可以讲些笑话。这一活动也有人把它称为“扫寨”。“扫寨”结束,返回大祭祖的主人家,“扫”得来的肉食,交给祭祖的保管人。

第三天以吹《大虎踩坪》曲为宗旨。天黑尽后,吹奏《求雨》曲,以示与妖魔搏斗,待《求雨》曲收尾时,祭祖坪的人基本散尽。

大祭之后,需进行小祭。第四日清晨,由主人与部分阴系领导成员一起,将喂养三年的肥猪及亲房所养的两头肥猪宰杀洗净,摆在主人屋院中间,每头猪的背上骑有一只用耗子皮装进米糠做成的大耗子复制品。第五日,正式进行小祭祖,小祭与大祭基本仪式相似,所不同的只是芦笙队伍可坐着吹芦笙,不需一天到晚绕鼓舞步。小祭三日结束。

小祭结束后,次日中午举行接饭仪式,即请外村寨的人都去主人家领取糯米饭团。在第三日举行砍蔸仪式,即将砍来的芭茅草,分五根扎成一捆,栽在“竹房”旁边,由主人、祭祖师、大助手、小助手、提刀人,每人轮流砍一蔸(一捆),直至砍完。最后将牧马相、断蔸、女人象、伴鼓归置与竹篱笆中,结束整个祭祖活动①由于哈冲节举行时间的不确定性,笔者未能亲历该节日,关于该节日的田野材料由与阴族长的访谈和《贵州亻革家民族研究文集》(未公开出版)整理而来。。

少数民族节日符号作为“民族文化符号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所处原生崇拜、生态环境、生计方式、祈福消灾的表达。“哈冲节”作为亻革家人最隆重的节日,对此有较为集中的体现。“蛋卜”是亻革家人与祖先沟通的仪式。它以独特的仪式过程彰显出该族群对于祖先的崇拜。而在节日过程中所需要的香樟树、樱桃树、琵琶树、芭茅草、竹,与该族群所处的生态环境不无关系。“蛋卜”所需的蛋,祭祀所用的牛、猪、鸡,则体现了该族群的生计方式。芦笙曲《求雨》祈求风调雨顺,则彰显了该节日符号对于祈福消灾的表达。也正因如此,“哈冲节”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符号形式受到了本族群,乃至世界的关注。

二、亻革家人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

解放前,亻革家人可以说是在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体系之中。而今,越来越多的亻革家人纷纷走出村寨,来到城市务工,甚至定居。生计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节日符号也悄然发生改变,主要表现为举行节庆的时间和节庆内容的转型。

(一)节庆时间的变化主要有两个方面:集中时间举行节日庆典和庆典时间与国家节日或重要时间点重合。首先,一般举行庆典的时间集中在正月过年期间。每年过年期间,外出务工人士都回到家中。平日少有青壮年常驻的村寨,过年期间人最多,最齐。故全年的大型集会都集中在这段时间举行,以正月初二踩亲节、“二月二祭桥节”为代表。“二月二祭桥节”之后,该年则无大型的传统节日集会。即使按时令,还有三月的马日、五月的端午节等节庆,但因年轻人都已外出务工,缺乏参与的主要人群,而不再举办此类大型集会。其次,庆典时间的选择,与国家节日或国家重大纪念日重合。比如,亻革家人选择于2009年11月举行最重要的节日庆典——哈冲节,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为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周年。亻革家人认为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间举办新中国建立以来的第二届“哈冲”节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另外,2015年10月1日于凯里举行的“凯里市龙场镇看牛坪庆国庆芦笙节”并非传统历法的节日或通过“蛋卜”确定时间的哈冲节,但依旧选在国庆假日期间,并将该次节庆命名为“国庆芦笙节”。究其转变的原因:一方面,这与大部分青壮年人都进入城市工作,业余时间与国家法定假日一致不无关系;一方面,也彰显出对于国家权力的拥护。

(二)在节日内容方面则表现出多种文化符号的融合、以及与主流话语的靠近。一方面,在与多种文化符号融合的表现中,突出在受到流行文化符号的影响。流行文化融入传统节日符号主要体现在集会内容的增加与歌舞内容和形式的变迁中。

