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妮妮 何宏伟
【摘 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实地考察法,对洛南县小学、中学的体育教师和部分学生针对目前所在学校的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和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访谈、调查和分析,对调研结果进行处理、总结并归纳。在梳理洛南县学校体育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洛南县学校体育的三点对策,以便更好的开展洛南县的学校体育教学工作。
【关键词】洛南县;学校体育;体育课程;体育特长生
洛南县是陕西省商洛市的下属县城,位于陕西省的东南部,由于其东西南北均毗连外界,因此,素有“东南门户”之称。该县经济贫瘠,自然山水丰富,2008年以前没有任何工厂,人们多以种田为生。该县的学生一般都是初中毕业,极少上高中的,自2004年有体育特长生可以考入大学的政策之后,许多学生便不怕吃苦劳累的走上体育特长生的道路。由于该县的人们视野很小,相对质朴且能吃苦耐劳,2004年至2012年间,许多学生为了给自己的大学梦寻找出路,便大批量的选择体育特长生步入大学这条高考路。然而,2012年至今,经学校老师反映,该县已经不把体育特长生考上大学计入高考成功率之列,老师们和学生们对于体育的热情骤减,这也同时影响到了该县自小学至高中的体育课程开展情况。本文以洛南县小学至中学为研究对象,探究洛南县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1 洛南县的学校体育发展现状
洛南县共有学校86所,小学53所,中学33所,其中仅有一所高中为以文化课为主输送大学生,即洛南县中学。2010年以前,除洛南县中学以外的其它中学均以特长考试输送大学生为主(其中的原因并不是洛南县的学生很有特长,而是文化课教学水平无法达到国家要求的水平导致学生只凭文化课学习无法进入大学的大门)。然而就在近几年,由于洛南县学校、教育部和县政府对于特长生,尤其是体育特长生的支持力度逐渐褪去,洛南县的学校体育发展呈现持续低迷,而且陷入下无底洞的局面。然而学校体育作为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加强学生间交往,建立学生良好人格和磨砺学生坚强意志力的重要课程不得不引起洛南县学校体育教育相关部门的重视。
2 洛南县学校体育发展的问题
2.1 学校体育设施的使用出现诸多限制
洛南县小学的学校体育课程多以自由活动为主,且学校的体育设施不对学生开放,连最基本的跳绳和羽毛球拍都极少在学科体育课上出现,经调研询问后发现,老师出于学生们的安全考虑,这些体育设施虽然有,但是并不能与学生进行互动,只能躺在仓库里睡大觉。洛南县初中学生的学校体育课程除了初一、初二教学基本的体操外,也多以自由活动为主,没有系统的体育课程教学安排。初三的学生由于是毕业班,老师们重于学生的升学率而严重忽视了学校体育课程的重要性,甚至将体育直接换成了其它文化课的课程,全年度为了中考冲刺而忽略了体育课的存在。洛南县高中的学校体育分为两极化,一边是想依赖体育特长步入大学的体育特长生,一边是想依赖文化课埋头苦学的普通学生,体育特长生在步入高一一个月左右就会陆续决定自己是否选择体育特长生之路步入大学,大概两个月左右将被学校所谓的教练(担任学校体育教育工作的体育教师)带队进行训练,训练内容包括力量、耐力、速度、反应灵敏性、跑、跳、投、掷等,但无专业体育运动技术的教学。教练训练内容除了高考体育特长生考试项目外,几乎不涉及其他体育教学。
2.2 体育教师的专业性严重缺乏
在洛南县小学、初中、高中的学校体育教学中,老师之所以不敢让体育设施与学生们见面,还因为体育老师的专业素质较差。由于洛南县的体育教师极少是经过专业体育运动项目培训的教师,所以不懂得如何才能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教学,并且在处理学生课堂危机上严重缺乏该有的经验,一旦出现崴脚、摔伤等之类的问题,教师们连最起码的医护措施也不能提供,且不能运用正确的护理方法使用基本的医护设施。
2.3 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差
洛南县的学生在步入小学开始就被“放羊式”的体育课程所陶冶,日久生识,学生们经过小学6年对于体育课程的认识已经被这种形式的课程所包围,认为有无体育课对于学生自身体育素质的影响都一样,这种影响持续深远。步入初中后多数同学由于繁重的作业和练习将体育课视为补习文化课时间,常常在体育课开始时点完名,签完到就直奔教室继续作业和练习。高中学生除了体育特长生在体育课上死练力量和耐力外,其他学生由于受小学初中体育课程的影响,认为体育课于他们的未来毫无用处,依然将体育课时间投入到他们认为与未来前途密切相关的文化课学习上。更重要的是,洛南县80%以上的学生家长对于体育的认识沿袭古人的看法,即“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他们把自己的孩子远离体育当成是一种脱离“头脑简单,四肢发达”人群的方法,劝说孩子们要重视文化课的学习,忽略体育课的存在意义。自小学至高中,学生和周围人们对于体育课的认识严重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导致学生自主体育意识薄弱,进而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较差。
2.4 学校对于学生的体育教育意识不强
