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振华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的课程,也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自身要注意教学方法的转变,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进行教学策略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和灵感的激发,使得学生在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既学习了知识,又使其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主体性意识得以提高,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248-01
教和学是教学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他们既相互依存,又独立统一。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就要从这两个方面着手进行。本文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素质的提高以及培养学生主体性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和分析。
1.创新教学方法
1.1 创设情境,体验数学。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事物,引导学生对新的知识的联系、理解和学习,将教学内容放在一个创设的情景中,能够是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内容,加强对知识的理解。教师在导入新课时,使学生认识到在这种学习情境中,同学们比较容易进入学习状态,逐步进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可以借助数学语言来表示和交流。
1.2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观察、实验、模拟、推断、计算、交流等活动的综合过程,在教学中,应尊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寻求规律的能力。使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开拓学习思路和视野。
1.3 动手实践,培养创新。学生的发展总是和自主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最大限度地给学生充足的讨论和交流,并培养其动手能力,组织学生观察、操作、思考、讨论,使学生在动手、动脑、动口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创新意识。
2.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
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新课程,教师应主动积极地探索和研究,提高自身的数学专业素质和教育科学素质。(1)合理定位教师角色,树立终身学习观念。教师不仅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念,而且要合理定位自身角色,在新形势下,教师的职责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2)尊重学生,开发利用好这个宝贵资源。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教师要承认学生具有巨大的潜能,坚信人人都可以成功、人人都能成功。允许学生犯错误并改正错误,学生的错误和优点一样都是珍贵的教学资源,都应得到正确的开发和利用。(3)教师自身的反思与总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上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才能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培养创新能力
在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转变主要是要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1 教师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作用特别重要,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具备创新意识,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要做创新型教师。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旺盛的求知欲,总是对科学知识充满热爱,对出现的新事物表现出好奇和探求的渴望。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善于发现和保护学生学习中的创造性火花。创新型教师善于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和思维特点,结合当时的教育情境,随机应变地对意想不到的偶发事件进行迅速巧妙的处理,并能创造性地采取灵活多样的教育方法和技巧。
3.2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基础是巧妙地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改进方式方法:(1)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2)教师要多将自己的意见和看法提供给学生讨论和评议,但不可将自己的观点绝对化。(3)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批评。(4)课外多与学生沟通,关心爱护学生。
4.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获取知识的主体,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和主动进取的意识。因此,在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1)要挖掘学习的潜力。教师在讲解具体知识时,应担当起组织者的角色,引导学生自己说。学生通过自己看、说、讨论,就掌握了它,而且由于是他们在自己理解的基础上总结的,印象深刻,不易忘记。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也锻炼了自学、概括的能力,培养了理解、表达能力。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了张扬,学习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发挥,成功的愉悦感得到体验。(2)要引导学生的辩论。学生学习的灵感多是在积极发言中,相互辩论中突然闪现。在讨论过程中,教师应对他们进行引导、点拔,适时把他们导入关键处,引导好了,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3)要激发求知的欲望。教师应该摒弃以前的观点,正好利用这点来激发学生进一步求知的欲望,发挥他们的主体能动性,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改变计划后的教学是顺着学生的思路,更能让学生明白其中的道理,对知识发生过程印象更深,同时激发了学生对知识探求的兴趣,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4)将机会留给学生。教师在课堂小结上,也应改变策略,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总结,而不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式的机械小结。教师可用"通过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请用一句话概括你所学到的知识"等之类的话,让学生互相补充,弥补不足。练习评判时,也可让学生互相评述,互相讨论,不但使他们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且要说出其所以然。在学生小结、评述中,教师要时时起主导作用,让学生在这些锻炼中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在教学中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总之,教师在中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积极开发学生的潜力,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出开放的、适合主体发展需要的教学氛围,才有可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施好主体性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