其一,亻革家传统集会,其内容大多以杀牛祭祖、开展集会、饮酒、对歌、跳舞为主,如沈痒,赵玉瓒版,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风俗》记载,“习俗质野,服用俭节,(一统志)尚信知礼。府志(指镇远府志)附郭土著之民,纯厚尚信,读书知礼三年一祭。境内夷民种类不一,其居山野者,曰洞人、曰杨黄、曰仡僚、曰仡头、曰沐僚、曰生苗、曰熟苗。其俗每三年一次,杀牛祭祖,尤尚端午、正月二节,男女会集饮酒,未婚者用唱和戏舞,情意合则为伉俪,不用媒妁焉。”据了解,80年代以前亻革家的节日活动多以山歌、跳舞、饮酒为主,80年代以后,多出斗牛、斗狗、走秀等等新项目。以2016年3月凯里市鱼洞村“二月二”祭桥节为例。“二月二祭桥节”庆祝时间从一天延长为三天。内容除了传统的煮红蛋、祭桥等内容之外,还举行集会。集会由本村村民自发组织,包括斗牛、斗狗、斗鸟、比赛唱歌、跳舞、T台走秀等活动。其中,斗牛等环节并未发现在明、清、民国文献中有所记载,但斗牛活动事实上常出现在黔东南地区苗族节日庆典中。原本不存在于芦笙会中的现代T台走秀、也出现在集会舞台上。

其二,亻革家传统的歌舞是由亻革家语为唱词,用芦笙伴奏。以踩亲节的踩亲舞为例,首先,老人先进入芦笙场,跳起表现历史、耕作和打猎的芦笙舞。紧接着,小伙子由东面入场,一边吹奏芦笙一边跳舞。手舞花帕的姑娘们则合着芦笙曲节奏,在场内轻摇缓舞。后来几个男女组成一组围成一个圆圈,其中一男子吹奏一支小号芦笙,其他人自东顺南向西方向旋转,双脚也同时伴随芦笙节奏步舞;女子跟随在男子的身后伴着芦笙曲起舞。这样的“圆圈”在芦笙场内,有时会多达二十个。据了解,80年代后,传统歌舞环节,由单纯的亻革家歌舞变为兼有时下流行的骑马舞、现代舞、流行音乐。亻革家女性依然着本族群盛装出席集会,穿着本族群的盛装跳现代舞、骑马舞、广场舞、走秀传统舞蹈。不难看出时下流行文化符号对于该族群节日庆典的融入。集会中新增的活动形式,亻革家盛装与流行音乐、流行舞蹈的组合,都表示流行文化符号出现在亻革家传统节日当中。

除了流行文化符号的影响之外,文化符号在其他方面还发生着变化,亻革家人传统的宴客形式为“流水宴”,顾名思义,指一桌宴席吃完,紧接着进行下一桌宴席,如流水一般不间断。而在近年的芦笙节集会上,宴客形式也有所创新。以2015年10月1日“凯里市龙场镇看牛坪庆国庆芦笙节”为例,芦笙节除了歌舞比赛等货币项目外,还举办了长桌宴。当日晚上8点“长桌宴”开始,席间对歌不断。“长桌宴”指将方桌一张接一张连在一起,形成“一条长桌”,大家围着长桌而坐,享用宴席。在此次芦笙节中颇受青睐的“长桌宴”与原本的流水宴相比,可以一次在同一宴席上容纳更多宾客。此种形式的引入,可能受到在少数民族旅游业开发过程中,黔东南州部分景区兴起的“长桌宴”影响。

另一方面,作为待识别民族,亻革家人一直积极靠近主流话语。节日符号转型对于主流话语的融入有以下表现:其一,申请加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主流话语承认。2005年,在亻革家人的努力下,哈冲节成为贵州省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二,在节庆时间的选择上,亻革家人使本族群的重要节庆、集会与国家节日或重要纪念时间重合。其三,政府参与至节日举办之中。政府参与主要通过经费支持、组织管理来实现。枫香寨决定举行第31届哈冲节后,亻革家人向重兴乡人民政府递交《关于拨款举办枫香寨亻革家“哈戎”①哈冲节原本被译为”哈戎节”,后来改称“哈冲节”。节的请示》。此届哈冲节的资金来源从原本主家出钱,本村寨各户筹资变为政府出资、各界人士筹资、本村寨人筹资。重兴乡镇府、黄平县政府立专项提供经费支持,同时族群精英、外族人士募集资金。其中贵州省文化厅出资6万元,贵州省民委给了5万元,黄平县政府出资10万元,其他方面集资5万余元。组织管理方面,成立了黄平县重兴乡枫香寨第31届“哈冲节”管理委员会,替代原本阴系领导系统与阳性领导系统共同管理组织哈冲节。贵州省民委政法处处长、贵州省文物局副局长,黄平县副县长、重兴乡党委书记、乡长均出席了哈冲节开幕式。由黄平县副县长宣布枫香寨第三十一届“哈冲”节开幕。

