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亚男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 沈阳 110004)
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因素分析※
魏亚男
(中共辽宁省委党校,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本文基于2004年-2013年的数据,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模型分析了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服务业劳动生产率和服务业规模总量影响最大,货物贸易额、外商投资额、财政用于科技支出依次递减,而服务业的外贸依存度影响最小。并且在我国服务业子行业中,对出口影响最大的是运输服务和旅游服务等资本和劳动密集型行业,知识密集型行业影响较小。
[关键词]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因素
※本文系2015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常态下辽宁物流产业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15BJL008);2014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辽宁生产性服务业与装备制造业互动发展研究”(项目编号:L14DJL037);2014年度辽宁省委党校校级转列项目“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研究”;2015年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地方财政或有债务风险评价与预警研究”(L15BTJ002);2015年财政科研基金项目“辽宁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中PPP模式应用与风险防范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现阶段,我国服务贸易发展迅速,据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总额达到6043.4亿美元,位居全球第三位。但是总体水平较低,服务贸易出口结构不合理,且长期处于逆差状态并且逆差额不断扩大,至2014年已达到1599.3亿美元。因此,科学分析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相关影响因素,从而逐步提升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竞争力就显得十分必要。
按照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BOPS),可将服务贸易行业分为12大类(具体见表1)。目前从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统计的数据来看,服务贸易出口呈现出持续上升的格局,在2007-2014年平均增长率为10%。其中,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达到了2222.1亿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6%。从服务贸易的分类行业来看,旅游、运输、咨询服务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2014年分别达到了23.67%、21.06%、19.31%,合计达到64%以上,而其余九个行业出口比重合计不足四成。进一步按照服务贸易行业的特点、要素密集度,可分为三大类,即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和知识、技术密集型。由表1可以看到,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产业中,资本密集型仅有运输服务产业,出口占比23.67%;劳动密集型包括旅游、建筑服务产业,出口占比30.78%;知识、技术密集型包括金融、保险、专利、通信等在内的九项服务产业,出口占比45.55%。可见,资本、劳动密集型出口占据了主导力量,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存在着技术含量、附加值偏低的问题,行业结构发展严重失衡。
目前从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统计的数据来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逆差(即出口贸易总值小于进口贸易总值)呈现出不断攀升的趋势,从2007年的78亿美元上升至2014年的1600亿美元,八年间出口逆差增长了20.5倍(见表2)。2011-2014年间,中国服务贸易逆差上升速度迅猛,分别达到了148.4%、63.4%、32.1%和35%。
表1 2004-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分行业出口额 (亿美元)
(一)灰色关联分析方法
因素分析的基本方法过去采用的主要是统计的方法,如回归分析,回归分析虽然是一种较通用的方法,但是大都只用于少因素的、线性的。对于多因素的,非线性的则难以处理。灰色系统理论考虑到回归分析方法的种种弊病和不足,采用关联分析的方法来做系统分析。该方法是采用关联分析的方法来作系统分析。作为一个发展变化的系统,关联度分析事实上是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即发展态势的量化比较分析。
该方法通过对动态过程发展态势的量化分析,完成对系统内时间序列下有关统计数据列几何关系的比较,求出各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灰色关联度。与参考序列关联度越大的比较序列,其发展方向和速率与参考序列越接近,与参考序列的关系越紧密,对参考序列的影响程度也越大。
做关联分析首先要制定参考数据列。参考数据列常记为X0,记第1个时刻的值为X0(1),第2个时刻的值为X0(2),第k个时刻的值为X0(k)。因此,参考序列X0可表示为X0={X0(k),k=1,2,...,n}。关联分析中被比较序列常记为X1,X2,......XK,类似参考序列X0的表示方法,为Xi={Xi(k),k=1,2,...,n},其中(= 1,2,...,m)
第一,要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
这里采用初值标准化法。也就是所有数据均用第1个数据除,然后得到一个新的数列,这个新的数列即是各个不同时刻的值相对于第一个时刻的值的百分比。
第二,求关联系数ξi(k)。
对于一个参考数据列X0,有几个比较数列X1,X2,......,Xn的情况。可以用下述关系表示各比较曲线与参考曲线在各点(时刻)的差。
式中,ξi(k)是第k个时刻比较曲线Xi与参考曲线X0的相对差值,它成为Xi对X0在k时刻的关联系数。其中,0.5是分辨系数,记为ξ,一般在0与1之间选取。
第三,求关联度ri。
关联度的一般表达式为:
第四,排序。
按照上面所求出的关联度ri的大小排序。ri的值越大,说明二者之间关联的程度越大;反之,ri的值越小,则二者的关联程度越小。
(二)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结果
出于数据的可得性和变量的可衡量性考虑,本文采用2004-2013年的全国贸易的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根据服务贸易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本文拟引入多个变量系统考察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因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人力资本水平、服务业发展水平、货物贸易发展水平以及行业对外开放程度等几方面。具体变量见表2。其中财政用于科技的支出可以反映出政府对于人力资本的投入情况,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关系最为紧密,“服务贸易特别是生产性服务贸易的发展是伴随着货物贸易的发生而产生的,是货物贸易的派生。”(程大中等,2000),因此将货物贸易作为影响服务贸易的一个影响因素。