洛南县小学至高中的体育教育意识及其薄弱,这种意识的淡薄体现在课程的实施上具有诸多问题。例如,对于体育老师的人员和资金配置上极少重视,多数小学的体育老师并非专门进行体育教学,而是其它课程的代课老师临时“看管”孩子,这些老师对于学生的体育课教学一无所知,于是只能把体育课当成自由活动课上了。整个学校都不重视体育课,而且不把体育课考试成绩纳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中,那么教师只能偏向自己所代的文化课教学了。学期末的几个礼拜,这些老师还会把体育课直接作为自己所教学的主课课程进行施教。
2.5 政府对于学校体育的激励政策不明确
洛南县县政府对于学习体育没有指定明确的激励政策,据县政府的有关人员了解到,学校体育由于不能提高该县的整体升学率,因此被政府人员忽视。几乎没有完整的激励政策,极少数的激励政策也存在于洛南县的几所重点高中(洛南县中学、洛南县西关中学、洛南县城关中学),其它基本无激励机制和相关政策。
2.6 教育部忽略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
据2016年1月份走访洛南县几所学校的体育老师,他们反映,自2010年起,教育部已经不把体育特长生考上大学的升学率作为考核指标。因此,原本趋于朝阳的体育特长生也不再风靡,体育老师们由于教育部的忽略所意识到的是体育行业不景气,怕继续招收体育特长生是误人子弟,不能给学生们更为美好的未来,反而让学生受苦。于是便随学生自己,连最基本的训练也不重视了。2013年后入队的体育特长生们由于教育部的忽略不知道自己从事体育训练将来能够做什么,也随之破罐子破摔,仅想着把高中混完出来打工,对于自己的未来是一片空白。由此可见教育部忽略体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所引起的体育教学负面影响是连贯性的。
2.7 学校体育的活动种类单一
据悉,洛南县小学没有学生运动会,初中每年只有一次运动会,3000米长跑为一声哨令,全校参与者一起开跑,长跑场地为学校附近的沥青公路。高中一年一次运动会,运动会裁判为高中的体育教师,其它稿件、解说、检录均为学校相关老师,没有专业的体育运动装备和道具。项目以跑、跳、投、掷为主。无其它技巧性项目如篮球、足球、羽毛球等的比赛。运动会早上开始,下午结束,运动会的场地多为塘渣跑道,几乎没有塑胶跑道,其它项目也无专业场地进行。洛南县学校的学校体育的活动整体种类相当单一。
3 洛南县学校体育发展的对策
3.1 严格控制聘用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
体育教师作为学校体育课程的领头实施者,其专业程度将直接影响着传播范围内人群的水平。自古以来,师傅的作用不断被人们强调,作为学生的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师傅”,体育教师应以能胜任该课程的教学为主而应聘,并非薪酬的高低。教育部除了对体育教师的考核除了通用的科目外,更要加强体育专业教学能力的考核。体育专业教学能力强的教师不但能够提高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为学生系统的教授各项体育运动项目,而且能在教学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给予适当的保护措施,避免学生的不安全事故发生。
3.2 设置多样化的学校体育活动和体育比赛,提高学生对体育的的积极性
洛南县地广人稀,有很多可利用的空地可作为学校体育活动的场地。当地前些年的体育活动众多,学校可根据当地的活动风俗建设富有特色的活动场地,每年在不同的场地举办不同的体育活动,丰富学校生活,为学生枯燥乏味的学习更添一缕活泼。抛弃以前的仅以自由活动为主的体育课程,改为多样化活动与教学融于一体,通过不同的方式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积极性。每学期多举办几次多样化的学校体育比赛,根据申请到的款项情况,设置多样化的奖项和荣誉,年度举办较有纪念意义的学校间联赛,在校际联赛中扩大学校与学校、学生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面,不但能够增加学生对于体育比赛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提高学生对于体育本身的参与性和积极性。在此,不得不强调,体育赛事作为衡量体育能力的平台,是体育参与者积极性活跃的有力助手,有竞赛就有强弱,学生们在体育比赛中充分展示自己体育能力的同时,更是意志力与团队精神的较量,在良好意志力与团队精神的前提下,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便容易很多。
3.3 加大洛南县政府和教育部对学校体育的支持力度
洛南县相关政府部门应该放开对学校体育的打压力度,提高支持力度。政府部门同时配合教育部门将体育课程的成绩纳入学生成绩的考核之中,让学生不再认为体育课程是可有可无的课程。通过政策的改变来转变洛南县多数家长对于体育的误解,灌输关注孩子体育成绩就是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的理念。教育部更要恢复以前体育特长生升学率考核标准,鼓励学生本人重视体育训练,使其找到学习和训练的动力。让从事体育教育工作的教练人群明确他们所从事的事业的成就感,能够看到他们为学生的大学生涯所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芳,高海利.阳光体育——西北学校体育发展的契机与使命[J].体育教育,2010.1.
[2]王国强,李伟光.试论未来体育及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J].教育研,2008.
[3]武云飞.从辉煌到传奇——江苏铜山区学校体育工作的成功之路[J].体育教学,2012-12.
[4]胡献钊.系统视域下学校体育整体发展的个案研究[J].江苏学校体育,2016.
[责任编辑:王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