三、转型动力的分析

(一)生计方式的变迁

节日的形成、发展与该族群的生产方式关系密切。一般认为,改革开放前,亻革家人传统生计方式以农耕为主,辅以狩猎,少数临水而居的亻革家人还捕鱼。如清刘甲本《百苗图》记载亻革家人男子好猎,“以逐鹿罗雀为事”。乾隆《镇远府志·风俗》载“仡兜,镇远、施秉、黄平皆有之,好居高坡,不篱不垣”,“四时佩刀弩,入山逐鹿罗雀,其药箭伤人,见血立死,然无敢为盗。”《百苗图》记载“仡兜苗”“善捕鱼,隆冬能入深渊,不畏冷。”正是这样的生产方式和生产水平为基础,产生了吃新节食用稻米和稻花鱼,“二月二”祭桥节祭拜弩,哈冲节中射“发达鸟”的环节。

改革开放后,越来越多人进城务工,从耕种庄稼转变为平时在城市务工,过年返乡的生计和生活方式。生产时间由原本的农忙和农闲时间之分别,转化为工作日与国家法定假日的分别。由此影响节日集会的时间向过年期间或法定假日集中。进入城市工作,让亻革家人有更多时间和机会接触和学习时下流行的骑马舞、广场舞、现代舞。

生活方式和生计方式的变化带来文化生活的转型。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则是文化转型的重要内容。经济因素是节日符号转型的重要因素。以哈冲节中芦笙的传承为例。由于亻革家语言没有文字帮助记载,依靠语音来记忆巨幅篇章的芦笙词并配合相应的身体动作难度不小,面临着学习时间长,而学习者需长期外出务工糊口的矛盾,导致亻革家芦笙无人来继承。如何驱动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将芦笙传承、刺绣传承等纳入市场之中,建立以节日符号为中心的产业链,利用市场来驱动,是解决此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途径之一。

发展亻革家人经济,帮助脱贫是推动亻革家节日符号保留传统,顺应时代的最好推手。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应借用“市场之手”,推动节日符号的现代转型。当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旅游业正如火如荼的发展,作为同一块土地上的亻革家人,拥有待识别民族的身份,神秘的羿射太阳的传说,精湛的蜡染艺术,盛大的传统节日,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可开发。利用“市场之手”,将节日纳入市场经济开发,旅游业开发之中,能帮助亻革家人传统节日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存,以及现代转型。

如何利用“市场之手”,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苗寨的西江千户苗寨的开发是极好的范例。雷山县西江苗寨自1982年列为民族风情旅游景点后,于2008年,由政府投资2.7亿对西江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于2009年引入“公司制”,由政府与公司共同管理。引入“公司制”之后,景区接待游客人次剧增,旅游综合收入大幅度提高,得到飞速发展。如表1所示,西江苗寨引入“公司制”前后,2007年、2008年、2009年,接待游客人次及旅游收入的对比[2]。

表1 2007—2009年接待游客人次及旅游收入的对比

(二)政府的作用

国家近年来相当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亻革家精英敏锐看到这点,推动了亻革家文化遗产申遗。国家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问题高度关注,推行“西部大开发”、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等政策,挖掘少数民族文化、发展旅游业帮助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脱贫致富。对于少数民族文化保护的帮扶,也刺激了少数民族获得主流话语关注的需求。

从亻革家人的节庆活动来看,政府力量已经介入。“哈冲节”、“踩亲节”等重要节庆的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支持性的给予,和各界人士的募捐。其组织管理则以本村寨的组织为主,政府进行监督管理。此种管理方式,利于传统节庆原滋原味的保存,但使节庆的延续缺乏活力,难以发展。而政府力量的介入还有其他方式,以西江苗寨为例,民族节日“苗年”是政府在发展民族旅游过程中“操弄”的重要节日符号。以市场经济为原动力,结合政府的引导,黔东南州举办了“苗年”、“牯藏节”、“姊妹节”、“仰阿莎节”等一系列结合传统节日与市场需求的节日庆典,推动该地区的民族旅游业发展,民族节日文化的宣传。

政府应加强对亻革家人节庆的政策引导。积极引导该族群节日符号的创新性研发,给予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帮助芦笙、刺绣等节日符号的创新性发展。通过开发以节日符号为中心的文化产业,旅游业开发政策及宣传,帮助节日符号完成现代转型。

