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牛
【摘 要】 听力障碍在我国为“五大”残疾之首。对于聋儿学生,基础教育对其表达、交流能力至关重要。而作为基础性教学,初中语文教育必然是聋人教育的重点,但是传统的特殊教育教材往往不能真正地切合聋人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编写,尤其是实践教学方面,还需要教师对原有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和探索,以实现最适合也最贴进聋人学生语文教育的教材。本文就如何利用初中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进行了简单粗略的分析。
【关键词】 听障;基础模块;多角度
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听力语言残疾居视力残疾、肢体残疾、智残等五大残疾之首。听力语言残疾人群达到了2057万,占我国人口总数的1.67%,其中儿童约为80万(泛指7岁以下儿童)。这么庞大的残障群体给国家带来了聋人康复、教育、就业等一系列社会问题。2013年中国残联调查统计,中国只有50%的听障儿童进入专业的康复机构,机构康复后的孩子只有50%进入普通学校进行学习。而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听障儿童进入学校学习的比例高达90%。残疾人教育也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残疾人教育的成熟度也体现了国家人文教育、经济水平、社会保障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对于患有听力障碍人群来说,接受教育相对较为困难,本文就聋人初中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进行讨论。
一、教学定位
当今在一些发达国家,听障学生的教学课程与普通学生教学课程相衔接,不论是特殊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教学内容和项目都极力地相融合、接轨。同时投入的人力、物力资源相对充足。让听障学生教材紧扣教育改革思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特殊教育应该依据社会化原则,所教学的内容、技能、教学目标都应以后期进入社会为目标,拉进特殊儿童与同龄的正常儿童、社会主流文化间的距离。首先,明确听障学生达到完成初中教材大纲中制定的教学程度;其次,将课程目标细化、明确化,转化为每个年级的具体教学目标。完成这两项工作,才能使聋人学生达到教材大纲中规定的教学要求,对于教材的二次开发提供了操作的可依据性。而其教学定位可分成三部分完成。
(一)一年级学习计划:指导学生完成语文教学的基础内容,提高写作、阅读、手语口语的交际水平。达到日常生活行动与语言方面的基础水平,鼓励学生交流。
(二)二年级学习计划:在专业学习的基础下,按照要求提高语文应用能力。根据学生特点规划进一步的深入学习语文课程,增加表达和交流能力。通过语文教育锻炼学生基本表达能力,让学生开朗自信。
(三)三年级学习计划:巩固学习基础知识,着重于锻炼学生交流能力,对于心思敏感或内向性学生,通过鼓励使其开朗,敢于交流。
对于聋人学生的语文教育,不可只进行课本教育,而是要求教师在能过对语文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后,对学生进行全面型教育。其中包括语文基本、语言发音、团体交流等。初中时期的聋人学生正处于敏感时期,而语文教育作为基础型教育,必须从全方位出发,致力于为聋人学生提供更加适宜的优质教育。对于教材的二次开发方面,需要校方与教师的共同努力,方能得以实现。
二、教材的二次开发及探索
我国特殊学校使用的教材虽然是经由教育部研究出的特殊教材,但在对聋人进行教育时,其中理论多于实践,因此教师须根据聋人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学习需要来对教材进行相应的调整或改编。增强教材在实际运用的适应性。特殊教材存在的不足,不能单单只靠某一方面来调整。从学习层面讲能力与条件的限制,不可能对教材的各个维度进行调整。相关研究人员根据特殊教材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特性,与语文教材的特点和学生学习需要相结合,从基本交流沟通、文化价值观、顺序与进度这三点对初中教材二次开发进行探索。
为了帮助听障学生确立正确的道德文化价值观,适应日常生活和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认知水平,从社会文化价值观角度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基础模块教育中,教师侧重帮助他们理解社会主流文化,教导他们如何规范地融入主流社会。在语文课程二次开发过程中,老师不再只是被动的传递者,而转化为积极参加课程二次开发的参与者。老师在参与开发更具有适应性和针对性的教材和课程过程中,增强了开发意识,也提高了专业教学水平。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理念是,普通文化课是一切教育课程的基础。因此,提高聋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思想交流能力、个人素质等等,都应该特别重视语文教学在聋人学生教学中的促进作用。随着知识化时代的到来,我国的特殊类教育必然有巨大的发展。增加特殊学校的数量、降低招生门槛、创新特殊教育内容、提高办学质量都是为造福我国特殊人群的生活质量,增加社会存在感,是特殊教育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与义务。
总之,要结合听障学生学习需要,准确定位及分析语文教学在聋人教学中的重要性,多角度进行语文教材的二次开发,才能给聋人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促进他们的成长。于此开发目标基础上,教师要多注意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真正了解并理解他们的学习需要,并以此为基础改进对教材的二次开发。对于聋人学生的初中语文教育,相对而言需要面对更多的困难,教师与校方要把握以学生良好学习的前提,强化改进教育模式,以实现对聋人学生的教育与培养。
【参考文献】
[1] 刘艳虹,彭莎莎,李茜等.聋人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职业适应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1):42-46.
[2] 刘颖.双语聋教育中聋人教师和健听教师协同教学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5,(8):23-29.
[3] 刘卿.聋人自然手语同时性表达的语言特征及其对聋教育的启示[J].青春岁月,2015,(22):78-79.
[4] 申仁洪,顾俊朴.聋人文化及其对聋人教育的影响[J].现代特殊教育,2014,(2):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