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群
《训诂方法新探》释读札记三则
□陈 群
摘 要:就《训诂方法新探》中三处字词的考释问题做补充和阐释。对“熊”被借用表“软弱无能”义在方言中的使用情况进行举证,并考释其在“熊市”“熊孩子”中的含义;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探源糖的发展过程,对“(沙)砂糖”不是梵汉合璧词的原观点进行补充考证;对将“浇”的“犒劳慰问”义运用到解释“浇愁”一词提出疑问。认为“浇愁”应与“消愁”“销愁”同义,义为“消除”。
关键词:《训诂方法新探》 释读 熊 (沙)砂糖 浇愁
杨琳《训诂方法新探》不同于传统的训诂学教材,在系统论述训诂应遵守的三项基本原则(普遍性、共时性以及本原性)的基础上,将训诂方法分为静态训诂方法和动态训诂方法两大类,并具体阐述了十二种训诂方法的学术原理、适用范围以及注意事项。该书不仅有系统的理论构架,而且具有高度的实证性,列举了大量的训诂例证,使得每一种方法的阐述都生动形象,便于理解和掌握。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作者不仅对训诂历史上争议较多的疑难词语考证问题进行了详细总结,也提出了自己对这些争议的新认识;第二,该书将训诂方法大量运用到对现代汉语的训释中,紧跟时代潮流,拓宽了训诂范畴;第三,虽划分了十二种训诂方法,但各种方法之间并非彼此独立,书中的训诂例证常是多种方法综合运用的结果。
在阅读该书的过程中,笔者也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或是对原观点的补充,或是由书中所述而联想、扩展到其他事物,或是对原观点的质疑等。观点尚不成熟,还望批评指正。
《训诂方法新探》在“方言读音对古汉语词语研究的价值”一节中指出,方言资料对研究古汉语具有重要价值,举例“熊”有“软弱无能”义,并指出其本字应该是“㞞”①。“㞞”本义是精液,有脓软的特点,故用来骂人软弱。此外,“熊”在有些方言(如吴方言)中也用于指精液,这进一步表明其“软弱无能”义是精液的引申。对此,笔者增加了表“软弱无能”义的“熊”在方言中的具体使用情况,并对其被借用的缘由提出了另一种猜想,同时考释了“熊”在常见词“熊市”“熊孩子”中的含义。
通过对古籍库的检索,没有发现“熊”表示“软弱无能”义的语料。相反,在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文献记载中,熊往往都是作为凶猛的动物形象出现,与虎、狼齐名,常用来赞扬勇士。笔者同意杨琳先生的观点,即“熊”本身没有“软弱无能”义,有此义多半是出于方言口语音近借字的缘故。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还与“大而无用”的思想有关。熊固然有凶猛的一面,但其硕大肥胖的身形和笨拙缓慢的行动,会给人愚笨的感觉,即所谓的“大而无用”。
用“熊”表达“软弱无能”义在东北方言里表现的最为突出,这与东北特殊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东北方言中,且常以(东北)虎、熊等地域特色鲜明的动物名作为语素,构成詈骂语,以“熊”为语素构成的詈骂语就有“熊货”“熊包”“熊包软蛋”“熊样”“熊色”等②。《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哈尔滨方言词典》对“熊”的释义就包括“斥责、欺悔;逼迫;懦弱、无能;壤、垮;精液”。此外,中原官话、胶辽官话、江淮官话等也经常使用。《汉语大词典》将“软弱无能”义列为“熊”的基本含义之一。或许可以推测:“熊”具有“软弱无能”义是近现代才出现的③。现代汉语中以“熊”为语素构成的常见詈骂语数量如下:
北大语料库CCL 北师大语料库BCC熊样(子) 51条 138条熊包(样) 16条 25条
此外,现在常用的“熊市”中的“熊”也具有和人的“软弱无能”义相似的含义。“熊市”与“牛市”相对,指的是价格持续下跌、成交额下降、交易呆滞的证券市场行情,翻译自英语“bearish market”,是空头市场的通俗说法。“bearish”以“bear”为词根,形容人(尤指脾气)像熊一样的粗暴或是股票行情下跌的,引起跌风的。行情的疲软与人的软弱有相通之处,因此,人们习惯用“熊市”一词生动形象地描述股市下跌的行情。至于在动物名称上具有“国俗同义”的深层次认知原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④。
“熊孩子”中的“熊”不是“软弱无能”义。“熊孩子”来源于北方,指的是年纪小,但有着极大的好奇心和一定破坏力的调皮孩子。大人对这样顽皮、糊涂的孩子往往抱有复杂的心情,既责怪也心疼,既讨厌也喜爱,毕竟孩子们的本性不坏。“熊孩子”这种称呼的形成,不是以“软弱无能”义为基础,相反,是太过“勇敢有能”。因此,“熊孩子”中“熊”的语义来源应该是“坏”义,同时兼备说话人一定程度上的斥责与无奈⑤。
(1)熊孩子怨父母管太严,偷钱买车票结伴逃学。(《广州日报》2015-03-05)
(2)熊孩子楼上扔下鞭炮炸伤邻居,家长赔偿800元。(腾讯·大渝网 2015-03-06)
(3)熊孩子捉弄汪星人反被吓倒。(环球网2015-03-06)
杨琳在阐释异语求义法时提出“不能仅据音义相近便加牵合”,并举以“(沙)砂糖”等为例。作者先引西汉时期文献,证明了佛教未传入时既有“(沙)砂糖”之语,后引东汉时期文献,证明了佛教传入初期到中叶未见“(沙)砂糖”一词,此外,还列举了前人对“沙”之含义的两种解释(一曰“物之小而甘美者”,一曰以形似沙而得名)。
笔者同意“(沙)砂糖”不是梵汉合璧词(即“(沙)砂”是梵语sarkara或sakkhara开头音节的音译,而“糖”为汉语固有)的观点,但认为还可以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论证。《方言与中国文化》一书中,“语言化石与栽培植物发展史”一章中就有讨论甘蔗以及制糖,其他文献资料中也有相关记载。下面就糖的历史发展情况进行梳理和探究,并对“(沙)砂糖”不是梵汉合璧词的观点作补充说明。
“糖”这个词出现的较晚,最早可追溯至西汉。如:
(4)南箕无舌,饭多沙糖。(西汉《易林》)
(5)餳谓之餹,江东皆言餹,音唐。(《方言·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第十三》)
在没有“糖”的时候,多以采集蜂蜜为食。中国最早关于制糖的文献记载,可追溯到战国末年屈原的《招魂》:“腼鳖炮羔,有柘浆些。”《招魂》通篇描写的是民间招唤亡魂的风俗,间接说明了甘蔗汁的榨取与食用在当时已相当普遍。据此可推测,至少在战国后期,南方的楚国不但已经有了甘蔗的种植,而且已经掌握了甘蔗汁的榨取技术。
西汉时期,蔗类制品有了进一步发展,产生了石蜜。所谓石蜜,指的是以甘蔗为原料制成的固态制品。这与战国后期液态的柘浆和天然蜂蜜相比,是技术上的进步。之所以称为石蜜,是由于糖分结晶后呈白色状,坚硬如石。如:
(6)广州土境,有黑石蜜者,是甘蔗糖,是名石蜜。(南朝齐僧伽跋陀罗译《善见律毗婆沙》卷一七《药犍度》)
当时及后世文献里关于石蜜的记载颇多,颜色上有黑有白,形态上有固体有胶状粘稠。如:
(7)闽越王献高帝石蜜五斛,蜜烛二百枝。(西汉·刘歆《西京杂记》)
(8)交趾所产甘蔗特醇好,本末无薄厚其味至均。围数寸,长丈馀,颇似竹。斩而食之,既甘;迮取汁为饴饧,名之曰‘糖’,益复珍也。又煎而曝之,既凝,如冰,破如博□,食之,入口消释,时人谓之‘石蜜’者也。”(六朝《齐民要术》)
(9)时世尊往一树下坐时,有私诃毘罗嗏象师五百,乘车载黑石蜜从彼道来。(《四分律》卷第十)
