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慧
“有木有/木有”的变异使用
□黄 慧
摘 要:本文对近几年出现的“有木有”和“木有”词语的变异使用问题进行了重新解构和分析。通过原因探析,发现方言影响、省力原则以及人们的求新求异心理是造成这类词语大量使用的主要原因。通过对比“有没有”和“有木有”“没有”和“木有”的语法功能,发现它们既继承了原有的语法功能,又衍生出独特的功能和用法。其语法、语义及语用语体等方面均有显著特点。对这一现象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新兴网络用语及其发展演变规律。
关键词:有木有 木有 语义 语法功能
近年来,“有木有”和“木有”的兴起和泛化已经悄悄融入了我们的生活,“有木有”和“木有”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人在网络平台上和日常生活中使用这些词语。细细看来,其实就是用“木”字代替“没”字。从“没”到“木”的变异使用到底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没有”和“有木有”,“没有”和“木有”到底有没有语法功能和语用上的差别?基于这些问题,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究从“没”到“木”的转变。
现代汉语中,关于“有没有”结构的论述很多,已有文章探究其形式来源、用法及语用方面等。“有木有”和“木有”作为“有没有”和“没有”的变体形式,大部分是继承了原有的语法功能。本节我们将讨论这两组词语的语法功能的相同之处。
(一)“有木有”的语法功能
首先来看一下“有没有”形式的类推。大部分人认为先秦汉语已经有“V不V”格式了。“V”多是能愿动词。到了近代汉语时期,“V不V”格式进一步增多。在“V不V”的类推下,“有NP没有NP”结构出现,但受结构影响及信息局限,很有可能变成了“有没有NP”。例如“有事没有事”变成“有没有事”或“事有没有”。“今日有事没有?”“有事没有”实际上是“有事没有事”的省略。它是由“有事”和“没有事”这两个语义相反句法并列的同类焦点构成,但是此句的信息焦点在前,所以削弱了“没事”的焦点地位。这都为“有没有NP”结构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现代汉语中,“有没有”有两种用法,一种是作为句中主要动词的正反重叠,义为“存在”或“拥有”,其后带名词性宾语,如“月球上有没有水”;另一种用法是置于动词性成分前,询问动词性成分所表示的事件是否发生过,例如:“你有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下面是通过对比“有没有”和“有木有”的语法特征,得出“有没有”与“有木有”具有语法功能相同的部分的结论。
1.“有没有NP”和“有木有NP”
“有没有NP”中的“有没有”是动词结构,是“有没有”作动词的情况,用法比较单纯,表示“存在”“拥有”之义。此时用“有没有”和“有木有”语义表达一致。例如:
(1)月球上有没有水? →月球上有木有水?
(2)他有没有毅力? →他有木有毅力?
(3)你家里有没有电脑?→你家里有木有电脑?
2.“有没有VP”和“有木有VP”
“有没有VP”一般表示询问、猜度和祈使,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法:
1)问行为实现的已然性和经验性。经验性后面可加“过”,已然性后面一般不加“过”。此时“有没有”和“有木有”的用法也一致。例如:
(4)这些年你有没有回过老家?→这些年你有木有回过老家?
(5)你有没有参加过战争?→你有木有参加过战争?
(6)她有没有出嫁 ?→她有木有出嫁?
(7)他有没有毕业 ?→他有木有毕业?
2)“有没有+VP心理”
这一格式中,“VP”的中心都是“害怕、担心、知道、相信”之类的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此时“有没有”和“有木有”表义一致。例如:
(8)你有没有害怕? → 你有木有害怕?
(9)你有没有担心他? →你有木有担心他?
(10)他有没有知道是你?→他有木有知道是你?
3)分布在表示猜度性评价的“有没有+VP”否定句中
此类句子,语义重心前移,“有”义突出,“没有”义弱化、消失。整个短语不再表示正反疑问,表示说话人一种有主观倾向性的推测。例如:
(11)群众有没有看不惯你们?→群众与木有看不惯你们?
