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运用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实践

2016-04-06 18:22陈珺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16年3期
关键词:演唱风格唱法美声唱法

陈珺

如今,在专业声乐教育中开展多种风格演唱的综合性教学与实践刻不容缓,这是社会与时代的需要,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它对学院声乐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强大推动力。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单纯从技术角度与个体声音条件出发为我们的学生选择适合他们的唱法,然而忽略了音乐风格与作品文化内涵等因素对于“唱法”这一概念的综合性影响。要知道,在声乐演唱的实践活动中,准确定位作品本身的风格并进行创造性的演绎才是成功诠释该作品的决定性要素。因此,应根据作品的文化背景与具体内容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演唱风格而不是相反。所以,就成熟的声乐演唱而言,无论“美声唱法”或是“民族唱法”都是为作品“风格”服务的。歌唱技术只是“工具”,“唱法”只是手段而绝非目的。

启发学生运用多种风格演唱,首先要打破唱法壁垒。现如今我们的学生无论对于“美声唱法”或是“民族唱法”都存在很多误解与误用。

很多唱民歌的特别是低年级的同学往往真声太多,假声太少,混声不够,听起来像大白嗓。喉器偏高声音不稳定,音区不统一,高音用嗓过度。呼吸太浅,气息不通透无法将声音“送出去”,导致声音的“致远力”不够。吐字太靠前,歌唱语言听起来不够圆润。头腔共鸣及胸腔共鸣运用的不够充分,演唱过程中喉部力量过大,这又导致了声音在不同的音区音色不统一,忽明忽暗,不受控制。有些学生虽然标榜自己学习的是“民族唱法”,但是未能很好地继承和掌握我国传统歌唱中对语言及润腔的多样性处理,对作品的风格把握尤其不到位。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随着意大利“美声唱法”传入我国并在我们的学院声乐教学中广泛运用,以借鉴西方声乐训练方法为基础的“中国声乐演唱方法”应运而生,并在我国的声乐发展史上产生了积极且深远的影响。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过分强调学生运用演唱方法的科学性与技术能力,忽视了其对不同作品风格内涵的深入了解,致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演唱风格越发单一,一涉及中国作品往往处理不好“声”与“字”的关系,重声不重字,重声不重情。咬字含糊不清,失去了语言的表现力和对听众的艺术感染力。通俗的说,无论他们演唱中国还是外国的声乐作品,观众经常不知所云,仿佛运用“美声唱法”一强调共鸣腔体,语言就该含糊其辞不清不楚,这真是极大的误解。

身边学习“美声唱法”的同学在歌唱技术层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误将喉器上提替代了共鸣的高位置,声音概念不正确,认为高音“挤”或者“窄”就是“明亮”,导致腔体不统一,声音不通畅。为了充分打开口腔,使声音“靠后”,导致舌根用劲,肌肉紧张,声音听起来笨拙费力,且不容易拓展音域。忽视中低音区的训练,胸腔的作用没能得到充分发挥,声音的根基不牢固,音色不饱满不丰富。呼吸作为歌唱的动力,不能与声音做到有机配合,持续且稳健的支持歌唱活动等等。

很显然对于上述两种演唱方式的误解与误用都离我们教学的初衷与中西传统歌唱艺术理想相去甚远。那么,我们能否探索一条中西结合,中西并用,运用多种风格演唱进行教学与实践的新路呢?

我们要保持中西传统歌唱艺术的纯粹性与审美共性,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继承中国传统歌唱艺术中对语言的处理方式。例如,可以一边学习意大利古典艺术歌曲一边研究中国古曲的演唱方法和艺术表现形式。通过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获得嘹亮的共鸣、充实统一的音色,然后使较为成熟的歌唱技术服从并服务于传统音调,在歌曲的韵味与表现力上要讲究个性,通过多样化的对比学习,逐渐掌握不同演唱方法的精髓。在歌唱技术上,我们要充分学习并采用西方传统歌唱中音区与共鸣腔体的统一理论,在演唱实践中熟练的控制音量与音色,使演唱曲目范围和表现形式不再单一化。

打破“美声”与“民族”间的唱法壁垒,在歌唱技术与表现形式上相互渗透,使我们声乐专业的在校生能够真正深入地学习和掌握多种演唱方法的技巧与内涵。在校期间尽量多的积累作品,丰富自己的曲目库,使偏“民族唱法”的学生具备演唱西方歌剧咏叹调与德、奥、英、法艺术歌曲的能力,使学习“美声唱法”的同学也能有选择的唱好本国民歌与传统古曲。我们要让学生学好、学透,并乐于深入地研究唱法,寻找演唱规律。只有掌握大量不同风格、不同体裁的曲目,对不同形式的演唱方法进行比较性的学习,才能将运用多种风格演唱的教学与实践变为可能,并更好的为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可持续与多样性的发展服务。

那么,我们该如何构建与运用多种风格进行演唱相匹配的教学模式呢?