(10)西土石蜜有二:黑石蜜,似此砂糖;白石蜜,如此米糖。(日本·照远《资行钞》)
(11)作粳米苏乳糜,和以黑白石蜜。(《十诵律》卷第二十六)
石蜜所指不尽一致,既有指甘蔗所制之糖,也有指蜂蜜,但以甘蔗所制之糖为常。如:
(12)谷稼殷盛,花果繁茂,多甘蔗,出石蜜。(唐·佛语录《大唐西域记》)
(13)新兴有姜蜜,尤忌,不若川蜜温、西南蜜凉为可嗜。又,海滨岩穴野蜂窠蜜曰石蜜,多泛溢于草间石罅,露积日久,必宿蛇虺之毒,不可食也。(清·李调元《南越笔记》)
与石蜜同时期,还有另一种蔗类制品——沙饴。所谓沙饴,是指结晶状糖类制品,常与石蜜并列出现。如:
(14)沙饴石蜜,远国贡储。(东汉·张衡《七辨》)
石蜜、沙饴等糖制品均已产生,但都是作为贡品,还不为普通民众所享有。直至唐代,从西域摩揭陀国传入了熬糖法,蔗类制品才开始走进寻常百姓家。熬糖法是对当时日光曝晒这一原始制糖方法的改进,极大地满足了由于甘蔗大量种植和消费观念广泛普及所带来的大量社会需求。当时人们称之为“沙糖”,又称为“霜糖”或“糖霜”。“霜糖”或“糖霜”的得名,自然是由于其结晶后颜色似白霜。“沙糖”之所以如此命名,笔者认为书中提及的两种解释(一曰“物之小而甘美者”,一曰以形似沙)就能说得通,并且也从侧面印证了制糖技术的进步。梵文sarkara有“石”的含义,笔者认为“砂糖”一词是建立在同音基础上对“沙糖”书写形式的改造(即为异体)。如此的话,就可理解为是对梵文sarkara的意译兼音译。如果说“霜糖”是从颜色角度命名的,那么“沙(砂)糖”就是从外形角度命名,二者均是以局部特征代整体。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石蜜与(沙)砂糖虽均为糖,常在文献里并举出现,若为一物品,则无需赘述。因此,笔者认为它们可能各有所指,或者是由于制糖工艺不同而造成的在具体类别或形态等方面具有细微差异。如:
(15)其食器有銅、鐵、金、銀。所食尚酥、乳酪、沙糖、石蜜。其家畜有羖羊、水牛,野獸有獐、鹿等。(唐《通典》)
(16)至于乳酪、膏酥、粆糖、石蜜、芥子油、诸饼麨,常所膳也。鱼、羊、獐、鹿,时荐肴胾。(唐《大唐西域记》)
(17)祭祀诸天残余之食。亦不从受。食内若有沙糖石蜜。亦不从受。(《大藏经》第03卷)
(18)愿与一切众生。除其渴爱。若施美饮砂糖石蜜甘蔗蒲萄种种香饮。(《大藏经》第08卷)
在“多重语境求义”一节中,杨琳以“浇愁”为例,兼举了“浇”出现的多种语境,如:“浇舌”“浇手”“浇客”“浇书”等,从而指出“浇”为“犒劳、慰问”义并解释了其得义之由。但是,笔者对将“浇”的“犒劳慰问”义运用在“浇愁”一词的解释中是存有疑问的。
借酒浇愁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经常出现的意象。通过对古籍库的检索,笔者发现包含“浇愁”的语料共有505条,从宋代开始出现,后代更是屡见不鲜。如:
(19)残书且遮眼,薄酒不浇愁。世故真难料,吾生愈觉浮。(宋·《剑南诗稿》卷二十八《绝叹》)
(20)月姊云冠玉作肤,白鸾飞鞚下天衢。欲酬平地雪三尺,正要浇愁酒一壶。(宋·周紫芝《次韵庄簿对雪》)
(21)伯伦生著酒德颂,无功自署醉乡侯。古人多好托此物,但言浇愁吾不愁。(明·《栖真馆集》卷二七言古诗《重过桃江别业》)
(22)莫恃酒浇愁,愁多酒成泪。(清·《崇百药斋文集》卷五《不寐简乐三》)
与“浇愁”相对,还有“消愁”“销愁”的说法。关于“消愁”,共检索到921条语料,“销愁”则有468条。两词出现的语境与“浇愁”相似,但更为宽泛,不局限于以酒消愁。如:
(23)倾城得意已无俦,洞房连阁未消愁。宫中本造鸳鸯殿,为谁新起凤凰楼。(南北朝·徐陵《杂曲》)
(24)我与君心似相密,别离无计可消愁。(宋·韩淲《文叔解官东归》)
(25)酒可陶情适性,兼能解闷消愁,三杯五盏乐悠悠。(明·《醒世恒言》卷三十六《蔡瑞虹忍辱报仇》)
