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华秀,易红玉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南昌330006)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减压联合亚甲蓝注射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围术期护理
张华秀,易红玉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门诊部,南昌330006)
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减压联合亚甲蓝注射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30例实施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减压联合亚甲蓝注射术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进行详细术前指导、心理护理及术后功能锻炼指导等围术期护理。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术前术后疼痛程度。结果30例患者术后次日均可下床活动,疼痛症状在3 d内缓解,术后第4天出院,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前VAS评分(6.54±1.23)分,术后为(2.19±0.36)分,患者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5)。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减压联合亚甲蓝注射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有效方法,能明显减轻或消除临床症状;术前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正确的体位训练,术后科学、规范的专科护理及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 经皮穿刺; 射频; 亚甲蓝注射术; 护理
椎间盘源性腰痛是由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导致椎间盘内部化学致痛物质引起窦椎神经刺激所产生的腰痛[1]。近年来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率呈逐渐增加趋势,有文献[2-3]报道,约70%的成人均遭受不同程度的椎间盘源性腰痛[4]。亚甲蓝能灭活椎间盘内的神经纤维和受损感受器,降低椎间盘内致痛神经纤维的痛阈,能有效地缓解症状,且长期临床疗效稳定[5]。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是目前较为有效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方法[6]。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3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实施了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减压联合亚甲蓝注射术治疗,经精心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对其围术期护理体会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30例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男13例,女17例,年龄23~65 岁,平均39.8岁;腰痛时间8个月~10年,平均4年5个月。其中14例为单间隙椎间盘疾病,16例为双间隙以上椎间盘疾病;L3/4 4例,L4/5 18 例,L5/S1 8例。视觉模拟评分(VAS):中度疼痛(4~6分)19例,重度疼痛或剧痛(7~10分)11例,术前VAS评分平均为(6.54±1.23)分。
1.2手术方法
所有患者均实施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减压联合亚甲蓝注射术治疗。患者在DSA台上取俯卧位,腹下垫软枕,使腰平直暴露,根据术前X线、CT、MRI影像资料在体表标记,用7号穿刺套管针(长9.7 cm、裸端5 mm)行局部麻醉,于安全三角或小关节内缘入路,达责任间盘内靠近椎体后缘处,注入造影剂0.2~0.5 mL,造影所示影像与MRI所见高信号区相合,造影过程中患者腰部激惹征明显,注射0.2%亚甲蓝0.2~0.5 mL。置入射频针电极,感觉、运动未诱发出下肢异感及肌肉运动,再给予70 ℃ 30 s×1次,80 ℃ 30 s×1次,90 ℃ 60 s×1次,95 ℃ 90 s×2次连续射频。
1.3预后
30例患者术后次日均可下床活动,疼痛症状在3 d内缓解,术后第4天出院;住院期间无护理并发症发生。术后VAS评分0分16例,1~3分13例,4~6分1例,平均(2.19±0.36)分;与术前(6.54±1.23)分比较显著降低(采用配对t检验,t=9.96,P<0.05),表明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减压联合亚甲蓝注射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效果良好。
2护理体会
2.1术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减压联合亚甲蓝注射术是项新技术,患者及家属对手术认识不足,存在思想疑虑。因此,术前责任护士应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处方,耐心与患者及家属交流,详细讲解手术的方法、优点、配合注意事项,如该手术在局部麻醉、影像下进行,定位精准,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1 d即可起床,创口只是一个针眼等;现身说法,向患者介绍病房该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及家属的思想顾虑。
2.1.2疼痛护理
采用VAS法每日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重度疼痛患者,采取卧硬板床、脱水消炎止痛等治疗,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如听音乐、聊天、看电视等。
2.1.3体位训练
术前2 d 协助患者进行手术体位耐受训练,即协助患者行俯卧位腹下部垫-软枕腰部过伸训练,头偏向一侧,双手向后,持续俯卧1 h以上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2术后护理
2.2.1观察双下肢感觉和活动情况
术后回病房为患者佩戴好腰围,密切观察及评估患者腰腿痛的程度、性质、时间、诱发因素,检查患者双下肢的肌力及感觉情况,指导患者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2.2功能锻炼
术后当天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双下肢,如做直腿抬高试验、抱腿、蹬腿运动,3~4次·d-1,5~10 min·次-1;术后第1天佩戴腰围下床适当行走;为促进患者术后脊柱的稳定,防止肌肉疲劳产生酸痛[7],术后第2天适当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颠脚运动、挺腹运动,3~4次·d-1,10 min·次-1;术后第3天踢腿运动,术后5~7 d采用5点支撑法,2次·d-1,20 min·次-1;术后2周行燕飞法进行锻炼,2~3次·d-1,30 min·次-1,逐渐增加次数,以减轻炎症、水肿和粘连,促进患者的尽快恢复。
2.2.3饮食护理
指导患者进清淡易消化食物,多进含维生素和纤维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适量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2.2.4出院指导
全休并相对卧床休息1个月;正确使用腰围1个月,半年禁止负重,少弯腰,避免外伤、久蹲、久坐;术后继续进行腰背肌锻炼,坚持半年以上;性生活应在出院2个月后,且采用患者在下位;3个月后复诊,6个月后复查腰椎CT或MRI,随诊1年。
3讨论
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射频减压联合亚甲蓝注射术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一种新技术,患者难免担心手术安全性及治疗效果。通过术前的耐心细致的心理护理,解除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顾虑,增加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感,患者均能积极主动配合手术、治疗及护理。术前体位训练、疼痛护理,术后密切的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及有效的功能锻炼,是手术成功和功能恢复的重要保障。本组30例患者术后次日即可下床活动,术后4 d均出院。30例病例跟踪随访,患者术后腰痛明显缓解,术后3个月复查恢复正常,未出现并发症,因此,有效的围手术护理对手术疗效和患者康复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熊伟,宋健治,肖少雄.椎间盘造影亚甲蓝盘内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疗效分析与探讨[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9):6-8.
[2]楚万钟,李晓光,邱思强.椎间盘源性下腰痛[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1B):131-133.
[3]Mayer J,Mooney V,Daagenais S.Evidence-informed management of chroniclow back pain with lumbar extensor strengthening exercises[J].Spine J,2008,8(1):96-113.
[4]李德彬,袁凌伟,桂曙光,等.射频消融联合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25例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分析[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12(1):47.
[5]彭宝淦,候树勋,闻文,等.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下腰痛[J].中华医学杂志,2006,11(8):782-784.
[6]史春茂,王明复,杜明奎.射频消融加椎间盘内亚甲蓝注射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J].医药,2010,32(12):1555.
[7]窦永霞,李凤鸣,杨萍.腰椎间盘突出症臭氧分子消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J].西北国防医学杂志,2008,29(4):313-314.
(责任编辑:况荣华)
收稿日期:2015-04-13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8194(2016)01-0058-02
DOI:10.13764/j.cnki.lcsy.2016.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