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慧敏,邱 珊,刘 铮,姜 娜
(南昌市第九医院急诊科, 南昌 330002)
37例急性食物中毒护理体会
涂慧敏,邱珊,刘铮,姜娜
(南昌市第九医院急诊科, 南昌 330002)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的综合应急护理方法。方法对37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实施综合应急护理方案,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尽早催吐、洗胃及做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急救护理措施。结果37例患者均在1周内全部治愈出院,无一例患者死亡及出现后遗症。结论食物中毒多为突发性、群体性,因此在救治时应该全面组织护理工作,尽早催吐、洗胃以减少毒物吸收, 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同时也要注意患者心理疏导、饮食护理等。
关键词:食物中毒; 急诊; 护理
食物中毒是指摄入含有生物性、化学性有毒有害物质,或把有毒有害物质当作食物摄入后所出现非传染性的急性或亚急性疾病[1]。夏秋季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季节,最为常见是细菌性(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肉毒杆菌、变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 食物中毒,食物中毒往往呈群体性、突发性,发病人数多且有进食同一种或几种食物史,症状特点相似,一旦发生食物中毒,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进行救治[2]。南昌市第九医院急诊科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共收治37例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通过及时的抢救和综合护理,入院1周内患者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37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男24例,女13例,年龄8~72岁,平均(37.4±5.3)岁。主要症状为进食后1~9 h出现不同程度头晕、腹痛、腹泻、恶心、呕吐、乏力等,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电解质平衡紊乱和脱水等症状,见表1。
治疗与预后: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经及早催吐、洗胃、补液、解毒、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和全面护理后,37例急性食物中毒患者均抢救成功,未出现死亡病例,且均未出现后遗症。12例患者2 d后出院,10例患者3 d后出院,7例患者4 d后出院,4例患者5 d后出院,4例患者6 d后出院。
2护理措施
1)合理分工,提高护士应急护理能力。由于急性食物中毒起病急、病势凶险,并可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休克,甚至导致死亡,并且其多为群发性,所以护士首先要克服了紧张的情绪,做到合理分工,提高应急处事能力,保持头脑清醒、动作敏捷、忙中有序。同时,必须熟练掌握急救知识和操作护理基本技能,如快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准确应用急救药品等。
2)迅速建立静脉输液通道,维持有效循环。立即建立静脉输液通道是急救的关键,保证输液利尿、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补充血容量等。根据患者的用药和病情特点,尤其是注意输液速度。严格执行静脉输液时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急救药品要切记“三查七对”。加强在输液过程中巡视,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密切观察注射部位皮肤有无红肿,针头有无脱出、阻塞,输液器和针头衔接是否良好,输液管道有无扭曲、受压,输液速度是否适宜,以及观察输液瓶内液体量等,及时在输液卡或护理单上做好记录[3]。
3)早期、迅速、彻底催吐、洗胃是抢救的关键。轻症患者采用催吐的方法,争取将尚未吸收的毒物从胃中排出,让患者每次喝温开水200~300 mL,用手反复刺激咽喉部以催吐,大多数患者都能按要求执行,个别患者经协助用压舌板刺激咽喉部后也能催吐;重症患者采用电动洗胃机反复洗胃,洗胃液以清水为宜,以洗出液无食物残渣、清澈透明、无异味为标准,力争彻底清除毒物。在洗胃过程中,一次流入胃内的液体量不超过500 mL,以免引起窒息的危险,应随时观察患者面色、呼吸、脉搏和血压的变化,如患者感到腹部疼痛,灌洗出的液体呈血性或出现休克的现象,应立即停止,通知医生,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4]。
4)维持基础生命体征,严密监测心率、血压及尿量的变化。维持患者血压不低于90/60 mmHg,保证患者各脏器的基本功能。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患者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保证呼吸道畅通。给予吸入氧流量为2~3 L·min-1的氧气,保证氧饱和度正常。在抢救治疗中,必须要认真、细致观察患者意识、面色及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及时报告医生,便于赢得救治时间。
5)做好心理护理至关重要。患者发病突然,没有心理准备,且就诊患者集中、场面相对混乱,所以大多数患者有紧张、恐惧、焦虑的情绪,甚至担心预后。因此,接诊护士在观察病情的同时,要做好解释、安慰工作,关心和照顾患者时语言要亲切,态度要真诚,服务要细致,用真诚的行动实现护士和患者之间的相互信任,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应该更多耐心讲解,使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减轻心理恐惧,使患者情绪稳定,以沉着、冷静的态度有条不紊的安排抢救治疗[5]。
6)合理饮食护理。病情轻者,给予清淡流质、易消化饮食,鼓励患者口服补液;剧烈呕吐者,应暂时停止饮食。并要求患者及家属严格遵守,监督患者的饮食方面的配合,随病情好转,饮食由少到多,从流质到普食,给予易消化、清淡饮食,并少量多餐。
3讨论
急性食物中毒具有群发性、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笔者体会到在接诊患者时,医护人员均应果断、迅速的判断和积极处理,掌握全面的急救知识和操作技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和保护呼吸道通畅是急救的关键,保证急救药品、器械处于应急状态,为患者赢得生存时机,挽救患者的生命,抢救时才能做到忙而不乱,紧张有序。如抢救护理得当,病死率会大大降低[6]。及时有效而细致入微的护理在抢救急性食物中毒中十分重要,准确及时的观察病情,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迅速处置中毒的抢救,同时要尊重、同情、关心、理解患者,帮助患者重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护理,帮助患者克服焦虑情。
现代护理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护理在急救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性,同时也要求护士在面对不同程度的中毒患者时,要始终做到临危不乱,切实掌握过硬的护理技能,各项护理操作娴熟、协调、完整,尽最大努力为患者争取抢救时间,在出色完成抢救任务的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让患者了解食物中毒的相关知识。本组37例患者在积极抢救及正确的综合护理下,均得以在1周内痊愈出院,抢救成功率100%,且均未出现任何后遗症。
参考文献:
[1]陈灏珠,林果.实用内科学[M].1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62-483.
[2]杨绍基,任红.传染病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8.
[3]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62-163.
[4]陈小玄,周华华.一起误食油桐子中毒的急救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2,15(10):134.
[5]刘晓虹.护理心理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54-62.
[6]牛鸿爽.78例急性食物中毒的患者应急护理措施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2(9):2060-2061.
(责任编辑:况荣华)
收稿日期:2015-04-28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6)01-0067-02
DOI:10.13764/j.cnki.lcsy.2016.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