通过计算,可以得出各个解释变量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之间的灰色关联度,见表3。
表3 灰色关联度
从表3数据可以看出,X4>X2>X5>X1>X3>X6,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相关性最大的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其次是服务业生产总值,二者对服务贸易影响程度相接近,再次是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然后是财政用于科技支出、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额,关联度最小的是服务业外贸依存度。从数值上看,所选指标关联度均超过0.5,且除服务业贸易开放度以外,其他指标关联度均在0.7以上,说明各指标与服务业贸易出口之间关联度较高。
在六个指标中,与服务贸易出口关联度最大的是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和服务业发展水平。这两个指标是服务业的效率和总量指标,是服务业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由此可见,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水平较低首先是由于我国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决定的。2014年我国服务业比重为48.2%,首次超过第二产业,但是我国的服务业多数还是停留在传统的行业,高端的知识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水平不高。而在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服务业就已经达到了70%以上的水平,而且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中占比较重的是知识技术密集的高端生产性服务业,已经占到50%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在国际竞争中,我国的服务业出口竞争力明显弱于发达国家,因此我国常年存在服务业的贸易逆差。
外贸进出口商品总额与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相关系数排在第三位,可见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额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身货物贸易能力的影响,这与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研究也相吻合。加拿大学者James R.Melvin等有关学者研究了服务贸易和货物贸易的逆向相关关系,发现当“开展要素服务商品贸易时,出口服务的国家将必然在货物贸易上存在逆差,反映了服务部门的比较优势。同样,货物贸易顺差的国家也将在服务贸易上存在逆差。”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我国在货物贸易方面的比较优势的存在。中山大学的谢康教授运用中国、美国、法国、英国、加拿大等国的数据分析了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互补性,指出,“货物贸易顺差时,服务贸易逆差,货物贸易为逆差时服务贸易为顺差”。十几年来,我国的商品对外贸易一直处于顺差状态,按照上述学者的研究,服务贸易就会处于逆差状态。
财政用于科技的支出与服务贸易出口的关联度为0.7685,排在第四位。科技水平与服务业发展密切相关,尤其是与服务业中的人力资源水平密切相关。我们采用这一指标代表的主要是政府在人力资源等方面的投入,考察服务业人力资本水平。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提供的产品有很大不同,知识、科技和人力资源都是服务业发展的高级生产要素,这些要素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按照世界服务业的发展规律,我国的服务业也将由劳动密集型为主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为主转变,由此可见,科技水平及人力资本要素水平对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提升有重要的作用。
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额与外贸依存度这两个指标反映的是服务业对外开放程度。“外商直接投资为东道国带来先进技术、管理经验、服务理念、营销体制、高质量的人力资本等,会在东道国产生较强的示范效应、竞争效应、扩散效应等,从而提升东道国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并最终影响东道国的服务贸易出口。”(王恕立、胡宗彪2010)近几年外商直接投资的方向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额从2004年的1405258万美元增加到2013年的6621731万美元,年均增长18.8%。大量外资的进入客观上就会对我国服务业发展产生积极影响,促进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出口结构向合理化及高级化转变。因此,外商直接投资额与服务出口总额的关联度也较高,为0.732。而服务业外贸依存度的关联度为0.5651,在这几个因素中排在最后,说明服务贸易开放度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相对较低。主要原因在于我国服务业开放程度较低,根据姚战琪(2015)的测算,“2013年我国服务贸易开放度为5.68%,略高于巴西,却远远低于欧盟、美国、印度、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三)我国服务业各子行业对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
按照国际收支服务分类(E-BOPS),将服务贸易分为以下12个子行业:运输服务(q1)、旅游服务(q2)、建筑服务(q3)、通信服务(q4)、保险服务(q5)、金融服务(q6)、信息服务(q7)、专利服务(q8)、咨询服务(q9)、广告宣传(q10)、电影音像(q11)、其他商业(q12)。基于以上分类,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各子行业,实证分析结果见表4。
表4 各子行业的灰色关联度
从表4的计算结果我们可以看出,q1>q12>q2>q4>q10>q8>q11>q5>q7>q3>q9>q6。其中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成分上贡献率最大的首先是运输服务业,其次是旅游服务和通信服务业,再次是广告宣传业、专利服务业和电影音像业,关联度最小的是金融服务业。由于我国服务业当前仍然以传统的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服务为主,运输服务业与旅游业在我国服务贸易中占据主体地位。近几年我国服务贸易逆差不断攀升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传统优势的旅游服务由顺差转为逆差。2009年是分水岭,中国旅游服务贸易发展首次出现了40亿美元的逆差,此后的六年里旅游服务的这种逆差持续扩大,尤其是从2011年开始,逆差趋势愈加强烈,到2014年已经达到1079亿美元,在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逆差中占据51.73%。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出境游热度一直很高,这是造成我国服务出口贸易逆差的主要因素。而属于资本密集型的运输服务业近几年出现逆差扩大的趋势,由2007年的120亿美元扩大到2014年的579亿美元,八年间增长了4.8倍,2014年占到我国服务贸易逆差总额的27.76%。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中的保险、专利、电影等行业常年保持逆差,2014年占到逆差总额的20.51%。其他服务业出口占据比重相对较小,对于服务出口的影响力相对较弱。