(26)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27)绿蕙红兰芳信歇,金蕊正风流。应为诗人多怨秋,花意与销愁。(北宋·晏几道《小山词·武陵春》)
(28)得子可销愁,愁来子不留。客情寒似雨,春色淡于秋。(明·《宗伯集》卷四《送孝兴有事晋中》)
通过比较上述例句中的“消愁”“销愁”和“浇愁”,可以发现“浇愁”即为“消愁”“销愁”之义。“消愁”中的“消”是“使消失、消除”之义,“销愁”中的“销”是“除去、解除”之义。总体说来,二者都是消除愁的意思,这从字面意义上就可以得出。而“浇”作为动词,指的是水或别的液体落在物体上,因此不难理解为何“浇愁”常常要与酒水联系在一起,以酒浇愁,将抽象化为具体,如用水浇灭火一般,用酒来浇灭郁积在心中的气愤或愁闷。“借酒浇愁”由此构成了中国古代诗歌中重要的意象。“借酒浇愁”除了字面上用喝酒排遣愁怀的意思外,还可以用来比喻以诗文抒发愁苦之情。如:
(29)灶井的文章,立意的大部分是在给他们国内的人看的,当然不免有借酒浇愁的气味。(鲁迅《致胡风书》)
(30)写三篇小说,将百数十年前的旧事重提,既非替古人担忧,亦非借酒浇愁。(巴金《沉默集(二)》序)
笔者认为,对于心中抑郁的愁绪应当想方设法排解、消除,按照字面的理解即可解释通顺,故不赞同将“浇”之“犒劳慰问”义运用在对“浇愁”一词的解释中。
注释:
①其字无法输入,字形结构应为“上尸下从”。下同。
②谭宏姣,王海欧《东北方言詈语特征浅析》(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3期)将《东北方言词典》《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哈尔滨方言词典》中的詈语数量进行了统计,含有动物语素的詈语占18.6%,其中虎、熊、兔、狍等东北特色动物占66.7%。
③《汉语大词典》在“熊”的“软弱无能”义下附加例句为:“《中国民间故事选·智歼邵本良》:‘可他碰上杨靖宇将军就熊了。’陈登科《活人塘》十五:‘人熊被欺,马熊被人骑。’”《汉语大词典》遴选例句通常以相关的、最早的语料为先,加之在古籍库未找到相关语料,故推测“熊”的“软弱无能”义可能产生于近现代。
④王德春、王建华《汉英动物名称的国俗同义现象》(山东外语教学,1995年第3期)提及“国俗同义”一词。
⑤《汉语方言大词典》(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第6971页将“熊”解释为:<动>斥责、批评;<形>坏。
参考文献:
[1]杨琳.训诂方法新探[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汉语大字典(八卷本)[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2006.
[3]汉语大词典(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4]许宝华,宫田一郎主编.现代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5]李荣主编.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游汝杰,周振鹤.方言与中国文化(第二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7]谭宏姣,王海欧.东北方言詈语特征浅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61-64.
[8]王德春,王建华.汉英动物名称的国俗同义现象[J].山东外语教学,1995,(3):1-5.
(陈群 江苏南京 南京大学文学院 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