(三)特殊身份的影响

在中国结束民族识别的工作后,某些尚未被确认为单一民族的族群成为了“待识别民族”。“待识别民族”是中国民族识别工作的遗存,“指族体和民族身份归属至今未获得国家(中央政府)的正式确认,或者已被认定为其他民族支系但尚存争议的群体”[3]。其产生有着复杂的政治、文化背景。亻革家人作为56个民族之外的“待识别民族”,一方面不断争取国家政府的承认,比如向国家民委投递信件、组织本族群的文化人开展文化研究;一方面注重本族群文化的传承和宣传,比如成立“亻革家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将节日庆典的照片发表至互联网中。在节日文化方面,亻革家人坚持传承和保护亻革家传统文化,并积极融入主流话语中。以2016年的7月23日为黔东南州庆为例。在州庆举行前夕,被张贴出来的部分州庆宣传海报错把“亻革家蜡染”图片标注为“苗族蜡染”。部分亻革家人通过与相关政府部门沟通,在州庆到来之前,将错误的海报换成标注“亻革家蜡染”的图片。在州庆当天,亻革家人也同其他生活在当地的少数民族同胞一起参与庆典的歌舞表演。从这一事件可以看出,亻革家人作为待识别民族,一方面坚决维护自己的法定民族身份,不允许“错认”的情况发生;一方面拥护政府和党的领导,通过合法的沟通方式来纠正宣传海报的问题;同时积极参与到政府主导的州庆活动中,积极融入到主流话语之中。

特殊身份对传统节日的现代化转型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首先,重视保护本族群传统文化,强调该文化的“亻革家”之名;其次,通过顺应时代潮流,在传统节日符号中融入流行文化符号,使其更能被族群内外人士喜爱;再次,通过积极参与到政府主导的庆典和表演活动中,积极融入主流话语;最后,通过积极参与政府主导的活动,以及通过经营网站“亻革家文化网”,来实现宣传本族群文化的诉求。

四、结语

全球化语境下,少数民族的生计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节日作为文化生活的重要表现之一也在经历变化。节日现代转型的过程,体现出市场经济与政府产生着双重的影响作用。节日符号从时间选择、集会活动项目、歌舞形式、宴会形式等方面表现出流行文化符号的融入、与主流话语靠拢。引导少数民族节日符号现代转型,需要政府之手与市场之手的共同调节,发展以节日文化为中心的产业链,推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帮助节日符号的继承与转型。值得注意的是,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节日符号转型的同时,应时刻注意到:传统节日根植在少数民族原生态文化的土壤中,切勿过分地“拿来主义”,一味将不符合原文化的文化符号与传统相融。转型是继承上的创新,顺应时代的创新。

[1]阿兰·图雷纳,陈思.20世纪的社会转型[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9(5).

[2]雷山县西江景区管理局.西江景区2009年工作总结及2010年工作打算[J]//何景明,杨洋.旅游旅游情境下民族村寨管理制度与经济绩效的比较研究——来自贵州郎德上寨和西江千户苗寨的案例.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7).

[3]戴小明,盛义龙.未识别民族法律地位探微——以民族平等为研究视角[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5).

[责任编辑:陈业强]

Modern Transformation of Ethnic Festival Symbol——Harong Ritual of GHUNG HMUNG in Guizhou Province

SUN Yue-hua,AN Rui
(College of Humanities,Guizhou University,Guiyang,Guizhou,550025)

As the important simple of ethnic cultures,the modern festivals are changing inevitably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ization.Taking GHUNG HMUNG as an example,this paper aims to analyze the two ways in which modern ethnic festivals change.Firstly,the dates festival become near to the date of national festivals.In addition,the content of festivals merge with the mainstream culture.This paper also reveals the motiva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of ethnic festival are jobs,the government-market changing and the unique ethnic identity.

Ghung Hmung;Festival Symbol;Modern Transformation

C95

:A

:1674-7798(2016)10-0059-06

2016-09-22

2016年度贵州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贫困文化视阈下贵州少数民族的精准扶贫机制与政策研究”(课题号: GDYB2016007)。

1.孙月桦(1991-),女,重庆开州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少数民族史。

2.安 芮(1991-),女,贵州铜仁人,贵州大学历史与民族文化学院民族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

猜你喜欢
芦笙祭祖族群
岜沙芦笙节
CLOSE TOHEAVEN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新兴族群的自白
洪洞祭祖
你好,芦笙
汉德森 领跑年轻族群保健品市场
祭祖
高句丽族群共同体的早期演进
奉先祭祖之圣地——圆明园安佑宫二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