(一)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扩大服务业发展规模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服务业发展水平与服务贸易出口关联最紧密。服务业本身发展的不好,服务贸易就不可能发展得好。因此,提高服务业劳动生产率,扩大我国服务业发展规模是首要任务。在发展服务业过程中要加大信息技术的投入,将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进一步提升,使服务业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并与货物贸易市场相协调
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的长期存在与我国的货物贸易顺差长期存在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按照谢康等学者的研究结论,我国在开放服务市场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到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的这个互补性特征,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进程与力度要与开放货物贸易市场的进程和力度相协调。通过控制货物贸易的顺差来削减服务市场开放可能不断出现的逆差。随着我国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更多的中国服务企业将会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将会逐渐缩小,货物贸易的顺差额也会随之逐渐缩小。当我国的服务贸易逆差额逐渐由大变小时,也就意味着我国的经济结构获得了实质性的转变,由中等收入的工业国转变为发达的工业国,同时工业化逐渐走向服务业化。
(三)加大财政投入,提高科技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本水平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知识经济社会下,科技的重要作用体现在各个行业,在服务业尤其明显。因此,加大财政对科技的投入,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是加速服务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对于高端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来说,最关键的就是具有高端知识结构和能力的人力资本的存在。因此,加速人力资本的培育也是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贸易水平的重要支撑。
(四)大力引进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
外资的引进会加速国内服务业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的提升。因为服务业相对于制造业来说具有更强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它无法隐藏关键技术,其所有的服务和管理环节都是可以公开参考和借鉴的。这样就会在更大的力度上引导国内企业改进水平,提高效率,使得国内企业逐渐在国际市场上提高竞争力,进而扩大服务产品的出口。近年来我国的服务业开放度不断提高,在市场准入方面的限制已经显著减少,国民待遇方面的自由化发展程度更显著,但是仍需放宽外资在股权比例、经营范围、注册资本等方面的限制。
(五)调整服务业发展结构,加快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我国的服务贸易出口中占主体的主要是资本密集型的运输服务和劳动密集型的旅游服务,而高端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出口较少。按照服务业发展的规律,知识技术密集型的服务业如信息服务等是未来的发展趋势,而且以信息服务和金融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是未来服务业的主体。因此,我国要在保持原有的行业优势的基础上,加快信息服务、通信服务、金融服务等的发展,改变我国服务业发展的内部结构,进而逐渐改变服务贸易出口的结构。
参考文献:
[1]黄珊.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上海服务贸易出口影响因素分析[J].价格月刊,2010,(12).
[2]李伍荣,杨玉雪.影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可量化因素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08,(1).
[3]罗丽英,杨云.服务贸易出口持续强劲增长的动因及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12,(9).
[4]申朴,尹翔硕.要素积累对服务贸易出口增长的影响——对世界及中国、美国数据的经验分析[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
[5]王恕立,胡宗彪.服务业FDI流入与东道国服务贸易出口——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第11期.
[6]谢康.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互补性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0,(9).
[7]姚战琪.入世以来中国服务业开放度测算[J].经济纵横,2015,(6).
[8]赵景峰,陈策.中国服务贸易:总量和结构分析[J].世界经济,2006,(8).
[9]A.Sapir.Trade in services:Policy Issue for theEighties [J].Columbia Journal of World Business,1982,(79).
[10]B.Hoekman,G.Karsenty.Econ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 in Services[J].Development Policy Review,1992,(10).
[11]Koi Nyen Wong,Tuck Cheong Tang,Dietrich K.Fausten.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Services Trade:Evidence fromMalaysia and Singapore[J].Global EconomicReview,2009,(3).
[12]Melvin James R.1989.Trade in producer services:A Heckscher-Ohlin Approach[J].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5).
[13]Sapir,E.Lutz.Trade in services:Economic De -terminants and Development Related Issues[J].World BankStaff Working Paper.DC:World Bank,1981,(474).
责任编辑宫秀芬
[作者简介]魏亚男(1981-),女,辽宁葫芦岛人,中共辽宁省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研究。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16)01-003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