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红霞
摘要:新课程改革的着眼点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如今鼓励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的潮流。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习和领会新的教育理念,研究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教学策略,构建自主合作教学的新模式,着力于实现语文学习由被动接受到主动求知的历史性转变。
关键词:教学探究;自主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118-02
以往的语文教学模式,过多地关注教师的教,忽略学生的学。其实正如拉夫尔·泰勒所说,"学习是通过学生的主动行为而发生的;学生的学习取决于他自己做了些什么,而不是教师做了些什么。"因此,新的语文教学模式,突出学生的"自己做",倡导师生之间的双边合作,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总体说来,新的语文教学模式应含如下流程:创设情境,引导求知——激疑设问,自主研讨——求异探新,延伸课外。
1.创设情境,引导求知
由于时代因素的影响、思想认识的差异、知识阅历的限制等,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一定的"盲区"。在课堂语文学习中,学生的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的牵引和制约,这就要求教师利用各种因素,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探求新知。在一课学习之初,正是教师施展才华、展现风采之时。学生对于教师的敬佩常常源于教师的学识水平,而教师自身的素养更多地在讲授中显示出来,这是自主合作学习的心理基础。因此,在课堂学习中,传统的讲授法依然有着广阔的用武之地,有时甚至需要畅讲,古典诗歌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离别眷念,"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缠绵情致,要让青春年少的中学生来体味,实在有些勉为其难。教师适时适度的畅讲,可使整个课堂生机盎然,使学生沉浸在艺术的享受之中。一堂生动活泼的讲授课同样能够使学生开启眼界,打开知识之门,使他们亲身感受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从而产生冲出"围城"自主学习的欲望与冲动。
当然,教师在启发引导和创设情境的时候,学生也不应是被动的吸收者,而应是主动的合作者,要善于调动自身的知识和情感储备,主动吸收教学中的精髓,学会分析的方法。这是讲授的出发点,也应是学生学习的归宿。
2.激疑设问,自主研讨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实现自我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它要求学生学会设问、学会探索、学会合作,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去适应环境。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学生的学习更多地应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努力去完成。这样,教学不再是教师单纯为学生付出,而是教师创造性生活的一部分,成功的引导是师生情感交流的协奏曲,教学的过程是师生实现自己生命价值和自身发展的舞台。
朱熹曾经指出,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师的"导"体现在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问题情境,选准切入点,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要善于建构严密的思维区间,让学生形成合理的推断,通过巧妙的激疑设问,使学生心中产生疑窦,引发积极的思考,最终由学生"自主解决"面临的问题。教师的启发诱导应该带有牵动性,"牵一发而动全身",像《孔乙己》一课中,对主人公的分析,扣住"偷"来发问,他为什么偷?偷的结果怎样?作者写偷的
意图是什么?他的偷值得不值得同情?这样的问抓住问题的关键,就可以牵动全文的人物分析,带动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这样启发诱导让学生获取的知识成为继续发现问题获取新知的起点和手段,形成新的问题环境和学习过程的循环。
自主学习,学生的自思是关键。教师要注重寻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结合点,变"讲堂"为"学堂",变"满堂问"为"满堂思",要善于引导学生变寻求固定的答案为系统的联系,在求同中存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理性,将个性的素质内化为能力。
语文学习应是一种开放的教学过程。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在对问题的探索、发现、解决的深度和方式上,由学生自主控制和完成。学生的学习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再创造性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过程必须重视让学生亲身感受,动手操作,动口交流。正如《学会生存》里所说的:"自学,尤其是在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
3.求异探新,延伸课外
"探究"应是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获取知识、方法、情感体验的过程。探究可以是文章的思想、内容,也可以是词句之美、景色之美、情感之美、意境之美,还可以是学生感悟学习过程、领悟学习方法的过程。"探究"更重要的还不是结果,重要的是探究过程本身,然后获取探究的乐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那么,该如何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呢?我认为:(1)小组合作学习分工要明确。尤其要有一个小组长。小组长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相当于老师的角色,也相当于主持人的角色,指导同学们有序地读书、思考、发言、总结。汇报时人员的分工也由小组长与组员商量确定,所以,一个好的学习组长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前提。(2)要准确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即出现新问题时,遇到了大家都希望解决的问题时,学生的意见不一致时。(3)要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的目的和技巧,合作学习是以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生生互动的形式,凝聚了集体的智慧,体现的是"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合作思想,合作学习的合作性表现在:以讨论的形式研讨老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讨论中一般要做到四点--一会"倾听";二愿"交流";三能"协作";四乐"分享"。(4)合作学习时合作的对象可以是不固定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观点差异来选择合作伙伴,也可以根据对学习内容的喜爱来选择,还可以根据个人情感来选择,这个伙伴,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5)合作学习要结合学生人人发言的权力,尤其是在向老师和同学汇报的时候。不要搞组长"一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