(12)你有没有身在福中不知福?→你有木有身在福中不知福?
此时“有木有”和“有没有”表义一致,都表示一种主观性推测。
4)分布在表示祈使的“有没有+VP未然”句中
此种情况,“有木有”也完全继承了“有没有”的语法功能。带有一种主观化的倾向,引申为一种委婉的提示和要求。例如:
(13)有没有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有木有想一想你们是怎么认识的?
(14)有没有问一下失败的原因?
→有木有问一下失败的原因?
(二)“木有”的语法功能
“没有”较“有没有”的语法规则简单一些。所以,“木有”的语法功能相比“有木有”的语法功能也较简单一些。也有部分是“没有”语法功能的继承。
1.分布在表示客观叙述的“没有+VP”结构中
表示“不存在”“未完成”等否定义。此时“木有”和“没有”表义一致。例如:
(15)这里没有高山。→这里木有高山。
(16)我还没有吃饭。→我还木有吃饭。
(17)她没有来。 →她木有来。
2.置于疑问句句尾,表是非问
(18)你吃饭了没有?→你吃饭了木有?
(19)总理来了没有?→总理来了木有?
(20)这个问题解决了没有?→这个问题解决了木有?
此种情况可以把“没有”省略成“没”,例如“你吃饭了没?”“总理来了没?”。但是一般不会省略“木有”后面的“有”,所以不说“你吃饭了木?”“总理来了木?”
3.“木有”独立成句,表示否定,一般作是非问的否定回答
(21)你回家了吗?——没有/木有。
(22)她结婚了吗?——没有/木有。
这种情况的回答也可以省略,可以省略“有”,单独用“没”回答。在书面语中,“木”不单独出现。它总是和“有”搭配出现,但不排除在口语中“木”单独出现的情况。例如:
(23)你回家了吗?——没。
(24)她结婚了吗?——没。
(25)你回家了吗?——*木。
(26)她结婚了吗?——*木。
可以看出,“木”字一般不单独出现,无论是在表疑问句的末尾,还是在否定回答中,它总是和“有”联系在一起共同完成语法任务。“木”是“mu”音的借字,本身和“没有”的语义关联较小,所以单独出现不能表否定义。只有和“有”搭配,才能显示其约定俗成的否定含义。
(一)受方言影响
百度百科中对“有木有”的解释是:网络流行语,是由地方方言演化而来的,就是“有没有”的意思,是咆哮体的一种。最先出现在网络中的是“有木有”这个词,它在2001年伴随着“咆哮体”产生,从而进入人们的视野。随后,在“有木有”词语的影响和迁移下,“木有”才慢慢进入网络平台,并且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起来。其实“mu”这个音在很多方言中都是存在的,并且和“没”的意思基本相同。例如,云南方言中“有mu有”即“有没有”的意思,也通“某”或“谋”。粤语中的“有某有”与“有没有”不但谐音且意思相同。河南方言也说“有mu有”,用“mu有”表示“没有”义。山东泰安、寿光、广饶、滨州等地的方言中,也用“mu”来表示“没”的意思。那么这个“mu”到底是什么字呢?我们选用了笔画较少、字形简单、使用频率较高的“木”字来代替“mu”音。由于它清晰简洁,书写方便,所以易于传播。由此看来,“有木有”和“木有”的出现有大量的方言基础和广泛的使用环境,因而容易在网络中传播。
(二)省力原则和语流音变
