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褐腐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2016-04-05 07:56徐智卫
上海蔬菜 2016年3期
关键词:枝梢贮藏期树势

徐智卫

(河南省宁陵县农业局,河南商丘476700)



桃褐腐病的发生及综合防治技术

徐智卫

(河南省宁陵县农业局,河南商丘476700)

桃褐腐病是桃树主要病害之一,发生广泛,北方桃园多在雨季发生流行。褐腐病不仅导致桃树落果、烂果,贮运期亦可继续传染发病,常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褐腐病除危害桃树外,还可侵染李、杏、樱桃等核果类果树。现将桃褐腐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

1 发病症状

桃褐腐病主要危害果实,也可危害桃树的花、叶、枝梢。幼果至成熟期均可受害,越接近成熟受害越重。果实被害,最初在果面产生褐色圆形病斑,果肉随之变褐软腐,以后在病斑表面生出灰褐色绒状霉丛,常呈同心轮纹状排列,病果腐烂后易脱落。僵果是1个较大的假菌核,悬挂枝梢上长久不落,是褐腐病菌重要的初次侵染源。在低温高湿条件下,花易被害,受害花自雄蕊及花瓣尖端开始,先发生褐色水渍状斑点,后逐渐蔓延至全花,随即变褐而枯萎。侵染花和叶片的病菌菌丝可通过花梗和叶柄逐渐蔓延到果柄和新梢上,形成溃疡斑。溃疡斑长圆形,中央稍凹陷、灰褐色,边缘紫褐色,常发生流胶。当溃疡斑扩展环绕枝梢1周时,上部枝梢即枯死。

2 发病规律

褐腐病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树上及落地的僵果内或枝梢的溃疡斑部越冬,其侵染分为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两个阶段。悬挂在树上或落于地面的僵果,即病菌的假菌核,翌年春季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通过病虫伤口、机械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果实,也可直接从柱头、蜜腺侵入花器造成花腐,再蔓延到果柄和枝梢。低温、潮湿、多雨的环境条件,病果、病花表面会长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引起再次侵染。果实成熟期温暖且多雨多雾,易引起果实腐烂。病虫伤、冰雹伤、裂果等果实表面伤口多,会加重该病发生。树势衰弱、管理不当、枝叶过密以及地势低洼的桃园发病较重。贮藏期病果与健康果接触,也可引起果实大量腐烂。

3 发病原因

高温高湿有利于褐腐病流行,分生孢子萌发温度10~30℃,最适温度24~26℃;病菌生长最适温度24~25℃,10℃以上就能形成孢子并开始侵染,30℃以上病斑扩大明显受到抑制。湿度在80%以下发病时间延长。虫伤为病菌提供了侵入机会。树势衰弱、管理不善和地势低洼或枝叶生长过于茂密、通风透光性较差的果园,发病较重。果实贮运过程中高温高湿条件,有利于病害发展。不同桃树品种间抗病性有差异,以成熟后质地细嫩、多汁、味甜、皮薄的品种较易感病;表皮角质层厚、成熟后组织坚硬的品种抗病力较强。

4 综合防治措施

4.1农业防治

(1)消灭越冬菌源:结合冬剪彻底清除树上和地面的僵果及病枝,集中深埋或烧毁;耕翻果园,深埋地面病残体,消灭病菌侵染源。(2)及时防治害虫:及时喷药防治桃食心虫、桃蛀螟、桃蝽象等害虫,减少伤口及传病机会,减轻病害发生。(3)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抗逆性:加强果园管理,包括精耕细作、合理施肥、抗旱排涝、桃园覆草等,同时通过合理修剪,培育强劲树势,提高果树抗病能力。

4.2生物防治

微生物可有效防治一些病原菌,如从热带雨林的可食黏液密林菌中发现的抗菌物质经仿生合成的阿密西达可防治桃褐腐病。

4.3化学防治

桃树萌芽前喷施1次80%五氯酚钠加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1∶1∶100波尔多液,消除越冬病菌;开花前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治。在花腐发生严重地区,于初花期(花开约20%时)喷1次杀菌剂;在花腐发生不严重或很少发生的地区,于落花后10d左右喷药,以后每隔7~10d喷1次,果实成熟前3~4周最后喷1次,以保护果实,防止病害发生。桃褐腐病发生后,可选用50%多菌灵800~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75%百菌清600~800倍液、50%扑海因1000~2000倍液等防治,效果均较好。

4.4贮藏期果实处理

果实采收后,可用500mg/kg噻苯唑浸果1~2min,晾干后再装箱贮藏或运输。此外,采用2.1~5.25mg/mL氯硝胺溶液或0.7~1.75mg/mL苯来特溶液浸果,也可减轻贮藏期褐腐病引起的腐烂。

猜你喜欢
枝梢贮藏期树势
茉莉酸甲酯处理对蓝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He knows he has wings
苹果贮藏期病害的成因及防控措施
乡夏晨曲
有机肥施用对宫川温州蜜柑品质及树势的影响
柑橘促花技术
鸟飞过冬天
贮藏温度、包装材料对脱水紫薯贮藏期品质的影响
苯脲和赤霉素混合处理可延长香蕉贮藏期及货架期
切梢小蠹蛀食云南松枝梢行为研究1)