首先,应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长期以来,我们始终强调以教师为中心,注重教法的研究。即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通常情况下是一个专业老师所带的一批学生共用一种唱法且长期固定直至毕业。现在,应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法研究的教学模式。我们要有意识的留给学生更多的自主空间,注意调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其次,结合院系中具体的师资情况,根据不同声乐教师的自身特点设置多样化的演唱方向,如“歌剧表演”方向、“艺术歌曲演唱”方向、“音乐剧表演”方向、“传统民族民间歌曲演唱”方向、“中国古典文人音乐演唱与研究”方向、“现代创作歌曲演唱”方向等等。总之,我们要高效利用学院不同唱法类型的教师资源,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渠道。再次,作为一个能够运用多种风格进行演唱的歌唱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学修养与艺术审美能力,储备足够的文学和音乐基础知识,拥有相对成熟的声乐技术技巧与外在的艺术表现力,所以,除去传统的教师与学生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我们要充分利用小组课,使不同演唱风格的学生能够坐在一起进行适当的讨论与合作,并配合定期开展的课外讲座形式辅助教学。总之,尽可能的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乐于思考擅于学习,全方位的吸收不同演唱风格的营养与精髓,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中注重学生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的操作与实践过程中(以大学四年全日制本科教学为例),大学一年级的学生要着重学习意大利17、18世纪古典艺术歌曲及咏叹调,在中国作品的选择上则要侧重于古代文人诗词歌曲。因为中外古典艺术歌曲通常音域不宽且不追求大音量,无论从歌曲内容还是表现形式上都强调演唱风格的优雅与精致,这就为低年级学生获得正确的声音概念打下了坚实基础。在学习演唱方法的过程中,作为教师要督促学生在读懂、理解歌词大意的前提下演唱作品。针对意大利文歌曲进行字对字的学习,养成严谨的治学习惯。

到了二年级,要尽可能多的学习中国近代艺术歌曲并泛唱德奥艺术歌曲。浪漫时期的德奥艺术歌曲是世界音乐史上的经典财富,学习一定数量的德奥艺术歌曲对于从事声乐表演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很有必要的。这些作品通常选用同时期浪漫主义诗人的经典诗作做为歌词,语言精致,风格典雅,对培养歌唱者的音乐美感和艺术气质都是很有好处的。我们在这里强调,到大二下半学期,让学生适当的涉猎中外歌剧咏叹调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在声乐学习中没有绝对的事情,对于音量上的“控制”也是相对的,作为老师,我们也要把握时机利用歌剧咏叹调为学生拓展音域与音量。

大学三年级,在演唱外国歌剧咏叹调的同时要侧重于中国作品的学习,这其中包括中国民歌及根据传统民歌进行改编的曲目、中国现代创作歌曲与中国歌剧选曲。随着学生的歌唱技术日渐成熟,对于作品的诠释能力逐步提高,演唱作品的完整性有了基本保证,这段时期要特别注重学生中国作品数量的积累,要特别注重培养其运用多种风格进行演唱的能力。

四年级是即将成熟的时期是收获的季节。通过前三年系统的学习不同时期、不同风格、不同语言的声乐作品,演唱技术上必然有了一个质的飞跃。因此,在学习和演唱大量中外作品的同时,老师要根据学生的自身声音条件与兴趣所在帮助他们找出近几年来最适合其演唱的一部分声乐作品,精雕细琢,逐步形成自己的演唱风格,为他们走向工作岗位或继续研修深造做好必要的准备。

总之,在大学四年期间,引导学生打破“唱法”壁垒,帮助其运用多种唱法进行理论学习和舞台实践,有助于拓展他们的学习思路,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为他们在声乐领域里健康与可持续的发展铺平了道路。

参考文献

1、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 [M].北京:华乐出版社,2004

2、张前 《音乐表演艺术论稿》 [M] 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

3、《歌唱的艺术》,薛良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4、《艺术语言发声基础》,周殿福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5、《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石惟正著,载《音乐研究》,2005年第二期。

(作者单位:河南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演唱风格唱法美声唱法
中国美声唱法的发展及对民族声乐的影响
“中国唱法”不如叫“中式唱法”
美声唱法与中国当代创作歌曲的演唱
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论科学的发声方法
南昌采茶戏的演唱风格与唱腔特色研究
浅谈东北民歌与民族声乐演唱风格
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与方法
浅谈美声唱法的民族化
关于“民通唱法”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