语流中连着读的音素、音节和声调,由于受临近音语速及声音高低的影响,发生一些物理性质上的变化,这种现象叫语流音变。我们先看一下“有木有”的变化。“有没有”中没[mei]发音弱化,随后[ei]音脱落,改为[u]音,变成“有木有”。其中的演变动因如下:1.弱化。本来不比其他声音弱的声音,在语流中连续发出,由于受临近语音强势地位的影响而变得比较弱,这就叫弱化。弱化经常表现为音长变短,音高变低,音强变弱,复元音变为单元音。在这里的表现就是由复元音[ei]弱化成了单元音[u]。由于“有没有”连读时,语速较快,处于重叠动词“有”之间的“没”本是“15”声调,但受语速的影响变得短而轻,变成类似“23”的音。这样就为[ei]的弱化创造了条件。2.同化。不相同或不相近的声音在语流中连续发音,其中一个音因为受到另一个音的影响而变得相近或相同。“没”字处于两个“有”字之间,并且受语义的影响,处于弱势地位,有[iou]到没[mei],从圆唇到不圆唇,两个音节之间经历了唇形的变化。变成[mu]音后,唇形不变,继续保持圆唇,使音节发出时更加自然流畅,符合省力原则。以此类推,“没有”变成“木有”也是省力原则的影响。
(三)求新求异心理
“有木有”最初出现时,就引起了众多关注和广泛讨论,并且在网络中迅速传播。这个阶段,“有木有”作为咆哮体的代表走上舞台,它作为一种新的表达形式,具有极强的吸引力。人们喜欢用这种新鲜的词汇来表达更加丰富的情感,并且它的出现可以引人注目,满足了年轻群体追求新颖、追求时尚的需要,从而达到标新立异的效果和作用。“有木有”在表达强烈语气时,通常重复出现或者加注很多感叹号,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凸显现代人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求新求异的心理。
“有木有”和“木有”经历了从“没”到“木”的过程。它们除了具备“有没有”和“没有”原来的语法功能外,还有一些新兴的用法和特点值得我们重新讨论分析。
(一)“有木有”放在句末和独立成句的频率增加
现代汉语中,“有没有”放在句末和独立成句的情况非常少,当今“有木有”放在句末或独立成句的情况非常多,并且已经成为其最典型的用法了。例如:2011年出现的一种网络流行文体,就是在每隔几句的句尾间使用了“有木有”并且附加多个感叹号来表达强烈的感情。这种语体被我们称之为“咆哮体”。例如:
(27)老子两年前学了法语课!
于是踏上了尼玛不归路!
谁跟老子讲法语是世界上最优美的语言啊!
尼玛听得哪个外太空的法语啊!
跟吐痰一样一样的啊!有木有!
(28)每周上七天班的人你伤不起啊!有木有啊有木有!
(29)办公室上班族你伤不起!每天手机打卡机跟你作对有木有!聊个QQ还得小心被抓到有木有!上下班挤成饼干有木有!
(30)像赛车手一样的司机师傅握着方向盘颤抖了啊!有木有!有木有!
此类句子众多,频繁出现于网络中。“有木有”放在句子末尾,或者独立成句,并且可以反复出现,来加强语气和强化感情。它以诙谐、幽默的方式,并且带有一定的视觉冲击力,表达了人们内心的激动、辛酸、愤懑等情感,推动了咆哮体的发展。
(二)“有木有”语义的改变
1.疑问义弱化
网络用语中的“有木有”已经淡化了疑问语气,不需要听者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回答。此时的“有木有”带有一定的肯定性主观化倾向,这种肯定性倾向是指说话人主观上认为这件事已经存在或发生,所以淡化了“没有”义,凸显“有”义。用“有木有”只是为了得到证实,引起情感共鸣,吸引听读者共同参与其中,达到积累人气的作用。并且“有木有”已经成为咆哮语气的象征,淡化成一种类似语气词的作用,成为人们情感宣泄的标记。所以相比“有没有”表示询问和猜测的意义来说,“有木有”疑问义弱化,疑问语气减弱,已经变成一种类似语气词的后缀形式。例如:
(31)中文不是厉害啊!
几十种用法!
像美猴王一样一样一样的啊!有木有!
(32)只放七天假有木有!
放假了还要加班有木有!
