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苏汤在消渴病中的应用*

2016-04-05 15:37张博许崇明刘广鹏南征刘淼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11期
关键词:苏叶舌质长春

张博 许崇明 刘广鹏 南征 刘淼

(1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吉林长春 130000;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3吉林省中医中药科学研究院长春 130000)

连苏汤在消渴病中的应用*

张博1许崇明1刘广鹏1南征2#刘淼3

(1长春中医药大学2014级研究生吉林长春 130000;2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吉林长春 130000;3吉林省中医中药科学研究院长春 130000)

消渴病;连苏汤;中医药疗法

连苏汤见于王士雄(孟英)的《温热经纬》,本书共五卷。作者搜集多种温热病著作,以《内经》、张仲景等之说为经,以叶桂(天士)、薛生白、陈平伯、余师愚等之说为纬,辨别温病的伏气、外感,内容甚是丰富。其中原文论曰:“湿热证,呕恶不止,昼夜不差,欲死者,肺胃不和,胃热移肺,肺不受邪也,宜用川连三四分,苏叶二三分,两味煎汤,呷下即止。”薛生白言:“肺胃不和,最易致呕,盖胃热移肺,肺不受邪,还归于胃,必用川连以清湿热,苏叶以通肺胃。投之立愈者,以肺胃之气非苏叶不能通也。分数轻者,以轻剂恰治上焦病耳。”本文探讨连苏汤的临床应用效果。

1 典型病例一

1.1 病例资料韩某,男,49岁,身高175 cm,体重64 kg,内蒙通辽市人。初诊:2014年12月23日。主诉:口干渴多饮10年,加重2个月。现病史:患者糖尿病10年,初发现时,空腹血糖8.0 mmol/L,未监测餐后血糖,未进行任何治疗。现空腹血糖9.17 mmol/L,餐后2 h血糖19.73 mmol/L。现症:口干渴、多饮,乏力、手足麻木,偶有足跟痛,饮食可,眠可,多尿,大便干,体重下降3 kg。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血压128/84 mm Hg。尿常规检查潜血(-),尿蛋白(-)。诊断:消渴病,气阴两虚证。予益气养阴、化瘀利湿中药口服,处方予连苏汤加味:生地15 g、知母15 g、黄连20 g、苏叶20 g、地骨皮20 g、葛根10 g、玉竹20 g、丹参10 g、双花20 g、枸杞30 g、人参10 g、黄芪50 g、黄精50 g、熟地15 g、佩兰10 g、厚朴10 g。7剂,日1剂,水煎分4次口服,一次100 ml。中成药予血府逐瘀胶囊、六味地黄丸、丹参滴丸、复方榛花舒肝胶囊和二甲双胍口服。并嘱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合理适量运动,记录每天的饮食及活动。

二~四诊:空腹血糖8.2~9.0 mmol/L,餐后2 h血糖16.2~18.0 mmol/L。患者乏力症状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沉细。继上方7剂,水煎服。五诊:空腹血糖4.9 mmol/L,餐后2 h血糖5.9 mmol/L,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给予上方7剂(4剂水煎服,3剂压面,与紫河车粉300 g,炒混,日3次,一次3 g温水冲服)。嘱患者自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有变化及时就诊。随访至今,血糖控制理想。

1.2 讨论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消渴病位在人体“散膏”,《难经·四十二难》言:“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病机核心是阴虚燥热,耗精损液,津液不布,瘀毒内盛,损伤散膏,侵袭三焦,伤及经络,进而脏腑受伤,募原受损。损则逆,逆则变,变则为病。患者平素过食油腻,从而使脾胃运化失司;情志失调,肝木克土,土郁化热,热极化火,耗气伤阴,加之先天禀赋,真阴不足,病久入络,形成气阴两虚兼瘀证候。全方五脏同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补而不滞,瘀除而不伤正。《医述》曰:“医病先医人”,每次诊疗疾病必须严肃告诉患者控制饮食,合理适量运动,劳逸结合,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典型病例二

2.1 病例资料贺某,女,54岁,身高152 cm,体重52 kg,松原市人。初诊:2014年4月24日。主诉:口渴多饮1年,加重伴乏力1个月。现病史:患者1年前出现口干渴多饮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查空腹血糖8.6 mmol/L。予诺和龙、格列美脲口服降血糖,3次/d,患病期间空腹血糖波动在7~11 mmol/L。1个月前,患者出现乏力症状,查空腹血糖9.2 mmol/L,餐后2 h血糖11.9 mmol/L。现症:口干渴、多饮,手脚心凉,胸闷气短,乏力,头晕,盗汗,耳鸣,足跟痛,饮食可,眠差,多尿,大便正常。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有冠心病史,无家族遗传史,无过敏史。血压132/70 mm Hg。尿常规检查潜血(-),尿蛋白(-)。诊断:消渴病,气阴两虚挟湿瘀证。予益气养阴、化瘀利湿中药口服,处方予连苏汤加味:生地15 g、知母15 g、黄连20 g、苏叶20 g、地骨皮20 g、葛根10 g、玉竹20 g、丹参10 g、双花20 g、枸杞30 g、人参10 g、黄芪50 g、黄精50 g、熟地15 g、佩兰10 g、厚朴10 g。7剂,日1剂,水煎分4次口服,一次100 ml。中成药予血府逐瘀胶囊、六味地黄丸、丹参滴丸和银杏叶片口服。并嘱患者严格控制饮食,合理适量运动,记录每天的饮食及活动。