上述例句,并不是询问“是不是像美猴王一样”也不是询问“放假了是不是要加班”,其疑问义已经大部分消失,而是为了博得同情,寻求共鸣,进而宣泄自己内心的愤懑和无奈之情。
2.表达复杂情感,寻求共鸣,语义增强
“有木有”一词,因为带有肯定性倾向,所以一般利用问句的形式,感情饱满的陈述事实。无论是自问自答还是和读者互动,都发泄了自己内心的不满、辛酸和愤懑等情感。网络群体复杂庞大,草根群众、底层人士很多,由于生活和工作中经常有太多的压力和不满,所以他们需要一个平台,一种表达方法来抒发心中不满的情绪,达到自娱自乐,自黑自嘲的效果。用“有木有”一词远比“有没有”语义内容更加丰富,更能够表达出人们复杂的情感。所以“有木有”的使用增强了情感表达,这种情感表达也成为咆哮体的主要形式特征。并且“有木有”中,“木”字简单明了,带有诙谐色彩,是典型的网络语,“木”字一出现必定引起人们的兴趣和好奇,从而达到引人注目的效果。
(三)“有木有”和“木有”的语体限制和调距功能
“木”字是方言“mu”的借字,一般不出现在正式语体中。所以“有木有”和“木有”都出现在非正式语体中,一般是网络用语和口语。语体就是用语言来“确定或调节彼此之间距离”的一种手段和机制。根据冯胜利的论述,语体有三种功能:拉远距离;拉近距离;保持一般的距离。口语语体作为非正式语体,可以拉近距离,即使用口语语体,可以给人一种亲密感,减少疏离感。“有木有”等词便具备这样的效力。用“有木有”代替“有没有”,用“木有”代替“没有”,减弱了正式语气的成分,拉近了距离,进行了互动,是我们在网络聊天和日常口语中频繁使用的词语。例如:
(33)亲爱的,你吃晚饭了吗?
——a.我还没有吃晚饭。
b.我还木有吃晚饭。
(34)睡觉了吗?
a.没有。
b.木有。
选取日常聊天中的两个对话进行分析,可以直观地感受到,a是生硬语气,b是舒缓语气。如果用“没有”,感觉两人之间的对话比较客气,对话者之间距离不算太近,关系不是很亲密。而如果选用“木有”,这是一种随意的语气,说明两者之间说话随意,关系比较亲密。再如:
(35)a.你到底有没有帮我请假?
b.你到底有木有帮我请假?
a句较为正式,具有明显的责备义。而b句因为用了“有木有”,带有明显的口语化色彩,语气较为委婉,减轻了责备义,无形中拉近了距离。由此可见,“有木有”和“木有”常出现于非正式语体中。它们的出现和使用,起到了调距的作用。
“有木有”和“木有”在现今情况下的变异使用,是在方言、语言本身发展和社会因素共同影响下完成的。虽然“有木有”已经出现了好几年,但至今仍在使用,说明它也有一定的生命力。随后出现的“木有”一词使用频率更高,它们除了对“有没有”和“没有”传统意义的继承外,还有其新生的含义和用法,例如:疑问义的淡化,肯定性倾向的加强;表达复杂情感,寻求共鸣语义增强;以及在非正式语体中出现及其特殊的调距功能。这些都体现了语言的发展状况,对这一现象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宽视野,有助于了解新兴网络用语及其发展特点,进而总结出语言的演变规律。
参考文献:
[1]刘姮.从“有没有”到“有木有”[J].语文建设,2014,(7).
[2]董秀芳.现代汉语中的助动词“有没有”[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4,(2).
[3]薛宏武.现代汉语“有没有”结构的形成[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3).
[4]王森,王毅,姜丽.“有没有/有/没有+VP”句[J].中国语文,2006,(1).
[5]李文娜.“有木有”在咆哮[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6).
[6]黄自然.“咆哮体”在蹿红[J].语文建设,2011,(7).
[7]冯胜利.语体语法及其文学功能[J].当代修辞学,2011,(4).
(黄慧 山东青岛 青岛大学文学院 266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