二诊:空腹血糖8.8 mmol/L,患者感冒,但乏力、胸闷气短症状减轻,舌质红,苔薄白,脉浮数而无力。上方加川贝(冲服)2 g,7剂,水煎服。三诊:患者咳嗽,口苦,空腹血糖9.6 mmol/L,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上方7剂,服法同前,加紫河车粉200 g,2 g/次,3次/d,冲服。属患者按时就诊,劳逸结合。四诊:空腹血糖7.5 mmol/L,餐后2 h血糖5.9 mmol/L,患者胸闷气短、口渴、盗汗症状均减轻,二便正常,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继前方14剂,服法同前。五诊、六诊:空腹血糖6.6 mmol/L,餐后2 h血糖8.3 mmol/L,血压130/70 mm Hg。乏力、胸闷气短好转,舌质红,苔薄白,脉弦无力。继前方14剂,服法同前,嘱患者适寒温。七诊:空腹血糖4.8 mmol/L,餐后2 h血糖5.3 mmol/L,患者无明显不适症状,肝功、肾功、血糖、血脂、尿常规、心电图检查结果均正常。继续给予上方7剂(4剂水煎服,3剂压面,与紫河车粉300 g,炒混,日3次,一次3 g温水冲服)。嘱患者自测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有变化及时就诊。随访至今,血糖控制理想。

2.2 讨论患者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喜饮啤酒,此皆湿热之品,积滞脾胃,致脾胃运化不及,损伤脾胃,积久酿成内热,伤津耗液,故口干多饮,舌质红,苔黄腻,脉沉细均为湿热内蕴之征象。本病病位在脾胃,病性属本虚标实,现以标实湿热内蕴为主。

3 体会

历代医家皆认为消渴病主要病位在肺、胃、肾,南师经过多年的临床研究,提出消渴病病在散膏,与五脏相关[1]。散膏为外通玄府、经络气血之物,可行气液,布精津,主水精之升降出入及津液之输布。消渴病病机关键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主,燥热为标,多兼杂气虚、血瘀、津枯,消渴日久不愈损及阴阳。散膏为脾之副脏,与脾共同主运化、化生气血、升清降浊、输布精微、供养周身。据近些年研究表明:气阴两虚证和湿热困脾证现为消渴病最常见的两种证候,李娟等[2]研究表明:糖尿病湿热证发生率较高,并具有独特的病证特点。临床中消渴病常见主症不清且它症繁多、缠绵难解的情况,究其根本乃湿热为患。湿热雍肺,肺无法输布津液,致津不上承,湿热困脾,脾不散液,肾失循滋,肝失所涵,三焦失润,故其病机可表现为湿热。

消渴病基本病机为:湿热内蕴于胃,肺胃不和,胃气上逆,主要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不欲饮食,口渴不引饮,始恶寒,继则但热不寒,四肢倦怠,舌白或黄,脉或洪或缓,或伏或细。连苏汤方中黄连苦寒,入心、脾、胃、肝、胆、大肠经,清热燥湿;苏叶辛温,入脾、肺二经,芳香化湿,宣通气滞。本方虽仅中药两味,却同时具备清热、燥湿、芳香化湿、宣通气滞四法,祛邪之中寓有调和之治,调和之中含有祛邪之法,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法中有法,是善用治法的经典方药。

[1]王檀,南征.南征教授治疗消渴病经验[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27(6):945-946

[2]李娟,岳仁宋.消渴病从湿热论治[J].四川中医,2013,31(2):43-44

R255.4

B

10.13638/j.issn.1671-4040.2016.11.031

2016-10-14)

教育部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资助课题(编号:200801990001)

#通讯作者:南征,E-mail:nangzheng001@aliyun.com

猜你喜欢
苏叶舌质长春
初夏
基于舌诊偏色与去干扰的计算机技术研究∗
夏月苏叶最好时
通过检查畜禽口腔诊断疾病
印语长春
瘟火蛇
最高法未核准集资诈骗犯苏叶女死刑
感冒了,来杯苏叶水
冠心病患者舌质变化与冠脉SYNTAX积分的相关性研究
100例湿热蕴结型大肠癌术后患者舌象参数与中医症候相关性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